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造车-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菱汽车的重点还是在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有最好,没有也没太大关系。
  跟大众战略性超前眼光不同,日a本汽车企业都没有对中国市场有足够重视,就算铃木也只是把旧车型投放中国,认为中国人暂时不需要那么好的技术和车型。因此,便有了一款奥拓在中国生产多年没有升级换代的现状。
  不过旧技术旧设备在报废前还能卖个好价钱,河添克彦对这次的技术谈判还是抱有很高的期待。华夏厂显示出了极高诚意,现状双方就是在价格上谈不拢。
  离开江州,来到虎山,这是河添克彦第一次深入了解中国的县级经济。之前来中国,他都是在省会城市打转,现在可以看到中国基层的一面。离开江州,就能看到狭窄的公路上跑着许多微面和微货,它们装载着满满的货物奔驰在县乡之间。
  河添克彦刻意沿途数了一下,发现中国微型车市场中,铃木占据了主导,许多微面、微货都源自铃木车型技术。不过三菱的车型也有,正是五菱汽车引进的技术。大概比例在8:2左右,每10辆车中间就有8辆是铃木车型。
  他同时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发展微型汽车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因为目测所及都是跑货物运输,符合中国县乡的经济发展需求。
  原本打算车型技术卖断的谈判策略,河添克彦决定简单修改一下,就是准备把谈判价格降低,但要求在每一辆车上分摊授权许可和技术转让费。打个比方,现在3个亿的价格华夏厂觉得太贵,那么三菱可以降到一个亿,只不过今后在每辆车上要求收500元左右的授权许可,只要华夏厂将来销售掉40万台车就一样能够收回2个亿的费用。
  当然这样的话,三菱汽车也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市场风险,如果华夏厂销量不好的话,那么三菱将得不到足够的收益保障。
  但这样却是很不错的谈判策略,足以弥合双方间巨大的价格差距。河添克彦知道韩皓是一个很难对付的谈判对手,必要时候他会聪明地做出一定让步。
  来到虎山华夏厂,看到日a本国旗正高高飘扬在空中,河添克彦对华夏厂的得体招待感到满意。一个人离开国家来到别的国度,背后代表的就是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虽然中日之间在历史问题有分歧,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中方还是显示出泱泱大国的风范和气度。
  韩皓亲自到门口欢迎日方客人的到来,并带他们到自己的工厂内部参观。看到华夏厂现代化的工厂,摩托车正从生产线源源不断下来,河添克彦心里大感惊叹。他本以为华夏厂只是一个小工厂,没想到巨大的规模比起日本知名的摩托车企业毫不逊色。虽然在设备上、管理上、工艺上、工人素质上可以看出跟日a本有差距,但这里的工厂还是大大超出他对中国人的认识。
  河添克彦曾去过五菱、长丰汽车厂,发现那里的厂房都很破旧,管理上也很粗放,工人的素质也不高,做出来的产品相比日方有着很大差距。但在华夏厂,河添克彦发现完全不同的景象,整个厂区井井有条,让他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想了一下这正是日a本本土企业的氛围。
  “不错,我们正是学习你们日方最擅长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推广后发现效果很不错,就一直坚持到现在。毕竟我们两个民族间存在共同的文化基因,对事情的理解思考模式方面很像。”
  韩皓本来想说你们大和民族就是深受我们中华文化圈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一举一动间都有着中华文明的印迹。不过为顾及日方情绪,韩皓换了一种说法表达出来。
  “韩皓君,我终于理解为何铃木桑如此推崇你,你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中国人。如果你们中国有许多像你这样的人才,那么我想对我们日a本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时候,河添克彦抛开了以往的傲慢,他开始认真正视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企业家。
  “河添桑,你太过谬赞了。你们国家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是我们的老师,贵国能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有许多知名的企业家。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我本人在内都还要不断学习奋斗,你给我的高帽子我可不敢接受。”
  韩皓谦虚客气地回答。
  带领日方一行人参观了华夏摩托车厂,之后又来到距离县城10公里的1200亩汽车基地,韩皓让三菱方面看看自己的合作实力。
  虽然价格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三菱汽车也要考虑自己的公司的声誉。如果跟一家不入流的公司合作,虽然得到了金钱补偿,但容易把公司形象败坏。因此,来虎山实地考察之一目的就是看看华夏厂的实际实力如何。
  前戏完毕,接下来就看双方在谈判桌上能否达成共识了!


第八十章 以退为进
  跟三菱的谈判,新来的凌云智也参与其中,在华夏厂所有众人中就属他在汽车行业的经验最丰富,能充当起技术顾问角色。
  “你们三菱的l120的整车技术已经落后现在国际通用水平至少有8年时间,如果贵方依旧不肯降低价格要求高价的话,我们不会当这样的冤大头!因为接近3亿的价格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虽然微车技术你们日a本厂家独树一帜,但不要忘了欧洲也是微型车的故乡之一。如果我们用三亿人民币的价格,肯定可以在欧洲买到不错的微型轿车技术,而不仅仅是现在的微面、微货。轿车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超过微面、微货,想必你们对此心知肚明。”
  凌云智一开始就给了三菱方面一个下马威,他必须得让对方知道三菱并非不可代替的合作对象,华夏厂不一定非得绑死在一棵树上。
  “我们不单单转让车型技术,还包括了配套的发动机和变速器技术,以及对应的生产线设备等,这些无形的知识产权足以匹配我们给出的价格!”
  三菱汽车的一名代表接过话题回答道。
  “你们l120搭配的3g41发动机0。8l排量最大功率是29千瓦,在刚面世时是一款很优秀的发动机。但世界在进步,我们国家东安动力从1984年引进铃木的f8a发动机改款为da462,此款发动机比你们三菱的要差一些。但经过几年的消化发展,现在东安动力的da465q排量已经达到1l,最大功率是34千瓦。好不夸张地说,我们国家现有的量产发动机技术已经超过了你买的3g41发动机。如果你们还拿3g41当宝的话,那我们只有向东安动力请求技术支援,或者直接购买他们的发动机就好。至于变速器,不论是东安动力配套的l3还是唐山齿轮厂的ts120手动变速器型号,都足以匹配我们国家自己的发动机。所以,不要以为三菱的过时技术独一无二,你们现在喊出高价的技术都能在我们国内找到替代品。”
  有了凌云智的加入,跟三菱汽车的谈判变得更加专业起来。如果说韩皓只是从一个大局方向谈判,那么凌云智就是在技术领域进行针锋相对的发言。华夏厂需要三菱的技术,但并非一定只能单向委曲求全。
  听了凌云智的发言,三菱方面的几位代表纷纷私下交头接耳,他们需要时间来判断中方给出的消息是否真实。如果真如凌云智所言,那么三菱方面确实没有了坚持高价的底气。
  “我建议休息一会,下午再开始继续谈判。”
  河添克彦见此情况,主动提议休息,日方需要对资料核实一二。
  韩皓同意了对方的请求,很快日方回到住处,开始用国际长途电话核实中方提出的资料。
  下午,谈判继续开始。
  “我们证实了你们说的情况,确实东安动力研发出了不错的发动机。想不到你们中国还有这样一家企业,依靠消化技术自主研发出比较先进的发动机。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到东安动力参观一二,说不定我们三菱可以跟他们进一步合作。好了,言归正传,虽然你们国家有了一定的发动机技术,但这些技术并不属于你们华夏厂。你们可以购买他们的产品,但不一定能得到他们的技术,所以相对而言我们三菱愿意转让的技术还是具有很高价值。在价格上我们可以做出一定让步,但我们不接受白菜价的报价。”
  河添克彦为接下来的谈判定下了基调,同意在价格上做出一定退让。其实,这也是他本来的谈判策略,面对中方坚持降价的要求他打起了每辆车技术授权费的主意。
  在谈判桌上来回拉锯,毕竟动动嘴就是以百十万计的金额,换算到现实中,华夏厂得卖出多少辆摩托车才能挣回来。
  “好了,我建议允许你们中方先支付前期技术转让费用,其他的金额可以通过在每一辆车上的授权费折算,此外主要的生产设备还得由我们三菱汽车提供。”
  面对双方喋喋不休地争吵,河添克彦抛出了蓄谋已久的方案,他相信华夏厂会动心。
  谈判金额从接近3个亿,现在已经降到了1。5亿,日方突然给出更便宜的方案,韩皓必须给时间供己方好好参详一二。
  “天色不早,我建议我们先用餐,明天再继续谈判。”
  这一次轮到中方主动提出休息。
  “技术授权费,德国大众也在使用。我们一汽大众的捷达就需要每辆车交给大众一定的许可费,包括技术和品牌的授权。所以,在1988年谈技术转让时,德国大众很慷慨,实际上一汽只花了1000万德国马克(约合人民币5600万)就拿到奥迪100技术和一座15万辆价值4亿美金生产高尔夫的美国原装工厂。”
  凌云智开始讲述一汽在跟大众合作时的趣闻。
  当初一汽想上马轿车项目,买了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发动机生产线,就差一点点就跟克莱斯勒签约。可是由于美方狮子大开口,一汽转而跟大众签约。当时为了争夺一汽轿车项目,德国大众大规模降低了技术转让费,奥迪100的整车技术、人员培训和生产模具,只要了1000万马克的白菜价。
  德国大众跟一汽达成的协议是向中国以ckd模式出口组装3万辆奥迪100,同时跟一汽就轿车进一步合作保留余地。
  3万辆奥迪100明显不是大众真正的意图,他们盯上的是一汽列入国家规划的15万辆经济型轿车项目。当时大众的另一个合作伙伴上汽大众生产的桑塔纳在中国已经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完全替代了国家限制进口轿车的位置。如果再能拿下一汽轿车项目,那么大众基本可以独占中国这个庞大充满潜力市场。
  大众先搭上了一汽的路子,以3万辆奥迪100敲开了一汽的大门,然后提出跟一汽继续合作15万辆经济型轿车项目。为此,大众还开出了优惠条件,可以低价转让位于美国威斯莫兰的大众工厂,用来生产引入的捷达轿车。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大众早早就准备进去大干一场,为此在70年代末,到美国建立了这座汽车组装厂,陆陆续续生产了几十万台高尔夫和捷达轿车。结果由于汇率变化,从德国运到美国的散件成本上升,在美国组装轿车挣不到钱,而且车型不受美国人喜欢,大众在美国市场边缘化,只能关闭了这座投资高达4亿美金产量30万的轿车厂。
  本来国家还犹豫要不要跟大众加大合作,把一汽也纳入大众体系,现在大众抛出了价值4个亿美金的工厂作为嫁妆,只要求能继续合作15万辆轿车项目。
  这对一向来精打细算,缺少外汇的中国人来说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