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蒲寿庚的那些船,琼州上下现在是真的看不上。改进水师炮船的造船技术,同样被用到了民用船只上,他们比外面的海船,在各方面都强太多了。如果不是陛下严令禁止,早有人想卖琼州造的船了。对于那些香料什么的,赵与珞基于本土利益,也是坚决支持小皇帝的,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琼州和大陆的贸易,香料珠子等的输出也占到了一个很大的部分。历史上的赵与珞,对琼州的发展是有功的。
反正已经来了,这些商人在琼山府又待了一段时间,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商机,琼州人不是没钱,尤其是“宝货”,街市上的人基本上都用这些,但岛上物资很缺。到哪不是做生意?一些有心的商人已经开始更细致的了解岛上的规矩了。
赵与珞心花怒放地去见陆秀夫和诸位大臣。这次是发了啊,光哪些铜钱,只要重新制作一下,都可以解决朝廷好长时间的开支问题。大臣们也是心里舒坦,“小鬼头”做的事,有些虽然令咱们不舒服,但这次还是不错的,这船和货抢来了,有用的留下,没用的卖出去,再抢来再卖出去,这多好啊。恩,读书人不能叫“抢”,应该叫“征”。
不过也不能什么都听他的,什么叫“来的收钱、走的不收钱或少收钱”,现在是这时候吗?咱们为了景炎通宝,可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大家忙了半天容易吗?你以为字和画是那么好写好画的,这得下多少年的工夫?给那帮jian商换就不错了。税少收点可以,但所有人都应该交钱。崽卖爷田不心疼,真是败家啊。东那天的喷嚏一直没少打。
还有一百多条普通渔民的小渔船被带到了琼州,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水上人家,舍不得自己的船,一直待在船上,所以被无辜的带来了。陆秀夫派人去安慰了他们,并宣读了朝廷的旨意:每条船发放十贯钱作为补偿,愿意留下的可以留下,不愿意的也可以走。结果这些人基本上都留了下来,原因是他们被押到琼州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底,这个时候已经快要进入台风季节,这些人就在岛上待了一段时间。结果他们发现琼州不交丁税,也就是人头税,不光这个,其他的赋税也基本上没有。故此他们干脆就不走了,反正他们以捕渔为生,到哪不是捕渔。再说他们已经发了笔小财,朝廷发的钱在他们眼里,那简直是宝。
中国古代的城镇,在宋代以前,一直实行的是市坊制。也就是城市的布局;市(商业区)与坊(汉代称里,即居民区)分开,市内不住家,坊内不设店。市的四周用墙围起来,在交易ri朝开夕闭。市的设立、废除、里面各种交易的规定,都由官府来监督和管辖。这种城市化管理方式的最典型代表,是唐代的长安,它的城内有笔直、整齐的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全城居民区共一百零四坊。城南有一条朱雀门大街,街的东西各设有占地六百步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唐代的中后期;商业活动逐渐不限于两市;在坊、城门等人流较多的地方,已经有人开店练摊,并出现夜市。到了宋代,市坊制彻底被打破,城镇里到处可开商铺,小贩到处叫卖,夜市更是盛行。
夜生活的发明权和专利权是属于咱们大宋的。
由此宋代形成了附郭县治理郊区、厢分片管理城镇内市区的,一种新的城乡分治制度――厢坊制。城厢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区,而且还有专门的批发交易市场,这就是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开封城景象。明、清以后的中国古代城镇,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宋代的确是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前夜。
东既然想建立工商经济,他现在就要制定规矩。一个原则,轻赋税。后世哪个地区的发展,直至招商引资,不都是从减免税开始的。宋代虽然富裕,但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之多,也是历史上有名的。
………………………………
第五十三章 军纪
( )东在反复考虑之后,针对宋代的实际情况,参照后世的做法,决定在税收的“从量”方面多下工夫。// 更新最快//他要求陆秀夫和大臣商议,jing简税制,重新制定各种税收的规定。他告诉大臣们,他只有一个要求:简化。
你比如说街头巷尾卖东西的小商小贩,就是二十一世纪了,城市里面都还有,这是城镇生活必须的。不收税不可能,但一定要少,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就是混个养家糊口的钱。因此经过朝臣们商议,规定每人每天交一文钱。如果你想省事,一次**二十文,发个凭证,这一个月你就算全交过了。同时,为了加强管理,琼山府还开了类似后代的菜市场,设立了水泥筑的摊位,只要交过一文钱税的,每天免费使用,其他的一律不收。
至于城里开店的商铺,东否决了根据货物的不同来定赋税的方案,而改以主要按营业面积来征收。在这个时代,一没有增值税防伪发票,二都是现金交易,货物的价值和营业额根本无法确定,也无法核查。但生意越大,通常场地也越大,而且场地便于核查,难以马上篡改。
总之,就是尽量“一税制”,其他的免了。那些被押来的商人一了解,心马上就活了,立时就有人准备留下来做生意了。
当然,杨亮节是很累滴,他的“外甥小皇帝”很是给他找了点事干,他被要求带着人经常到处检查,看看有没有官员欺压百姓、玩弄舞弊。老杨的腿跑细了不少,他在心底里没少骂哪个“狡诈”的小子。
东耳朵热没热不知道,但他现在正忙着处理军队里的事。
泉州之战,水师“战果”辉煌,上下齐乐,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您比如说,水军的那帮兵痞在押船过程中,对那些水手、商人和渔民没少骂骂咧咧和拳打脚踢。
骂人,东是根本不想杜绝。如果不是在宫里待,整天要面对之乎者也的大臣,以及令他头痛的陆夫子和文帅哥,他自己都肯定是嘴里经常不干不净的。但打人,就一定要管。
东根本不想弄什么后世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他认为这个问题的真正实质是在于,这是对暴力的一种自我约束。一个武者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控制自己的武力,他永远只是一个“打手”的境界,也永远不可能迈入武道中“道”的门槛。作为武力集中代表的军队,一样。
水师弟兄们对只分给他们两成战利品的规定,根本没有意见。他们清楚朝廷的现状,军械不花钱?造船制械的工匠们,你不应该分给人家一点?而且陛下如此允诺,这比以前强的太多了。可是,在回到琼州划分战利品的时候,为了己方和部下的利益,那就你争我夺、甚至动手了,谢复这个南蛮带着他的手下,没少干。
更可气的是,水师这帮没素质的家伙,洋洋得意地在步军面前炫耀,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跟咱们兄弟干吧,包你吃香的喝辣的,在步军里混啥。哪能有好?步军本来就有点眼红和不舒服,结果水步两军私下里也动了拳脚。
文官们正在找茬,这下正好给了他们再好也没有的借口。他们罕见的联合起来,以陈宜中、杨亮节为首,通过御史台,大肆弹劾宋军的行为,说他们军纪败坏、扰民等等,总之,奏章是铺天盖地。
连陆秀夫都大为不满,在他心目中,他的“好学生”是没有责任的,有的话,也是宋瑞居多:“陛下年纪还小,不懂事,你怎么也放纵那帮武夫。”东的好老师还是护短的。
宋瑞、苏刘义、邹?等有着文士背景的一干人等,更是心里对那帮丘八充满鄙夷和不屑:武夫还是武夫,蛮夷就是蛮夷。
东小脸气的也是铁青:兄弟我容易吗,挖空心思、连骗带蒙加忽悠不说,好容易弄成现在这种情况。你没看见咱都尽量躲着那帮酸儒,有事让陆夫子带着他们干,你们他娘的这不是给老子找事吗?恩,也怪咱,忽略了军纪。大兵团作战,军纪一定要严。
在兵部大堂里,张士杰和刘师勇到了之后,互相瞪了一眼,他们俩现在一见面,颇有点斗鸡的意思,在各自哼了一声后,都看向后面进来的小皇帝。陛下脸se有点yin,宋瑞更是一脸的严峻,哪个苏刘义的眼里更是没有什么好的货se。
张老大和刘老大现在对这位小皇帝,是有些敬畏的。这个“畏”,是建立在两个原因之上。一个是陛下花样百出,奇思怪想不断,好象有时候还料事挺准的,这样的人当然不是好对付的主。
另一个,就是小皇帝好象没有害怕过。行朝在海上,说随时就有灭顶之灾,一点都不夸大,他们这些人心里,都有过惧意,并为此而拼死挣扎。可是小皇帝呢,反而是信心十足,经常给他们打气不说,有时候还一脸的狂热。无畏的人,总是让人有点佩服和小小的畏惧的。
但他们的确高看了东。东知道自己的身边多是忠贞之士,在这个时候,您要是还怕这怕哪,有太多的提防之心,这游戏干脆就别玩了。另外,从这个穿越者的角度来说,他狡兔三窟,后路一大堆,畏惧,实在是还轮不到。
不说?山之战宋军一扫过去的晦气,就是帝国陛下对军制的改变,也让两位宿将敬服不已,这里面朝廷体制的变化、对军人地位的影响,他们能不明白?现在假如有人想对陛下不利,他们俩就先将那人给剁了。
在听说了水步冲突之后,两位老大异常愤怒,这不是他娘的给陛下和咱找麻烦吗?他们了解朝中的文官,也知道陈宜中等人上书的事情,他们真的很担心陛下会不会从现在的立场后退。他们当场下令将冲突双方的军士、将校抓了起来,等待小皇帝处理。
面对下面所有将领,东一脸的难看:“朕听说为了些财货,吵起来的有之,动手的也有之,是吗?”
刘尚武走出队列,跪下叩首道:“臣有罪,请陛下责罚。”张达刚进入水师,他和他的部下小心翼翼的,没有参与,水师里闹的就是他和谢复的部下。
东冷冷地看着他:“尚武将军,军中没有跪拜之礼,你不知道吗?”刘铁卫吓了一跳,赶忙跳起立正:“陛下,臣死罪。”
东把他晾在哪里,转过头望着谢复:“谢将军,”谢复咔的一个立正。“朕将来还准备给你千倍万倍的财物,但是现在,你竟然为了一点小利就闹起来了,看来你还真的是南蛮,真他妈的没出息。”得,陛下开骂了。
望着这两个算是自己嫡系的部下,东忽然有股无名火上来了,他咆哮道:“朕听说你们还对百姓动手动脚,你们真的厉害了啊,对付手无寸铁的大宋百姓,算屁的本事,有种你们他妈的就去和北兵动手。”
陛下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刘尚武和谢复的汗“刷”的下来了,大堂里众将鸦雀无声。
“苏将军,那些百姓如何?”苏刘义肃然而回:“陛下,伤了几个。”
“让他俩带人给这些百姓找郎中,治不好撤职,从军士开始重新做起。刘尚武和谢复罚俸三个月,所罚俸禄全部赔给这些百姓。”砍头过份了啊,但帐不能不算。
“至于那些动手打架的,”东咬牙切齿地说到,“不用打军棍,打的人还他妈的会累。他们既然劲很大,罚他们在校场上跑二十圈,不,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