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岐这么说了一句,紧跟着纳头便拜,道:“陈帅,别管你去哪,一定拉上我啊!”


第113章 册封
  进入冬月,逃亡阿瓦的白古百姓在安民告示的作用下重新向南迁徙。
  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地令白古城暂时失去缅甸最繁荣城池的地位,整整两个月,回到白古的百姓不过几千人。
  “人们担心这里会再发生战争,他们宁可在丛林里栖息也不愿回到这里。”老平托推着鼻梁上的眼镜这样说着,他手上的小动作多了起来,斟酌地对陈沐问道:“将军,因为北方两位元帅的进攻过快,我们雇佣佣兵倒戈的事未能如愿,您的承诺依然有效么?”
  陈沐不知道他的外国幕僚在紧张什么,他问道:“什么承诺?”
  平托眼镜后的浑浊两眼看着陈沐,仔细想要在他脸上找出这是实话还是假话的蛛丝马迹,道:“将军说过,如果葡萄牙人愿意为你而战,你会给与他们从莽应龙那得到同样的薪水、并保障他们依然有缅甸媳妇的权力。”
  看起来平托得到了陈沐所不知道的情报呀。
  陈沐的表情艰难,抬手指着平托面前准备打开的榴莲,道:“如果你现在决定不吃它,并让人把这个长满刺的臭东西搬出去,我觉得这事还有的谈。”
  “它虽然气味很重,但很好吃,将军您应该尝试一下。”不用陈沐再多说,老平托马上招来跟随他的葡萄牙随从把硕大的榴莲搬出去,这才对陈沐抬出四根手指道:“据我所知,缅甸如今有四个失去雇主的佣兵团,他们没有收入来源,还要躲避明军搜索,我不希望将军的部下把他们捉住后杀死。”
  “他们主要由葡萄牙人组成,有马来人、暹罗人、以及战争中四处逃窜的缅人与孟人,如果将军不招募他们,时间长了或许会影响将军对这里的统治。”
  言外之意,现在这些人的行径只怕与乱军无二。
  但现在谈雇佣的事显然已经晚了。
  “如果在四个月前,招募他们能让我的兄弟在攻打白古要塞时避免失去他的头发和胡子,即使佣金是五万两白银,我愿意;如果在两个月前,雇佣他们能让俞将军部下避免死伤,他们把莽应龙绑了交给我,五万两白银,我愿意;但现在显然不是我雇佣不雇佣他们的问题。”
  陈沐靠在椅背轻轻向后仰着,摊开两手道:“他们能为我做些什么?又想从我这得到什么?”
  “他们不知道能为将军做些什么,只想有一份工作,也不知道能从将军这得到什么,只想得到保护,如将军所见,在靠近大明一万里的土地上,葡萄牙、西班牙,任何国家都没有将军更能保护他们。”
  老平托说着站起身,颤颤巍巍地走向帐外,接过葡萄牙人的地图筒后又走回来,在陈沐面前打开,里面的图卷并不是明军最新在缅甸绘制的舆图,而是来自葡萄牙的地图,道:“我刚好知道这些事,比方说阿拉干似乎在先前并不愿为将军而战。”
  “如果将军愿意,他们打算进攻阿拉干,在得手之后,希望将军能保护他们,承认葡萄牙人在阿拉干的独立,果阿总督会在战争中为他们提供助力,阿拉干内部的主要军团也由葡人控制,那支佣兵团更加人多势众,其中有明人、葡人、日人、马来人,占据其国中半数军力。”
  “如果成功,在今后战事中将军能得到他们攻守相助,虽然比不上将军的旗军卫队,但他们有蜈蚣船、腰开威力巨大的十字弓、佛朗机炮与战象。”
  陈沐面露异色,葡萄牙人打算攻打阿拉干?
  其实他没打算搭理阿拉干,不出兵不算什么大事,也没有影响到战局,至多将来让林阿凤去那捣捣蛋就算了。
  因为阿拉干易守难攻,庞大的妙乌城护城河是一座大湖,放开水闸就能把攻城军队淹个半死,本身所占土地也称不上得天独厚,无非是守着孟加拉湾罢了,即使需要战争,以后再打也不迟。
  陈沐很清楚自己当前最大的使命是全力推动在白古、仰光、升龙设立府、县、都三级行政,自国中调遣官吏,并借由僧侣与商队之手,从信仰、经济上完全掌控整个缅甸,以此来最大程度上收获此次战争果实。
  不完成这些,这两场仗就打得毫无意义。
  至于阿拉干,算不上威胁。
  但葡萄牙人有心在中南半岛开辟新的土地,给陈沐提了个醒,他对老平托问道:“这四个,五个佣兵团打下阿拉干,他们是打算把这块土地纳入印度总督区下?”
  “将军对南洋的征服提醒了印度总督,他们希望葡萄牙人能够听从总督的命令,尽快在与大明接壤的地方占领更多地方,是希望佣兵团攻打阿拉干之后跟从印度总督区,不过他们找上我,希望得到大明帝国的保护,准许他们在阿拉干地区生活并享有权力。”
  这件事上很难看出平托的立场,他似乎更支持佣兵团脱离印度总督控制,对陈沐道:“这里建国不需要教皇册封,如果将军能让大明天子册封,他们将感激不尽。”
  陈沐听着老平托一本正经地说出这些话,差一点就笑场了。
  几个葡萄牙冒险家兵头,跑到中南半岛依其战争中得到大量廉价兵力,企图里应外合攻打一个小国家,并希望战胜后逃避印度总督的辖制,因此寻求大明王朝的帮助,希望能得到大明皇帝册封。
  “不需要皇帝册封,我的官位与职权可以册封他们并给予保护,隶属南洋军府下,中南都指挥使司,两个卫的编制。当地田产、矿产,一半做俸禄,一半上交都指挥使司。”
  “大明帝国的保护不白给,他们要在一年之内在当地施行汉话、使用汉俗,尤其把明律学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大明与葡属印度总督出现分歧时,他们不用先和我交战。”
  陈沐说着自己便笑起来,他不可能为这些葡萄牙人向皇帝奏上手本,帮他们弄出个国王来,虽然他上表朝廷一定会通过,但他巴不得天底下只有一个大明,又怎么会再自己弄出一个国家来。
  “让他们考虑一下吧,时间不多了,该如何决定,尽快。”


第114章 归途
  在缅甸的最后两个月里,陈沐循规蹈矩地完成战争结束的善后。
  三名主帅与云南地方官吏在事务分配上出乎意料的和谐。
  绘制整个缅甸全面地图、制定两座府城直辖界限,向其他土司规定朝廷新税与皇帝供奉、招揽流民并分发土地制定税率、制定新的法令,这些都是南洋军府的工作。
  俞大猷与刘显负责的则是十六万旗军在缅甸的布防、维持稳定、布告安民,除他们之外,还有云南地方派来官吏帮助管理土司百姓,教授开垦灌溉,姚安知府李贽起初被派到三宣六慰,他的职责是带着学生教化百姓。
  不过紧跟着就被陈沐调至白古,担任白古建府后的第一任知府,调令是通过云南巡抚签发的,三宣六慰在名义上一直属云南地方辖制,不过如今中南三府实际受南洋军府管制,这在双方看来都是好事。
  云南懒得管,南洋又想管,巡抚王凝当即向朝廷奏上手本,将新分出三府划给南洋军府,不过被驳了。
  在此之间,陈沐还眼看着四个葡萄牙佣兵团聚起膨胀至一万一千兵势的乌合之众,拿着南洋大臣委任指挥使的官印通过关防,向阿拉干国都妙乌城展开进攻,与城中葡萄牙首领勃利多里应外合,收编驻军,在当地筑其两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大明卫所。
  一曰妙乌卫、一曰西海卫。
  广东都指挥使白元洁紧跟着率军入驻,由云南地方调来教书先生向两卫军兵展开教化。
  这样和平、稳定、闲适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万历二年末,陈沐的一切工作有条不紊,陈沐的内心实际归心似箭。
  直至战争结束后南洋军府收到消息,高拱这才将传信旗军送上前往马六甲的商船,并在那换乘军府辎重船,至白古城告知陈沐母子平安的消息,并附送一套四书五经,让他给孩子起名。
  因为高拱很清楚陈沐没空在军府卫慢慢给孩子起名——皇帝的诏书直发南洋军府,言南洋大臣出洋已有四年,故招其半年内进京面圣述职。
  说是半年,其实那是最后期限,因此陈沐在缅甸的最后一旬都用在编写三府六港规划及向白元洁、邓子龙交接工作上,忙得昏天黑地。
  所谓三府六港,涵盖马六甲在内三座府城、六座海港,分别为安南升龙府、缅甸仰光府、白古府;顺化岘港、马六甲关防港、白古要塞港、阿拉干妙乌港、苏门答腊巨港以及占城港。
  用陈沐先期发往北京手本上的话来说:南洋贸易给朝廷解决钱的问题,三府六港则给朝廷解决粮的问题。
  儿子的名字是陈沐在乘船航往军府卫的路上起的,祖上没字辈,他也没文化,让他定字辈也没这本事,单单起出四个字,用的是被他一棺材掀翻广海卫里景泰三年钦差都督备倭都督张通在花岗岩上勒石记功写的四字,海永无波。
  刚出生没俩月的大儿子便有了名,叫陈海龙,先用俞龙戚虎的名号,后面再生了再说。
  这会儿他太忐忑了,不知道皇帝这个时候召他进京到底要干嘛,他问了问随船杜黑子觉得这名字怎么样,杜松说:“像大帅起的。”
  陈沐回船舱越想越觉得这话不像是在夸他,又走出船舱问:“像我起的是什么意思?”
  杜松举起手来像托了只栗子,一句一顿,道:“二斤炮、海龙炮;小旗箭、海龙箭;旗军操练手册、海龙操练手册;铳炮打放心得、海龙打放心得,大帅觉得这几个名字放一块协调么?很协调!像大帅起的!”
  “帅爷不计小人过,不跟你这黑子一般见识。”陈沐撇着嘴,他觉得这名和辈都挺好的,道:“重孙辈的名字我都想好了,无字辈,陈无船、陈无炮、陈无财,他们的爹还能叫陈永寿!”
  说着陈沐就乐了起来,把杜松弄得丈二摸不着头脑,他不知道为啥给孙子起名叫永寿让帅爷这么高兴,咧着嘴道:“小孩名字随便起起就得了,反正帅爷大好名字也用不上,这都多少年没人喊帅爷名字了?”
  陈沐想想也是,名字这东西,弄不好以后史书上都很难直接出现,他已经许多年没遇到直呼名字的人了。
  其实说来也有幸运的地方。
  孩子来得晚了点,陈沐早先想好的陈新明是用不上了,这名字被杨兆龙抢注。
  小杨的孩子出世比大陈的孩子早俩月,可能是在新明岛闲着没事做就只能闷头生娃,还没听说杨兆龙成婚的大事就先有了娃娃,起名叫杨新明,陈沐回信说自己内侄儿名字听起来不像个古代人挺烦的。
  估计杨兆龙下一封信就会嘲讽姐夫,说都已经万历三年了,现代说什么古代。
  那能怎么办?
  新明岛的名字也是他起的,他要是不任性给那片大岛起名叫新明,弄不好现在杨兆龙家大小子就叫杨澳了。
  至于孩子的小名,是陈沐登陆军府卫岛时远远瞧见高拱怀抱里的小东西时出口的第一句话,他说:“这孩子叫缅缅,就在他出生这年,缅甸没了。”
  高拱喜欢小孩,他一直想要个亲生儿子,为这事还专门把家搬到紫禁城墙根边上,就为工作时间回家播种,结果还背上个罪名,眼下岁数都够给陈沐当爹了,也不管人家会不会说话,抱着小海龙整天高兴得让叫大爷。
  陈沐本就没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