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刘义不敢怠慢:“督军司自当谨遵陛下圣意。”

    东抬头想了想,又接着说道:“此策会在朝堂上通过。但鉴于以往,在实施的过程中,怕有一件事,仍需要兵部来做。届时,朕自会将旨意送达兵部。”

    他的眼中,此时潜藏着某种冷然而又略有点嘲讽的笑意。

    宋瑞和张世杰、刘师勇、苏刘义、高桂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却全都明了,这个喜欢来事的陛下,肯定又琢磨了什么其它的事。

    这个胆大包天之人,事情总是一样接一样,没有停的时候。

    但东此时已决定,将有些事情先给兵部的众人透个底。因为他认为,帝国兵部还远没有达到他希望的要求。

    他说道:“文相,少傅,刘将军,诸位将军,朕在这里依然想坦白地告诉你们,朕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国策,是朕还认为,只有在其能顺利实施的情况下,帝国其它的举措才能提上ri程,这其中就有兵部。”

    咱当然不会就为这一件事,在海上跑了个来回,而且还兴师动众地将众人招回。要知道,以后想再召集齐众人,哪将越来越不容易了。

    “汝等均已知晓,朝廷实行了文武分途。这既是为了明确文武各自的职责,也是为了帝国的未来。”

    这时候的东,他的眼神,不自觉地很是有些悠远。

    “天下固然应由文官们来治理,但大宋过去的经历却告诉我等,武将保家卫国的职责,其实与之不相上下。在朕眼里,这两者均不可偏废。”

    “就兵部而言,自不必说眼下是战时,朝廷必然要侧重。但即使天下平定之后,帝国的兵部,也决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帝国外来的敌人,历史上还少吗?”

    这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咱的做法,决不是什么权宜之计。

    宋瑞低沉的声音也响起:“史书上可见,历代的边患,总是不绝于缕。即使强如汉、唐,仍如此。”

    东向宋瑞递去一个敬佩的眼神,他接着说道:“文相睿智。所以,任何时候,兵部都要保持jing觉。这就是天下的百姓、以及朝廷和朕,赋予你们的使命。”

    众将全都肃然地盯着帝国陛下。

    “朕其实一直感到幸运,因为帝国有你们这些忧国忧民之士。”

    兄弟我这决不是虚言,没你们,咱早跑路了。

    宋瑞和众人一起躬身言道:“陛下谬赞了。”

    东摇了摇头。

    “所以朕还决意,为了让兵部更专注于自己的职责,将来还要赋予汝等更大的权力。”

    众人一怔。这样的话,怕是在整个大宋朝,只有眼前的这个人敢这样说。

    “除了你们已知道的国债,朝廷现在正于琼州和泉州试行钱行之法。这个举措,简单地说,就是今后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立个帐户,属于自己的钱,随时可在帐户中yu取yu存。存放时间长的,朝廷还会给予一定的利钱作为报偿。”

    好么,闻所未闻,代管钱财还反给您利钱。诱饵很香。

    兄弟我如此不遗余力的解释,当然也有顺便为咱大宋银行做宣传的意图在里面。

    “一旦这个举措通过试行,朕会在以后,以兵部的名义,下旨也立个帐户。而朝廷则在将来,对于军中的用度,以军费的名目,全划到兵部的帐户里面,由兵部自行决定如何支配。”

    大震,众人大震。

    因为这绝对不是什么无关痛痒之言,它实际上意味着陛下承诺:将来兵部对军中的财权,或者说,对朝廷军费的支配权扩大。而有了相对du li的财权,同时也就表明,整个兵部将更du li于文官系统之外。

    但是,任何事情在这个狡诈的帝国陛下手中,你都不会不付出相应的代价。

    “朕可以向汝等承诺做到这点。但朕也想知道,除了不干政、以保家卫国为宗旨之外,你们如何杜绝过去军中的有些弊病?”

    帝国兵部过去有没有吃空额?有。

    有没有将领克扣下面军士的军俸、粮衣?也有。

    至于贪污军费,在军械上以次充好,更不是没有。

    这些事情其实早在北宋时就已存在。

    东看了众人一眼:“得空之时,诸位爱卿都需要对此好好想一想。否则,朕既无法在朝廷众人面前交代,朝臣们哪里,也必然难以通过。”

    帝国陛下向外走去,在他的身后,再度飘下一句话:“其实做好份内之事,已实属不易了。”

    望着陛下的背影,众人彻底怔在哪里。但他们很快全看向了宋瑞。

    宋瑞的眼中有晦涩难明之se一闪。他淡淡地说道:“陛下要的是一个新的兵部,新的禁军。”

    宋瑞就是宋瑞。也许这个世上,不会有比他更能了解这个神秘莫测君主之人了。

    东在广州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也还是见了文官。否则你不仅说不过去,也会寒了当地官员的心。

    甚至他在兵部的安排下,混在禁军的军士中,由姚良臣领着,还悄悄地去查看了一下在建的皇宫。

    等回来之后,他先夸赞了一番当地的官员,随即又要求他们不必大兴土木。

    他和姚良臣等人说道:“各位爱卿,皇宫不必过于糜费,眼下还是战时。而且朕相信,帝国的都城,以后绝不会在这里。但朝堂之地,可以比琼州要大些,以便朝中大臣们公干。”

    姚良臣等人立刻明了陛下所言的含义。

    当然,东肯定也又得到了一个“圣明”的评语。

    但东临走之前,在他的帝舟上与文天祥、张世杰、苏刘义等人话别之时,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文相,少傅,刘义将军,我等现在,已是在打造一个新的帝国。有些事情,该做的,一定要做。”

    已经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了,能摊开来的,就摊开来吧。其实到了这个程度,所有人也都没有什么退路了。

    只是琼州的哪帮人,他们知不知道呢?
………………………………

第二百二十章 政治(一)

    ( )学生为老师出的主意,因为年龄、阅历的限制,身处位置的不同,很多时候未必恰当。要是再存在n代的“代沟”,一不留神就演变成馊不可闻。

    景炎十年的秋季,在行朝所发生的事,即为如此。'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帝国皇帝跑了,而且还带着兵部的人马一起跑了,朝廷的首席大臣、兼帝师却又在此时病倒了。您想想,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行朝沦落到海上之后,从未有过的事,整个朝廷近似于来了场地震。

    当老师的最辛苦,因为他要“称病”,可怀着各种目的前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

    病人需要静养,人来人往太多,不利于病体的康复,更何况他还是“装”。结果,装着装着,他真的躺了下去,并干脆闭门谢客,来人一律挡驾。

    朝臣们自然私下里议论纷纷,而且此事更惊动太后。

    帝国太后罕见地亲临帝师家中慰问,只不过当她出门的时候,既眼中闪着似笑非笑之意,也差点把银牙给咬碎了。

    不过,无论如何,有两个人是“病人”不可能不见的。

    一个就是户部尚书赵与珞。他与帝师俩人,本就在朝臣们的眼中是一伙的。而另一人,则是谢枋得。“班长”亲临,这也是谁都挡不住的。

    至于他们究竟从“病人”的嘴里探听到了什么,那就很难说了。只不过老赵回去之后,也来了个闭门谢客。

    待陛下终于返回琼州,在略有点沉闷的进膳桌上,向另外两人描述他所见的广州皇宫时,帝国太后很是冷冷地“哼”了几声。她的声音之冷,让边上本想插话的赵昺童鞋也不敢多嘴。而帝国陛下更是满脸的陪笑,口中仅剩下唯唯诺诺。

    当然,有比赵昺童鞋胆子更大之人,那就是他的老师谢枋得。

    老谢是东回来之后见的第一位大臣,而且还是他主动觐见。谢大侠此时的眼中,神se同样复杂的很。

    过去样样都好的小鬼头,现在是不是有点乱来了?

    他坐在陛下让人给搬来的凳子上,沉声言道:“陛下所拟朝廷新的规制,臣已尽悉之。陛下可否为臣解说?”

    谢大侠就是谢大侠,他可不会给您来什么拐弯抹角。

    东则笑眯眯地和他说道:“谢爱卿,朕如此拟订,也是为了帝国的未来。”

    老谢翻了陛下一眼,却没有说话。显然在等着小鬼头进一步的解释。

    东是绝对非常重视谢大侠的,因为对付了他,也就意味着对付了整个国学院。

    “谢爱卿,朝廷教化天下的大计,朕是一定会推行下去,而且也决不容任何人改变。”

    你就是善于指东打西,正事不说,却转到教化天下上来了。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假如天下之人,全成为了举人,甚至在将来,还有更多的人成为太学生,乃至于进士,帝国过去的有些举措,是否还能维持下去?”

    老谢一楞,他突然睁大了眼。

    过去的读书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与后世相对应的,也就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硕士。博士古代也有。博士后?咱给它对应为大学士。古今这个排位,实际上没什么两样。

    那么,在帝国普及了郡学(高中)教育的情况下,也就是当所有人都成为举人之后,朝廷过去在赋税和徭役上对读书人的优惠,还能维持下去?更不要说后世还普及了高等教育。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喜得发疯?金榜题名,又为什么成了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

    所以,过去的科举制在体制上,与教化天下、也就是普及教育,并不相容。它只能维持在少部分人垄断知识的基础上。

    “谢爱卿,在教化天下与帝国过去的举措上,朕和朝廷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如果是您,您会如何抉择?”

    老谢啊老谢,从历史来看,您绝对能算得上是一个正人君子。但今天,咱也要小小地考验一下您老人家,看看您,是不是真正以天下为己任。

    谢枋得的面容混合了犹豫、迟疑、甚至还有困惑之se,这让他的表情,看起来稍显得有些变幻。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帝国陛下还有此等问题在等着他。

    东看着面前的谢大侠,他的眼中有着期待。

    当您面临着圣人的理想,和自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您会如何选择呢?

    时间也许并不长,但在东的感觉中,就像是漫长的几个世纪。

    终于谢枋得缓缓地开了口,也许他仍有些艰难,但语调却非常坚定:“陛下,臣愿为朝廷教化天下尽力。”

    我们这个帝国还是有这样人的,他们的确能做到,为了“义”,虽千万人吾往矣。

    有些时候,迟疑并不是不正常,它很有可能恰恰说明,别人把问题考虑的更清楚。

    东非常非常认真地和老谢说道:“谢爱卿,虽然朝廷现在是战时,必须侧重于武事。然教化天下的国策,永远都不会动摇。但这个国策,也需要天下之人都来出力,朕之所以拟订新的朝廷赋税规制,正因为如此。这同样还必须包括帝国的皇家和朕本人。”

    “可朕也决不会亏待了朝廷的海上臣民,”他最后说道。“因为这不公。”

    宋景炎十年的深秋之际,在帝国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