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车-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属新兴国家的印度,在政府支持下大肆吃进欧洲钢铁企业,因为印度就是全球主要钢铁需求市场之一,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无论是安塞乐,还是康力斯钢铁,背后都站着欧洲国家政府的身影。安塞乐有法国、西班牙和卢森堡政府支持,而康力斯则由英国和荷兰政府高度关注。
为促进两大国内钢铁企业欧洲并购成功,印度总理临时出访欧洲,替印度钢铁业站台来公关欧洲国家放松对钢铁企业并购的管控。同属于英联邦国家,印度获得了比其他国家更宽松的政治氛围,尤其企业愿意接收所有债务、保持工厂属地不变和原则上不裁员,打通了并购的政治关键。
在中国企业立足于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时,印度企业已经开始展望世界,通过在某些行业跨国并购来实现蛇吞象的巨无霸运作。
这给了韩皓很大的启示,除了在国内并购相关企业打通产业链外,还得抬头把目光投向全世界,力争在汽车行业学习印度成功经验,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跨国并购。
印度人可以到欧洲并购,为何我们中国人不能呢?
中欧在经贸关系上日趋紧密,如果找到合适目标并购,那么中华集团也可以一跃成为全球前10的汽车大企业。据统计2005年,铃木公司以201万辆销量超越宝马排在全球汽车企业第十位,按照中华集团140万销量的好成绩,吞并一家国外汽车企业再加上自身增长,销量破200万取代铃木不成问题。
在一个月前公布的2005年度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华集团以190亿美金的销售收入再次杀入榜单之中,排名一下子升至266位,跟2004年相比提升了足足221位!这个成绩即将追赶上193亿收入的铃木汽车,当年铃木不屑一顾的中国乡镇企业,现在竟然成为了最大追兵。双方在中国、印度的微车市场上,正开展你死我活的正面竞争。一旦中华集团胜出,那么铃木就将为当年的傲慢以及孤注一掷押宝在微型车市场而付出代价。
2004年度中华集团以126。8亿美元营业收入首次杀入全球500强名单,但排名非常靠后排到了487位,刚好在500强门槛线往前一点。彼时一汽、上汽也都同时上榜,大家都排在450名左右,中华集团在三家之中垫底。
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风云突变,中华集团犹如坐了火箭般发力蹿升,一下子多出60亿美金的营收,跑到了266名的好成绩。而一汽和上汽虽然继续入围,但排名却止步不前,依旧在450名左右徘徊。
这样的排名成绩,让负责500强排名的《财富》杂志工作人员一度认为是数据出错了,要知道本来三家中国汽车企业相互依存,没想到突然有一家一飞冲天。仔细复核几遍,并调取了中国权威统计数据后,他们终于承认中华集团没有虚报数据,确确实实跑在了前面。
并在刚刚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韩皓蝉联中国内地首富没有任何疑问,他凭借1480亿人民币(折合约185亿美金)的身家继续傲视群雄。去年韩皓经过一系列资本并购运作扩张企业版图,以及2006年起内地和香港股市大幅上涨,他的身家从2005年的800亿开始突飞猛进增长到1480亿,几乎翻了一倍。
紧随其后是吉利地产的李树富,依靠吉利地产在港股的热烈追捧市值破2000亿,他的身家也达到了480亿人民币,成功站上了内地富豪榜第二名位置。
老三是鹏润集团的黄鹏润,他依靠国美电器这个资本平台,打造了自己的鹏润系,身家达到了181亿人民币。
跟韩皓和李树富这两个在港股上市的大佬相比,国内富豪们的财富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许多人还未突破百亿天花板。
但和国内老百姓工资增幅仅在10%出头相比,以韩皓为首的富豪们财富增加速度惊人,他们动辄以亿为单位,尤其韩皓的速度按百亿计算,显示了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亚洲经济体,跟印度一样实质上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广大民众对中国内地首富是谁的兴趣已经大减,依照现在韩皓的身家,就算财富不增长,未来10年他都会稳坐在首富之位。反倒是《福布斯》推出的亚洲富豪榜开始吸引众人的眼球,大家都在猜测到底韩皓什么时候才能坐上全亚洲的头把交椅。
不过要坐上亚洲首富的宝座可没那么简单,位列亚洲榜单第四名的韩皓,除了华人李首富身家230亿美金这座大山外,还得跨过印度两大超级富豪把守的大门。
首先是现任亚洲首富米塔尔以250亿美元继续霸占王座,其次是被誉为印度洛克菲勒的安巴尼家族两兄弟,他们继承了主营能源、通讯和金融三大领域的家族企业高达400亿美元财产,一举进入公众视野之内。
如果米塔尔钢铁超级并购成功,那么现任首富米塔尔的身家还会继续上涨。至于安巴尼两兄弟,由于对家族企业经营理念不同正在闹分家,估计也会一拍两散各自成为独立的超级富豪。
看来,在亚洲这块土地上,对首富之位的争夺,将会长时间在中印这两大贫富分化巨大的十亿级人口国度中展开。
回到并购话题之中,韩皓召集人手对可能发生国际并购的汽车企业做研究分析,力争有机会实现自己蛇吞象的梦想。
按照目前国际十大汽车集团分析,十大榜单中的通用、丰田、福特、日产雷诺、大众、奔驰克莱斯勒、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本田和宝马,都不是中华集团可以染指的对象。
剩余菲亚特、铃木、三菱、马自达、五十铃、斯巴鲁等品牌,也都跟前十有千丝万缕关系,如菲亚特、铃木、五十铃被通用汽车入股、三菱被奔驰入股、马自达被福特入股、斯巴鲁被通用抛弃后由丰田接手。
转了一圈后发现,全球汽车行业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并购重组,所有企业都离不开十大汽车集团的掌控。
不过经过深入分析,不少品牌进入这十大汽车集团后并未产生充分活力,反而成为降低集团利润的累赘。它们可能是中华集团获得的机会,因为不断亏损的品牌极有可能会被出售,届时中国人可以借机获得新技术和市场踏板。
像全球最大、品牌最多的汽车企业——通用汽车,旗下就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GMC、霍顿、悍马、欧宝、庞蒂克、萨博、土星十大品牌,甚至还跨国销售相对控股的大宇、铃木和五十铃品牌汽车。
好比欧宝汽车在欧洲就一直亏损,并未产生让通用汽车借其占领欧洲的目标,反而给通用汽车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
同样信奉大即是强的另一家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公司,旗下也拥有福特、林肯、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马自达、沃尔沃、水星八大独立品牌。当初英国汽车业衰落,福特趁机抢下了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三大英伦品牌,同时还顺手在欧洲把沃尔沃收入旗下。
但是过多的品牌反倒没有能形成1+1大于2的预想,内部品牌定位混乱存在对位竞争导致倾轧,新进入福特集团的四大品牌一直处于亏损或者亏损边缘,福特迟迟无法整合它们。
“通用、福特公司可能会出售某些独立品牌以求廋身,进而回笼资金并且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使自己从泥潭中脱困而出!”
“据可靠传闻,奔驰—克莱斯勒联盟极有可能在未来一年内解散,双方迟迟无法有效整合是关键原因。德国人再也不愿意每年花费数十亿美金为克莱斯勒公司输血!”
……
这些都是美国权威媒体专家做出的分析预测,他们非常不看好美国汽车公司的未来。
由于油价上涨,卡车和SUV销量下跌,加上背负着巨大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开支,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美国汽车公司纷纷陷入巨额亏损。
在2005年,通用汽车曝出巨额亏损,一共损失了105亿美金。进入2006年,亏损的步伐依旧没有停止,上半年依旧亏损超过30亿美金。
同为难兄难弟的福特汽车也逃不过亏损的命运,他们在2005年度亏损了86亿美金,今天上半年继续亏损58亿,全年预警亏损达到90亿美金。
就连有奔驰加成的克莱斯勒,也将预警2006年度亏损高达15亿美金,并且还有180亿的退休金和退休福利的支出缺口。
当年宝马认输从罗孚汽车悻然而退,奔驰不信邪吞并了克莱斯勒汽车。没想到10年时间不到,他们也将重蹈德国老乡宝马的覆辙,准备从克莱斯勒汽车铩羽而归。
3年前通用汽车带头跟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组织(UAW)达成协议,答应了UAW提供高福利待遇的要求,成为压倒美国汽车公司的导火索。日趋庞大的福利支出,没有预想中迎来销售收入高增长,竞争不过本土建厂的日系汽车,此消彼长之下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一步步走入泥潭迈向死亡。
奔驰凭借奔驰品牌高达几十亿美金的净利润完全可以支撑克莱斯勒公司10来亿美元的亏损,但在看到克莱斯勒日趋增加的退休福利待遇金额后,真正被从美国市场吓退了!
当中国汽车市场欣欣向荣之际,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正发生令人难以想象的困境!
这些变化都将传导到全世界,引发新的汽车业格局变动。
很快,韩皓期盼中的并购机会就这样不期而遇降临了!
家人有恙,四天跑了三天医院,无暇安心写作,更新缓慢,只能今后尽量补上了,望大家见谅。
第四十一章 机会来了
提到三菱汽车,广大中国人对其是又爱又恨。
当年三菱帕杰罗SUV在国内一枝独秀引领时代潮流,结实耐用的品质赢得许多人喜欢,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领导专车的首选。后来曝出刹车门事件,三菱口碑一落千丈,三菱也从国内日系一线品牌沦落到三流产品之间。
在90年代后期全球兴起的汽车业兼并重组大潮中,许多汽车巨头为了让自己规模壮大纷纷兼并弱小对手。奔驰在跟克莱斯勒合作后,又在2000年以19亿美金加技术合作方式获取了三菱汽车34%的股份,后来又从沃尔沃手中接收3%三菱汽车股份,从而跻身最大股东行列,正式掌控了这家日系汽车企业。当时幻想“德美日铁三角”豪华阵容,奔驰主打欧洲,克莱斯勒拿下美洲,而三菱是亚洲战略的主导者。
可没想到三菱汽车后来被曝出大丑闻,刻意向政府瞒报车辆质量瑕疵和顾客投诉多达二十年时间,涉及超过百万辆汽车需等待召回,公司高管被警方逮捕调查,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看来彼时传出的中国刹车门事件并不是偶然,而是三菱汽车丑闻的一小块拼图。
为了平息此次丑闻和召回车辆,三菱汽车预计需要拿出7000亿日元(64亿美金)来拯救,这个巨额数字实在无法让奔驰接受。按照三菱当前的盈利状况,未来20年才有可能还清这笔巨款。如果答应按股份出资承担救济金将高达20亿美金,这将提前终止奔驰提出的“铁三角”计划,因此务实的德国人决心退出三菱汽车这个巨坑。
在2004年中,奔驰跟三菱汽车友好协商退出事宜。先是把手中24%的三菱汽车股票由三菱集团回购,把三菱汽车股份降到了13。45%。然后就在前两天,奔驰又把手中剩下的12。4%三菱汽车股票卖给了高盛银行,作价5。48亿美金。
众所周知,高盛做出一家投资银行,他手中的三菱汽车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