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依旧不放弃突袭的机会,但是,突袭必须是他与瑾宁去,城中需要有力量的人支撑,他们最后决定,等到靖国候或者是甄大将军抵达之后,再行突击之事。
    然而,过了两天,长孙拔自己竟然跟李良晟提出要带兵去突袭。
    李良晟之前是坚决反对的,但是长孙拔提出之后,他竟然支持了。
    瑾宁无法反对,因为这个是她先提出的,只不过带领突袭队伍的人是长孙拔,不是她和靖廷。
    长孙拔到底搞什么鬼,她不知道。
    只知道长孙拔此番领兵出去,绝不会是突袭北漠,如果有叛变的意图,那他带出去的兵士,怕都回不来了。
    想到这里,她提出要跟长孙拔一块去。
    她其实隐隐想过这是长孙拔和李良晟的诡异,目的就是要她一同出去杀了她。
    李良晟怕是还没放弃要杀她的念头。
    她是监军,她要陪同前去,李良晟并未提出反对。
    这印证了瑾宁的猜测。
    不过,她与靖廷商量过,觉得这反而是一个好机会。
    虎符在李良晟的手里,如果要出兵,目前来说是需要李良晟同意的。
    长孙拔带兵出去的时候,他们可以先控制长孙拔,然后突袭北漠,虽然是迂回一些,但是目前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
    靖廷连夜找靖国候与陈国公商议,既然是决定突袭,那就要有周全的计策。
    之前朱三文一直监视着北漠兵的动向,位置,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就是之前兵力不足,不敢迎战。
    而如今北漠囤积在二十里外的坝子有大概二十万兵马。
    长孙拔此番是要带三万兵马去突袭,如果这些人最后都被瑾宁掌控的话,三万兵马则都为瑾宁所用。
    三万兵马突击是不够的。
    可其余就算是靖国候带来的兵马,都属于李良晟统帅,来的时候便已经归入大队伍了。
    唯独是原先城内的二万将士还可以由朱三文来调派,加上瑾宁这三万,那就是五万人。
    五万人去突击二十万,比较危险。
    但是,如果有十万万兵马,分三面夹攻突击,那会让敌人军心大乱,一时不知道哪边才是大部队,做出误判,那就有可能击散北漠军。
    而此次突击最大的目的在于烧毁北漠的粮草,北漠能屯兵在这里这么久,必定是备下了丰富的粮食,若烧毁了粮食,则不得不撤退,而且,突击的时候,又能溃散主力,导致兵力分散,于之后的大战大有裨益。
    问题就在于,如何能让李良晟再派出几万兵马由靖廷去统帅。
    钳制了李良晟也不行,因为李良晟带来的将领里头,很多都是效忠于他的,没有大元帅的虎符或者亲自调派,将士不会听令。
    除非李良晟死,由监军重新任命大将暂代大元帅之职。
    可这也不行,因为到鲜卑大军抵达的时候,还需要李良晟带兵出战,麻痹敌人。
    靖廷想了一下,心生一计,道:“若谎报军情说北漠人攻城呢?北漠人攻城,李良晟必须得下令调派军士前往阻挡,届时国公爷请令应敌,我在城门等待国公爷一同带兵出城相助瑾宁,如何?”
    谎报军情这点让大家犹豫了一下,因为事后肯定会被追究,不过,眼下也没别的更好办法,大家商议了一些细节,便同意了。
    那如果要分三路,瑾宁要先把长孙拔拿下,取得统兵之权。
    第二路由朱三文和原先归州的武将领兵出去。
    第三路,靖廷与陈国公带兵,烧粮草由第三路去办,也就是瑾宁与朱三文是负责制造混乱,让北漠军疏于防备。
    商议好之后,各自休息去。
    长孙拔今晚在李良晟的房中坐到很晚。
    李良晟一直听着长孙拔说,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偶尔地点头。
    长孙拔见他没有反对,便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我带三万兵马和陈瑾宁出去,出城之后,便叫人拿下陈瑾宁问罪,说她私通北漠,泄露军情,斩杀于阵前,之后便带着这三万兵马走进北漠的埋伏里,一番苦战之后,我为了保住他们的性命,向北漠投降,如此,便可折损大周的三万兵马。”
    李良晟抬起头看他,“你真能杀得了陈瑾宁吗?”
    长孙拔狞笑一声,“便是诬陷不成,到了北漠人的埋伏里,她也是个死。”
    李良晟沉默了一会儿,至今还有些懵,片刻之后看着他问道:“你为什么选择投靠鲜卑和北漠?”
    长孙拔瞧了一眼外头,眸色有些冰冷,“我之前为你杀陈瑾宁,若不是得鲜卑人救,早就死了。”
    “报答救命之恩?”李良晟不相信,长孙拔是什么人,他太清楚了。
    长孙拔怪笑了一声,“何必明知故问?我投靠鲜卑人的原因和你母亲投靠鲜卑人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鲜卑的细作已经渗透到大周的朝廷,军队,各行各业,大周此战必败无疑,如今归州城内,就有不少大周的细作,我们所有的作战方案,都会被送出去,叫北漠人知道,既然大周始终是逃不了灭亡的一天,我何不择良木而栖?”
    李良晟听着这话,觉得在理。
    “你也投靠了鲜卑人,到时候一切听指示就是。”长孙拔道。
    李良晟没做声,母亲是叫他这样做的,但是,他还没下决定。
    打这场仗,他没有胜算。
    但是背叛大周,他一时也做不出来,哪怕明知道回去之后要面临清算,他也做不出来。
    他脑海里始终记得以前陈瑾宁跟他说过的话,大丈夫,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

第683章 长孙拔的计划
    李良晟自己都觉得讽刺,他依旧要杀死陈瑾宁,但是,他竟然会以陈瑾宁的标准来做人。
    他说服自己,不是因为陈瑾宁,是他不想让李家的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也不想让父亲对他再度失望。
    所以,斟酌了一下,他对长孙拔道:“你杀了陈瑾宁便可,至于投诚鲜卑的事情,我们再商量。”
    长孙拔皱起眉头,“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最好的时机,可以杀了陈瑾宁,又能对北漠和鲜卑表示我们的决心。”
    李良晟说:“我们始终是大周人,叫我背叛大周,我做不出来。”
    长孙拔冷笑起来,“做不出来?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真是可笑,你连结发之妻和自己的亲生孩子都能狠下心肠去杀害,如今讲什么忠孝仁义?”
    李良晟恼怒地道:“够了,不许你质疑我的决定,这是军令,你听命行事就行。”
    换做以往,长孙拔一定会听李良晟的。
    长孙拔自己是寒门出身,而李良晟是侯门贵胄,京中名流,加上他世袭了侯爵之位,前途无可限量,只要紧靠着李良晟,他日后也可飞黄腾达。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那天躲进林子里,受了伤遇上了鲜卑的细作,他才知道杨氏早就投靠了鲜卑人,不止这样,鲜卑的细作早就渗透各层,大周回天乏术,此战必败。
    是做败军之将还是为新国建功立业日后加官进爵?这其实不需要细细考量便可作出选择了。
    但是,杨氏投靠了鲜卑人,李良晟必定也投靠了,两人都是要为鲜卑立功的,他为什么一定要屈居在李良晟之下?
    杀了陈瑾宁,带这三万将士去投诚,这是第一步。
    他已经想好了计策,这三万人会成为北漠人的俘虏,届时,他会献计给北漠秦将军,带三万北漠士兵回来归州,一旦两军开战,这三万将士则成为最有利的武器,他也会为北漠和鲜卑立功,得到他们的重用。
    所以,如今听得李良晟说不投诚,长孙拔哪里会愿意?
    不过,为了能顺利出城,他还是假意答应,“好,既然你还没考虑清楚,那这一次我们计划先作罢,杀了陈瑾宁之后,我再造成中伏的假象,带着士兵回来。”
    李良晟不疑有他,毕竟,长孙拔一直都对他言听计从。
    只是,他想起长孙嫣儿的死,长孙拔也必须死在战场上才行,他若不死,得知了长孙嫣儿的死讯,一定会怀疑的。
    他不能冒这个险。
    翌日,长孙拔与瑾宁带着三万将士出城去。
    他们出城之后,城门便再度关闭。
    长孙拔以为自己所带的军队是从京城带来的,殊不知靖国候昨晚便说要进行换防部署,早就打乱了编制,这三万人,只有一成左右是长孙拔带来的人,其余的都是靖国候带的兵。
    留下那一成的人,也是因为他们是长孙拔带出来的兵,总要有几个熟脸孔给他看看,以免引起怀疑。
    大军出城而去,这一路上,也有北漠的探子,探得约有三万士兵出动,自然快马加鞭回去告知。
    而北漠那边,早就知道长孙拔的计划,鲜卑的细作一直都在两边活动,分享情报,所以北漠人并未有太大的什么动静,探得领军之人是长孙拔,便布防守株待兔。
    瑾宁出城之后,就隐隐绝对不对劲了。
    长孙拔要杀她,这点她没有怀疑,也确定长孙拔有这个目的。
    但是她原先以为长孙拔只是寻了个由头把她拿下,随便给她冠个罪名杀了她,不会真的前往北漠屯兵处。
    但是看他现在走的方向,就是直奔北漠军去的。
    他真的要去突袭?
    瑾宁策马走在他的身后,并未看到长孙拔正面,没看到他的神情,还真一时没办法揣摩他的真正意图。
    只带三万人去突袭,这是不可能的,敌军有二十万,三万人去了,不就是送死吗?而且,是大白天去的,行军又如此缓慢,一点都不像是去突袭的。
    送死?
    瑾宁脑子里顿时闪过一个想法。
    长孙拔该不会也是细作吧?
    如果说,这三万人进了北漠人的埋伏圈,那就是等着被屠了。
    长孙拔是要削弱大周的兵力?所以先为北漠人除掉三万大周军?
    又或者,不止这样?
    瑾宁脑子里飞快地想着,把种种最坏的可能都预设了一遍。
    而最坏最坏的可能,便是长孙拔带着这三万人投诚北漠,再换三万北漠人回来。
    如今城中有三路军马,所以,如果他带回来三万北漠兵混进去,也未必能马上被人发现,因为三路兵马相处的日子不多,北漠人与归州人从轮廓上看,相似度很高,在大周与北漠开战之前的几十年里,许多北漠人与归州人通婚,融和了血统,加上许多北漠人会说归州话,真的可以鱼目混珠。
    瑾宁想到这里,倏然而惊。
    如果真是这样,三万的北漠军混到大周军里,后果可以想象有多恶劣。
    她看过舆图,如今通行的这一条路,到大概十里左右,有一个峡谷,大军会经过这一个峡谷,如果北漠人要埋伏,应该是在这峡谷。
    选这条路本来就不对,长孙拔是老将了,他知道如何趋吉避凶,不可能挑选一条最危险的路走。
    除非,真的有心带着兵士进入埋伏圈。
    为了证实心中的猜想,瑾宁策马上前对长孙拔道:“长孙将军,我们是不是应该另选一条路,辞行经过峡谷,我怕敌人会有所埋伏。”
    长孙拔手执缰绳,淡淡地道:“不必,我们是突袭,北漠人就算知道,也不可能这么快可以布防埋伏,这条路是最近的,我们必须要抢占先机。”
    “最近的?”瑾宁摇头,“不对吧?我看过舆图,这恰恰是最远的一条路,再说,北漠人沿途都有探子,我们突袭队出发的时候,他们怕早就策马回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