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峡州;自望峡州派遣船队探路十余次,航行两千里有余,方决意启程,再航数百余里,遇海凝冰,徒步至今,亦有三百余里。”
  说这话时这个率军在北疆扼蒙古十余年的将门总兵都带着哭腔:“一万五千余里,四百多条命。”
  就因为没有多问一句,有没有向东的路。
  他委屈,太委屈了!
  麻贵看着西面大明舆图最东端那个被麻锦命名为四千里的百户所,在那个地方,麻锦率船队沿努尔干都司故地大海湾绕了四千里冤枉路,百户所被如此定名,是为记住这场冤枉路,他们以为从那开始后面的路就对了。
  却没想到,那只是另一次走岔路的开始。
  不过自怨自艾没有用,麻贵也没在这抱怨太多,他挥手道:“去问问骑手,记不记得来时的路,派十余人的使团,携香料、礼物,装上两根海象牙再去见他们,向他们打探周边地形、天气。”
  “如果那些使犬部对明军没有敌意,我们需要借人、借拉橇的狗与鹿,这些辎重单凭我等向南运去,还不知要走几个月。”
  麻贵缓缓坐下,他也噙上了烟斗,道:“南洋的香料、厚实的冬衣、还有我们的刀具,都让他们看看,也看看他们的货物,倘若这次帮我,将来明船靠岸,会专程与这边贸易,互通有无。”
  “若没别的意外,使团中派出两骑,请当地使犬部派人护送指引,务必于年前抵达四千里百户所,带回我们发现的情报,那边天气要比望峡州好得多,我估计三月就能冰消雪融。”
  他并不知道驻扎在望峡州的远征探险队先遣军队已经被朝廷下旨,由倪尚忠率领调回苦兀岛,依照西班牙人的航线拟年后去往亚墨利加,更不知道辛苦招募女真三大部及朝鲜、蒙古上万旗军,已被朝廷下令调入日本,支援日本王讨服武家。
  如今的望峡州,仅留下那三四百看护船队的旗军,就连他们,也要在冰河融化后驾船回还苦兀岛。
  更不知道自己兄弟及所率军兵在大明已经是个死人,封赏诰命都送到大同右卫,儿子去往锦衣卫荫官。
  麻家人在即将到来的万历三年,不能挂春联了。
  他只知道一件事——他找到通往北亚墨利加的路了,也实实在在为朝廷看到了这片土地,他的使命,已经有了良好开端!
  说罢,他转头对坐在一边的麻锦道:“我估计那的使犬部对我等没有威胁,冰天雪地,他们的人不会太多,应当会像我等一般不愿死人,不会想来跟我们打仗,不过我等也需做好防范。”
  麻锦笑了,在冰原上,他们不是没见识过对岸的使鹿部与使犬部,他们人武装起来活像一个个披甲前朝弓手,甚至连前朝都算不上,要到宋朝去了,头戴扎甲盔、腰环扎甲大围,使长弓长矛,自是勇武,但对上几乎人手一杆燧发铳的远征探险队——算了吧。
  “咱怕冷怕饿是不假,可不怕打仗。”麻锦拍拍袖口冰碴子,目光一凛道:“咱来亚墨利加,就是奉旨打仗!”
  一开始确实是这样,讨不臣、宣王化,谁能想倒变成奉旨挨冻了。
  要是单单打仗,再大的阵仗,都比他们现在要面临的环境容易的多。
  找到人与方向,麻贵向南的心更为坚定,反正向北的路也被雪山崩塌堵了,总不可能一直留在这。
  镇朔将军以上重量的火炮因携带困难,就地藏于水湖峰山洞,担心以后找不到,还专门在左近立了几座石碑,上面都是麻贵自做诗文,藏着寻炮哑谜。
  二斤炮也没全带着,拉出三十门与军备辎重一同行进,赶制雪橇、收拾行装辎重,能用狗拉就用狗拉、能用鹿拉就用鹿拉,实在拉不得就用人拉,他们沿冰海一路向南,测绘巡行,开拓心中的新大陆!


第96章 三眼
  麻贵在东北新大陆冻得瑟瑟发抖,陈沐在西南热得衣衫湿透。
  白古城南,三十里地,他的军队背靠葡萄牙人修建的白古要塞,筹备足矣改变三宣六慰五十年局势的大战。
  白古要塞北面海岸尽属白古城,这也叫勃固,是过去孟族白古王朝古都,曾是整个三宣六慰的佛教中心,自莽氏以残酷军争击破孟族,这里便成了东吁王朝的国都。
  莽应龙在战争征服时极为残暴,但征服之后对孟族还算不错,他招募孟族战士为他作战,依然把这里当做国都,纵然大军北伐,这里依然是整个三宣六慰最难攻的坚城。
  不过莽应龙也确实不能想象,明军居然从海上偷袭他的老巢——白古城唯一的缺点,就是离海岸太近,一旦海上来敌,太容易受到袭击。
  通常战争中背向河流、大海布阵是极少出现的情况,纵然破釜沉舟,能把这手玩好的人也不多。
  但陈沐军不一样,大海就像他们的家乡,没人能在海上将他击败,反倒陆上于他而言充满着危险。
  此时要塞以北的道路、农田,被旗军挖出数十道沟壑,陈布路障陷阱,热带密林间也挖掘陷坑陈布地雷,暗藏伏兵。
  这纵横沟壑之间,正是陈沐军大营所在,整个阵地由最外围林间暗哨、其内铳兵战壕、环抱大营,再向南则是要塞上诸多火炮及浅海船炮。
  在陈沐看来唯一缺憾便在于他的船炮射程还是太近,战船布放于此,除了想起到点震慑作用外,最大意义不过是当战局陷入不利,他的军兵能且战且退逃入海中罢了。
  说来汗颜,白古城比陈沐想象中要大得多,如果不是为战祸所扰,他们眼下驻军大营正应当贸易港口的市场所在,周遭极为繁华,不过此时什么繁华都看不见了,只能望见林立营栅与杀气腾腾的军卒。
  充满异域葡萄牙曼努埃尔风格的要塞之上已被邵廷达与陈沐先后改造,莽虫的刀斧手用手雷将要塞之内里里外外炸了一边,墙上随处可见嵌入破片,南面高墙更是被石岐用火炮轰得出入都不必开门了。
  火药筒炸出来的破洞如今只是用木石勉强托起,以防建筑不稳。
  陈沐的改造则更为彻底,要塞房顶被他下令扒了,如今顶层堆放着热气球与燃料,用以交替观测敌军布阵及攻势;底层被旗军敲出一连串的铳眼,住着一个百户的亲兵,上下之间中层,则是他的中军帐。
  手搭着葡式女墙,陈沐站在垛口持神目镜向北望去,抬手指着远处隐隐能见到佛塔
  尖的白古城,对身侧邓子龙等人道:“林将军的传令兵说,白古城近来向北先后调派四个千人队,被他击溃三支,最后一支带着战象,他不敢碰。”
  “我估计莽应龙那边被刘帅与俞帅打得有些失利,莽应里这小辈倒是心大,他都半个月不来打我,居然还有闲心向北增兵?”
  林满爵所部不在大营,陈沐就从来没想让林满爵呆在营寨里过,那就是他的游击队,走到哪都要去拿烧火棍捅敌人屁股,否则是浪费才华。
  “这次林将军可算一扫安南颓唐之色,斩获不多,却能逢敌即胜,若是率有火炮,只怕战象都拦不住他。”邓子龙说着也笑了,对眼下被围困的战局并不担心,反倒对林满爵手里东西饶有兴趣,道:“我让辎重船队下次过来也给拿杆杀将铳看看,这铳确实厉害。”
  行家。
  陈沐转脸望向已经头发眉毛胡子都剃去的邵廷达,换了他这老弟,肯定认为是林满爵勇武超凡,压根不会往别处去想,他笑道:“临阵弓弩铳炮交击之时先将敌军将官打死,待到短兵相接,哪里还有不溃败的,更别说本来白刃他们就打不过咱。”
  这可不是陈沐吹牛,从邵廷达在安南与莫敬典一战,还有他这座军寨的防守战上,他的部下在短兵相接之际所表现出的高纪律、高组织,对上其他军队无往不利。
  拼铳炮,别人的强弓劲弩不是对手;近身拼战阵,军府卫更是所向无敌,他对邓子龙道:“倒是宗藩军,纵然一样的武备,在防守中多次防线险些被敌军攻破,要不是预备队留得多,现在就该局面就该防守要塞了。”
  邓子龙对这种情况看得不重,他反而更加担忧,道:“以少兵守数倍大军之围,无坚城之利,仅靠野战工事,能不败已是强军——说句不好听的,国中卫军再说革弊,想找出那个千户所能与海外宗藩千户所战力相持,很难,我倒是认为他们是太强而非太弱。”
  “胸甲、臂缚、卫足铁胫、笠盔,这是甲具;短刀、单刀、长矛、鸟铳、火炮,这是兵器;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及副旗官、宣讲,这是军官;他们与国朝南洋军毫无差别,陈帅所言战力弱,不过是弱在其军官不如军府卫军官更为精悍,军府卫有讲武堂他们没有。”
  “可朝廷有如此战力,仅军府卫五千六百而已;宗藩军稍弱,但南洋诸国,弱者如琉球,有五千六百;其余诸多朝贡国皆有三卫。”
  “尤其南洋锐意进取,有天朝国威,管束旗军令行禁止,这是广东都司都做不到的事,所谓弱干强枝,说的正是现在的情况。”
  邓子龙身处战争之中,所思所想却早已跳到战争之外,他道:“属下谏言,决不可似军府卫般将讲武堂学员外放朝贡国卫所!”
  “你提醒我了!”
  陈沐重重点头,弱干强枝,说的正是当下军兵情况,当然南洋军还没达到一万抵十万的情况,但军府卫三千当三万却不算夸张,他一直着眼于兵力强大,化中南为市场,却没想过更深的东西,现在看来他的问题也不少。
  不能太依赖宗藩军,大明有强大的卫所军才是根本。
  “我记下了,先不说这个,等平定缅甸,到时拿出个办法来;眼下被莽应里堵在这时间也太长了,趁其守备空虚,传令仰光白帅吧,三路齐进,我们要反攻白古了。”
  “这次战的名字,不叫白古之战,叫三眼铳。”
  陈沐抬手重重砸在葡萄牙人雕贝壳绳索的女墙上:“海上三眼铳!”


第97章 伏击
  “追!追上他们!”
  密林之中,一行三十余缅甸武士在巡逻中追踪到明军踪迹,三骑持长刀的骑士率麾下步卒向林间快速展开扫荡。
  他们的兵装有自己的特色,步卒下级将官戴铁胄握双刀,部下扎发髻持刀矛;骑兵将官则多戴帽盔,类似元明风格,与笠盔相似,差别在明笠盔大多为尖顶,这边帽盔有更多蒙元大帽风格,合以梵文雕饰。
  缅甸兵农合一,这是莽应龙能组建二十万大军的根源,这种军事形式往往意味着底层军兵孱弱,越是上层军兵越精悍,缅甸也不例外。
  他们的军卒晋升,并不依靠战功,而要看谁能活下来。
  步军、马军、象军是中南半岛诸国的兵种传统,在缅甸,投身应募的壮士一开始都是步军,当他们打过十场仗,便可以被提拔为马军,马军再打十场仗,则被提拔为象军。
  相对前面两个兵种,甚至相比世上任何一支军队,象军的军饷都非常丰厚,每月五十箩谷子。
  虽是未脱壳的小米,却有一千八百余明斤之巨,足够让他们养上几个佣人,家眷过着舒适的日子。
  这样的军饷易地而处,在物价平时,相当于月俸十三石米,高于明朝百户,与副千户的俸禄仅差半石。
  这支巡逻队并不知道密林中有一双眼睛透过神目镜盯着他们,久未梳洗的林满爵背靠着坐在树上,收回探出半边的身子将神目镜小心翼翼地塞入腰的竹镜套,扣好木销,随后在皮腰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