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红妆-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直到钟陵县主要去西安之前,皇后才在朝阳宫里见到她。
  钟陵县主自幼在尼庵里长大,贵女圈子里说她性情清冷,其实是美化她了。
  钟陵县主相貌平平,甚至还有点儿丑,可能是在尼庵里粗茶淡饭的缘故,钟陵县主很贪吃,看到精巧美食就停不下嘴,因此她比起寻常闺秀要胖了许多。
  皇后能够看了宝圆郡主对这个女儿是不喜的,她甚至不想让这个女儿出来见人,因此钟陵县主在回京之后,就留在府里,宝圆郡主出来应酬,身边跟着的是她那个虽已嫁人,但是却千伶百俐的大女儿东光县主。
  因为要去西安了,宝圆郡主才带着钟陵县主进宫,看到钟陵县主时,皇后有些吃惊。
  她以为太皇太后会指派个厉害角色去西安,她不明白这样的钟陵县主如何能够被秦王看上,又如何能顺利成为秦王妃。
  那天,太皇太后和她,以及林淑妃都给了很多赏赐,待到宝圆郡主带着钟陵县主离开后,皇后问道:“皇祖母,这位钟陵县主能行吗?”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皇后是觉得她太过愚钝?”
  “是。”皇后说道。
  “秦王什么样的女子没有见过?美丽的、聪明的、高贵的、妩媚的,你以为这世上还会有什么女子能令他神魂颠倒吗?既然没有,那么送个愚钝的给他,又有何妨?”
  就是这番话,皇后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她忽然又想起来了。
  或许,那件令太皇太后为之兴奋的事,是钟陵县主?
  她叫来心腹,道:“让人到苏家打听一下……”
  两个时辰后,宫外的消息传了进来。
  传旨太监刚刚回京,秦王府的一位太监便到了苏家。
  秦王府的太监比传旨太监晚一天离开西安,但是路上走得快,居然同一天到达京城。
  这位太监是来替钟陵县主给家里送平安信的,和平安信一起送到的还有很多礼物。
  据说这些礼物足足装了十个大箱子,比钟陵县主带到西安的东西还要多。
  这些当然都是秦王送的。
  虽然钟陵县主只是到秦王府“小住”而已,可是也有看出,秦王对这个县主是很钟意的,甚至是在讨好了。


第141章 女将军远道而来
  以秦王的身份,他钟意的人,他想做的事,他甚至不用亲口去说,就会有人为他安排。
  钟陵县主到达西安的消息,就如正月里的喜气一样,很快就传遍大街小巷。
  这是秦王的城,城里的百姓对王孙贵胄并不陌生。他们见过秦王三公子周铮鲜衣怒马走过街市,他们也听家里的妇人唠叨宜宁郡主在哪家铺子里打了时兴首饰。
  在他们眼中,皇室子孙既熟悉又陌生,走在街上或许就能遇到。
  可是百姓们眼中的皇室,也只限于秦王府里的。
  现在忽然又来了一位县主,人们的兴趣就来了。
  何况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这位钟陵县主花容月貌,擅画丹青,而且,她姓苏,而非姓周。
  与这些消息一起传出来的,而有钟陵县主的年龄。
  钟陵县主芳龄十八,却还待字闺中。
  “芳龄县主十八岁了还没有嫁人?”
  “莫非是要许配给三公子?”
  “不可能,芳龄县主虽然不是姓周的,可是听说按辈份,三公子还要叫她一声表姨呢。”
  “原来芳龄县主和王爷是平辈?拐了几个弯的表兄妹!”
  闲言碎语说到这里,也就不敢再说下去了。
  可是众人心里都明白了,这位芳龄县主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秦王妃,西安城的女主人。
  自从秦王妃薨逝之后,想把女儿送进秦王府的就大有人在。别说是正妃,就是侧妃,那也是能帮衬上父兄的好事。
  况且,秦王也才三十多岁,英俊潇洒,仪表堂堂,不仅是西安城,放眼西北,倾心于他的闺秀不胜枚举。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榆林卫指挥使樊安城的女儿樊帼英。
  樊帼英十五岁就跟着父亲上阵杀敌,战功赫赫,威震西北。
  秦王妃在世时非常喜欢樊帼英,樊帼英立下战功,秦王妃命人送去一整套头面做为贺礼。
  如今樊帼英已经二十五岁,依然云英未嫁,人们私下里都在说,樊帼英之所以不嫁,是因为没有人能比得上秦王。
  现在忽然杀出个钟陵县主,人们不约而同想到了樊帼英。
  秦王府为钟陵县主筹办了盛大的宴会,不但邀请了西安城的名门贵女,也给远在榆林的樊帼英送去了请帖。
  樊帼英提前两天到达西安。
  她在西安有处宅子,这是早年秦王赐给她父亲的,父女二人偶尔来西安公干,就会住在那里。
  用过晚饭,暮色四合,老仆进来禀告:“少将军,七少来了。”
  樊安城无子,只有一名过继来的嗣子,嗣子年方五岁,尚未开蒙,因此,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家里,都称呼樊帼英为少将军。
  樊帼英看到萧韧就笑了:“你这孩子,怎么穿成这样?”
  萧韧青衣小帽,一身小厮的打扮。
  萧韧也不客气,自己找了个舒服的椅子坐下,道:“街上人多眼杂,现在认识我的人很多。”
  樊帼英哈哈大笑:“我在榆林也听说了,如今七少大名鼎鼎。”
  萧韧没有笑,看着樊帼英,道:“英姑姑心情很好。”
  樊帼英道:“难道你也和那些人是一样的想法,以为我听说来了位县主,就自艾自怜了吗?”
  “街上的传闻你也听到了?”萧韧问道。
  “我在来的路上就听说了。”樊帼英有些无奈。
  “那是我让人传出去的,但是关于英姑姑的,却是百姓们自己的猜测。”萧韧说道。
  樊帼英啐道:“算你小子老实,我猜你也不敢编排我,说吧,大晚上的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我听说樊老将军有兄弟三人,樊老将军行二,大老太爷和三老太爷都在老家,从未出仕。据说大老太爷家里有个小孙女,和宜宁差不多的年纪。我想若是英姑姑能带她一起赴宴,宜宁肯定很高兴,钟陵县主或许也会喜欢她。”萧韧一字一句地说道。
  樊帼英微微眯起眼睛,待到萧韧说完,樊帼英笑道:“功课做得很足,这两年进步不小。”
  “能进王府参加宴会的人,自是每一个都有来历。”萧韧说道。
  “说起来我有几年没有见过那位小侄女了,只记得她叫婷姐儿,如果她也在榆林,我一定会带来到西安玩儿,王府宴会这么热闹的事,她一定也会去。”樊帼英说道。
  “真巧,婷姐儿跟我一起来了,这会儿就在外面。”萧韧终于笑了,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
  “臭小子,跟谁学的这一套,连姑姑我都算计,人呢,让我看看,有没有我们樊家女儿的花容月貌。”樊帼英笑得爽朗。
  ……
  两日后,秦王府里花团锦簇,热闹非凡。
  但凡是在西北有些头脸的女眷几乎全都来了,有的是接到请帖的,还有的根本没有请帖,想方设法蹭着别人一起来了。
  收到王府的请帖那是脸面,一定要来;
  没有收到请帖也跟着一起来的,则是好奇,她们好奇这位钟陵县主长得什么样。
  这场宴会虽是丁侧妃筹办的,但是到了正日子,丁侧妃也只是出来打个照面,余下的事情全都交给宜宁郡主,她只是侧妃,是妾室,不方便招待那些正室夫人和嫡出小姐。
  看到来了这么多人,丁侧妃有些慌张,担心宜宁郡主应付不来,连忙让人去找了王妃留下的几位嬷嬷过来,陪在宜宁郡主身边。
  这时,外面一阵喧哗,丁侧妃担心有事,连忙打发内侍去问。
  小内侍很快回来:“回禀丁夫人,是樊少将军和樊小娘子到了。”
  听说是樊帼英来了,丁侧妃就更慌了。
  樊帼英远在千里之外的榆林,又是在庶边军中,于情于理都不应请她过来,她原本拟定的名单上也没有樊帼英的名字,可是这名单送去给宜宁郡主过目,回来时上面就多出了樊帼英。
  她问过宜宁郡主,宜宁郡主说这是三公子周铮的意思。
  虽然没有世子的封号,但是在王府之内,周铮就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世子,他吩咐的事情,丁侧妃不敢有违。
  尽管她还是觉得让樊帼英过来不合适,可是仍然让人把请帖送去榆林。
  现在樊帼英来了,她还能说什么?也没有她说话的地方啊。
  “樊小娘子是哪位?”她问道。
  “是樊家大老太爷的嫡孙女,樊老将军的侄孙,樊少将军的侄女。”小内侍口齿伶俐地答道。


第142章 樊小娘子
  在樊帼英之前,大齐朝只有后宫里才有女官,樊帼英是第一个位列朝班的女子。
  樊帼英十五岁便立下战功,消息传来,病榻上的先帝大喜过望,封樊帼英为正四品明威将军。
  在樊帼英之后,虽然也有武将之家的女子步其后尘,但是先帝已逝,小皇帝显然没有封女子为官的打算,因此,樊帼英也就成了大齐朝唯一一位女将军。
  可想而知,樊帼英一走进来,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到她的身上。
  樊帼英剑眉杏目,身姿挺拔,她不是千娇百媚的美人,可是那种在千军万马中磨练出来的气势,却令在场的所有闺秀都为之失色。
  跟在樊帼英身边的是个明眸皓齿的小女娃,樊帼英令人不敢逼视,于是众人的目光便落到那个小女娃身上。
  宜宁郡主亲自过来相迎,很快,便向众人介绍:“这位是樊小娘子,樊老将军的侄孙女。”
  自从秦王妃薨逝后,宜宁郡主便是西安城里身份最高贵的女子,也只有她能和樊帼英说得上话。
  并非是樊帼英拒人千里,而是那些闺秀们从心底就对樊帼英心存抵触。
  一个带兵打仗杀人如麻的女子本就令人不喜,何况这个女子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曾得过秦王妃的青眼,更是曾经与秦王并肩作战,受过秦王嘉许的人。
  这样的女子,谁会喜欢?
  闺秀们避之不及,她们不会承认是出于畏惧和嫉妒,而是觉得不屑,她们不屑与樊帼英交往。
  至于那位可爱的樊小娘子,闺秀们是没有畏惧的。
  “你是樊少将军的侄儿,几岁了?”一名闺秀问道。
  “我叫婷姐儿,过了年就十岁了。”樊小娘子笑起来的样子也很可爱,眉眼弯弯。
  刚刚十岁,那不是比宜宁郡主还要小?
  “你也会武功吗?以后也要跟着樊少将军从军吗?”另一名闺秀问道。
  樊小娘子摇摇头:“我不会从军的。”
  不会从军?那就不会是樊帼英那样的怪物了。
  很快便有几位差不多年龄的小姑娘凑到樊小娘子身边,樊帼英虽然不好亲近,但是樊家镇守榆林,能结交还是要结交的。
  闺秀们聊天的话题对于樊小娘子而言有些高深,比如谁打的络子最好,谁绣的帕子更漂亮。
  樊小娘子打个哈欠,难怪总听人说当女人真难。
  是啊,还要打络子,还要绣帕子,而且学不会还不行!太难了,还好她都不会,也没有人逼着她学。
  “出了正月,我就要学裁衣了,你们呢?”大家闺秀不用针不离手,但是也是要会的,出嫁以后至少也要能给夫君做个一两身衣裳撑撑门面。
  这个说也快要学了,那个说已经开始学了。
  朱小娘子问樊小娘子:“樊姐姐,你也开始学裁衣了吧?”
  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