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在哪里?铁盒是不是他取走了?这些事情,缠得本王脑袋一直轰轰响!”
    红衣女子道:“按照推断,当时火药库被毁的时候,陈靖廷等人是在密室内,火药库爆开,山体随即就倾塌了,按理说,他的尸体是应该在密室内的,而后来密室确实也捡到了他的佩剑……”
    “但是,却没找到他的尸体,本王其实怀疑,苏意当初偷偷地过来是不是已经发现了尸体继而发现了铁盒?”
    红衣女子摇头,“不,苏意每次上山,我们的人一直都严密看着,他没带走任何人,也没带走任何东西。”
    东浙王神色稍稍松弛,“对了,苏意留下的那几个人,到底是什么人?查清楚了吗?”
    红衣女子道:“调查清楚了,一男两女,男的叫陈狗,平安公府的侍卫。那两女的,一个叫可伶一个叫可俐,是那位新晋县主陈瑾宁身边的侍女,不过,这两人以前是陈靖廷的侍女,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去伺候宁安县主了。”
    “宁安县主?”东浙王皱起眉头,“陈守业的女儿吗?那没出息的东西,他的女儿能有多出息?”
    红衣女子道:“这个陈瑾宁和陈靖廷许两人不知道是不是有婚约,我们收回来的那件嫁衣,或许是陈靖廷做给她的,陈瑾宁前些日子也来了东浙,后来与苏意一同离去。”
    “你去想个法子,让这些烦人的苍蝇都滚蛋。”东浙王厌烦地道。
    “好,我明日叫人去,王爷别担心了,铁盒未必就是落在他们的手中,兴许,埋在了山底下,甚至,可能爆开之后被火烧了里头的书信。”
    东浙王眼底闪过一丝戾气,“那嫁衣如果真是陈靖廷给那宁安县主做的,本王觉得,应该先把宁安县主抓过来,若陈靖廷果真没死,那么,我们还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219章 必须要一个理由
    红衣女子摇头,“入京抓人,不容易,除非陈瑾宁来到东浙。”
    “能否叫人暗中潜入京中?不外乎是多花点银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东浙王傲声道。
    红衣女子想了想道:“若是王爷坚持如此,我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引她来。”
    “端明,这一切便交给你来办。”东浙王用欣赏的眸光看着她。
    端明从来都是如此,但凡有什么疑难,她总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只是,她虽为自己所用,却到底不能成为自己的枕边人,真是可惜啊。
    以她的美貌和智慧,做个侧妃,是绰绰有余。
    他看着端明,端明却若有所思。
    “你如何引她来?”东浙王问道。
    端明微微一笑,“自有办法,王爷等着便是。”
    说完,她福身出去。
    可伶可俐及陈大侠在东浙还是继续往山上跑,其实现在也没什么好查的,他们三人都笃定没办法从这一大堆的尸体里挑出一具尸体来指认是陈靖廷。
    大家都守着一个似是而非的希望,等着瑾宁从京中来的指示。
    昨天,他们就已经接到了京中来信,是苏意身边的侍卫亲自送来的信笺,告知他们,让他们留在东浙,且交给了他们一个任务。
    如今,讨伐东浙王是师出无名的,因为他并未起兵。
    瑾宁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要讨伐一个亲王,这个理由不仅是名正言顺而且还是不可饶恕的罪名。
    东浙城的双喜茶馆里,每日都聚了不少茶客,是一座难求啊。
    倒不是双喜茶馆的茶点有多好吃,也不是双喜茶馆里有多舒适,而是双喜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胆子够大,敢于痛斥天下不平事,且都能戳中痛点爽点,叫人拍案叫绝,也叫人义愤填膺恨不得奋起反抗。
    每天,他都在双喜茶馆里待两个时辰,说两班故事,这两个时辰可谓是爆满全场啊。
    这天,他正说着当今太平盛世,皇帝却开始重商轻农,使得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国家根基不稳,且缴纳的赋税,皇上都用来动武用兵,一个好战的皇帝,终究会为国家带来灾祸。
    这样的言论,以往查先生是没少说的。
    但是今日尤其激愤。
    因为,他今日来之前,竟听到两名入城的军士说皇上又要大举兴兵,不知道是讨伐哪个小国。
    如今边疆战事方停,江宁侯凯旋回朝不久,难得才平静了些日子却又要开战,查先生怎能不激动?
    往日他这样说了,大家的情绪也会跟着激动。
    今日也是如此,不过,却有一道异常刺耳的声音响起,“素闻查先生学识渊博,在东浙城是德高望重,却没想到,今日一见,竟是个信口雌黄一派胡言的小人!”
    这声音在一片激愤的声音中显得尤其的尖酸刻薄,大家都纷纷地看过去。
    说话的这人大概二十多岁,算是个眉目周正的年轻人,束冠劲装,显得尤其英气。
    但是,他如今脸上却尽然是不屑与失望,那失望是从心底里发出,从眼底里晕染开去。
    就仿佛他在告知大家,他昔日何等崇拜这位查先生,今日便有多失望。
    “你这臭小子,竟然敢这样辱骂查先生?你不要命了吗?”一名五大三粗的大汉从门口进来,分开众人走到年轻人的面前,怒气冲冲地道。
    这年轻人,便是陈大侠。
    陈大侠冷笑一声,“我说的是事实,怎么算得上辱骂?难道做错事还不许人说几句吗?若是如此,这所谓的德高望重,便是道貌岸然了。”
    众人听他三番四次这样说查先生的坏话,也都生气了,纷纷怂恿大汉揍他。
    大汉受了撺掇,怒道:“不给你点教训,你还不知道你爷爷的厉害!”
    说完,一拳就朝着陈大侠的腹部打过去。
    大汉倒下来了。
    众人只看到他威风凛凛地挥拳去揍那小子,眼睛一花,倒下来的就变成了他。
    众人纷纷上前扶起有些昏坨坨的大汉,他摸不着头脑地看着陈大侠,有些警备也有些敌意,却也不敢贸然上前了。
    查先生见状,把手中的折扇一合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看着陈大侠慢条斯理地问:“你说老夫信口雌黄,一派胡言,有何根据?你若说得出老夫曾说过哪句假话,老夫给你赔罪认错。”
    陈大侠冷然一笑,“好,查先生既然这样说,那就休怪黄口小儿直言不讳。方才查先生说当今皇上重商轻农,请问,当今皇上大减农耕赋税,反而经商税收比往年重了两成,这难道不是鼓动农耕的利好措施吗?不过也怪不得查先生不知道,毕竟,东浙城的百姓,素来不需要缴纳赋税,自然不知道的。”
    查先生一怔,“你胡说,东浙怎么就不交赋税了?岂止是交赋税?这些年,朝廷征收农耕税越来越重,东浙城的农民,都已经苦苦支撑,快无以为继了。”
    陈大侠冷笑,“查先生说这话就未免太小看小可了吧?但凡藩王管辖之地,皇家从不征收税收,一切税收事宜由藩王决定收取,小可来东浙不过几日,但是知道东浙王对东浙百姓爱若亲子,就算是收税,也不过是意思意思,怎会真重到叫百姓无以为继的地步?”
    一名身穿土布衣裳的中年男子走出来,反驳陈大侠道:“你胡说,东浙怎么会不交税?春秋两季,如期缴税,哪怕是遇上个天灾年也得想法子缴税,不交便收回土……”
    陈大侠不等他说完便嘲弄地打断了他的话,“得了,你们也休要哄我,藩王地,不向朝廷贡税大周朝谁不知道?东浙王有开矿权,每日不知道进账多少银子,又哪里需要你们缴纳赋税?”
    说完,他甚觉无趣,“这双喜茶楼的查先生,也没什么特别,倒是白来一趟了。”
    他言罢,竟转身就走了。
    “站着,年轻人!”
    查先生忽然叫住了他。
    陈大侠转身看着查先生,淡淡地问道:“查先生是否还有不服?若不服,再论两道?”
    查先生眸色锐利地在他的脸上刮过,沉声问道:“你方才说的都是真的?”
    陈大侠哈哈大笑,“真是有趣得很,这是不是真的,随便出去问个人就知道啊。”

第220章 朝廷要动手了吗
    查先生盯着他好一会儿,拱手道:“这位小哥,老夫想请你单独喝杯茶,赏脸吗?”
    陈大侠看着那群脸上带着疑惑之色的茶客,朗声道:“好,带路!”
    查先生率先走了出去,随即便有两人上前对陈大侠道:“请!”
    陈大侠瞧了这两人一眼,只见穿得倒是极为斯文,但是长相神情却是有些凶悍。
    他也丝毫不以为意,跟着便去了。
    查先生在马车上等着他,他掀开帘子便上去,揶揄道:“本以为先生只是清贫老书生,却没想到竟有如此豪华的马车。”
    查先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只吩咐车把式策马,暂时不搭理陈大侠。
    这一路而去,查先生不说话,似乎在沉思,神情极为困扰。
    陈大侠见他不说话,他自然也不会先开口,只是掀开帘子看着外头,记着一路而去的路。
    马车走了大约有一炷香的时候停了下来,陈大侠掀开帘子看,只见是一处青色砖墙的房屋。
    房屋的门口斜对大街,门口刷了灰白色,挂着两个灯笼,写着查字。
    查先生下了马车,对陈大侠道:“还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位小哥呢。”
    “先生赏脸的话叫一声阿狗。”陈大侠下了马车道。
    查先生微微错愕,赏脸叫阿狗,若不赏脸呢?
    但是,他显然也没心思打趣,只是领着他往屋子里去。
    院子十分雅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天井回廊一应俱全。
    屋中有侍女和一个老妇人,看样子是查先生的妻子,见查先生回来,便上前迎接,眉目甚是慈祥。
    “夫人,这位小狗哥是为夫的忘年交,你让芽儿去张罗点饭菜烧酒,我与小狗哥喝点。”
    查夫人微笑道:“好,小狗哥先进去坐。”
    然后对身旁的侍女道:“去吧,打壶酒回来,我去烧菜。”
    侍女道:“是!”
    查先生邀请陈大侠进去坐下。
    酒菜还没有,但是查夫人先上了茶水。
    陈大侠也不喝,只是看着查先生道:“不知道先生邀请我到贵府来,有什么要问的?”
    查先生把扇子徐徐打开,轻轻地摇了一下。
    这金秋天气,不热反而有点微寒,查先生却摇着扇子,有几分焦灼的意味。
    “小哥是哪里人?”查先生问道。
    陈大侠道:“京城人士。”
    “做哪行?”
    “以前给人当护院,后来经商,走南闯北!”陈大侠回答道。
    查先生看着他,查先生阅人无数,从一个人微细的表情,微细的动作,他都能分析出此人的背景来。
    他认为陈大侠没有说谎,因为他眉宇之间尚存凛然之气,这是看家护院侍卫都有的气息。
    至于他说经商,也没错,说话虽豪气却处处留了圆滑回旋的意味。
    查先生见他没有隐瞒自己的来历,便入正题问道:“你方才在茶馆里说,朝廷从未为难过东浙?”
    “为难?”陈狗冷笑,“岂止没有为难?简直就是优待。”
    陈大侠这一说,便口若悬河,把朝廷这些年对东浙以及各地藩王属地的施政措施都说了出来。
    末了,他冷冷地道:“其实外面人人都说东浙王要造反,但是皇上不信,我在京中经商,认识一些官场上的朋友,听说如今有许多大人上书,说东浙王意图谋反,可皇上都一力压下,没禀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