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红妆-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松了一口气,最怕的就是帝弱母强,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虽然都是杨氏女,但是杨皇后没有太皇太后的强势,她柔柔弱弱的,一看就是从未经过风雨的娇花,杨家是泥腿子出身,却也学那些名门世家的教子之法,不但教出一个芝兰玉树般的杨锦程,还有这位明珠美玉般的皇后娘娘。
  似是感觉到满朝的肃杀,小皇帝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杨皇后用玉手轻轻拍着小皇帝的背,嘴中轻喃细语,泪珠滴落到小皇帝的脸上,杨皇后连忙给他拭去。
  金銮殿上,众目睽睽之下,遍身缟素的孤儿寡母与这朝堂格格不入。
  宗人令第一个哭了出来,他扑倒在地,痛哭流涕:“皇后娘娘,老朽肯请陛下提前登基,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列祖列宗九泉之下也不会安息啊,皇后娘娘请三思啊!”
  立刻有十几位有爵位的宗室走出来,跪在宗人令身后,苦苦哀求。
  满朝文武这两天听多了宗室们的哭声,倒也不觉刺耳了。
  不过这些宗室们也是真能哭,听到太皇太后的死讯也没见他们哭成这样,反倒是为了让小皇帝提前登基,争先恐后地哭死过去,宫门外晕倒了一大片,这两天太医院的太医们累得人仰马翻。
  这时,左都御史出列,一揖到地,大声说道:“臣听说了一件事,五军都督府的甄大人的侄儿,甄建甄公子,前两日被匪人割去了一条腿,甄公子文武双全,出身显贵,竟然在天子脚下京师重地经此不幸,顺天府责无旁怠,顺天府尹失职当罪!”
  众人皆是一怔,京城里谁不知道那个甄建就是个二混子啊,怎么在你嘴里变成文武双全的翩翩佳公子了?这也就罢了,现在明明在讨论的是新帝提前登基的大事,你在这个时候就这件事,合适吗?
  众人正在胡思乱想,顺天府尹走了出来,辩解道:“这几日来京城连现贼人,顺天府倾巢而出捉拿贼患,那位甄公子据说是在添香胡同那种地方被人割去腿的,顺天府的人也不能去那里布防吧?”
  左都御史冷笑:“京城连现贼人,顺天府尹,这话你也说得出口?顺天府是京师重地,却贼患遍布,难道这不是你的失职吗?”
  顺天府尹也动怒了,他气得全身发抖:“大行皇帝在世时,京城里何时这般不得安宁?你说是本官失职,可那时的顺天府尹也是本官。”
  百官之中有人听出门道了,这两人哪里是在吵架,分明是在演戏。
  果然,有人大声疾呼:“呜呼哀哉,真龙不位,妖孽丛生啊!”
  是啊,皇帝死了,太皇太后死了,这朝堂上没有人能震得住了,朝堂如此,民间更会如此。
  国不可一日无君!


第537章 人间有喜
  一直默不作声的毛元玖气如斗牛地走上前来:“臣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毛元玖恭请陛下提前登基!”
  百官之中,那些毛元玖的人早就在等着这句话了。小皇帝的生母是谁?那是毛贵妃!
  小皇帝提前登基,对他们这拨人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弊。
  毛元玖一言如口,如同平地惊雷,满朝文武之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随声附和。
  “臣恳请陛下登基!”
  “臣恳请陛下登基!”
  ……
  保定府一座五进大宅里,萧韧正在看信,信是棺材铺派人送来的。
  萧韧笑了,宫里宫外都很热闹啊。
  这时,小栗子飞奔而入:“七少,太皇太后薨天了,衙门里贴出告示,国丧三月。”
  萧韧冷哼:“堪比皇帝了。”
  太祖皇帝和崇文帝殡天时,便是国丧三个月,现在,太皇太后也是三个月,死后哀荣可谓后妃之最。
  片刻后,小栗子又跑了进来:“七少,护国公死了!”
  萧韧一怔,问道:“护国公?杨锋?”
  在宫里时杨锋还活得好好的,虽然上了年纪,但老当益壮。
  “七少您这记性,杨锋是老护国公,护国公是杨敏啊!”小栗子笑着说道,杨家不是好人,他们家里死了人,无论是谁都是好事。
  萧韧都不知是该笑呢还是该笑呢。
  不是他的记性不好,是他早就把杨敏当成死人了。
  杨敏这都死了多久了,死讯竟然才传出来。
  “杨敏怎么死的?”萧韧忍不住好奇起来。
  “杨国公是在追剿后晋余孽时光荣牺牲的,就是这些后晋余孽刺杀了太皇太后。”小栗子振振有辞。
  萧韧挥挥手,让小栗子出去,然后提笔给沈彤写信,这么多有趣的事,能写很多很多字,她一定会被逗笑吧。
  无论如何,恭喜杨家,终于给杨敏找到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死法。
  死的光荣,死的忠烈,堪称勋贵楷模,定当名留青史,万世称颂。
  收到信时,沈彤正在听李永基的随从背兵书,一边听一边打瞌睡。
  这兵书不是只对着燕北郡王一个人背颂,李永基见沈彤来了,他觉得不能浪费,于是便把那些背书的随从分成两组,一组个跟着燕北郡王,另外一组则跟着沈彤。
  所谓跟着,就是无论他们是吃饭是练武,还是在睡觉,耳朵总会有个声音在不紧不慢地背颂兵书。
  就如同夏日里的苍蝇和蚊子,在耳边嗡嗡作响,甩也甩不掉,逃也逃不脱。
  沈彤终于理解燕北郡王为何想往关内跑了,她现在也想跑,不对,是想逃。
  “小姐小姐,七少送东西来了!”
  芳菲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捧着一只乳燕投林的匣子。
  沈彤如蒙大赦,对芳菲说道:“你不是跟着烟翠学了几个曲子吗?唱给我听听。”
  “啥啊,奴婢唱得不好,上次小姐都说以后不听了,怎么这会儿又想起来了?”芳菲觉得自己唱得也不是那么难听,就是比烟翠难听了一点点而已,是小姐说这曲儿还是让烟翠来唱,让她只管学调胭脂。
  怎么小姐的口味,不对,是耳味变了?
  变是没变,只是沈彤忽然觉得,与这背书声相比,芳菲的歌声便是天籁。
  芳菲唱起歌来,这是烟翠拿手的。
  “八月里的秋风,人人都嚷凉。一场啊白呀露严霜儿一呀呼场……”
  沈彤打开了匣子,匣子里是一只毛茸茸的手焐子,还有一封信。
  沈彤拿起手焐子,又把信拆开,信纸有六页,厚厚一叠,平铺在桌上,两只手笼在手焐子里。
  手焐子里很快就暖和起来,信也看完了。
  沈彤皱眉:“真小气,才写了这么一点字。”
  她把信重又放进匣子里,把匣子交给芳菲:“帮我放好,别让桔子给抓了。”
  说完,她揣着手焐子,出去找燕北郡王,那位背书的随从也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一边走一边继续背。
  燕北郡王正在云七屋里,云七则正对着一副铠甲出神。
  铠甲已经很旧了,这是燕北郡王派人从京城的燕王府取来的旧物。
  燕王用过的铠甲。
  见到沈彤,燕北郡王笑嘻嘻地走过来,对沈彤道:“走吧,这里没咱们什么事了。”
  两人转身向门口走去,走到门口,沈彤忽然想起什么,走到外面找到一条扫地的竹帚,她拿起竹帚重又回到云七房里,把竹帚放在云七面前,说道:“您心里有气就拿这个揍他一通。”
  说完,她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生怕她娘连她一起揍。
  回到燕北郡王的书房里,沈彤便把萧韧在信上告诉他的事说了一遍,燕北郡王笑得前仰后合,太皇太后和杨敏的死讯他也听说了,可是却没有沈彤说得这般精彩。
  “姐,早知如此,那天你们就该多杀几个人,也让杨家多出几位英烈。”
  沈彤道:“我猜有人该动了。”
  燕北郡王点点头:“是啊,该动了。”
  话音一落,他高声喊道:“来人,去请老侯爷!”
  老侯爷便是老安昌侯李永基,这位自从来到燕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上山顶,不费劲儿。
  ……
  燕北城内,杨勤正在清算左家留下的资产,一切都如他的计划,左家连夜潜逃,留下了万贯家财,可是诸事并非十全十美,比如说左家人并没有抓到。
  据说左家是逃往鞑剌了,可这也只是听左家留下的下人们说的,左家的女眷里十之八、九都是鞑子,这便意味着,左家男人其实都是鞑子的女婿,他们想要逃往鞑剌,并非难事。
  跑了就跑了吧,反正一个通敌的罪名压下来,除非他们不再踏入大齐半步,否则他们就是跑到天涯海角,又能如何呢?
  一名随从走了进来:“回禀大都督,方先生的马车已经快要进关了。”
  杨勤满意颔道,对那随从道:“立刻传令下去,将左家通敌卖国,方先生偷偷报信的事传扬出去。”
  随从应声,却没有离去,杨勤问道:“还有何事?”
  “是燕北郡王的事。”随从脸现难色。
  “燕北郡王?”杨勤怔怔,他几乎忘记还有这么一个人了,“他要如何?”
  随从苦笑,道:“燕北郡王送信过来,说他十四岁了,来年便将及冠,按照规矩,应该给他配上侍寝宫女了,不过如今郡王府没有宫女,那就挑几个丫鬟过去服侍,丫鬟要漂亮的,看上去好生养的。”


第538章 新帝登基
  “呵,他不是口口声声要给本都督的女儿报仇,上山剿匪去了吗?一走两年,连土匪的毛都没看到,倒是吃喝用度有增无减,现在长大了,连侍寝丫头都要了?”
  杨勤一脸鄙夷,燕北郡王,不过一个被他养废了的小儿而已。
  “他在那个什么庄子里住得可好?”杨勤问道。
  随从笑道:“自是住得好,每个月都会上山抓土匪,附近的屯子里的平民百姓被他当土匪抓去的不在少数,送上几只野鸡,半只孢子,就能把人赎出来。”
  “哈哈哈”,杨勤的心情愉快极了,那小儿身边都是他的人,别说是抓几个平民当土匪,就是那小二每天去几次茅厕,他若想知道,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笑罢,杨勤说道,“那就到二道里寻几个人美活好的姐儿,给我们的小郡王送过去。”
  但凡是侍寝宫女或是侍寝丫鬟,都要挑年纪稍长又老实本分的,容貌倒在其次。
  二道里是燕北城有名的销金窟,杨勤专门让人去二道里去买姐儿,显然是对燕北郡王多了几分关心。
  杨锦轩在世时,若是敢把二道里的姐儿放到屋里,杨勤能打断他的腿。
  ……
  京城里的消息陆陆续续传来,紧接着,小皇帝正式登基了,年号正昌,按例,明年为正昌元年。
  杨皇后和毛贵妃双双封为太后,开创了大齐朝第一次有两位太后并存的局面。
  护国公杨敏护驾有功,其嫡长子杨锦程承袭爵位,次子杨锦堂封承恩伯;
  毛太后为正昌帝生母,封毛元玖之子毛新宁为彭城伯。
  ……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减赋一年,宣秦王第三子周铮、其女宜宁郡主和燕北郡王于正月初一前进京参见新帝。
  ……
  燕北郡王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问沈彤:“姐,你说我是装病呢,还是装傻呢?”
  沈彤噗哧笑出来,道:“装病和装傻有区别吗?你不是剿匪吗,那就被土匪抓走了吧。”
  “被土匪抓走?要多大的土匪才敢抓本郡王,除非是佟公子。”燕北郡王若有所思。
  如今燕北最大的土匪就是佟公子,传说他文武双全,貌比潘安,不喜欢手下叫他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