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慈善家的日常生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6章。126 赞许(4更求首订)
 “股市的风险谁都知道,能在你这么大的年纪用股市赚到一套房,甚至赚到一个足够运作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说明你也是有独到之处的。”宁母点点头,并未歧视炒股这种‘看天吃饭’的工作。
 只是……
 看到上一秒还不甘心的女儿,下一秒却得意洋洋的依偎在这男人肩膀上,宁母多少有些心塞。
 毕竟这种待遇,她也有段时间没享受过了。
 脑海中念头闪灭,宁母继续说:“说说慈善方面吧,你为什么会选择慈善?我知道你的家庭背景,骤然大富,不应该是大手大脚地享受人生么,怎么想到去做慈善了呢?”
 宁玉燕老早就和宁母说她有喜欢的人了,而且把对方各种优点、家庭背景都说了个通,目的不言而喻。
 见识不敢说宽广的宁母,基本上没见过会拿慈善当主业来经营的骤富人士了,尤其对方还是个年轻人。
 都说男人有钱会变坏,但变坏也是要有前提的,比如说机会,比如说本钱。
 年轻就是本钱,现金就是本钱,宁母需要整体评估一下赵启明这个人,而不是听自家闺女那加工过的二手资料。
 “怎么说呢……三个方面吧。”
 脑子里稍微过了一下要说的内容,赵启明继续开口道:“首先是觉得我赚钱纯粹是靠运气,所以觉得炒股有点不劳而获的意思,所以想要做点什么,毕竟我大学学的秃……软件编程,和炒股还真没什么关系。”
 “其次是觉得我能安全地长到这么大,也多亏国家的功劳,我的家庭很普通,从我出生到发迹钱,家里也经历过几次严峻的困难,如果不是国内普惠的医疗环境,估计我家都能破产了。”
 “最后是因为我觉得人总要有一个值得一生拼搏的目标,哪怕再飘渺、再虚无,起码有个目标、有个奔头,这样的生活才不算浑浑噩噩。”
 “所以我想在慈善方面做点事情。”
 考虑到对方九成九是自己的丈母娘,赵启明倒也坦白得很。
 赵启明不否认自己做慈善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系统的功劳,但系统连人工智障都不如,他若是只想着逍遥一生、玩乐一生,那太有漏洞可以钻了。
 每周周日捐钱到红十字会,然后拿着系统发下来的自由资金随便花不香吗?
 现在每周就一个多亿¥啊,会所办卡往死里充,经纪人找外围一次找十个,每天豪车不重样,私人飞机订起来。
 如果赵启明想,他分分钟就能把这个慈善系统给玩成神豪系统。
 但他不愿整天这样‘潇洒’下去,纸醉迷金固然好,但他觉得他的人生应该更有意义些,重生一世是一种幸运,在不用担心物质生活后,他更希望能追求精神层面上的‘富有’,希望能为这片土地上的国家和人民做些什么。
 自身存在巨大漏洞的慈善系统,最后造就了想要真正深入到慈善事业的赵启明。
 这或许是系统的幸运,也可能是系统选择赵启明的原因。
 听到赵启明的话,宁母赞许地点点头,扶了扶眼镜,非常满意地说:“很不错,小时候我和她爸就教育她,以后找对象不要在意金钱、工作和相貌,要关注对方的人品,要关注对方的精神面貌,你非常不错!”
 听到这话,宁玉燕有些不开心地抬头望过去,有些埋怨地道:“妈,赵哥也很帅的好吧~”
 咧嘴笑了起来,赵启明转过头,撸了她脑袋一把,直接把后者撸的得意洋洋。
 “对,赵启明也很帅,我是长辈,直接叫你启明吧。”莞尔一笑,宁母如此说道。
 “应该的,咱东北人叫后面俩字是常态。”赵启明连连点头表示没问题。
 赵启明信奉‘遵守当地法律和当地习俗’,在东北,一个人的名字如果是三个字,通常会叫后两个字。
 就赵启明所知,南方地区有的会在尾字前加‘啊’、‘小’一类的组成双字,也有在尾字后面加‘仔’组成双字的。
 而东北也常见把‘小姑’叫成‘老姑’、把‘大伯’叫‘大爷’一类的习惯,不同地区、习俗不同,人们应该学会适应和尊重,而非带有偏见和另类眼光去诋毁、嘲讽。
 至于说明明是东北人的赵爹赵妈为什么把宁玉燕叫成‘小宁’,赵启明私以为是老两口之前没记住宁玉燕的名字,后来记住了,也叫习惯了。
 “国内大环境是好的,但也真是存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这些年我经常实地考察,见过很多连基础教育都存在困难的乡村,国家虽然每年都在这上面加大扶持力度,但咱们国家面积太大了,人也太多了。”宁母感慨了一下国内目前存在的现状。
 而这里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指的是小学教育。
 幼儿园?
 中等教育?
 别开玩笑了,有些贫困乡村真没这个条件!
 点点头,赵启明也是附和道:“基础教育是我未来准备做的,目前我的基金会已经和帝都妇产医院达成协议,对家庭困难且无犯罪记录的病人进行医疗救助,下一步是扩大合作医院数量,争取短时间内覆盖帝都所有三甲医院。”
 “在教育口上,我这边已经和帝都九十九中学达成10年贫困补助协议,单以家庭收入为基准,针对家境困难的学生进行贫困补助。”
 “同时我已经安排人手准备购置一块地皮,准备建立一个儿童福利院。”
 “基础教育方面我是这么想的,先在贫困地区建立育德小学,然后和当地教育系统联系,对分配到小学的老师进行资金补助,然后每年的寒暑假,再统一召集老师进行德育方面的专门培训。”
 “首先确保了教师物质层面上的衣食无忧,让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在贫困地区进行教育工作,其次是通过培训确保教师们的思想水平过关,不会在教学中无意中传输不良思想等等。”
 赵启明一口气把早就想好的台词复述一遍。
 宁母想了想,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哪有漏洞来。
 “‘育德’的寓意很不错,能看得出来你在慈善方面的用心程度,我相信一个在慈善方面如此用心的人,即便是坏,也坏不到哪去,你倒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看着眼前两人,宁母这时候才正式开口表示认可赵启明。
 闻言后,宁玉燕不好意思低头,放在赵启明腿上的手,也忍不住轻轻抓住那硬实的膝盖骨。
第127章。127 四个‘送进去’(5更求首订)
 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赵启明心里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灿烂许多。
 本想趁势追击提出家长见面、确立婚期,但想了一下还是算了,毕竟昨晚刚见面,现在说这些可能有些急。
 没察觉到赵启明的急迫,宁母自觉认可了赵启明这人,也顺势聊起了宁玉燕小时候的事情,不过这次多是一些很囧的内容。
 比如说宁玉燕会爬树,最高纪录是初中爬到三米高的大树却爬不下来,然后多亏条子叔叔救下来,最后是被打屁股的人生高光时刻。
 也谈及宁玉燕小时候长得就可爱,却偏偏个子很矮,每次班级合照的时候,她总会气鼓鼓地站在最前面。
 说道高兴处,宁母还回屋拿相册出来给赵启明介绍。
 当然了,整个过程中宁玉燕各种撒娇、不依、嗔怪和耍赖,搞得连赵启明的笑容也少去制式化,多了些真诚。
 三人热热闹闹地聊到上午十点半,随后在宁母的张罗下,打开电视机,大家开始看今年的阅兵。
 新中国成立之初,阅兵是一种对外展示武力,警告四方的活动。
 随着国力日益强盛和人民日益富足,而今的阅兵更多的是对外展示国内军工水平的发展和对外输出国内的军事文化,虽然这也是对外展示武力。
 军工水平不多说了,战机能开出电影特效的感觉,估计谁看着了都会发抖,妥妥的武力震慑。
 而军事文化则有趣的多,最显眼的部分还在于踢正步。
 在短视频风靡当下的环境中,国人们好笑地看着外国那奇葩又不整齐的军姿,同时也为也震撼于无需BGM就能走出科幻大片的正步走。
 赵启明不确定啥时候看到的消息,据说仪仗队的正步走已经输出到国外了,反正不知道是哪个国家,有邀请仪仗队过去给做培训……
 由此可见,国内不只是武器军备这种硬实力值得别国关注,连踢正步这种软实力,也是为之侧目。
 而且今年正好是逢十周年,声势浩大得很,九月初的时候就有在网上看到今年阅兵的热点新闻。
 “说起来我当初是真想当兵啊,可惜那时候我怕苦,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悔和可惜。”看着仪仗队的英姿,赵启明往事重谈,唏嘘了一句。
 虽然实际情况是赵妈不让,但赵启明如果坚持的话,赵爹赵妈也不会拒绝,实际上他现在也是有机会去当兵的,毕竟他还算是应届生,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不行不行,当兵可累了,我爸当年就是当兵退伍转业的,他和我说他当初老累了!”挽住赵启明的胳膊,宁玉燕转过头,紧张兮兮地看着他。
 军嫂听上去很不错,但宁玉燕更希望能时刻看到他,虽然这种想法很不符合当下社会主旋律以及人民的期待,但她只是个普通人,她不过是长得好看点、身材火辣点、唱歌好听点而已……
 “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了解并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最重要的,当兵对国家有益,但不是只有当兵才对国家有益,民间慈善也是对国家的一种重要补充。”宁母委婉地表示反对。
 宁母就宁玉燕一个女儿,当警察的丈夫又早逝,所以她的寄托早就放在了隔代上。
 不过外婆的话……
 要劝他们多生几个才行啊~
 宁母不免畅想膝下成群的画面。
 “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我在想啊,以后我的福利院,要以培养军人为目标!调皮的,送部队里让他们听话;内向的,送部队里让他们开朗;学习好的,送部队里让他们发光发热;学习差的,送部队里让他们混口饭吃。”
 赵启明四个‘送进去’,倒是把这娘俩给逗乐了。
 宁玉燕笑得趴伏在赵启明腿上,由下至上仰望着他,笑着说:“这算什么?这福利院干脆改名叫童子军后备营算了~”
 讪笑着挠头,赵启明抬头,故作认真地看着阅兵仪式。
 不得不抬头,虽然那毛衣遮挡得挺严实,但架不住有触感啊,甚至赵启明都能脑补出软绵的画面来。
 看着自家女儿一点也不自重的表现,张张嘴,宁母最后也没说出什么来。
 虽然自己女儿表现得不检点,但这女婿看上去还算正派,起码没在自己眼皮子地下动手动脚。
 再者说了,自家女儿这表现,何尝不是无声地表态?
 宁母太清楚自家女儿的认真与挑剔了,别说隔壁老王了,就是楼上老刘、楼下老钱,也没少串门说儿女亲事,甚至同校同事孟主任的儿子,自家女儿都看不上。
 要知道,之前的时候宁母还挺看好那个姓孟的小伙,人长得高大帅气,虽然是个村官,工作环境不太好,但架不住人家在基层真干出一番事业来,不过后来据说脚踏两只船,一个当地女孩大肚子来找孟主任,累得当时那女友当场翻脸,孟主任脸上也无光,甚至姓孟的小伙最后仕途好像也不好了。
 由此可见宁玉燕的眼光还是可以的,毕竟能力和人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黏糊了一会赵启明,宁玉燕这才晃晃悠悠地起来,光明正大地依靠在赵启明肩膀上,一边喂赵启明吃橘子,一边对阅兵仪式发出感慨和赞扬。
 虽然赵启明很想说他吃水果很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