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红妆-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长敦长叹一声,许久没有说话。
  皇帝也还是个孩子,和小七差不多大。
  不久,圣旨颁下,宜宁郡主劳苦功高,赐千亩良田,享亲王俸;樊帼英接掌榆林卫,授三品昭勇将军。
  虽然这早在秦王意料之内,但是消息传来,他还是很高兴。
  圣旨中的封赏是给宜宁郡主的,也就是将郡主的名号还了回来。
  从此以后,宜宁不再是奉旨修行的出家人了。
  其实此时,宜宁郡主和沈彤已在回来的路上了。
  秦王早就派人去榆林接她们了,但是郡主搬家岂是卷起铺盖就走那么简单的,一来二去,又在榆林耽搁了月余,走到半路上,遇到前来送信的,才知道圣旨已经送到京城的秦王府。
  “呵呵,这次只是把圣旨送到京城的秦王府吗?以前都是派一大堆人到西安传旨的。”宜宁郡主嘲笑地说道。
  “知道去一堆人也没用,只会惹事了呗。”一旁的芳菲插话道。
  宜宁郡主哈哈大笑,指着芳菲对沈彤说道:“彤彤,你家芳菲越来越聪明了。”
  沈彤微笑:“她不懂规矩,郡主不要笑话。”
  “没事没事,我就喜欢这丫头的心直口快,我身边的,”说着,她看看自己身边的丫鬟们,丫鬟们连忙低下了头,“一个个的,说起话来越来越藏头藏尾了,反倒是我,整日要猜她们在说些什么。”
  这是事实,经此一事,宜宁郡主不但声望日隆,而且她本人也像是长大了许多,以至于她身边的人和她说话都是越来越谨慎了。
  “无论如何,郡主此后享亲王俸了,您和王爷的俸禄是一样的呢。”沈彤岔开了话题。
  几个丫鬟感激地看向沈彤,沈姑娘是好人。
  其实宜宁郡主在榆林住了一年,她收到的厚礼也已价值不菲。
  此次回西安,装东西的车马比来时还要多。
  “只是难为了七哥,他立下汗马功劳也没有封赏。”宜宁郡主扁扁嘴,替萧韧难过,她和萧韧从小一起长大,自是知晓萧韧身世,更知道现在还不是将萧韧的身世公布于众的时候。
  沈彤一时无语,她不知该怎么说。
  已是春暖花开,萧韧送她的那件狐皮斗篷收在了箱笼里,沈彤想起自己上次送给萧韧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袜子,忽然觉得自己是欺负小孩了。
  朝廷的邸报已经送到各个衙门,宜宁郡主要回西安的消息也是人尽皆知。
  因此,沿途每到一处,都有当地官员和商贾备了厚礼等待,女眷们更是排着队等着见过宜宁郡主。
  毕竟,自大齐立朝以来,这是第一位得享亲王俸的郡主,更何况,宜宁郡主护城救民的壮举早已传遍天下。
  车马走得很慢,有时还要在途经的城镇停留一两日,开始时宜宁郡主还是归心似箭,后来耽误的时日越来越多,她不耐烦的时候,就又想起在密道里的那个噩梦,也就不再烦燥,有时甚至还会让当地官员带她去看望因为打仗而失去亲人的孩子们。
  “彤彤,那些孩子真是可怜,虽然给了抚恤银子,可是那些银子远远不够,今天看到的那个孩子就是,叔父和婶娘为了拿到抚恤银子才收养他,把他当牛马使唤,最后还赶出家门,小小年纪要乞讨度日,太可怜了。”
  沈彤心中一动,心里升起一个模模糊糊的念头。
  “郡主,明天我想到街上逛逛,给家里人买点礼物,不陪你在官驿里见那些官太太了,行吗?”
  “行,有好玩的也替我买一点。”


第224章 巷子
  这座城位于榆林与西安之间,占地不大,也不富庶,但却驻扎着西秦军五万兵马。
  这五万兵马不属于任何卫所,也不在兵部的名册上,他们是募兵,没有军籍,打仗的时候,他们是冲在最前面的,从军的都是穷苦百姓,一个兵勇给十两银子,明知当兵会去送死,但是一个人死了,却能养活全家。
  他们活着的时候有军饷,也能养活家人,他们都是青壮,死的时候还很年青,所以他们的孩子都还年幼,不能养活自己,只能出来乞讨,他们大多是从穷乡僻壤里来的,父亲曾经在这里当兵,除了这里,他们不知道还能去哪里。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座城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孤儿。
  “老爷爷,哪里的乞儿最多啊?”芳菲向路边摆摊的老人询问。
  “城隍庙、老店街、白子河,还有眼前这里,都是乞儿常来的,唉,我在这里摆摊十年了,这些乞儿每年都会换。”老人叹息。
  “会换,为什么?”芳菲不解。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去了更富庶的地方,还有的是被人牙子带走了,唉,他们走了,又会有新的过来,边关总在打仗,无论是胜仗还是败仗都会死人,死的人越来越多,来这里的孩子也就越来越多,每天都会有死去的孩子被抬到乱葬岗埋掉,常来我这里要冷馒头吃的那个孩子,已经好几天没来了,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
  流民多的地方,就会多发疫症,城中有了疫症也会传染到城外的军队,官府防微杜渐,每天都会派人把死尸抬走掩埋。
  老人唉声叹气,开始擦拭摊子,不再说话。
  芳菲扁扁小嘴,红着眼圈儿走回沈彤身边:“小姐,那些孤儿真的好可怜啊。”
  是啊,的确可怜,常年累月开粥棚也养不了全部。
  沈彤转身往远处的巷子走去,巷子口上有两个乞儿正在向这边张望。
  许安大步向前,走到沈彤身边,道:“沈姑娘,这地方很乱,我们先去看看吧。”
  “无妨。”沈彤一笑。
  也是,更乱的地方她也去过,刀光剑影里走出来的,几个乞儿岂会让她怕了。
  许安和路友快步跟上。
  说是巷子,其实就是一溜店铺的后墙外面,后墙很高,青砖的颜色不一样,可能是担心这些乞儿会翻过墙头偷东西,所以加高了。
  墙头高了,巷子就格外阴暗,外面阳光灿烂,这条巷子却依然掩映在阴影中。
  看到有人走过来,站在巷子口的孩子们有些吃惊,这里的人对他们避之不及,远远看到他们就要呼喝,更没有人会走进他们住的巷子。
  他们惊讶地看着走过来的人,神情呆板而茫然。
  芳菲想把刚买的米糕给他们,沈彤把她的手按住了。
  那几块米糕,足够这里的孩子们争得头破血流。
  巷子里有十几个孩子,他们横七竖八,或躺或靠,蓬头垢面,大的十三四岁,小的只有五六岁。
  沈彤冲着许安路友点点头,两人走上前去,弯腰查看那些躺着的孩子。
  “他还活着,没有死,不要把他们抬走!”一个孩子跑过来,伸出两只脏兮兮的手,拦在一个躺着的孩子面前。
  沈彤认出他来,这是刚刚在巷子口的孩子。
  那孩子和她差不多高矮,那张脸脏得已经看不出本来模样,听声音是个男孩子。
  “小兔崽子,快点让开!”路友喝道。
  他高大粗壮,声音凶狠,孩子非但没有害怕地避开,反而挺起胸膛,恶狠狠地说道:“不许动他!”
  路友是火爆脾气,抡起拳头就要打,被许安拉住。
  这时,站在后面的沈彤淡淡地说道:“你看我们像是收尸的吗?”
  那孩子一怔,再次打量面前的四个人,的确不像是收尸的,收尸的人全都包得严严实实,生怕染上根本没有的疫症。
  孩子崩紧的脊背稍稍松弛,但很快又崩得笔直:“那你们要干什么,我们没有钱。”
  路友再也没有耐心,一把将那孩子推开,弯腰去看躺在地上的孩子。
  “发烧了。”路友先是探探孩子的鼻息,又摸摸他的额头。
  沈彤看向巷子里的其他孩子,问道:“还有谁是生病了的?”
  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扬起:“你们是郡主派来给我们治病的吗?”
  沈彤看过去,那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和其他孩子不同,她身上的衣裳虽然破旧,但是脸上很干净,不像是乞儿。
  “郡主?”沈彤问道。
  “我听人说郡主来了我们这里,郡主是活菩萨,昨天我去过官驿,可是那些当兵的不让我们靠近。”女孩子说道,声音里没有委屈,更多的是兴奋。
  “你去见郡主有事吗?”沈彤很好奇。
  “菩萨的神水能治病,郡主是活菩萨,她一定也有神水,我想找她要神水,几滴就行。”小女孩很瘦,可是一双眼睛却是亮晶晶的。
  “我没有神水,但是我能让大夫给他们医治。”沈彤微笑。
  “真的吗?你真的要给他们治病吗?他们不能死,死了就要把抬走了。”小女孩的声音兴奋,却带了哭腔。
  “当然是真的,有几个生病的?”沈彤又问。
  说话之间,路友和许安又查看了几个孩子,听到沈彤询问,许安转身说道:“只有这一个是发烧,其他的不是,像是饿的。”
  “饿的?”沈彤想起刚刚摆摊老人说的话,那老人说已经两三天没有看到常来乞讨的孩子了,“你们是讨不到饭了吗?”
  “才不是,这里的人虽然讨厌我们,但是也会有好心人施舍我们的”,说话的是先前拦着他们的男孩子,他越说越生气,大声道,“就是因为郡主要来,当官的怕我们惊扰到郡主,派了官差过来,不让我们出去乞讨,街上每天都有官差巡逻,看到我们就往死里打,我们不敢出去,更不敢乞讨,每天只能让小妹一个人出去,她一个人讨来的东西根本不够我们这么多人吃。郡主再不走,我们没有病死,也要饿死了。”


第225章 跟我走
  “不要说郡主坏话,郡主是活菩萨,郡主能救我们。”说话的是那个小女孩,想来她就是那个小妹,她看上去不像乞儿,所以这几天来都是她出去乞讨。
  郡主要在这里经过的事,当地官员早在多日前就知道了,除了净街扫尘,看来还清理了城中乞儿。
  沈彤记起刚刚就有两个孩子在巷子口张望,应该是在看有没有巡逻的官差。她想起郡主提起的那些孩子,想来那些孩子和这个小妹一样,干干净净,所以才会让郡主看到。
  “郡主过两日就要走了,她不会救我们的,没有人能救我们。”男孩子说道。
  沈彤打量着那个男孩子,小小孩童紧握拳头,如同一只愤怒的小兽。
  沈彤来了兴趣,对路友说道:“路叔,你带上芳菲一起去,请位大夫过来,再买些米粥。”
  官差还在街上,孩子们不能出去,只能让大夫过来诊治。
  对于饿久了的人来说,米粥比馒头更好。
  路友带着芳菲便走,芳菲走了几步又回来,把手里提着的几个米糕放在那个叫小妹的女孩怀里。
  米糕还有余温,散发出甜糯的米香,小妹吸吸鼻子,就飞奔着把米糕放到生病的孩子面头:“阿少,你闻闻,好香啊。”
  说着,她把米糕掰开就要往阿少嘴里塞,先前的男孩子大声制止她:“不要给他吃,他会噎死的。”
  沈彤缓步走到他们面前,说道:“嗯,等到把粥买回来,再喂给他们吃,这些米糕给你们吃吧,你们吃饱了,才有力气照顾生病的人。”
  米糕不多,只有四五个,没有生病的孩子每人分食了一小块,他们嚼得很慢,舍不得咽下,甜甜的米糕,比棉花还要柔软,他们很久没有吃过,有的人从来没有吃过。
  “我娘做的米糕也很好吃。”小妹说道。她吃的很文雅,没有像其他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