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这时候,这些僧侣还是“佛”、或“道”了吗?怕是光会念念经的另一种“职业人”罢了。说他们完全背离了真正的“佛”或“道”,也不见得冤枉了他们,因为这至少违背了佛所讲的“众生平等”。
兄弟我可不是在此乱言,您在后世完全还能看到这种现象。
这种情况一旦扩大或蔓延,它所造成的结果就等同于“赋税不均”。而朝廷再将多出来的赋税、徭役通通转嫁到其他百姓的身上,负担加重的百姓则更向往各种“仁慈”的宗教,甚至举家遁入空门。如此恶xing循环,长此以往,最终必将导致宗教与朝廷的冲突。
冲突的结果是什么?咱来让位?哪就是“政教合一”,所谓的宗教领袖也就等同于皇帝。
您不要来问咱,您大可问问历代的皇帝对此是否愿意。
唐武宗灭佛后,在其下诏中就讲:“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您看看,土地数目惊人就不说了,竟然拥有的奴婢都有十五万,这哪还是什么“佛”。
故此,历史上所谓的“三武一宗”给佛门带来的灾难,其背后最重要的,也就是经济上的原因。
如果我们用一种更广泛的视野来看各地的宗教,即使是在后世,有些现象仍然存在。他们中的有些人,说来说去,不过就是落入“权益”之中,早已落了俗。
东的声音的确很轻,话也并不多,但他的每一句话,都像针,刺入张志仙的心中。
“朕想坦白地说,从朝廷来看,过去佛门控制的土地、僧徒越多,它与朝廷的矛盾也就越大。一代帝王可以不问,但以后的帝王却绝不会容忍,这就是他们大难临头的真正原因。”
兄弟我以古讽今,就是在告诉你,当初全真教受打压的原因之一,其实也有经济上的。因为你们同样也有优免,而你们还到处抢地盘,成吉思汗又已经不在了,蒙哥和老忽怎么能再容忍?
事实上,别人怎么认为咱不管,兄弟我是绝对相信长chun真人以如此高龄去见成吉思汗,他主要是出于仁心。因为他在回来后对弟子有交代:“今大兵之后,人民涂炭,居无室,行无食者皆是也。立观度人,时不失。此修行之先务,人当铭诸心。”
由此可以看出,他当时要求多立道观,是为了救人。没房子没场地,你如何安置众多的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百姓?
史书更有记载:“时大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使其侍持牒购之。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怀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
也就是当时的丘处机派出自己的使者,带着从成吉思汗哪里拿回来的度牒,在蒙古兵的屠刀之下,解救了好几万的百姓。
丘老道这时候已经处于“从心所yu”的年龄,权位、钱财、名声对他早已成为云烟,如果他真想追求这些,早干嘛呢?反过来说,如果他还有这样的俗念,他也根本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修为。
但后来的全真弟子,还大肆抢占别人的寺庙,是不是已经违背了他们丘祖当初的宗旨,变成了逐利呢?
东看了看张志仙,脸se依然十分平和。他现在做的,就是“直指人心”。
张志仙的瞳孔收缩。因为对面这个帝王的话,其实含义非常明显。
一,他将来决不会容忍任何教派势力的坐大。
二,就算他能容忍了全真教势力的扩张,给你个什么天下第一教派的名头,他也不会保证以后的帝王仍然如此。
甚至在他的言下,还有暗讽全真教眼下处境的意思。
一句话,这小子不仅狠,而且还毒。
但是,初次和东打交道的张志仙根本不了解这个“帝王”,以他的修为,是否真能顶得住对面的这个小子,可不好说,因为人家的话接着就又来了。
“道长,不瞒您说,朕久仰全真教的大名,为此,朕不仅询问、而且也看了一些贵教的教义。”
兄弟我可没讲假话,这个“久”,可是n年的“久”啊
“在朕看来,重阳真人不愧为一代宗师,实有莫大之智慧。”
甜汤又上来了啊。
张志仙忍不住看了一眼委羽道人。
可这时候的道长和杜浒两人全都目瞪口呆。因为陛下前面所说的话,哪是什么拉拢,用大棒砸人还差不多。
估计要在后世,他们此时的心中全都冒出两个字:“砖家”。陛下他就是玩板砖滴。
也只有吉安的神se始终丝毫不动。这算啥?比这更邪乎的他都见过了,就现在?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东对重阳真人、以及丘处机等全真七子比较佩服的,其实是他们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苦修”。在这种艰苦的磨砺中,他们磨练了自己的心xing,并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修为。
顺便说一句,其实有些事情做不到没关系,咱也做不到。芸芸众生,这样的人天下多的是,而且也并非需要每个人将所有事情全都做到。但自己做不到的事,却认为别人也做不到,还总想贬低别人,哪就有点是在扯淡了。
你比如说长chun真人丘处机,他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历时近四年,两万多里的跋涉,到达大雪山,一路全是北方的苦寒之地。咱们就不讲他所处的时代,即使换作后世的条件,同样年龄的人,有几人能像他这样?没有一点功夫,肯定不行。
当时长chun真人的弟子赵道坚就死于路上,并且这个赵道坚后来就被尊为全真教重要分支、龙门派的创派宗师。
但这种“苦修”,却也是儒家所倡导的,孟子有一句许多人都知道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xing,曾益其所不能。”
禅宗的清规戒律也与之类似。历史上的禅宗,其实幸亏有个佛教史上非常著名的百丈怀海禅师,他改革了佛律,制定了一个《百丈清规》。
在这个清规中规定:僧人除需守戒律之外,还要“一ri不做,一ri不食。”也就是:禅宗的弟子必须要参加劳动。
所以,王重阳所倡导的“三教合一”,并身体力行的苦修,绝对不是毫无缘由。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宗教政策(三)
( )当东在哪里满嘴冒泡之时,赵与庆和杜浒肯定是想不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因为在这种场合里,它通常应该充满着封官许愿、各种信誓旦旦之词,以及你好、我好、大家好之类的相互吹捧。
哪有像帝国陛下这样,除了开始轻描淡写的一句“玄门正宗”,后面简直成了玩棍子的。其态度仿佛不是他要“拉拢”别人,而是别人非要“贴”上来。
杜浒这个“俗人”也就算了,在他的看法中,即使没有外来的助力,他的军情司依然还会实施朝廷的计划,顶多是慢了点而已。
可作为道门之士的赵与庆震惊在于,帝国陛下没有表现出如他所想象的对道门的看重。这是由于在他以前的看法中,这个当年人小鬼大的小鬼头,很有道门天赋,甚至他过去都把陛下看作半个玄门中人。
道长有这样的想法非常正常,因为帝国皇室本就存在这种传统,而东过去的行为和表现,更强化了他的这个观点。
本朝自太祖开始,一直到理宗皇帝,有太多的帝王跟道门关系非常密切。哪个宋徽宗更自称自己是道君皇帝,只不过他玩来玩去,却把整个帝国给玩趴下了。
赵与庆当初在全真教哪里,为了拉拢对方,曾经放言:“我当今大宋天子,年纪虽小,但极具玄门天赋。依贫道所见,他将来会成为我道门难得的助力,昌大我道门。”
可今ri小鬼头所言,不仅没有半点向着道门的意思,却似乎让人觉得他很欣赏禅宗,这就让牛鼻子老道的脑袋有点发闷。
张志仙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内心实际上要更复杂。
事实上,此次觐见已经完全出乎了他当初的预料。在他的预想中,作为被“争取”的对象,自己怎么也会被奉为上宾。当初蒙古大汗来请长chun真人时,他们好歹也做到了“礼遇有加”吧?
更何况当初委羽道长还曾委婉地提出,当今的大宋天子想看看《全真秘要》。而这个《秘要》,实际上是历代祖师留下来的修真口诀和心得体会,它一直被视做全真教的至宝。即使是本门入室的弟子,开始时也仅仅是由师尊逐步传授一些口诀,只有当他们的修为到了一定高度之后,方能在本教掌门的授权下看到。
张志仙当初对此很是不以为然,《秘要》作为本门的重宝岂是随便给教外之人看的?你们的这个要求实在是太过份了。他和掌门师兄经过密商所提出的、对方成为本门的弟子,其实也部分是为了化解此事。
因为你一旦成为弟子,就必须遵守本门的教规,一步一步地慢慢来,真的有天资,达到了一定的修为,将来真给你看,也不是不可以,这就让双方全都能说的过去。
但在他们的看法,无论从任何一方面来说,对方眼下都是在放下身段求人,这就让他们有了一种矜持的心态。
而现在,对面的这个端宗皇帝客气归客气,话里话外却有劝戒的意思,放下身段更谈不上。这不仅使他大跌眼镜,内心里还稍有些不快。毕竟求人没这个求法滴。
而另一方面,他又非常震惊于这个年轻皇帝的见识。作为一个帝王,能如此了解教派中的事,并且直言不讳地讲出其中的原因,这很是让他难以想象。
他明白,别人的话里面虽然充满着暗示,可真正的主旨还并没有端出来。他的内心又有些不安,因为这关乎到他此行的目的。
现在,既然别人提到了重阳祖师,作为礼节,他谦逊道:“陛下对本教、及本教祖师的抬爱,贫道铭记在心。”
随后,他依然没有多言,而是等着别人揭出真正的底牌。
赵与庆更是直眨眼。前倨后恭,你小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嘛?
张志仙不知道的是,东实际上对全真教并不存在他们所认为的依赖xing。双管齐下的他,没有了全真教这一“管”,他还有军情司这一“管”。
而张志仙更不清楚的是,如果不提实践,仅是修真的理论,东实际上知道的也并不少,因为后世这样的书公开的有很多,他并非对此看得很重。
如此心态,才是造成东如此表现的原因之一。
至于我们的道长,他此时不明白他的陛下所为,是由于他这几年一直在北方,还不了解帝国已实施了新的土地赋税政策。但恰恰就是这个新的政策,在东事先的评估中,它有可能成为双方之间的一种阻碍,因为对方未必会接受。
全真教当年的兴盛,入教者众多,依然有着和过去佛门兴旺相同的原因。在北方哪个充满杀戮的年月里,加入全真教不仅能够得到庇护,而且提高了教众的社会地位,更享有经济上的好处,它怎么能不吸引众人呢?
他更从全真教提出的条件中猜测到,他们想争取的,实际上仍然是“掌管天下的出家人”,也就是天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