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造车-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上去多方共赢唯一亏的就是国家税收,所以中央肯定不会置之不理,韩皓出声问道。
  “呵呵,你说的不错,据说上个月底国家就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执法联合行动,打断了许多走私途径。所以,这样看来明年发动机市场可要热闹了。”
  为何郑南急着去渝州商讨发动机供货协议,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原本遮遮掩掩偷进国门的发动机数量大幅下降,僧多粥少,国内仅有的发动机产量肯定会引起各方厂家的争抢。
  “为何你们钱江厂不自己研发发动机?”
  韩皓问出了关键问题所在。
  “唉,一言难尽。”
  这个问题,郑南也难说清楚,国企里面的争权夺利真是不好对外人言。造不如买,厂里领导还有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其实厂里早就提出研发自己的发动机,结果进度缓慢,人浮于事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制造出来的发动机没通过验证。尤其现在厂里产品供不应求,效益过得去,市里省里空降了许多干部进厂镀金,外行领导内行,就更加没人关心推进发动机的项目了。要不是技术水平过硬,郑南也早被排挤靠边站了。
  列车在奔驰,韩皓也得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识到各地的风土人情,终于体会到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作为行家,郑南也看了韩皓带出来推销的新外壳,结实耐用,尤其工艺细节处理上尤为精细,问了一下价格,性价比很高。如果自己还把控着采购部,那一定会优先采购这批货。可惜自从马啸天来了后,采购大权就旁落,他没有太多话语权。现在发动机要不是厂里管得严,郑南跟渝州那边同行关系好,不然也轮不到他出马办事。
  说起钱江厂现状,郑南也是一副无奈,之前厂子从小变大,搞得红红火火,大家劲往一处使。现在省里市里空降了不少干部进来,许多还把持着关键职位,弄得厂里普通工人怨声载道,人心开始散了。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弄出一块绿油油的菜地,现在却闯进了不少蛀虫在菜叶上乱啃,如果不及时清理,整个菜地都会被毁之一旦。但蛀虫却个个大有来头,轻易动不得,所以菜农们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欺骗自己蛀虫吃饱后会自行飞走。
  韩皓没有知道自己是钱江厂副厂长身份就上来套近乎推销产品,郑南不由对他高看了一分。得知韩皓已经按流程选送样品到厂里检测,郑南便不再多说什么。马啸天现在有靠山都快嚣张到连厂长的面子都不卖,郑南自不会上前自讨无趣。韩皓也不会把自己跟马啸天交恶的事情到处张扬,一切靠实力说话,将来如何变化走着瞧。因此在外壳产品进钱江厂一事上,两人保持应有的默契,只蜻蜓点水没有进一步细谈。
  幸好选择了卧铺可以躺着休息,不然39小时的硬座,韩皓有些不敢想象,实在是太考验人的毅力了。
  从渝州火车站出来,韩皓、王二宝两人就跟郑南分别,毕竟双方各有工作任务,不过约好了回到家乡后有空再聚聚。
  渝州果然不愧为山城称号,抬头就能见到火车站就坐落于山脚下,远处就是浩浩荡荡的长江。依山而坐傍水而栖,习惯江南小桥流水风格的韩皓一来到渝州就被巴蜀之地的豪迈大气而触动。
  韩皓先得找住宿的地点,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来到嘉陵摩托车厂附近的招待所住宿。凭身份证订了一套双人房,简单洗漱后两人便开始前去厂区推销。
  跟韩皓想象中现代化厂房不同,嘉陵摩托厂呈现出一种历史厚重的底蕴,整个厂区沿用苏联式建筑风格整齐规划,陈旧巨大的厂房显示出它曾经历经的荣耀。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兵工厂,改革开放后响应国家号召军转民,嘉陵厂进而转型生产摩托车。1984年跟本田公司合作,它引进投产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车型嘉陵jh70。
  工厂大门外,一辆辆大货车正排队等待着提货装车,侧面反应出嘉陵厂生产的摩托车供不应求。
  来到采购部,里面的工作人员一听是推销摩托车外壳,就不耐烦地把韩皓和王二宝轰走。
  “外壳我们下属分厂承包了,我们不对外采购。”
  一再追问下,对方才给出了拒绝理由。
  “我们做的外壳质量好,又便宜,可以订制并降低成本。”
  韩皓不死心拿出来外壳样品推销道。
  “最烦就是你们这些外地人来推销,都说了不需要。我们厂有规定,只允许采购下属分厂的产品。你们的东西再好都没有用!”
  本来也没寄太大期望能打入产量高达50万台车的大厂供应体系,不过对方一刀切的死板供应链体系给韩皓留下了深刻印象。菜市场买菜都知道货比三家,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嘉陵厂神秘高大的面纱在韩皓心里扯下了半分。
  从工厂提完货离开的大大卡车上,韩皓看到了基本都是jh70产品,还有极少数售价昂贵的jh125新品。单凭一款jh70产品畅销了近10年没有进行大更新换代,韩皓在心里想嘉陵厂吃老本惯了,未来不求变应该竞争力会大幅下降。
  转而来到嘉陵厂的维修部,果不其然这里的发动机零件比钱江厂还要多,市场上主流的发动机配件都能在这里见到。韩皓来到嘉陵厂生产的70cc发动机区域,就是钱江厂采购的型号,发现这里也摆放着成套零件。估算了一下价格,发现跟钱江厂定价一样都是1300元成本,其中大有利润可图。
  他心中大喜,岂不是可以在这里克隆钱江厂采购模式,大肆购买发动机配件,然后运回虎山去组装。
  韩皓不动声色采购了一套70cc的配件,果然营业员没问太多就把零件找全给了他。
  有戏,按捺住内心的冲动,韩皓在心中形成了一个计划,就是把嘉陵厂的零件搬空,趁时间差挣一笔快钱。
  不过在此之前,他依旧按计划到建设摩托厂考察了一番。建设厂生产的cy80弯梁车,同样引自雅马哈公司车型,跟嘉陵的jh70一样,也是在1984年左右投放市场,成为一代经典国民摩托车。工厂门口停满了提货的大卡车,主流产品还是cy80,它跟嘉陵厂一样面临一款老年产品打天下的窘境。不过建设厂的发动机零件定价就紧跟市场行情,韩皓算了一下没有套利的空间。因此,韩皓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嘉陵70cc身上。
  韩皓来之前,就预计到可能会在渝州找到发动机零件套利的机会,所以他把家里的钱都存入了工商银行新推出全国通存通兑的卡上。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韩皓在附近租了一套民房,跟王二宝搬出了招待所就住在这里。棒棒工是山城渝州市特有的劳动工人,由于渝州市区就建在山坡之中,走街串巷需要爬坡上坎,因此货运搬运时需要用到人力帮忙。一根竹棒一对肩膀就是棒棒工吃饭的家伙。
  韩皓采取了在家乡用的方法,以编号对应形式雇佣棒棒工帮忙到嘉陵厂维修部进行发动机零件大肆采购,短短5天时间就把卡上金额几乎消耗殆尽,其中包括了庞爱国把手头100多台组装好的发动机套现以及东拼西凑借来的30万块。
  整整946台发动机全套配件,韩皓及庞爱国几乎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到这一次采购当中,堆满了大半个屋子。
  维修部突然冒出的大批量采购引起了嘉陵厂的警觉,加之郑南正好在洽谈合作时也说了钱江厂经历过同样的情况,经过排查很快大家都发现了定价上的漏洞,心想不知道被哪个聪明人钻了空子。这次零件定价上的漏洞反应了大国企嘉陵厂、钱江厂内部体制僵化,对市场灵敏度反应不够,依旧以计划经济思维来应对即将来临的市场经济大潮。
  郑南脑海中闪过一个人物,心想不会那么巧合就是韩皓搞出这样的大事来吧。先在浙海,后到渝州,都有韩皓出现的身影。如果是真的,那他得重新评估这个虎山车神的实力了。
  韩皓当然心知自己的大肆采购会引起对方反应,但想必郑南来渝州说不定就会把钱江厂的情况说明,何况听说来年发动机可能会更加供不应求。每次一小口抵不上一次一大口,如果对方及早发现漏洞,那么一小口都吃不到。因此,韩皓还是决定先干完这一大票,及早落袋为安。
  更何况自己用钝刀割对方的肉,如何不是对自己温水煮青蛙。组装发动机零件的钱来得太容易,会让人沉迷其中,就不会有破釜沉舟研发自己发动机的决心,韩皓内心其实还有这番考虑。
  在棒棒工发现嘉陵维修部的零件采购价提高后,韩皓忐忑的内心反而安定下来,这一大笔可遇不可强求的快钱终于来到收尾阶段。
  当韩皓带着王二宝乘火车托运946套发动机零件顺利返回江州之际,前来接车的许汉通告诉他一个不那么开心的消息。


第二十章 以牙还牙
  “钱江厂欠的货款迟迟不肯跟我们结算,已经拖欠了22万多。”
  许汉通找了一辆五十铃轻卡到江州火车站接货,路途中他向韩皓汇报了这个消息。
  不用说自然是马啸天搞的鬼,之前一向来两家都合作愉快,为何偏偏在两人翻脸后就卡住货款不放,韩皓一想便了然于胸。
  签了合同,又有收据,对方还是国营大厂,赖账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拖货款倒能狠狠恶心你一把。22万多的货款没回收,再多一个月足以拖垮韩耀厂的正常经营了。做生意的人都知道,维持资金链顺畅是多么重要的事情。现在厂里的资金全都投入到采购发动机零件上,本来就没多少钱,再给马啸天来这么一下,还真是吃不消。
  恶人需得恶人磨,韩皓心想不能老让马啸天这样欺负,必须得想办法还击一二。
  946套发动机零部件运回厂里,庞爱国兴奋得手舞足蹈,之前他可是下了极大勇气才四处求援,凑足了自己名额的15万块打到渝州给韩皓大量采购。没见韩皓人影回来,他忐忑的内心就无法平静下来,毕竟这算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投资。现在人回货到,他内心已经在盘算这一笔投资自己能分得多少收益。得出按20%分成,自己至少能挣个5万块,相当自己辛苦修车4年的收入,庞爱国心里乐呵呵。
  70cc的发动机收购价已经开始上涨,比之前提高了30元钱,反映出市场上发动机缺货的传言部分真实。
  出去一趟,韩皓沉稳了许多,不再是遇到事情便一惊一乍的少年。人的气场是可以锻炼出来,现在工厂上下都唯韩皓马首是瞻,他不得不压抑自己活泼的一面,尽量表现出和身份相配的气质和举止。短短时间,韩皓必须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吸收各种知识能量让自己充实起来,力争足以胜任领导家里工厂发展的重任。
  1天后,北上南下的两组人马也按时回到了虎山,跟韩皓在渝州推销外壳一无所获比起来,牛大伟和田光明相对要好上一些。他们分别推销出5000套和7000套的订单,不过均价却降至155元。
  这样的成绩彻底打消了韩皓想凭借新外壳支撑起工厂的念头,新外壳虽好,但在市场上却拉不开和普通制造商的差距,整车厂最看重的依旧是价格因素。摩托车一直供不应求,顾客不挑剔,整车厂也无心在质量控制上花更多的精力和成本。韩耀厂打不进大整车厂供应体系,暂时的技术领先优势无法保持多久,茫茫多的竞争对手迟早会追赶上来。因此韩皓觉得还是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