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造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距大学开学还有10来天时间,韩耀厂的烂摊子目测他无法丢下独自一人跑去读大学,所以至少未来一年内韩皓将继续担任代理厂长之职。
  研究摩托车发动机?
  牛大伟在中专学校时就知道发动机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无论是拖拉机还是摩托车的发动机,都不是一个小五金厂能够涉及。
  发动机要求的工艺和技术都很高,我们能做出来吗?
  对牛大伟的疑问,韩皓信誓旦旦说发动机也是靠一个个零件组成,只要我们仿制对了零件,就能够组装成发动机。咱们中国人不是从无到有造出了两弹一星,摩托车发动机有什么大不了。待这一次外出推销兼考察之旅结束,他就打算集中力量来研究开发摩托车发动机。
  组装钱江厂发动机零件的成功,让韩皓现在信心大增,他认为摩托车发动机的仿制很快就能成功。跟韩皓的乐观不同,牛大伟略显悲观。因为在课堂上听过老师讲解,知道发动机就算外观完全一样,但由于材料铸造工艺的不同会对寿命有很大影响,发动机最重要就是要稳定耐用。而且现在国内的摩托车发动机基本都是日本技术输入,国内厂家基本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他问韩皓懂发动机工作原理吗,韩皓吞吞吐吐的回答让牛大伟心底更加没有底。
  不忍心打击韩皓的积极性,牛大伟心想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现在最主要还是想想外出推销的计划。
  两人半聊天半争论,反正就是打发时间,韩皓一直坚信自己就是能研发出发动机,不行就去找专家帮忙。
  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原本走过摊位前,听到了韩皓与牛大伟的争论,便站着一旁听了小半天。
  “听说你们这里招收高级技工?”
  待两人争论结束,中年人走上前询问。
  第一次有人敢主动来询问高级技工的职位,韩皓抬头望向对方。只见其一身洗得发白的天蓝色工作服,戴着眼镜,平头中藏着不少白发,但仪表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看气质,就有电视里国有大工厂里面的工人主人翁的派头。
  “是的,只要有国家认证的证书,我们厂就需要!”
  原来厂里负责操控日本机床的曹大川走后,厂里就没有了技术坐镇的人才,韩皓心想趁机在招聘会上找找,也为将来研发发动机准备。他对高级技工其实没有概念,心想技工一般都是流水线的工人,高级技工应该比厂里工人要高一些水平,找个像曹大川这样的人回去就好。
  “那你看看我这证书算合格吗?”
  中年人递过来一本收藏得很光亮的红本证书,韩皓打开一看。
  “苗振华,七级钳工。”
  韩皓在心里默念,下面还有正儿八经的国字头部门钢印。装模作样看了老半天,韩皓也不知道这个“七级钳工”是什么概念。于是他把本子递给了牛大伟,让他看看门道,而他则向来人问起了问题。
  “普通机床会开吗?日本进口的二手货。”
  叫苗振华的中年人想了一会后回答,应该没问题。
  这时,韩皓感觉到牛大伟在偷偷拉扯自己的衣角,转过头看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七级钳工啊!货真价实的人物。自己中专学校里牛得一塌糊涂的教学老师傅也不过是六级钳工,已经是可以在学校跟校长平起平坐的地位。现在出来一位七级钳工,韩皓还不知道对方的价值。
  “苗师傅,您请坐,我帮您倒水。”
  牛大伟吓得赶紧起来让座,并且亲自去倒水。现在他的水平就是不入流的技工,苗振华按道理算应该是技工这个行业站在顶峰的人。
  八级钳工号称钳工之王,属于中国最顶尖的匠人,当初原子弹、卫星就是他们用简陋的机器捣鼓出来。任何一个八级钳工都属于国家战略级人物,但凡国内知名的机械大厂都会有一两名八级钳工级别人物坐镇。
  新中国建国时大规模接受苏联援助,因此在技术工人等级上也借鉴了苏联模式,把技术工人分为八个等级,最高级别就是八级。
  苗振华七级钳工身份,估计在现场唯独一份,因为七级、八级技工人才都是国家重点关照对象,不会轻易流出社会。由此,也不知道为何苗振华会出现在虎山县每个月底都会例行举办的人才交流会上。
  看到牛大伟毕恭毕敬的态度,韩皓自然也知道苗振华来头不小,因此他也用上了敬语。
  “您确认要来我们韩耀厂吗?我们只有20多个工人不到的生产规模。”
  自家工厂庙小,韩皓害怕请来一尊大神都没处放,他只要一个会操作日本机床的工人就行。
  “退休在家没事干,就当重新发光发热回报社会。”
  苗振华和蔼笑着回答。
  月工资500元,2天时间内来厂里试用考核合格就正式录取,韩皓对苗振华说了条件,还把自家工厂地址写上。
  接过韩皓写过来的地址纸条,苗振华方方正正折叠好收入口袋,和韩皓、牛大伟打了一个招呼后就转身潇洒离开。
  “韩皓,你可算是捡到宝了!七级钳工,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随随便便把名头一亮,就是各大工厂争抢的对象。”
  牛大伟激动地对韩皓说道。
  “有那么厉害吗?”
  看到牛大伟大呼小叫的模样,韩皓不相信苗振华有描述中这般神奇。
  不知道是牛大伟开了好头,还是韩皓运气来了,接下来小半天,韩皓又面试成功了两名推销员人选。一位是已经有2年经验的田光明,他之前的工作涉及过摩托配件推销,初中学历。另一位是跟韩皓一样刚毕业的高三学生高波,他没考上大学又不想复读,就出来工作了。
  韩皓也给了他们2天时间解决个人问题后就来厂里报到,例如牛大伟就得回罐头厂辞职。
  此外,在牛大伟提醒下,韩皓把招收高级技工人才的“高级”两字去掉,薪酬也降到了360元,招到了3名有技术基础的流水线工人,他们将协助庞爱国组装发动机。
  回到厂里,姐夫庞爱国告诉韩皓一个不妙的消息。


第十八章 外出推销
  “钱江厂的发动机零件缺货了?”
  在派人大规模采购了116台完整发动机零件后,钱江维修部的发动机零件供货紧缺了,现在对外是无机可卖的境地。
  韩皓听完消息后也挺惊讶。
  “会不会咱们的小伎俩被发现了?”
  庞爱国担心地问道。
  “照理来说不会,因为我们已经很小心了,何况卖出去的整机也没几台啊?”
  新交付给甘朝祥12台发动机,如此小量应该不会在市场中引起波澜。推测还是钱江厂真的没货了,毕竟他们厂没有自己的发动机生产线,现在装配的发动机据说是从渝州那边采购运过来。
  一个劲猜测没有用,只能是静观其变了,韩皓让庞爱国安心把剩余的发动机组装好出售。
  第二天一早,韩皓假装卖家来到钱江厂维修部,询问购买发动机零件的事宜。从店员口中,韩皓得知了对方确实仓库没货,正准备从渝州采购回来。对方也在纳闷,为何这个月零件消耗量如此之快。得到这样的消息,他原本提着的心落到地上,只要没被发现就能继续从钱江厂这里挣快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赶赴渝州考察的信念,看看传说中的摩托车圣地是怎么样光景。
  回到厂里,就看到苗振华正襟端坐着在门卫室看报纸,门卫见韩皓回来赶紧把他叫过去。
  “他说是厂里新来的技工师傅要见你,我看他像国家干部模样,就让他在门卫室等你。”
  点点头示意知道,同时表扬了下门卫尽责和处理得当,韩皓亲自上前去欢迎苗振华的到来。
  “苗师傅,您这来得太早了吧?我还没心理准备欢迎您的到来。”
  苗振华放下报纸,站起来摆摆手回答道。
  “早日上岗有事做,不然天天看报纸怪无聊。还有以后不要喊苗师傅,多见外,就喊我老苗吧,毕竟要跟着你混饭吃。”
  那行,韩皓也不见外,立马就一口两口“老苗”喊上了,因为他不像牛大伟打心底仰望苗振华不敢造次,何况他还是代理厂长。
  来到二手日本机床前,许汉通、陈典两人知道韩皓新招了技师,也赶过来围观苗振华的测试出场秀。
  日本机床上写的日文都在下方用胶布贴上了汉语翻译,尤其一些操作按键下面对应着中文,苗振华简单观察一遍后,按下开关启动了机床上手。
  然后他从自己的挎包拿出一个圆形钢块,又从口袋掏出一支粉笔,在钢块上画了一个锤子形状。
  随着机床的轰鸣声,划线、锯切、锉削、钻孔、研磨等步骤一气呵成,不到5分钟一把亮闪闪的小锤子出现在韩皓面前。这还不算完,制造锤子剩余的边角料,苗振华再次把它们投入到机床中。在他神奇的双手下,边角料犹如有了生命般在机床上翩翩起舞后脱胎换骨重生,很快一把小开口扳手、两把小锉刀又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个时候,韩皓终于明白牛大伟为何对老苗如此毕恭毕敬,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工具,还是习惯用自己造的,顺手。”
  苗振华拿起小锤子对韩皓笑着说道。
  一旁的许汉通和陈典两人也都看呆了,他们何时见过有人能“人床合一”般随心所欲干活,这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大师在表演,举手投足间就显露出长达几十年的深厚功力。
  “厂里还有胶布吗?这机床的日语翻译有些错误,容易误导操作,我来改一改。”
  不等韩皓消化完他上一句话,接下来的话又让围观的众人差点跪倒在地。到底是什么运气,让韩皓招来了这样的一个大人物。
  韩皓心想自己看上去不像电视上演的真命天子,厂里也没什么钱,为何苗振华愿意屈尊来到自己家的小工厂。
  于是他客客气气把苗振华单独带到了办公室,打算聊一聊问问底细。
  “哦,其实我就是觉得好玩,反正退休在家里呆不住。昨天你不是和人争论说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摩托车发动机吗?我听了挺感兴趣,就想来看看你能不能成功。”
  原来是这般理由,韩皓转念一想,激动地问道。
  “老苗,难道你会造摩托车发动机?”
  “不会,说实话我还没见过它的内部构造,一直挺感兴趣了解下。”
  苗振华的回答泼了韩皓一头冷水。
  突然出现的牛人,韩皓必须得问一问来历,因为不寻常的情况下总有不寻常的背景。
  “以前在山里工作,后来厂子撤了,我就打报告退休带着老伴来浙海省跟嫁过来的女儿一起生活。”
  对方不愿意细说,韩皓大概了解是怎么回事,也就算把来历这事揭过去了。
  经过交流,韩皓也了解到像苗振华这样的人,他可以依据设计好的图纸加工出合格零件,但他不能设计出图纸对零件进行发明创造。打一个形象比喻,就是苗振华像人的双手灵活能干,但其不能代替大脑的指挥作用,因为它们是不同的领域。
  原来是这样,韩皓终于明白了两者的区别,现在他要研发发动机,必须找来一个合格的大脑。如果有了大脑和手,那么仿制发动机就不在话下。
  韩皓把苗振华带到工厂后边的库房,里面正整整齐齐摆放着从钱江厂采购回来的发动机零件。
  “有点意思!”
  听了韩皓对零件来历的介绍,苗振华自言自语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