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投行之路-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帆啊,咱们新城《公司章程》里特别规定,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过世后,其股份全部转到你名下,等工商变更手续完成后,你就是咱们新城最大的股东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董事昨晚朝蒋一帆道。
“一帆,我跟着你爸干了25年,没办法接受新城解体,之前你爸说辞退5000个工人,我坚决不同意,最后他才调整到3600个,但我还是不同意。”另一名董事道。
昨晚的声音太过嘈杂,蒋一帆还记得的,也就寥寥数句。
“咱们老了,重新创业,干不动了。”
“从小做大,风险不可控,你叔叔我是过来人,借壳至少能保住企业,只要命根还在,以后股权不怕要不回来。”
“董事长去世的消息一旦放出,肯定又是好几个跌停,要不停牌吧?”
“现在的股价,停不停牌还有区别么?”
“不停牌到时说不定会跌破发行价,一帆啊,我们迫切地需要发布重组公告来拯救公司。”
……
蒋一帆此时从裤带里掏出一支烟,很自然地给自己点上,这个牌子的烟是王潮给他的。
王潮当时一次性给了蒋一帆三大箱,说是他之前尽调的一家国外有名的烟草公司送的,蒋一帆觉得越抽越舒坦,尤其是在外部压力自身没法承受的情况下抽上几口。
也就是此时,蒋一帆好似才明白,为何以前的曹平生如此喜好抽烟,大概是因为作为投行总经理的他,生活中也没有“容易”二字。
那四个剩下的“老骨头”越是在蒋一帆面前出主意,蒋一帆就越能察觉出他们想逃、想躲、想放弃,即便他们其中有人嘴上说的是不想裁员,不想看新城倒下这类的反话。
父亲都死了,新城还能活下去吗?
蒋一帆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在淡淡的白色雾气中,他无比希望走出来的人群中能出现王暮雪。
蒋一帆感觉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见过王暮雪了,久到好似过了几年一样。
但他仍旧记得王暮雪与企业高管谈话时,那清澈明亮的瞳仁;记得她白皙无暇的皮肤透出的清秀绝俗;记得她即便穿着城乡结合部买的白球鞋,但依旧修长的双腿;记得她神色中,永远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此时的蒋一帆,太需要看到这股韧劲儿了。
他感觉当下,只有这个总是活得如万里骄阳的姑娘,才能将自己从泥潭中拉出来,哪怕她什么都不用做,只是让自己远远地看她一眼。
而就在这时,王立松和一两个陌生中年男子从正门走了出来,蒋一帆立刻坐直了身子,果然,跟在王立松身后出来的,正是王暮雪和柴胡。
王暮雪今天身穿一件杏色雪纺长裙,高龄长袖,斯文端庄,微风吹过时,她的裙摆如同那粼粼水波。
痴痴地看了一会儿后,蒋一帆不禁将目光锁定王暮雪的手腕处,可60米的距离且正逢艳阳高照,蒋一帆确实没办法看清。
她还带着自己送的手链么?
蒋一帆不由得抓紧了门把手,这一瞬间,他想下车走近她,那怕是假装路过跟她打声招呼也好。
但现在的蒋一帆居然没有这样的勇气了,他怕当他走过去的时候,柴胡会大开玩笑,说他是故意过来探视的;当然,蒋一帆更害怕王暮雪的手腕上其实什么都没有。
如果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自己是不是会更空更无助更绝望?
好似上天都可怜蒋一帆,所以上天让王暮雪一行人定定停在了门口,
王立松跟别人交谈着什么,柴胡一直低头刷着手机,而王暮雪则是双手背在身后,抬头看着大楼前葱郁的树叶,完全没注意蒋一帆的车。
他们好似很有默契地在等人,或者在等车,总之没有一个人要离开的意思。
王暮雪一个人在想事情,她就这么呆呆地望着半空,与她周围的事物十分清晰地隔离开来。
看到这里蒋一帆的眼角开始发烫,他竟然觉得在背景如此繁杂的画面里,中间的那个穿着杏色长裙的女孩,在这一刻,是只属于自己的。
一小截滚烫的烟灰落在了蒋一帆的黑色西裤上,他浑然不觉,微微咬着牙齿的他,琢磨着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将眼前的场景定格。
但那是不可能的,蒋一帆的渴望直接被柴胡打了破。
柴胡拍了拍王暮雪的肩膀,将他的手机迅速递到王暮雪面前,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很惊恐的样子。
而与此同时,王立松也凑了过去,王暮雪的身子被王立松和柴胡同时挡住了,这让车里的蒋一帆焦急起来。
几十秒的时间让蒋一帆无比难耐,直到他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这次的来电铃音不是iphone系统铃音,而是一串轻快可爱的钢琴乐。
蒋一帆怔了一下,这是他设置好后,第一次听到这段铃声,低头一看,果然,来电提示:王暮雪。
第382章 自私又无私
新城集团公布董事长去世的消息后,不过两小时各大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就已经写好了各种文案,标题党、阴谋论、揣测党与衍生拓展党纷纷涌现。
早已混成微信公众号小神的柴胡,基本只看标题就可以分辨出小编是何党何派。
《新城集团董事长猝死》,这是传统媒体,换个标题,内容基本是复制粘贴公告内容;
《新城蒋首义死因背后的真相》,这是标题党,尽管该小编可能根本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工人罢工当晚,新城董事长暴毙家中》,这是阴谋论,不管有没有凶手,先假想一个凶手;
《噩耗!百亿董事长猝死,健康不容忽视》,这是衍生拓展党,不管什么新闻,都可以扯到另一层意义上,唯一的目的就是在文章末尾卖产品或者卖服务,这个党派当今势力越来越大,跟病毒一样,秉承“一切新闻皆可营销”的原则,侵蚀着各大公众号。
但也多亏上述这些党派的积极传播,很少关注新城集团公告的柴胡和王暮雪很快便知道了蒋一帆家中的变故。
王暮雪明白蒋一帆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尤其是父亲倒下后,他应该怎么办?
正如王暮雪不能想象,如果阳鼎科技出事,如果父亲王建国不在了,自己应该怎么办。
相似的背景,让王暮雪比任何人都担心蒋一帆。
“一帆哥……你还好吗?”王暮雪关切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
也不知为何,一听到这个声音,蒋一帆的眼泪直接无声地流了出来,他想说话,可是一时间竟说不出来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放声痛哭,在自己喜欢的女孩面前放声痛哭,但他不能。
蒋一帆牙齿紧紧咬着上嘴唇,看着不远处举着电话的王暮雪,
没听见蒋一帆的回答,王暮雪眉心蹙了蹙,她看了看王立松,又看了看柴胡,而后继续问道:“一帆哥?能听见么?”
蒋一帆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目不转睛地看着王暮雪,吐出了一个字,“能。”
蒋一帆认为自己的这个“能”字说得还算正常,但王暮雪听后便直接朝大厦内跑去,边跑边道:“一帆哥你等一下!”
中午下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就连货梯走廊都充斥着各种外卖小哥,王暮雪最后找到一个工作人员才能进出的无人杂货间,闪入后直接关上了门,背靠着门重新朝电话问道:“一帆哥,你没事吧?”
隔了一会儿,蒋一帆有些哽咽地说道:“没事。”
这句话之后,王暮雪沉默了,仿佛整个房间只剩下了她的呼吸声。
王暮雪不知应该说些什么安慰蒋一帆,她的手掌贴着冰冷的铁制门,慢慢坐了下去。
而后两人就这样,举着电话听着彼此的呼吸。
其实王暮雪什么也听不到,蒋一帆的呼吸声是她自己想象出来的,她甚至可以想象出蒋一帆泪流满面但又不希望自己听出来的样子,于是她忍不住也哭了。
有那么一刻,她好想告诉蒋一帆自己家可能也要完了,她每时每刻都在担心资本监管委员会的公告,这种等待定时炸弹爆炸的日子,早已压得她喘不过气。
王暮雪希望通过诉说自己的境遇,让蒋一帆获得一种平衡,毕竟安慰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找一个跟他一样惨甚至更惨的人。
正当王暮雪组织着语言准备说的时候,柴胡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进来,这个电话王暮雪不用接也知道是车子到了,于是她将柴胡的电话迅速按掉,休整了下情绪,起身开门朝外面走,边走边道:“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么一帆哥?”
当王暮雪已经走到了门口的车前,还没听到蒋一帆的回答,于是她又重复了一遍,最后蒋一帆道:“如果你今晚有空的话,可不可以……”
“一帆哥,我要去非洲了,现在。”王暮雪边说边看着柴胡和王立松将行李从另一辆车上搬下来,那是他们早上来上班时就带过来的行李,而国际航班是下午4:00起飞。
“非洲?”蒋一帆明显很吃惊,“走访么?”
“嗯。”王暮雪应了一句。
“一定要你去么?女孩子去那边不安全的!”蒋一帆音量突然大声了起来。
王暮雪突然笑了,“是我自己要去的,他们公司很多女员工都去过,没有咱们想的那么危险,而且我们都是团体行动,放心吧。”
“哪几个国家?”蒋一帆问道。
“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马里、卢旺达……”
“这么多?!”王暮雪还没说完就被蒋一帆打了断,他的语气不是那种听说可以旅游的兴奋,而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对啊,我很期待。”王暮雪用脚轻轻擦着地面,低头笑道:“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工作,我应该一辈子都没机会去那些地方,非洲不是咱们人类的起源地么?我作为人类也算是回趟老家了,我真的很想了解那片大陆的样子,不要是报纸和新闻上,不要是电视上,要是我眼前真真实实的样子,我……”
王暮雪说到这里,手突然被什么人拉住了,她一抬头,看到蒋一帆就站在她面前。
“小雪……”蒋一帆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一帆哥!”王暮雪还没来得及因为惊讶而大叫,柴胡就已经先喊了出来,“一帆哥你怎么会在这里?”搬完行李的柴胡和王立松都齐刷刷看向蒋一帆。
蒋一帆只是微微朝他们挤出了一丝无奈的微笑,而后低头将王暮雪手腕上的手链取了下来,“这个不要带过去,那边太危险了,我帮你保管着,你回来我再给你。”
蒋一帆的这个举措,让之后去机厂路上的柴胡调侃了一路,当然王立松和柴胡也问王暮雪蒋一帆的情况,但王暮雪只是摇头不语,她一直一直看着窗外那些毫无变化的树木,手搭在空空如也的手腕上。
王暮雪明白蒋一帆当初送她手链并且硬要她戴着,是因为爱她;如今当着她的面摘下了手链,也是因为爱她。
这种爱既自私又无私,既有近距离的炙热浓烈,也不会因为远距离而疏远变淡。
这种爱,既独特又平凡,似乎可以存在一辈子。
第383章 绝境怎么破
“超重了么?”柴胡有些忐忑地问着换机票的地勤人员。
身穿深红制服的航空公司职员面带微笑道:“先生,行李上线是40公斤,您这只有25公斤,没有超重。”
柴胡听后眼睛瞪得老圆,心想头等舱待遇就是好啊!一个人竟然可以托运40公斤行李!感觉光是行李的待遇就已值回票价。
今日是柴胡进入投资银行工作的第1055天,他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头等舱,而且还是国际航空公司的那种可以完全平躺,每个人有半独立空间的高级头等舱。
在头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