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海亦可平-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骨骼”是一种罕见动物的骨质材料,它透气性强,支撑得住,连接韧性好,还有不同厚薄软硬的部位适宜人的身体不同部位。

    只是包覆了重要部位,让他能正常的新陈代谢和……人道。在“骨骼”外面,还有一层货真价实的人皮,主要是为了遮住丑陋的“骨骼”不至于吓到人。也一并改变了他的模样。

    到头来,让子锋在方征面前,能伪装成完全另一个人,倒是意外收获。

    “祖姜的大女祖,究竟要你找什么武器?要来到这里?”方征又继续追问。

    “羿的弓箭。埋在了苍梧之渊。”

    子锋内心讽刺笑了笑,祖姜大女祖救下被贯穿二十八根黄铜锁链的他,自然调查清楚自己的师承和经历……这个任务,也算是有所针对。

    “苍梧之渊?怎么去?”方征问。

    连风摇头:“没有人知道苍梧之渊在哪里……我来这里只是……只是寻找线索……”

    方征倒是没有记得文献里说过羿的弓箭藏在苍梧之渊里,只记得苍梧之渊是《山海经》里的多次提到的著名地点,是舜的归葬之所。

    “姚虞帝的墓?”

    舜的名字,在这个时代,方征后来也知道了。他本姓姚,有虞氏,名重华。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叫他姚虞帝。

    《山海经》里有数处舜的葬所记载,但都离不开“苍梧渊”“苍梧山”等线索地。

    史载,舜巡游四方,最后太累,殒身于苍梧之渊。

    如果照连风所说,苍梧之渊里有大羿的弓箭,那就说明……大羿作为虞舜最得力的臣子,当时还未去世,把自己除十害的弓箭埋葬在君主陵墓之侧。

    方征心想,祖姜的女祖,居然让连风这种根本没有战斗力的弱者找这种东西?真是太奇怪了。

 首发晋江文学城

    “这附近有什么线索?”方征问。

    “当年姚虞帝迅游四方的时候;预感道自己不就于人世,把自己的行迹和话语记在龟甲上。把大龟放生到了河流深处。”连风坦白道。

    “后来,北方的崇禹帝,在涂山召见万王的时候;有一只大龟在洛水附近出现。它显露出背上的的字迹。崇禹帝吩咐人把龟甲剥下来,带回去供奉。据说那上面不仅有占卜、治国之法。还有姚虞帝最后的行迹,就是开启进入苍梧之渊的最后线索。”

    北方的崇禹帝就是大禹。他的父亲鲧的封地叫崇。

    方征挑眉;问连风:“你知道那只大龟背上是什么吗?”

    中国古代有个很著名的传说,洪水泛滥期间,有一只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洛书》刻着治水之术、治理天下的法规章程、以及帝王之术。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并划定九州、颁布法令。

    《洛书》与《河图》并称;《河图》是黄河中的龙马驮给伏羲的八卦图,《洛书》则是洛水中的玄龟驮给大禹的治水与民生之术。

    但方征不确定到底是它的确有价值,还是后世之人的夸张。

    连风点头:“那个龟甲上的东西是帝王书;帮了崇禹帝很多。被他带了回去。”

    看来这玩意果然是宝贝了。

    方征问:“所以龟甲为什么会在这附近?”

    子锋道:“龟甲被北方王带回去;几十年后启君和益王分裂。他们把龟甲也扯成了两半。再后来启君征伐有扈氏的时候,曾经把这块龟甲拿出来占卜。但是有扈氏的勇士却把龟甲打碎了。它顺着河水飘荡到下游,我是顺着河流走势来推测的……”

    方正心中有隐隐约约的预感;自己挖出来的那块大龟甲难道就是……

    自己只看得懂上面的小人简笔画,至于陶文和甲骨文;自己都没有认识的。可是方征现在还不愿贸然把事情说出来。

    “那块龟甲你知道更多吗?”方征试探问。

    “不知道了;我只知道它特别大;但看到了;上面有文字我就认得出的……”连风可怜兮兮地扁嘴,“征哥哥,我可是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你了。”

    方征凝视着他,最后点头道:“好,我信你。”

    连风身上一直笼罩着一股忧郁黯然的气质,谈起这个使命时,这样的气质更凸显出来,方征知道连风身上可能还有许多秘密,不过这件事情应该到底了。他屡屡让方征想到养父,心里藏了太多事,又无法改变现状的人,都拥有相似的气质。

    子锋内心升起一抹伤感。他也没想到顺着河流,会来到这个自己力战大青龙,后又失去一切的不祥之地。

    但却意外地遇到了方征。自己跟这个人,真是冥冥中纠缠不断。

    方征再去审问叉儿和钩儿的时候,方征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鬼使神差地问:“你们知道原来虞夷的子锋吗?就是在这附近被大青龙杀死的那个。”

    方征这两天总是没由来想到子锋,比他这三年来想到的总和次数还要多。或许是因为叉儿和钩儿是祖姜的精锐士兵,而子锋曾经是虞夷的顶尖战士的缘故?

    单纯的钩儿惊异地脱口而出:“他不是——”又被叉儿急促打断,朝着方征熟练地笑:“当然,那可是虞夷的大人物,您是想知道他的什么事呢?”

    方征顿了顿,:“他的尸体后来……挖出来了吗?”话音刚落他又连忙摆手道:“算了,多半烂了。不会有人管他的。”

    叉儿以尽量信息量最少的字眼,告诉方征:“子锋并没有被大青龙杀死。”

    方征脸上一闪而过的震惊之色被这两人看在眼里,等他想收起来已经来不及了,方征脱口焦急问:“怎么可能!?”

    叉儿换上了好整以暇的微笑,并不急着回答,意味深长反问:“您想知道更多的吗?”

    方征冷哼一声,意识到这个女人似乎把消息当做筹码,他才不会上钩。方征立刻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道:“不想,我对他的事情一点都不在乎。”

    “是吗?”那女人胜券在握地打量方征。

    方征脑海里飞快思索:子锋没有被大青龙杀死,那就是大青龙被子锋杀了?实在太可怕——方征脸色忽然一僵:那个时候连风跟自己聊天时,自己提到“三年前子锋死在这附近”,连风却默认了?

    是连风不敢反驳自己?还是有意加深自己的误解?又或者连风的信息渠道不一样,以为子锋真的死了?

    方征磨牙看着那个笑得从容的可恶叉儿。部落这几年与世隔绝,大部分捡进来的人不要说别国大事,怕是连他们自个儿的事都说不清楚。她们恐怕是方圆百里最清楚子锋后续情况的人了。自己必须向她们询问,没有其他选择。

    毕竟子锋如果活着,更多的事情就多了变数与危险。只有尽量多搜集他的消息,才能防患于未然。

    而这意味着……

    “谈条件?”那个叫叉儿的女战士自以为能看到方征的纠结。

    方征蓦然起身,出去走了两圈,回来时手虚握着,掐住叉儿的脖子,把某个黏糊糊的软体东西塞进她咽喉。

    叉儿发出可怕的干呕声,却无法阻止那东西滑到了胃里,她惊恐想向外抠,却被方征反捆住。刚才滑过喉咙的黏腻感令她恐惧得双瞳缩小,哭叫道:“你给我吃了什么?”

    塞进她嘴里时还是活的,在她喉咙里的感觉一辈子不会忘。

    “虫子。听我话的那种。”方征并不会告诉她,自己只是出去找了叶片上的鼻涕虫,“我可以操控它们。”

    这又是用能和獬廌等神兽“交流对话”的狐假虎威来忽悠人,然而有獬廌辨人的先例,叉儿对此深信不疑。

    她似乎才意识到惹急了方征会有什么下场,哆嗦哭道:“你问……”

    方征满意地点头。他从来都不愿被人胁迫讲条件,就是如此暴脾气。

    “子锋是怎么杀的大青龙?”

    “这是虞夷那边传过来的,或许夸张了……”叉儿实话实说:“虞夷军队回去后,所有人都以为子锋死了。但几十天之后,子锋一个人回到了王都,据说把大青龙每个触角都斩断、每截身躯都砍下、每个口器都劈开,还把它的头割下来,带了回去献给虞夷国君。成为了虞夷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少年英雄,接任了羿君死后空悬了十年的‘大司威’职官。”

    方征知道,在《尚书》里有过上古职官名,通常以“司”开头,譬如“司空”就是搞建设的;“司徒”就是搞经济的,“司寇”就是掌管狱讼的,后来这套法系在秦汉春秋时进一步发展,“司”职名又被改成新的规范。

    虽然介绍上古职官的“洪范八政”里并没有“司威”,但不妨碍方征据此推测,约是掌管军权战斗方面的职位。

    “很威风啊。”方征遥想着那带着战利品回去接受巨大荣耀的场面,勾起讽笑。

    “然后呢?他现在还在虞夷任职吗?”方征又问。

    叉儿摇头:“不在了,子锋已经死了。”

    方征猝不及防,上一秒还在遗憾咬牙心想子锋居然活下来,自个儿又要想办法对付他了。下一瞬间居然子锋又死了。他脸色僵硬,半天才道:“怎么死的?”

    叉儿犹豫道:“情况很复杂,我们收到的信息有限。当时,虞夷和夏渚要准备商讨结盟的事由。他们已经打了十几年了,不知为什么忽然要谈判。我们大国主很着急,如果虞夷和夏渚结盟,那我们祖姜就很危险,于是就派人去虞夷王都内刺探……却收到消息说,大司威子锋犯错,被抓了起来,听说他身上被施加了远古最大的刑,是用二十八根铜链穿过身体重要的骨头,这些年推行‘五刑’,那种大刑基本不用了。”

    方征听得直冒寒气,二十八根铜链,身上有五十多个窟窿,浑身上下都找不到好肉了吧。

    “犯了什么错?”方征都忍不住替这位宿敌问一句缘由。

    “只有虞夷的高层知道了。我们收到消息没几日,就听说子锋死在了监牢里。”

    方征听得很郁闷,真奇怪,他一直以为子锋是被大青龙吃掉了,那样的死法只能让方征觉得解气和理所应当。没想到子锋居然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虞夷的牢狱里,而且还是在杀死巨兽、获得了巨大的荣耀之后。方征用脚指头都能闻到里面的阴谋味道。他熟悉不过,却也深恶痛绝的阴谋味,其血腥气息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

    哪怕子锋是他的敌人,经历那般痛苦然后死于阴谋之下,都让方征觉得有一丝不平。那一瞬间产生的巨大怅然甚至击穿了方征憎恨子锋的立场,控制不住想到三年前一个事实——

    子锋只有十四岁,或许那段时间是十五岁吧。

    然后他死了。

    方征竭力让自己不要去想子锋,硬下心肠继续问:“后来呢,夏渚和虞夷结盟了吗?”

    “没有。”叉儿道:“两国不但没有结盟,而且冲突变本加厉了。二国主推测说,子锋犯的错误,乃至于他的死亡,都是与此有关。”

    方征听到这里就很明确了,有人不想让两国结盟,这是两个国家积怨良久的事。虞夷和夏渚同出一脉,祖上数不尽的新仇旧恨。子锋恰在此时获得了巨大荣誉和名望,大约担任了其中重要的促进角色,被良弓藏走狗烹似的弄死,盟约也就此溃散。

    方征浑浑噩噩回到屋里,他没办法控制自己不去思考子锋的死亡。他一再地说和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