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那是后话,至少在陈沐的想法中,宣府军器局一时半会依然要依赖水力、畜力,什么力都好,生产力进步一点是一点,这次陈沐拿到足够让他一展身手的资源了。
  用这些天下各地最好的能工巧匠,从南方调来最好的钢铁材料,把用于切、削、钻的车床体系在宣府好好升级一下,接下来的事情就能轻松很多。
  宣府的兵事、军器局的事务都没停,陈沐本部人马的操练也没停,实际上他可能是最近几任宣府总兵中本部人马最少的了,仅有家兵千余、营兵千余,合算两千四百。
  这还是他向兵部打报告,准南洋卫超编五百,并过去濠镜三百户再新募二百户,将这五百属于香山千户所的旗军暂划本部的情况下。
  不过属下兵力就很多了,四万多卫军、三万余募兵,董一奎、董一元的任务就是将三万余募兵精简至两万四千,各自掌管一万两千,分六千马步军与六千车营,并不按陈沐对卫军的想法,仅让他们用过去九边常用的战术去操演编练,作为宣府常备的活动兵力。
  “把这封书信送到总督那,不得延误。”
  陈沐打算寄给王崇古的书信,是要求将清减后的营兵军械输送宣府,他要再募四千二百新兵,补邓子龙、呼良朋的兵力,亲自操练一直人马,让宣府在营兵数量上依然保持三万之数。
  在他、董氏兄弟、邓呼二将的一同筹谋下,以宣府、万全防线来看,至少需要实际五万五千兵力才只是个基准线,至少需六万兵力才能把沿线防务做好。
  而这个数目,以目前卫军的情况来看,显然还需要更多,所以依然需要三万营兵,使总兵力达到七万,才能以备战事。铳炮这些物件可以用时间来逐步补充,但兵额是越早补齐越好。
  沙汰了老弱,招募没有顽疾的新兵,由他们重新训练,早练一天就能早用一日。
  不过陈沐的书信不用送了,信使还没跑出宣府地界,宣大总督王崇古就已经来了。
  “陈将军,你初任宣府,老夫也不是来督你的。知你有一支精军在拒马河大挫吉能,倘若出塞,其可战否?”
  王崇古来的气势很足,这也是一位在南方抗倭文进士出身的名将,当兵备道的时候多次出海指挥水师挫败倭寇,后来在陕西、宁夏、甘肃一带蒙头猛揍老吉能,是真正的猛人。
  而且这话,也把陈沐心里说得直突突,能不能出塞打仗,这不是扯蛋呢?
  “军门要用多少兵力出塞?”
  王崇古看陈沐的样子笑了,道:“不必出塞,但需将你炮队暂调往大同,你万全防线的最西端,阳和、高山二卫,以震慑长城外的俺答——朝廷与俺答的议和,在那用叛贼赵全等人交换把汉那吉,但其心中尚有顾虑,仍未谈妥。”
  “还需借将军威名,马将军不能去,他是重器,何况新败俺答,倘他去议和这事就议不成了;不如将军新锐,也能震他一震。”


第68章 单骑
  阳和卫,长城口。
  穿雄山险道,目力极尽处毡帐扯地连天,马芳说那是属于俺答的十万兵马在塞外驻营,从把汉那吉南奔,已有三个月了。
  马芳的铠甲已被连月汗水锈蚀,身上衣衫带着说不清是什么造成的污渍,须发皆乱脸颊起皴,目光凌厉非凡,手按腰间不同明战剑制式的塞外贵族马刀,看着塞外兵马,神色间带着陈沐说不上来的感觉。
  那是机警严肃,还是故作轻松,亦或只是这位镇边老将的正常神色,陈沐不知道。
  “塞外圣狮慌了,他日夜惊恐中国伐害其孙。”
  马芳没有倚老卖老,虽然陈沐年轻地不像话,但马芳对事不对人,抬手指指远处道:“把汉那吉未归,俺答不会兴兵,即使其陈兵十万;现在你来了,我了解他,把汉那吉放回去,交换赵全等人,他依然不会兴兵。”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陈沐不会相信,但这话出自马芳之口,陈沐信七成。
  大明朝最了解俺答的人就是马芳,因为他在俺答身边生活了十二年,以奴隶之身箭毙猛虎救下俺答,成为蒙古大营中数一数二的勇士,随俺答南征北战,深谙蒙古诸部作战之道与内部弱点。
  换句话说,眼前这位白发名将,一辈子都在为俺答效命与对抗俺答之间。
  “难以想象,嗯?塞外圣狮会为了孙子胆战心惊,但他确实会。他极好脸面,你出塞后见到他,他会对你夸耀武功,不要担心,有什么武功就说什么,不必夸大也不必羞怯,他像狮子老虎一样,你越害怕、他越凶猛。”马芳的声音很粗,兴许是鼻子出了问题,呼吸间有咆哮之音,“这不是开关投降,是以战促和。”
  “这些年蒙古没有以前强大了,在对抗中敌我死伤数目趋于相等,谁都没占到真正的便宜,他们也不会想继续打仗,而且,王军门应该已经告诉你了。”
  马芳的笑容中有复杂神色,缓缓摇头道:“他不知道信白莲装神弄鬼的赵全对他意味什么,蒙古终将衰败,衰败……自把汉那吉换回赵全,为衰落之始。”
  陈沐不了解赵全,赵全不过是个邪教头子,对俺答、对蒙古有这么重要?
  但他对马芳的复杂笑容感同身受,蒙古之于马芳,某些地方像极了大明之于陈沐,他们都对这个国家有极深的情感,但也正在见证其由盛转衰的过程,如果马芳说:蒙古终将衰落。
  陈沐也同样会说:大明终将衰落。
  他做的一切只是想力所能及地多救些人、争一口气。但拯救大明,他所做的一切还不够格,没有人能拯救大明,或许张居正可以续命,但当他不在,这一切也随之灰飞烟灭。
  陈沐想过这个问题,幸运的是他生在嘉靖、隆庆朝,而非崇祯年代,倘若生在崇祯朝,这个时候他早就出海了。
  救亡图存,放弃性命很难,但那不是最难接受的。
  奋死救国后传首九边、兵甲不修被皇命推上战场、凌迟处死被百姓分食,他会选哪个?他肯定选造船出海,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给崇祯帝干活想保住自己人头?
  那就不可能,所以说大明现在就是死局,死在哪儿呢?
  不是说留下几万强兵,强兵终会老去;也不是留下上千门火炮、几千艘战船、不是几百上千万两银子就能解决的事。
  不管隆庆帝留下多大的家底儿,后边万历爷都能败个差不多,拨乱反正的一月天子说死就死,天启用木勺子玩死熊廷弼、魏公公和客氏激化一下和文官的矛盾冲突。
  最后轮到心似野狗动如菜鸡的崇祯帝收拾收拾,数数自己手上只剩下一堆送命牌,慢慢打出去,谁挡的住?
  他对马芳的心思太感同身受了!
  但赵全,那是个什么东西?
  陈沐没说什么,但他不以为然的表情已经向马芳传达出这个意思,很清晰。
  “陈将军可知,板升为何意?”
  马芳提起这个词时眼中有钦佩之意,道:“木板升起,是塞外百姓定居之地,名为板升;前朝数千年,中国北攻塞外不知几多,何时有百姓在塞外定居,筑屋舍、建雄城?”
  “是赵全做的,他劝俺答接纳北奔百姓,在土默特部中筑大板升城,创起长朝殿九重,尊俺答为皇帝天子,仿中国礼仪。”马芳像个年轻人般挑挑眉毛,“那是嘉靖四十四年,天大怒,猎风吹断大梁,长朝殿塌陷砸死宋艮儿等主谋修城者八人。”
  “俺答不敢住,大板升城虽停建,但汉人百姓在塞外安家,陈将军知道这意味什么?攻守势易,老夫在蒙古时,塞上部落连一口铁锅都造不好,现在他们能打马刀铠甲,不比我们的差,他们种麦种瓜,这是因为赵全。因为城墙用的是青砖,在蒙语里,那座城叫青城,应该这么读。”
  马芳深吸口气,目光由满是震惊的陈沐转向塞外,“那是不可小觑之人啊,你要全权参与这件事,让俺答同意交换、把赵全那些人带回来。”
  “老夫的骑兵就在下面,还有百户鲍崇德,他很懂边事,有他助你,万事无虞。”
  他以为陈沐是因赵全的作为而震惊,并不是。
  陈沐的面容在震惊中恢复,挂着奇怪的笑容抿着嘴说不清道不明地点头,“我会把他带回来的。”
  马芳刚才说的青色的城,呼和浩特。
  发音不太一样,但陈沐能确定他说的就是这个。
  很有意思。
  城关之下,马芳一支百余骑兵队勒马被甲,人马哈气吐出白练,陈沐裹紧裘袍翻身上马,腰胯倭刀的隆俊雄正待上马,被点燃烟斗的陈沐抬手喝止。
  “就送到这吧,开城门。”
  天寒地冻,城门下道旁水渍凝出脏冰颜色暗黄,像人死不久眼球的颜色。
  陈沐勒马轻踱,有些神经质地哼起粤地毫无意义的调子,返身目光对上步行相送的总督王崇古、巡抚方逢时、大同总兵马芳等人,还有后面端酒送行的从人们,扬鞭横指鲍崇德,道:“他给我引路,骑兵就算了。”
  “雄兵十万,虽百骑而单骑也,不如将酒搁下,回来再饮。”
  伟大祖国母亲万岁!


第69章 破铳
  没有仪仗,没人随行,就一个被塞北寒风吹花了脸的小百户,引着陈沐一路打马奔向俺答大营。
  鲍崇德不是一般百户,他没有自己的百户所,百户之职为虚衔而非实授。在过去他经常越境通虏,这在北疆是军士常见的毛病,战争来了,明军与北虏以命相搏,战争走了,边镇与部落互通有无。
  边关的将士都贿赂敌寇谋求和平,有人还替敌人效劳;那些落入敌手又自己逃回的人,却被边军杀头冒功请赏;对敌情毫不知晓,但边军的动静敌人总是先知道。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正月,王崇古总督宣大,他禁止边军再擅自出关,同时使间,在过去出关轻车熟路的将领中挑选可堪一用之人,深入敌营充当间谍,散布他正在接纳归降的消息——却没想到这消息被俺答的孙子知道了。
  王崇古想接纳那些南归百姓,却没想到俺答的亲孙子把汉那吉带着家眷来归降。
  换句话说,这是个由通敌者转为间谍的百户。
  现在,他要帮着明朝办大事儿了。
  陈沐与鲍崇德在路上聊了几句,随后漫长沉默中只有马蹄踏过干裂冻土。
  一路上鲍崇德对土默特游骑高声呼喊着陈沐听不懂的蒙语,由土默特骑兵引路前往俺答大营,陈沐心中压力随出塞越远而随之增大,也随距敌营越近而随之减小。
  从王崇古找上陈沐起,他就知道,个人生死已经是外事了。
  不可推脱,不如所幸办得漂亮点,成则皆大欢喜,死则洪水滔天。
  四散乱跑的战马与穿着笨重追逐战马的发辫勇士在营中奔走,老兵拉着龙头琴唱着调子带着苍凉急促的杀气,远处成千上百大队骑兵卷土龙轰踏而来,各个持马刀操硬弓,围勒马的陈沐二人环骑而走。
  眼神与刀光不怀好意,看他们像在看猎物。
  鲍崇德被竭力大声喊着什么,但没有人听,或者说马蹄纷乱听也听不清,把他急坏了。
  是急坏,而非吓坏。
  陈沐感到十分好奇,这个百户在他想象中应当不是胆小如鼠之辈,但也绝非气壮山河的英雄汉,这种时候他应当害怕,但他没有,他急切地打马兜转,对前后左右四处骑兵高声用蒙语叫喊,但那些骑兵并无停止兜转之意,高声笑着叫着纵马疾驰。
  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