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和林战后,伯颜却始终没有任何动作,一直待在哪里。宋帝国这边的众人就此认为:北元内乱新定,仍需伯颜在草原上震慑。
而就当所有人认为烽火不会马上到来时,景炎十六年(元至元二十八年)开春后不久,元军突然出现在灵璧附近。
这其实是原本早已预料到的事,无论是身在灵璧的凌震、翟国秀、刘俊等人,还是兵部和东南都督府的苏刘义,都没有太大的吃惊。
关键在于,元军对灵璧的攻击,仅仅是他们要夺回灵璧的一个孤立行动?还是意味着他们大规模南下的开始?如果这就是他们南下的开始,又是否是他们的主要进攻方向?
在做出应对之前,弄清楚这些事绝对不是决策上的优柔寡断。战争中的佯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要太多。
参谋院众人迟疑、没有当即决断的另一个原因,其实和伯颜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他们同样认为,如果把东南宋军的行动看作是柄旋转的锤,那么荆襄就是转动这柄锤的轴。假如轴断了,锤也就落了地。所以,无论如何,在宋军的整体部署上,荆襄是绝对不容有失的。这正是某人当初将最强的江淮军放在哪里的原因。
另外就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现在也认为,北元并无从川中、荆襄、两淮三个方向上全面向大宋开战的实力,只会在一个、最多两个主要方向上,向大宋发起进攻。
正是基于上述的判断,尽管荆襄和两淮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但更侧重的,仍然是襄阳方向。
所以,参谋院的众人迫切希望在决断之前,军情司能够提供更多、更确切的消息,尤其是伯颜的动向。可杜浒传回来的情况,却始终是伯颜仍在和林,并没有离开。而各地的元军随后也均有了动作,这就给所有人造成了困惑。
但是,听了今天新近传来的这些消息,某人心里已经有点不好的感觉:怕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很有可能已经被老忽“忽悠”了一把。
因为别人或许不清楚,他多少还知道点,过去北元汉军三大“世家”中的董家,与张家、史家最大的不同,不是他们自己曾经有多少私兵,而是他们所领的,是忽必烈身边的侍卫亲军。
这个“侍卫亲军”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时期的“四怯薛”。“怯薛”相当于“宿卫”,其职责就是护卫蒙古帝国大汉本人。当时分掌“四怯薛”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和博尔术。
忽必烈上位后,改“怯薛”为“侍卫亲军”,分“五卫”。其中右侍卫亲军首任都指挥使,就是董文炳。
“侍卫亲军”对蒙古帝国大汗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忽必烈当政其间,只有一人曾经被授命得到过他们的指挥权,这人就是当初领军南下灭宋的伯颜。董文炳当时就率军在其麾下。
那么,如果现在忽必烈的侍卫亲军再次出动,而且是在老忽没有亲征的情况下,除了伯颜,东还真想不出有何人可以得到授权指挥这支亲军。
心思转到这里,这家伙禁不住喃喃语道:
“昭王故技,昭王故技。”
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张世杰、刘师勇、高桂等人全看向了这个狡诈之徒。高桂更忍不住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
他的话音还没落地,张世杰的眼睛里已经有精光暴出。
“莫非伯颜已经南下,就在灵璧?”
东长叹一声,尴尬地苦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是的,朕觉得,我们前段时间可能过于关注伯颜了,以至于中了他们的瞒天过海之计。”
他向张世杰问道:
“少傅,据您所知,在北汉军的世家当中,董氏与张氏、史氏有何不同?”
尽管张老大您当初在北汉军中也只能算是一个小卒,不可能知道更多的上层内幕,可有些事情未必没在军中道听途说,咱现在更只能借此向众人说明自己的推断。
张世杰皱眉想了一下,然后回到:
“臣当年似曾听说过,董氏与张家家主的不同,是他为元主近臣。他所执的兵马也不同于其它,只听命于元主一人。”
这就够了,某人立刻接口:
“正是。所以我们曾在厓山对阵张弘范,也曾在雷州与史格交手,却一直没有遇到董氏之军。他们这支兵,非极其亲贵重臣,只怕元主不会授予。也不到非常时刻,断然不会轻用。而今董士选领军南下,以此观之,……”
忽必烈称董文炳为“大兄”,后来的元成宗则称董士选为“二哥”,董家真的和元主关系极近。
边上眼中同样精芒暴闪的刘师勇已经说道:
“怕是伯颜早已潜行于军中。”
是的,当年发生在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中,当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换了赵括为将后,秦昭王除了发国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兵外,暗地里还任命了白起为秦军主将,更下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只怕如今的老忽您,也给咱玩了这么一手哦。
战争中的阴谋诡计是层出不穷的,吃点小亏,上点小当其实不算什么,关键是有时候要及时补救。
没吃过亏的人其实这世上就没有,就看每个人怎么算了。
当下,事情讲到这地步,也已经不用再多说了,所有人均陷入短暂的沉默。但很快高桂的脸上露出了决然之色,显然是他已决定了一件事。
不过真的还轮不到他,张世杰已经立起了身,对着陛下一躬身。东对他则摆了摆手:
“少傅,荆襄仍为要地,此处也非您莫属。朕看哪里现在也可以动手了。至于具体的方略,您仍有临机决断之权。朕只要一个结果,”
这个狡诈之徒嘴里缓缓吐出了一个字:
“赢。”
张世杰立时一躬身。
“请陛下宽心,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张老大刚直起身,一旁的刘师勇紧接着慎重地一礼:
“臣请陛下准臣前往东南。”
高桂顿时暗中撇了撇嘴。
他当然知道,张世杰和刘师勇现在全都想去东南都督府,率军和伯颜再较量一把,以洗当年之辱。但他也确实认为张老大更合适的位置在荆湖都督府,毕竟哪里是江淮军。所以本来他想请缨,没想到刘师勇根本不给他机会。
东看着刘师勇点了点头,随后说道:
“刘将军,传朕的旨意,东南之地的水步两军,全部由你统一指挥。命陈吊眼即刻出兵。”
这时代的信息传递其实是很慢的,所谓的“今日”、“近期”、“前段时间”,少则十天半个月,多了算,只怕要一个多月以前的事了。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围困,灵璧哪里已经不能再拖。
忽必烈已经挥出了他的刀,东的宝剑也出了鞘。
;
………………………………
第三百一0章 黑手
军旗在风中倏倏作响,战马则不安地踏动着马蹄,武士们的视线更不知有多少在空中交错,只不过这些视线中既有嗜血的狂热、也有着如利刃出鞘般的冰冷。
一方要向前,一方要阻止,已经决定了这将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碰撞。
伯颜是见过大场面之人,当初灭宋的丁家洲(鲁港)之战中,他所面对的,是兵力远高于自己的、贾似道所率的十三万精锐宋军。也许就是从哪时候开始,在他的内心里,实际再也没把这个曾经对手放在眼中。
伯颜事先曾盘算过怎么对付灵璧的来援宋军,在他的看法中,宋军有很大可能是从泗州方向来,因为他们有水道之利,可以沿运河故道推进。为此他将力求引诱、或者放宋军前来,在更靠近灵璧的地区歼灭来援宋军。
他这个看法的其实很有针对性。
泗州附近水道纵横,不能完全发挥骑兵的野战长处;相对来说,灵璧周围更多的是利于骑兵驰骋的平原。
此外,宋军固然已经在整修河道,但灵璧周围的运河故道却堵塞严重,并不能通行。这就使得宋军不能借助水师,只能面对面的迎战。
---------
自宋室南迁开始,由金到元,在一百多年的南北交战时间里,运河故道其实一直没有得到整修。而在此期间,由于洪水泛滥、黄河改道等因素,不仅导致历史上的淮河出海口发生改变,就是运河故道的南段也多已损毁。
基于这些因素,在元代开挖了新的运河之后,隋唐旧运河的衰亡已不可避免。
---------
事实上,伯颜最希望看到的,是宋军来自濠州方向。
由濠州渡淮水到灵璧,直线距离不过就200多里,不仅比从泗州走水路要近,步行顶多三、四天的时间既可到达,中间还只需要渡过一条沱河。从快速增援的角度说,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可从另一方面看,它的沿途基本是平原丘陵地带,也是发挥骑兵长处的好战场。
伯颜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对元军非常有利的情况,只不过他真不能确定宋军将领会这样冒失。
但老天给他开了个玩笑,这种情况真就发生了。
在宋景炎十六年(元至元二十八年)的灵璧之战中,刘师勇于兵部领命的第二天,即赶到了早已集结待命的陈吊眼所部军中,随后他和陈吊眼一起领兵东下,直达建康。
在建康他向苏刘义等东南都督府众人宣示了陛下的诏命,随即发出了如下的指令:
苏刘义坐镇建康总督后援,他亲自率领水师和部分步军出泗州沿运河古道向前,与另一路领兵出濠州的陈吊眼一起,共同解灵璧之围。
刘师勇率水师入运河,从后世来看,是宋军真正打通运河沿线的开始。因为当初凌震等人前出灵璧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抢得某种先机,而是还有为身后的河道整修提供掩护。只不过河道的整修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即使是在宋军自己动手的情况下。元军的南下更再度打断了这个进程。
刘师勇率水师入运河的重要意义,是打通了运河南线由泗州到灵璧的这一段,从而确保了军需、粮草源源不断地输送前来,为宋军以后夺取宿州、徐州、乃至于北伐奠定了基础。
但后世也公认的是,尽管刘师勇当时迫切希望和伯颜再度交手,可恰恰因为沿途河道需要整修,他的水师就进展并不快,因此在关键的灵璧解围之战中担任主角的,却是陈吊眼。
伯颜这时候还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宋军将领外号就叫陈大胆,不过他真的觉得来自濠州的宋军十分“猖狂”。
他们在越过淮水之后,竟一路向前,直奔灵璧而来,而且很快就抵达了沱河对岸。
伯颜和所有的元军都知道战机降临了:一旦这支宋军再渡过了沱河,他们就算是想退,也退不回去了。
(有句俗话叫:枪打出头鸟。转换到军事上则变成了“打突前”。)
伯颜是不会考虑“半渡击之”的,他要的是重创东南宋军主力。
一旦这支宋军渡过了沱河,他们就是再想退,也退不回去了。
对手是在背水临敌?不错,这要是胜了,就是著名的背水阵;可若败了,那就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戮。
战争就是在人类那么多奇思怪想中发生的。
只不过这支宋军真的非常猖狂,从前锋开始,兵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