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红妆-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沈彤一行是第二天到的西安,她回到书院街,把黄氏和欣妩安置妥当,就去了铺子。
  芳菲看到她,哇的一声哭出来,拉扯着沈彤的衣袖哭得稀里哗啦。
  “有人欺负你吗?”沈彤摸摸她的小卷毛,无奈地说。
  “呜呜呜,小姐我……我……想死你了,他们都欺负我,冰糖葫芦只让吃一根……哇……”
  一旁的王双喜和阿治满头黑线,他们都怀疑自己真的虐待了这个小丫头。
  沈彤捏捏芳菲白里透红的胖脸蛋,也笑了。


第128章 遇到一个人
  原涵山卫指挥使徐世基的小小叛乱很快就被平复,这件事是因鲍靖而起,因此,已经被死后鞭尸的鲍靖再次暴尸荒野,被恶狗咬食。
  虽然青平镇的人都在传言鲍靖全家满门抄斩,但是传言只是传言而已,鲍家女眷入官宦之家为奴,不得买卖,男丁流放三千里。
  可是现在事情急转而下,鲍家人还没有出京,就又改判了,无论男女老幼,满门抄斩。
  这一次是真的满门抄斩,而并非传言。
  鲍靖是在朝堂上请皇帝亲政才死的,徐世基的侄儿也是为了同一件事而死的,这样一来,就连徐世基造反也和皇帝亲政有关系。
  请皇帝亲政就是让太皇太后交出朝政,无论鲍靖还是徐世基,他们都是得罪了太皇太后,得罪了杨家。
  京城的街头巷尾渐渐安静下来,没有人再敢提起皇帝亲政的事,鲍靖虽然官居四品,但在京城里是寂寂无名的,现在更是再也听不到他的名字,鲍靖这个人,和发生在千里之外的那场小小叛乱一样,很快就被遗忘了,就如同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偶尔翻起的一两朵小小水花,瞬间吞没,无影无踪。
  郑州卫、洛阳卫和中州卫,本来是朝廷派去平乱的,现在徐世基和他的五千大军消失不见,他们的任务由平乱变成追剿,追剿徐世基和他的军队。
  根据各方面得来的消息,徐世基是把他的兵马化整为零,以一百人、二百人为一队,分成小股离开的青平卫,而且这些小股军队走的不是同一条道路。
  但是徐世基既然说过要落草为寇,那就去围剿土匪吧,无论是不是徐世基,剿匪终归是不会错的。
  转眼间便是深秋,日子在剿匪中过去,官军和土匪交过十几次手,也剿灭了小股匪患,但是这当中却没有徐世基和他的军队。
  这些官兵都是从三大卫所调出来的,郑州卫、洛阳卫和中州卫不能把人马长期放在外面,不但他们想把人马收回去,就连那些被剿灭匪患的地方官们也纷纷叫苦。
  官兵来剿匪是好事,但是这些官兵不是他们这里的,他们要招待,还要拿出银钱粮草承担官兵剿匪的开支,这么多人,他们哪里养得起。
  天气渐渐冷下来,朝廷的冬衣和粮草却迟迟未到,官兵抢劫地方百姓的事情也渐渐多了起来,地方上终于抓到了时机,上书朝廷,列举了三大卫所官兵为患地方的种种罪行,并且不约而同补充了一句:土匪之患是小患,官兵之患却是大患。
  太皇太后很生气,杨锋也很生气。这三大卫所都是他的人,虽然平乱有功,可是却至今没有抓到徐世基,而且还惹出种种事端,杨锋下令,三大卫所只留五千人追剿徐世基,其余人马撤回各大卫所。
  轰轰烈烈的剿匪行动终于结束了,天气日渐寒冷,这五千人驻扎在临时营帐里,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剿匪是不行了,可是不剿匪要到哪里追剿徐世基呢?
  沈彤听说这件事后,也挺替他们着急的,这么笨,还不如也去落草为寇当土匪呢。
  当日黄氏从柳家湾出来时,带了不少东西,明面上的东西都被平婆子抢走了,可是能藏的也留下来了。
  到了西安,黄氏就拆开随身带来的一件棉衣,从里面取出三张一千两的银票交给了沈彤,沈彤把银票拿给许安,在原有的两家铺子旁边又盘下了两间,和另外两家铺子一样,五个人全都占了股份。
  因为有了女眷,许安他们担心出入不方便,恰好隔壁人家买了大宅子,想把原有的宅子租出去,沈彤便把那处宅子租了下来,她带着黄氏和欣妩搬过去,又请了一个婆子打理家务,芳菲还是跟着她出出进进。
  “妹妹,阿娘给我们缝了新棉衣,你快来试试。”耳畔传来欣妩的声音,来到西安后,生活安定,欣妩的个子长高了些,出落得越发俏丽。
  沈彤颔首,带着芳菲来到黄氏的屋里。
  黄氏给沈彤和欣妩各缝了两身新棉衣,给芳菲也缝了一身,黄氏的针线很好,衣裳比外面买的成衣更漂亮更合身,沈彤谢过,陪着黄氏说了会话,就带着芳菲出来,两人出了家门。
  见她们走了,欣妩叹息道:“妹妹可真辛苦,每天都要去铺子里,唉,我还没有见过女儿家做生意的呢。”
  其实四家铺子的生意都是王双喜和阿治在张罗,无论是沈彤还是许安路友,都是甩手掌柜。
  黄氏笑道:“人和人不一样,彤彤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随她去吧。”
  欣妩一怔,自从那天黄氏拆开棉衣拿出银票的时候,她就看出黄氏对沈彤的信任,这种信任不只是母亲对女儿的,还是被保护人对保护人的。
  可是现在听到黄氏这么说,她还是感到吃惊。
  沈彤只有九岁,过了年也才十岁,黄氏身为母亲不教给女儿规矩礼仪女红针织也就罢了,竟然什么也不管,一切都随沈彤自己的心愿。
  这似乎……
  “阿娘,阿妩也想跟着妹妹去铺子里,可以吗?”欣妩问道。
  “你去问过你妹妹吧,她说行就行,铺子是他们几个人一起的,阿娘说了不管用的。”黄氏依然笑语盈盈,可是却把欣妩一竿子支到沈彤那里。
  欣妩也只是试探而已,她并不想像小尾巴似的跟着沈彤,有个芳菲就够了,她又不是沈彤的丫鬟。
  “那阿妩还是不要去问了,妹妹一定不会答应。”欣妩委屈地说道。
  “彤彤不答应一定有不答应的理由,那你就留在家里陪着阿娘做针线吧,你不是说想学裁衣吗?阿娘教你。”黄氏温柔地说道。
  听说阿娘要教裁衣,欣妩立刻高兴起来,她欢悦地说道:“好啊,阿妩一定会好好学的,以后妹妹的新衣裳让阿妩帮着阿娘来做。”
  沈彤和芳菲出了家门,两人哪里都没去,就在街上闲逛。
  “小姐你看你看,那家的冰糖葫芦是加了核桃的呢。”芳菲惊呼,没等沈彤说话,她就飞奔过去。
  可惜那是最后一支了。
  芳菲的小爪子还没有碰到冰糖葫芦的竹签子,那最后一支就被人拿了起来。
  “是我先看到的。”芳菲叉腰。
  “可却是我先拿到的啊。”那人贱兮兮地反驳。
  芳菲打量那人,十四五岁,长得人模狗样,嗯,还有点眼熟。


第129章 他这么威风了
  “你欺负小孩,不要脸!”芳菲张牙舞爪,她还是在京城时吃过夹核桃的冰糖葫芦呢,也只吃过一次。
  “谁让你是小孩,如果你是个大姑娘,我一准儿让给你。”
  就在芳菲愤怒的小眼神里,那个贱人张嘴在冰糖葫芦上咬了一口,嚼得咯吱咯吱的,顺手给了卖冰糖葫芦的小贩一锭银子。
  芳菲的心在流血,贱人的那一口不是咬在冰糖葫芦上,而是咬在她的心里。
  她努力回忆最近学到的骂人话,正要开口反击,就见小贩苦着脸对贱人说:“大爷,小的是小本生意,给您找不开银子,您有铜板吗?两文。”
  贱人哼了一声,居高临下俯视着气得直喘气的小丫头,冲着站在一旁的两个小厮说道:“你们两人拿铜板来。”
  两人咧着嘴,快要哭出来了:“爹,没……就那点零碎银子,都让您拿去了,小的们身上都是五两的。”
  贱人看看咬了一口的冰糖葫芦,又看一眼满脸期待的小贩,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先欠着,明天给你送过来。”
  “哈哈哈,买东西不给钱,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他的话音刚落,原本在生气的小丫头就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用小胖指头刮脸蛋羞他。
  贱人瞪大眼睛,想要骂两句,那小贩摆出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爷,两文钱一支的冰糖葫芦,没有赊帐的。”
  贱人想开口,可是被那小丫头一喊,已经围过来好几个人,都在对他指指点点。
  他咬咬牙,对两个小厮道:“你们去兑银子,快点去啊!”
  两个小厮接过他手里的银子,转身就跑了。
  “没钱就别吃啊,真丢人。”
  “穿得人模狗样的,原来是个吃白食的混子。”
  “快别污辱混子了,你见哪个吃白食的混子连冰糖葫芦也不放过啊!”
  “可不是嘛,混子们吃白食都是去大馆子,再不济的也是吃俩肉包子,吃冰糖葫芦的还真是头回遇到,咱们可要好好看看,以后就看不到了。”
  ……
  芳菲早就笑到肚子疼,她笑弯腰的时候,忽然想起是跟着自家小姐来的,连忙回头,还好,小姐没丢,就在她后面。
  “小姐小姐,你快看那人多不要脸啊!”芳菲边说边指向那贱人,正对上贱人要吃人的目光,“咦,小姐,他生气的样子也好贱呢。”
  沈彤笑笑,拽着芳菲就走:“既然这里有卖的,那我们明天再来吃。”
  也只有小孩子才会为了一根冰糖葫芦吵架吧,真有趣。
  柴韫看着走远了的两个小女娃,冲着围观的人挥挥手:“都走都走,惹事的都走了,你们还在这儿干嘛?”
  可是没人走……
  西安人可真是闲啊,不过最可恨的就是西安的小女娃,不对,是胖女娃,瘦的那个还是很懂事的。
  柴韫从没有感觉时间过得这么慢,也不知等了多久,他把手里夹核桃仁的冰糖葫芦吃完,又吃了四根不夹核桃仁的,阿大和阿小才回来。
  柴韫当着一堆无聊闲人的面,一个一个数了十个铜钱给小贩,然后又一个一个数了十个铜钱也推到小贩面前:“那十个铜钱是买冰糖葫芦的钱,这十个铜钱是给你的小费,记住,爷是京城来的,不差钱!”
  说完,柴韫带着阿大和阿小,雄纠纠气昂昂的走了,只流下在风中数铜钱的小贩和一群依然在叽叽喳喳的闲人。
  “原来是京城来的,难怪牛逼哄哄的,傻死了。”
  “可不是嘛,咱们陕西土里埋着的皇帝都比京城里住过的皇帝多得多,京城来的就牛逼吗?一看就是没读过书的。”
  ……
  这些背后嚼舌根子的话,柴韫是听不到了,他也不想听。
  能承受多少赞美就要承受多少诋诲。
  从小到大,他就是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挺过了父亲和哥哥们的一次次暴揍。
  柴韫走在西安城的大街上,昂首挺胸。
  忽然,有人高声呼喊:“快让开,三公子和七少来了!”
  没等柴韫反应过来,就被奔跑过来的人群挤着退到路边。
  只要一队人马正向这边驶来,走在最前面的两骑是两个少年,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一个穿着湖蓝色底镶银丝箭袖,披白色貂皮斗篷,眉清目秀,白如冠玉;另一个穿着大红箭袖,披黑狐斗笑,剑眉朗目,唇红齿白。
  两个少年身后,是十八名少年骑士,虽然不似两人这般耀眼,却也个个英俊不凡。
  能够把貂皮翻毛穿在外面的,只能是皇室子弟,所以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