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世虎这才大吃一惊:“水师如此有把握?”

    苏黑手反问道:“其它的,本将暂时不说,不过,水师的军功奖赏之制,那帮小子和你说没说过?”

    张世虎点了点头:“他们私下里好像说过,水师也是以杀敌来计功的。”

    苏黑手的鼻孔里哼出了声:“说是这样说,但毕竟和步军是不同的。他们实际上是按击沉战船的大小和多少来计算的。”

    宋代的造船业,实际上已经有固定的标准,通常所造之船,它的载重量是以“石”来计算的。大料海船长达百米,载货达到上万石,按后世的算法,其载重达到了六、七百吨,除去船上各种设施和所需的物资,可载五六百人。据当时的人记载,还有比这更大的海舶木兰舟,舟中除可载数百人,同时存有可用一年的粮。其它的则是几千石的中料船和数百石的小料船。

    但用在军事上的战船,一般是以千料级来计算的,它们通常装载士兵几十个人。你比如说,襄阳之战中,李庭芝麾下的张顺和张贵两人曾率3000人,乘战船100余艘前往增援,他们的每艘船上平均只装载了三十人。如果考虑到他们的船队中还有载粮等物资的船,可以推断,一般战船上的士兵是要高于三十个人的。

    东要求水师自己拿出奖励之法,刘师勇在和手下之人商议后,为了和步军之法相匹配,提出了水师战功根据击沉战船所载人数来计算的方法。但东看了之后,觉得不太合适。他认为,水步两军是不同的兵种,水军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击沉对方战船,因此两者不应该按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故此,他提出了水师按击沉战船的载重量来计算,这实际上是他借鉴了后世海军计算击沉敌舰吨位的方法。

    既然宋代的造船业已经有了固定的标准,那么每一艘船的大小,实际上只要是有点“专业知识”的,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这样,计算战功很方便。

    这个穿越者的确是“顾不了”,他下令:水师的战功计算,以击沉载重万石之船,论五千亩土地的标准计算,其余以此类推。nainai的,既然它载五、六百人,还能再装各种物资,老子就给它按装一千人的高标准来算。

    但这个守财奴又害怕如此一来,水师的这帮兵痞脑袋一热,就此将所有战船通通击沉。为了多捞取东西,他同时又补充一道旨意:凡是对方投降的,战船就此拉回来,但军功仍然按击沉来算,不仅如此,战船上的军械全归水师所有,就是财物也按过去的规矩办。那些军械如果水师用不上,可以拿到军械司去换。

    水师的弟兄们心里有点小算盘,怕步军眼红不愿意透露,但苏刘义是知道这个标准的,因为他的手下,在每条船上都有,督军司的职责之一,就是防止有人军功做假。

    他叹息了一下问张世虎:“击沉的战船越多,军功越重。而依本将这几ri所见,北兵的那一艘战船,都值上千亩土地,如果你是水师,你说你该怎么办?”

    张世虎这下明白了,怪不得水师的这帮家伙这半年多来整天驾船出海摸海况,忙得个不行,原来他们早就在挖空心思琢磨怎么收拾对方了。

    苏刘义看了他一眼说道:“水师早已经急不可耐了,咱们根本用不着为他们cao心。”

    张世虎点了点头。

    “你告诉兄弟们,这段时间就是吃好睡好休息好,睡不着的就看看海上的戏文。要不了多久,哼哼,就该轮到咱们了。”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守城之战

    ( )在很多人眼里,甚至是部分宋军将领的心目中,做为昌国主将的苏刘义,在整个翁州大战中是非常悠闲的。这个其实令很多人多少有点戒惧之心的督军大人,颇有点吊儿郎当的劲头。他白天多半待在哪个塔楼之上,而晚上则经常到城上溜达,在那里和守更的兵士调侃,城里的指挥所根本见不到他的影子。

    张世虎和众位将领曾请他坐镇指挥所,但这个守城主将却振振有辞地说道:“陛下曾定有军中的规制,督军司不可干预军中作战。本将名义上虽是城守,但这打仗的事,还是要你们来定,本将是不问的。就是将来的功劳,那也是记在你们的头上,和本将没关系。不过你们放心,昌国城真到了紧要之时,老子自会亲自上去和北兵交手。”

    张世虎和众将互相看了一眼,得,看来打起来之后,是别指望这位督军大人了,咱们还是自己cao心吧。

    自从北兵登岛、那晚的热闹上演之后,塔楼上的苏刘义注意到,北兵在其后的几天里有点沉寂。但他们很快就变更了部署,白天战船出动,四处搜寻,对水面的防卫力度明显加大,同时他们也加快了登岛的动作,各种人员和物资不断地运上岛屿,整个昌国城就此被团团围住。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海面上并不平静。每到夜里,长也好,短也罢,时不时总有爆炸声响起。

    不久,城里和城外也开始了接触。有骑士纵马至城下she书,很快同样的一枝箭回到了他的马前。也许这不过就是彼此之间的某种试探,但冲突就此爆发。

    也许在外人的眼里,昌国城是一个略有些奇怪的城池。它并不是一个大城,但城墙远比同类城镇要高大。通常环绕城池的护城河或堑壕,似乎离城也太远了点。只不过城池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树木和建筑,通通被伐去或拆掉,仅仅是被砍掉的树木留下来的树桩,似乎高了点,这可能是为骑兵的奔驰,步军的前进制造点障碍。

    城外的人立刻就发现,在这个已经被宋军清理的范围内立起回回炮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一旦他们试图立起炮架,他们立刻就受到了来自城里炮火的打击。

    襄阳之战中,蒙古人攻城攻了整整五年,直到他们隔绝所有的来援,并立起了回回炮,即大型的投石机,城中之人最后才绝望投降。因此,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回回炮,襄阳城元军依然拿不下来。

    宋军集中攻击了回回炮的立架之处,他们所做的,就是对别人的远程打击能力进行压制。要想更好地守住城池,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即使是在使用黑火药的时代,只要是真正像样的火炮,你再大型的投石机,打击的距离还是不如它。在这种固定的对战当中,只有用相同的火炮或she程长于它的火炮对付。

    可能是毕竟研制的时间太短,北元的火炮xing能还不如琼州,又或许是在他们原先的印象当中,这个小小的昌国城并不再话下,更也许是他们还远没有弄出那么多火炮,在这场较量中,他们始终没有动用这种新的军械。争夺很快就分出了高下,元军无法对城中的进行远程打击,也许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好的兆头。

    塔楼顶部的灯发生了变化,苏刘义也第一次履行了他的职责,召集了所有的将领议事。在他的授意下,军前参谋凌震向他们解说了参谋院的全盘计划。

    帝国在此次大战中的首要目的,是彻底歼灭北兵水师,完全控制水面,使帝国在海上有稳固的根基。为此,翁州岛和昌国城就成为吸引对方水师前来的诱饵。

    鉴于北兵水师是两路进兵,参谋院原先倾向于各个击破。但刘师勇和水师中的将领们,在综合了军情司提供的元军鄂州水师情况后,却提出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放他们合兵一处,一起收拾。

    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北兵两路进军,无论你先对付那一路,还是有冒被两面夹击的风险。而且你即使击破其中的一路,另一路也很可能因此会逃离,那样就无法做到全歼。送上来的美味,怎么能不享用呢?刘老大狠,他的手下也不是什么好鸟。

    胆子确实是大了点,但也不是没有别的原因,这在后面的水战中我们会知道。

    既然让两路元军水师合兵一处,人家会不会给你来个直捣老巢?虽然这种可能xing并不大,但谨慎的参谋院还是把它提了出来。因此他们拟定,开战之初,水师先在流求会聚。万一对方直奔琼州,刘师勇就率水师在流求海峡,即后世的台湾海峡,解决对方。现在,既然已经确定对方的目标确实是翁州,琼州水师自然就要开始动手了。

    凌震看了看苏刘义和众将,最后说道:“虽然此次大战的主力仍然是水师,但张总使传话,自朝廷下海以来,我江淮军还未露过脸,这次务必不能让别人小觑了。”

    得,这话在刘老大面前是不能说的,否则两位老大见面又对眼。众将眼中的厉se更盛:“杀。”

    苏黑手这才淡淡地开了口:“该说的都已说了,就让我等和对方一决高下吧。”

    望了望离去的众人背影,苏刘义沉默了很久,但他最后与留下来的张世虎、凌震两人说道:“参谋院曾送来陛下的另一道旨意,它在刘总使那里。但这是秘旨。”

    张世虎、凌震震惊地望着这位督军大人。

    苏刘义回身看了看这两人:“陛下有言,自我大宋立朝以来,周围的不是来抢东西,就是来强要东西。就是那些过去上表依附的所谓属国,当我等漂在海上、沦落到荒岛之时,又何曾给咱们一丝一毫的助益?有些人既然来了,就该给他们立立规矩了。”

    苏刘义离开了这间指挥所,但张世虎、凌震的眼中均有了强烈的恨意。

    城外的人开始试探xing地对城池发动了第一次攻击,在他们冲向城墙的过程中,受到了炮火的打击,他们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慌乱,但退下来的人同样受到了自己方无情地she杀,他们只好继续冲上前去。他们很快就发现,只要越过一定的区域,城墙上的炮火就打不到他们了。当他们接近城池时,城上又有箭和弩飞了过来。居高临下总是占有优势的,自然在这种试探xing的攻击中,双方也都没有尽全力。在城上城下纠缠了一段时间后,城外之人遗留下近千尸体,还是退了回去。

    风带走了空气中的丝丝血腥味,所有人都知道,下一次的攻击,才是彼此真正的较量。

    苏刘义看到城外之人已经在火炮的she程之外建立高台,以便于观察城里动静。他们更伐木造械、制作攻城器具,忙碌个不停。

    北元对昌国城进行大规模的攻击,其实只进行了一次,这是在他们上岛的一个月后。他们采用的攻击方式,是通常都会有的蚁附攻城。几万大军四面攻击,难道还拿不下这个小小的、顶多只有万人守御的昌国城?

    在这个朝阳东升的清晨,北兵顶住了几轮并不能算是密集的炮火打击,越过了开阔地,冲向了城池。当他们越过护城的堑壕时,他们甚至都没有迎来通常惯有的箭弩,但很快他们遭遇的,是更可怕的东西。

    在苏刘义的眼里,昌国就是一个强化了的城池。自行朝决定彻底占据翁州以来,宋军协助上岛的建筑队对整个城池进行了整修,但重点是加高加宽了城墙。而在昌国城的防御体系上,火炮的数量并不算多,因为这个时代的火炮发she速率还是太低,它的作用主要是对付回回炮和对方可能出现的、与自己相同的霹雳炮。宋军守城真正的杀器,是“震天雷”。

    当元军蜂拥而至,快接近城墙之时,塔楼上的旗号升起,宋军动手了。哪个也许在穿越者看来仍然是劣质的宋代手榴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