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车-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它吧,帮我打包起来。”
韩皓连价格都没问,就直接买下。
买单时,韩皓看了一下这条披肩价格后面好几个零,计算单位还是美金。果然不愧是压箱之宝,售价还真配得起其身份,不过这点钱对韩皓来说只是无关痛痒。
这也算是韩皓人生中偶尔的大手笔个人消费支出,平时自己的衣食住行他倒不是很在乎,这次为了这条围巾倒是下了本钱。
陈灵兮坐在课堂上看着黑板听老师讲课,但她的神思却飞出了教室。
韩皓犹如南飞过冬的鸟儿般渺无音信,数了一下今天已经是第6天,没想到出国考察要耗费如此长时间。尽管一再暗示自己不要再想起韩皓的情况,但越是压抑反倒越是关注,这让陈灵兮有些无可奈何。
就在昨晚,她又做起了梦,梦见自己又和韩皓同乘一辆车,只不过换成了自己开车。没想到后来自己怎么踩刹车都刹不住,整个车一直往前冲,弄得陈灵兮半夜吓得醒了过来。
这时,她的手机震了一下,预示着收到一条短信。
“我刚下飞机,准备还书给你,顺便给你带了礼物,中午12点半学校附近老地方见。只等你10分钟,过期不候。”
发信人显示“X”,这正是韩皓的代称。
直飞首都的航班凌晨2:30在孟买起飞,抵达首都机场正好是早上11:25,韩皓在飞机上踏踏实实睡了一觉。12点半,陈灵兮不会上课,但是老地方到底在哪里?韩皓没有明说,照他的意思就是要陈灵兮自己猜测。
“:)”
明白了韩皓的意图,陈灵兮回了一个笑脸过去。就冲着还书两字,她就不得不赴约。
自己跟韩皓在学校附近交汇的地方,除了医院、沙县小吃店、麦当劳外,也没有其他地点可选。三者之中,医院首先排除,麦当劳有可能但人来人往,所以只剩沙县小吃店一个点可供选择。
陈灵兮稍微分析一番,就明白了韩皓所说的老地方指哪里。
骑着单车背着书包,准时来到那家沙县小吃店,果然就在门口看到了一辆SUV“唐”停在此处,从车牌熟悉的号码陈灵兮心知自己没有找错地方。
“我就知道这点小问题难不住聪明的你!”
韩皓一看到陈灵兮如约而至,立即心情大好,几天时间不见他觉得对方好像漂亮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在印度看多了异国他乡的女同胞,一下飞机韩皓觉得还是中国的女性更漂亮。
借着考察间隙,韩皓把两本书都看完了,现在正式还给对方,毕竟是以陈灵兮名义借出来的书籍。
“为了感谢你的帮忙,这是随手给你带回来的礼物,不值什么钱。一位印度小朋友追着我,要求我买下他母亲的作品以供他们家生活。我看举手之劳,一举两得,便拿了回来感谢你。”
韩皓轻描淡写说道。
这个例子不是他编造的谎言,而是确实在酒店周围被印度小孩拉着买了一条披肩,只不过那条披肩跟韩皓自己购买的掉了包而已。
他把用陈旧印度报纸包着的披肩拿了出来,递给了陈灵兮。
“这——”
自小得知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礼物,陈灵兮看着韩皓递过来的披肩有些犹豫。
“我记得上次在医院你的围巾沾了血,这披肩不大可以当围巾使用,而且只花了二百多人民币。如果你过意不去,可以把钱给回我,路费就不用加上了。”
韩皓见状,把披肩展开来比划道。
他的报价可是比真实价格要低了几百倍,真要说出实话,估计陈灵兮打死都不敢要。
“好吧,那我就谢谢你了。”
听了韩皓的话,陈灵兮也不再扭捏,大大方方接过披肩这个礼物。她打算今后找个时间,挑选一样价格差不多的礼物回给韩皓,这样一来互不相欠。
“这手感很好,印度的东西真如此便宜吗?”
陈灵兮摸了一下披肩的材质后问道,她一直怀疑韩皓是不是少报了价格。
“印度购买力弱,就像美国人来中国消费一样,人民币在当地比较值钱。而且印度一直都是手工纺织业传统大国,他们的东西物廉价美。我是直接从生产者手中购买,少了许多中间环节。”
韩皓回答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回到宿舍,陈灵兮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印度羊绒披肩售价,发现价格在300—500元之间。
“回礼的话就按500元标准应该足够了!”
想着自己存下来的奖学金足够应付,陈灵兮一个人在电脑前呢喃道。
第一百一十章 探望前辈
中华集团敲定跟塔塔汽车22亿的大手笔投资,必须经过发改委和商务部的双重审批,然后再到国家外管局办理外汇登记,通过指定银行把资金转到印度。
在国家发改委某科室,工作人员收到了从浙海省发改委递交上来的项目申请。
“咦,中华集团怎么打算到印度投资建厂,而且金额还如此之大。印度人能买得起汽车吗?现在敢到印度投资的中国企业可不多,这个首富可真是胆子大。”
一位工作人员趁着没有外人,对身旁的同事说道。
“你没听说吗,华清天大,都不如胆子大!这些年能发财的,哪个胆子不大!像我们这种胆子小的人,只能是坐办公室看着别人发财了。”
作为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华清大学和天京大学一直都是国人向往的高级学府。在偏远的县城,谁能考上这两所大学,整个县都敲锣打鼓相送。但伴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评价一个人到底行不行的标准越发简单直白,就看挣到的钱多不多。
另一位同事听完,随声附和道。
“听我一个到过印度旅游的朋友说,现在那边就跟中国改革开发前的发展状态差不多,穷的叮当响。到印度生产汽车,还真不知道卖给谁!摩托车有些靠谱,但那么快上马汽车就让人看不懂了。”
又一位同事加入了讨论话题圈子。
“管他呢!反正亏的话又不是咱们的钱。赶紧帮忙核对一二,看看材料有无遗漏,没有就上报。这桩合资项目上面有人打了招呼,都盯着呢!”
一位看似主管的工作人员发话道。
中华集团在俄罗斯的投资项目初见成效,近期已经被政府高层领导在内部会议上不断提及,现在又迈向印度市场,得到有关首长的大力支持。
跟国内其他汽车厂家象征性出口几百几千辆汽车不同,中华集团是真正意义上走出了国门,到国外投资设厂把中国汽车品牌对外输出。
“唐”在俄罗斯市场,凭借出众的性价比,短时间就攀升到4000辆销量目标,成为俄罗斯国内知名的中国货。
“中国汽车到底行不行,还得走出国门瞧一瞧,我看中华集团就做得不错嘛。据说他们的新车在俄罗斯市场很快就站稳了脚跟,还跟其他国际品牌相比不落下风。
作为国企老大哥,更要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将来走出国门,不能让后来居上的民企小弟抢了风头。
中华集团能做到的事情,我相信各大国企老大哥们,一样可以做到!”
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举出中华集团的例子说道。
紫禁之夜即将举行,韩皓提前来到首都,特意前往首都一家著名的医院探望病人。
来到高干病房,韩皓见到了正躺在病床上看书的中年人,一段时间不见在病魔折磨下对方显得越发清瘦。
“老李,看看谁来了!”
他的爱人看到韩皓很是惊奇,其很快认出了首富的身份,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专程前来探望。
“李部长,您好。我刚得知您抱恙住院,特地过来探望。”
韩皓提着刚买的果篮如此说道。
“小韩厂长,啊——不对,现在得改口叫韩总了。现在你的名字可是在国内汽车界如雷贯耳,听说准备到印度投资建厂了!”
躺在病床的是商务部前任部长李之泉,他前段时间在任上查出患了重病,不得不紧急入院治疗,也卸下了领导职务安心养病。
“您还是叫我小韩厂长吧,听起来亲切。”
把果篮放下,韩皓赶紧说道。
李之泉可以说是中国第二代汽车人,跟见证一汽、二汽诞生的陈铸韬先生相比,他是在共和国旗帜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专业人才。69年大学毕业他就分配到一汽工作,在一汽呆了20年算是汽车界的前辈。
当年一汽从大众手中凭借奥迪合资项目,白捡了一个完整的美国大众汽车工厂回来的大手笔操作,就出自他之手。以及一汽购买克莱斯勒488发动机,也是他亲自出马谈妥,还让美国人赔了一笔违约费,这些都是中国汽车界的经典案例。
正在由于在一汽工作的出色履历,李之泉在90年代初调任中央,出任机械工业部的副部长,支持了1994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后来又参与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进程,成为令外国谈判代表无可奈何的谈判专家,随之在2003年出任中国首任商务部长一职。
“李之泉同志具有丰富的国际谈判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出色的地方中央工作经历,他是我们国内为数不多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大局观的专家型官员,出任这样极具挑战性的新职位非常合适。”
在他获得部长提名之时,首长如此评价道。可以说,李之泉就任新创立的商务部长属于众望所归,中外媒体都一致看好。
在中华集团打算到俄罗斯建厂投资时,就得到时任部长李之泉的大力支持,为此韩皓跟对方在陈老的牵线搭桥下建立了良好关系。
“老凌委托我赔罪,他说忙完手头的项目,就飞来首都看望你。”
李之泉患病的消息保密很严,韩皓等人都是刚刚才知晓。此次前来探望,韩皓并不是冲着对方的官位,而是行晚辈对前辈的敬重之礼。
“你们啊,一个个小题大做。人总要去见马克思恩格斯,少了我李之泉,地球一样转。”
戴着帽子掩饰化疗脱发的前部长如此坦然说道。
“小韩厂长,原谅我倚老卖老,坐这里吧。给我好好讲讲在印度是什么情况,你们中华集团又有什么大手笔操作。”
放下书,指了指床边的椅子,李之泉兴奋地对韩皓说道。
一提到工作,自己丈夫就跟换了一个人似,他的爱人见状以打水为名留下两人在病房内交谈。
韩皓捡着在印度的主要行程对李之泉简述了一遍,尤其听到莫迪这个人时,他让韩皓补充了许多细节。
“莫迪这个人,我到国外开会时跟他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就说很敬佩中国的发展经验,想在印度探索合适国情的发展之路。
照你的讲述,我想你们在印度的投资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印度正需要外资来帮忙建设发展,中国是他们潜在的投资对象。
你们在俄罗斯的成绩我从内部简报上看到了,看来走得比较顺利,今后俄罗斯会是中国汽车的一大市场。印度具有11亿人,他们跟我们国家很像,你提前进入印度市场,好比当年大众来到我们国家一样,非常具有前瞻性。
我跟XX同志提起过,要多关注你们中华集团,试水海外市场很危险,国家要在背后替你们保驾护航。”
无官一身轻,李之泉谈起自己的见解没有过多顾及。XX同志就是新上任的部长,他刚从辽阳高官一职调任。没想到在交接工作时,李之泉还特意点了中华集团的大名。
“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