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经意地向边上瞟了一眼,却见那道士和吉安,一个半闭着眼睛像是要睡着了,另一个却是一本正经,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东摇了摇头,叹口气说道:“看来朕是无法练了。”那是,就咱现在的身体,还累不起啊。不过他还是“下旨”让苏刘义给他的“十八铁卫”每人教几招,名义当然是教那帮小子,好为他自己“防身”。

    但到了晚上,他把吉安叫到院子里,让吉安也耍耍武艺。吉安可比苏刘义坚决多了,只说“小人不曾会”。东没办法,他觉得就冲这太监的沉稳劲,恐怕也是高手,你不见武侠小说中好多太监都是高人吗?说不定在他身边就有一个会《葵花宝典》的人。一想到这,他眼中全是星星。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了一个声音:“陛下要学拳法,贫道却是可以指点一二”。只见那道士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

    道士看了一眼吉安,撩起道袍也打了一趟拳,东看出来了,他打的和苏刘义是一样的拳。可是,在道士手里,这拳打得却沉稳而又气势磅礴。

    那道士打完后,望着吉安,吉安却一言不发。道士开口说到:“太祖一代英豪,马上打下赵氏江山,其武功之强又岂是吾等末技可比拟。”

    东恍然大悟,在宋朝,你如果问哪家拳法是天下第一拳,那么答案肯定是太祖长拳。这套传说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的拳法,明代戚继光在其著作《纪效新书》中就有提到:“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又有六步拳、猴拳,各势各异,而实大同小异……”。可见它在后代是如何的赫赫有名。

    道士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册子递给了东,哪册子上写着四个字《太祖长拳》。

    东的眼珠子都瞪大了,兄弟,可算是见到古代的武功秘籍了,还是宋版的,这要是放到后世,光这书也值个十万八万的吧,发了,发了。

    拿着书,他一溜烟跑进屋里翻看去了。
………………………………

第八章 陛下的健身术

    ( )东看着哪本昨天还视为宝贝的小册子只摇头,这个拳谱里面画了几十张图,解说文字也不少,可古代的拳谱不像后世的武术书籍里面,每一个动作给你详细的描述,还给你画出行拳的线路标示,让你一目了然。再加上繁体字还没有标点符号,让东看的是头晕脑涨。如果没有图的话,他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下去。

    要说这本小册子还是看得出很有点来历的,书叶已有些泛黄,一见就是有年头了。其次就是它是手抄本,而且书也很jing致,看来弄这个册子的人是很花费了一翻工夫的。这样一本书怎么会在哪个道士手里?不一般啊,肯定不一般。

    只是从昨天他和苏刘义的两度演示中可以看出,这个拳法要求很高,自己现在还真不合适练。他放下小册子:“算了,武林高手不是那么好当的,咱还是老老实实地先跑跑步健身吧。真要想学,还是等身体大好了之后,再找这个牛鼻子老道。”

    说到健身,他忽然想起一件事。

    后人如果讲中国的拳术,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戚继光。这位明代的抗倭名将,总结和整理了当时民间十六家著名拳法的jing华,编成了《拳经捷要》收入到《纪效新书》中作为士兵习武的教材。这部拳经实实在在算得上是一本武功秘籍,它对后世中国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世国术有三大内家流派:行意、八卦和太极,而有人就认为,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就在他的拳法中吸收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式拳经中的二十九式。作为一种集养生和技击为一体的优秀拳术,由于它老少皆宜,在东原来的那个时代,太极拳可是非常流行的。东当年为了健身,还学过一点,咱为什么不练练这呢?

    东转身把小册子又拿了起来,仔细查看里面的图谱,把它们和自己印象当中的太极拳相比较。太极拳里面有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中的二十九式,戚继光整理《拳经》时,又从太祖长拳里也吸收了部分jing华,这怎么说太极拳里面也该有太祖长拳的几招吧。戚大侠不是说了吗:“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又有六步拳、猴拳,各势各异,而实大同小异……”。他细细地翻看之下,还真是很有几招的。戚大侠哎,您老人家说得没错,大同小异,大同小异啊。

    东开始琢磨了,如何才能整个“宋版太极拳”出来呢?这事你还真不能乱来,要不你玩出个新拳法出来,叫别人怎么想,他身边的这两人可都不是什么傻瓜,很可能都是高手,而且说不定是高手中的高手。

    嗯,就不知道这俩人谁的功夫更深点,下次找个机会让他们切磋一下,让“朕”一饱古代真正高手比武的眼福。咱怎么觉得后世哪些搏击与散打和书里写的完全是两码事呢?一点都不刺激。

    至于这个宋版的太极拳,当年自己也就学了一套简易二十四式,哪是不能直接照葫芦画瓢整出来地。要弄,也只能从太祖长拳的图谱中选出来编一下,这才好糊弄过去。

    在接下来的ri子里,道士和吉安很奇怪,陛下也不问怎么练拳,要么对着图谱发楞,要么就是拿着图谱比比划划。但不管怎么说,陛下这几ri安稳了不少。

    有人要问,东哪来那么大的工夫在这上面费劲?其实是无聊。东说了,在这个时代,每到夜晚,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电脑,发个手机短信那真是yy,看书吧,那都是繁体字的古书,还没有那么多的书,你让兄弟我怎么打发时间?东到了这里就相信古代的武林高手肯定比后世的人功夫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和jing力多得多了,他们可没有后世的人们那么多像泡吧啊、喝酒聚餐等等之类的夜生活。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东终于得意洋洋地向他的两个“跟班”演示了“宋版太极拳”。为了方便他自己,东把图谱中他觉得复杂的招式全部给喀嚓掉,导致这个宋版太极拳也是二十四式。只不过就冲着他那生硬、斧凿之迹十分明显的拙劣拳法,要在后世,估计眼睛片碎了一地不说,还要被人扁的满地找笑掉的大牙。

    可是,当他气喘吁吁、“神清气爽”地结束了他的首映式,望向那两个“跟班”时,却发现他们的神情很是不对头,两人眼中均露出极其慎重的神se。

    我们要知道,凡能够创出个新拳法出来的人,那在武林中是凤毛羚角,说是宗师级人物都不为过。许多习武之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弄点新意出来,而我们的小皇上才看了别人打两遍拳,拿着一本过去的图谱,几天就整出这么个新的拳法。就冲那生硬、七扭八歪的样子,也不可能是他原来就会的,这智力,在别人眼里实在是高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

    当下道士和吉安均小心翼翼地向陛下讨教这拳法,东这才觉得麻烦了:“坏了,过了,这怎么解释?”

    这完全是东思维的误区造成的,他光想到拳法的招式是不是不同,他没有考虑到这其实并不是招式的问题。不同拳法中招式相同的并不少,但拳理就不同了。不同的拳种即使是招式一样,但行家一看就知道是那派,为什么?内在的东西也许不知道,但方式方法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是没有办法掩盖的。

    教训啊,做人是要低调滴。东的头上已经不是黑线了,估计黑了一大块了。

    可是你不解释是不行的,没办法,忽悠吧,功夫还没有练,这忽悠**估计已经快练到第二层了。

    东尴尬的笑了笑:“朕看道长和刘将军演武,拳脚如风,势如闪电,真的是好啊。嗯,但这太累人了,朕可吃不消。因此朕就想,这拳脚是不是也可以慢点练呢?”

    道士和吉安都困惑的看着他们的小皇帝没有说话。以前教他们习武之人,一直都是要求他们快,再快,而从来没有要求他们慢的,怎么现在陛下颠倒了呢?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人的思维一但定式,他在某个时候就会形成思维的误区。

    东哼哼唧唧地接着说到:“道长啊,拳脚慢点打不可以吗?快总是由慢开始的,对不对?先慢后快不是很好吗?再说,现在慢,我们以后也可以打快点啊,其实只要打人的时候快,不就行了。”

    道士和吉安闻言均陷入沉思。

    太极拳的创始者的确是不世出的天才,不同于通常人们所从事的运动,一上来就追求更快,他通过逆向思维,使太极拳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从慢的方面着手,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在后世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快、更高、更远的时候,我们的古人早已准确地把握了事物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运动总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正是基于这点,在这样一个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使他们的技艺达到惊人的地步。真正练太极的人是快慢结合的,而且太极拳不要看慢,练起来也是很累人的。

    道士和吉安抬起头来,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问东:“那陛下这拳应该怎么练呢?”

    东挠了挠脑袋,自己不过是一个废材,根本不知道多少太极拳理论,于是“不好意思”地说到:“那个,嘿嘿,松,啊,放松。还有,还有啊,柔,越柔越好”。

    说完了觉得不对劲:好象本来是我要学武艺,怎么现在变成我教他们了?兄弟,藏拙,藏拙。趁着这两人还在琢磨,打了个哈欠,说了声:“朕乏了,要去睡觉了,”转身就回“宫”去了。

    第二天晚上,等东到了太后那里说过话,回到自己的“寝宫”时,他发现道士和吉安没有像往常那样就离开,而是眼巴巴地站在那里。他奇怪的看着他们:“何事?”

    这回是道士扭扭捏捏地说到:“陛下没事了?”

    “没事了啊,朕看会书就休息。”

    “不练拳了?”得,原来菜在这里呢。

    “不练了,朕今天有点累了,想休息。”东没好气的说。

    “陛下还是坚持锻炼的好,否则就前功尽弃了。”道士“关心”地劝说到。

    “是啊,陛下为了龙体康健也应该坚持。”吉安也在边上“忠心耿耿”地撺掇说。

    兄弟,这都什么人哪。东那个气啊,他看着这两个貌似忠厚、实则滑头的家伙,恨不得给他们几下。

    看到小皇帝有些恼了,那道士笑咪咪的又加了一句:“再说贫道也想和陛下学习学习这个新的拳法。”

    拉倒吧,两位大哥,就算是前世的我,十个八个一起上也不见得是你们的菜,更别说是现在了。你们还需要向我学习?

    东瞪了吉安一眼“你不是说不曾学过武艺吗,怎么现在这么有兴趣?”

    在好说歹说中,皇上就被这两个“忠心耿耿”的家伙给“绑架”到院子中去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东这个本来学习的变成教习了,在受不了两人时不时问这问哪、烦了之后,他干脆歪歪扭扭的写下“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八个字,让他们自己想去。那二人如获至宝,立马到一边琢磨去了。东相信就凭这俩人的本事,只要他们琢磨出拳理,肯定能整出比他弄的强太多的拳法。

    您瞧瞧,这什么世道,该收费的没收费,兄弟咱亏大了。

    可是,让他更烦闷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