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车-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和风神蓝鸟共线生产,虽然是同一个厂区,但生产b1轻客的厂房却在另一边角落。为此,韩皓还特意进口补齐了不少生产设备,还从被国家拍卖的雷江三星汽车公司资产中淘了不少好货,就为了能顺利生产b1轻客。
将来一旦分家,只要在中间加上一道围墙,就能完美隔出两个厂区,大家互不打扰。
2000年,在中华轿车正式上市之际,b1轻客也将随后投放市场,除了在京安云豹基地生产外,位于虎山的生产线也能挤出份额,其将成为金杯海狮的强有力对手。
浙海省政府订购了500辆中华轿车,但首批交车却只能提供50辆,因为现在中华轿车由于供应商备货问题,依旧处于试生产状态。估计到年底,整个1999年能有个1000台左右的产能,全部交付给浙海省政府有困难,因为还有其他渠道和展车要保证供应。
作为浙海省第一辆正式生产的轿车,中华轿车得到了全省上下热烈的关注。
从沪江国际车展公布消息开始,当地媒体就一直不遗余力大加宣传,这当然是得到了省里有关部门的授意。
“不容易啊,终于咱们省也能有自己的轿车产业了!”
省长周南生出席了签约轿车仪式,他一路来为浙海省汽车工业奔走,现在终于看到了果实。
想当初他带队参加沪江国际车展,准备推动浙海省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打入国内汽车大集团的供应商行列,没想到却吃了大大的闭门羹。没亲身经历过,无法感受到他当时的失落和愤怒。浙海省民营企业众多,汽车零部件发展迅速,却无法形成自己的龙头企业。
当年省里目标是打进上汽集团的供应链,为上汽做配套就好,没想到却不得其门而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在浙海省出了一个华夏工业,在其带动下现在省里初步形成了配套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一个庞大的浙海系汽车产业基地初现轮廓。
尤其在韩皓巧借东风之下,拿到了轿车生产目录,这可是相当于金山般的资源,从此开始浙海系汽车算是正式在国内开宗立派了。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结果。”
看到一向来稳如磐石的周南生难得露出情绪化一面,韩皓也被其感染开口附和道。
“省里准备发文,大力扶持华夏工业汽车发展,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车采购、各地城市出租车采购原则上要求使用本省生产的产品。另外在私人购车上,购买本省汽车产品可以享受单独税收优惠政策。”
其他省市赤裸裸发文保护自己的属地企业,浙海省当然不会落后,这意味有可能单靠浙海一个省,就能养活中华轿车发展。
对省里的大力支持,韩皓当然是表示了感谢,不过接下来周省长一番话让他无法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
“你们中华轿车为何还挂着华夏汽车的h车标?”
中华轿车还未正式上市,车标的征集活动业还在进行中,这些试生产的车临时挂上了华夏汽车h的方正标识。
车标问题不止一个人对韩皓提及过,现在连省长大人都觉得这个问题不妥。
不但是车标问题,还有中华轿车c1型号的取名也还没有确定。好比宝马轿车,紧凑型是bmw3系,中级车是bmw5系。大众轿车的桑塔纳,帕萨特等,每一款型号都有自己对应的名字。
中华轿车只是一个统称,还需要对车型做进一步认证命名。更换车标、命名车型,这些工作都要在c1轿车正式上市前搞定。
届时结果出来,韩皓准备把现在华夏工业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华汽车集团,旗下包含上市公司“华夏工业”,还有拟上市专门负责轿车的“中华汽车”,以及经过更名改为的中华汽车研究院。
新的集团将拥有熊猫、华夏和中华三大汽车、摩托车注册商标品牌,对这些商标logo也将重新设计,让其真正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
此次来江州,除了出席交车仪式外,韩皓还要回到母校参加学校新图书馆的开工奠基和全新汽车工程学院的揭牌仪式。
1999年中,浙海工学院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更改为浙海工业大学,韩皓作为知名校友和捐赠者回校参观。
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生演讲
浙海工业大学的全新图书馆,韩皓捐赠了2000万兴建,算是他回馈母校的善举之一。
另外他曾经就读的机械工程系,也随学校升级变成了机械工程学院,新的学院将贯彻产学研一体模式,由中华汽车研究院资助,联合进行汽车行业高精技术项目研究。
韩皓将充分利用位于江州的大学资源,构建起一条学校和企业间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条,让学校科研紧跟时代潮流,再把他们的科研成果产业化。
未来汽车巨头间不会只是企业的竞争,背后需要依靠的是整个国家实力背书,只有国家整体科研实力上去,企业才能从中汲取更多有用的高精尖技术。
现在是浙海工业大学,接下来韩皓还将和浙海大学合作,把这个国内综合实力前10的大学纳入自己的合作体系。
校长施从文亲自陪同韩皓在校园内参观,显示学校对这个杰出校友的高度重视,单靠这一笔2000万的捐赠就足以让学校减轻许多负担,也减少校领导跑到上级部门哭爷爷告奶奶般求拨款的次数。
能顺利让浙海工学院改名为浙海工业大学,施从文也算立了大功一件,校史留名。在普通人看来,“大学”名头要比“学院”显得高大上许多。原本的系也变成了学院,系主任成为院长,这让教职工们纷纷举手赞成。提及在大学工作,可比在学院要让人更加有底气说出口。社会是如此浮躁,在红尘中打滚的人自然都不能免俗。
一群校领导陪着自己,这让韩皓有些不好意思,不管离开母校多久,他还是那个当初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手舞足蹈的普通学生。
所谓衣锦还乡,说的就是此时韩皓的待遇,他成为现场所有人的中心,全校师生都以他为荣。
年仅25岁不到的亿万富翁,全国知名的青年企业家,浙海工业大学最知名的校友,任何一个身份都足以让就读的大学生们疯狂。
在出席新图书馆奠基仪式和为机械工程学院揭牌后,韩皓应邀为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做了一次演讲,算是为师弟师妹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和今后学习的标杆。当然,这个标杆标准实在太高,基本上普通人只能是仰望了。
韩皓一出场,马上引起全场热烈掌声,就坐的师弟师妹们纷纷站起来垫着脚尖仰着头,想看看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校友到底长得如何。
第一眼不算是很英俊,但相貌上让人看了觉得可以信赖,尤其韩皓身上透露出自信从容的气质,举手投足间带有成功人士的气场,还是非常符合大部分新生在心里的猜测和认知。
“看到你们,我就像看到了6年前的自己,刚进大学时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唯一和你们不同的是可能我当时长得比你们要土一些。”
善于自嘲,往往能拉近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伴随底下发出哄堂大笑,新生们觉得这个杰出校友也没有看上去高不可攀。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就是读书是否有用,读大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韩皓决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跟新生们分享当前在社会上的热点议题。
“我们工厂有一名发动机流水线的女技工写了一封求助信给我,提问说她家里有个妹妹马上读高三,但父母不准备让她继续读书,打算让其拿到高中毕业证后就跟村里人南下打工。因为大学学费日趋高涨,家里已负担不起她妹妹读大学的学费,尤其是村里其他同龄人外出打工挣到了钱,有人甚至当上了小老板盖起了新楼房,感觉读书没什么用。”
韩皓每周都会拆阅公司内部员工写给自己的信件,这是他了解企业基础的一项重要途径。信件其中内容五花八门,有反映工厂问题,有提出流程改造建议,还有表扬、求助信等一大堆。甚至匿名情书都有,不过韩皓都让秘书过滤掉了,只需报送有内容值得一看的信件。
“这位我们厂的女技工,也就是姐姐,她中专毕业就出来工作,来到华夏工业还没满一年时间,手头积蓄不多。父母不同意妹妹继续读大学,于是妹妹就打来电话向姐姐求助,希望她能说服父母让其继续读大学。
农村的女孩子许多过了18岁就得独立替家里分担,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南下打工随后找人相亲结婚是她们基本的人生道路。
姐姐打算用自己的工资收入供妹妹读大学,但她还得说服父母同意这个决定,因为现在她在华夏工业的收入算是她们家的主要来源。
所以她就向自认为是工厂学历最高的人,也就是我本人求助,让我回答读书是否有用,她该如何用这个答复去说服其父母。”
语气一顿,韩皓终于把事情来龙去脉介绍完毕。
“我是本科学历,在我们工厂排名至少在300开外,学历最高的这个称号我可不敢接受。因为我们新进了许多硕士、博士新员工,还刚从美国拉回来了一大批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群体,他们动辄世界名校背景,比我要聪明得多。
估计这位姐姐把职位当成了学历看待,于是我就利用午餐闲暇时间,找到公司内学历最高的和喝过洋墨水的员工们聊天,询问他们读书到底有无作用?”
看了一圈台下,发现新生们都被韩皓的话题勾起了兴趣,正等待接下来的答案揭晓。
“答案出奇一致,他们都说读书是改变一个人命运最好的方式。尤其在当今中国,如果你不想随波逐流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大学是你改变人生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机会。所以,在座的各位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是幸运者。
如果不读书,他们说其人生将会和村里的其他同龄人一样,父亲是种田的,儿子还是种田的,一辈子过怎么样的生活都能看到头。但凡有追求的人,一眼看到自己未来几十年都过同样的日子,都会在内心寻求改变的冲动。
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前几年这是人们调侃的话语,但我想说搞原子弹的可以轻易变成卖茶叶蛋的,但反过来卖茶叶的永远都无法搞出原子弹。
读书不会直接给以你工作、财富和地位,但读书可以开拓的你的视野,提高你的学习能力和培养起独立完整的人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书就是给以了你‘渔’的能力,让你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
如果我没有在这里母校就读,那么我的眼光只会局限狭隘于虎山,满足当一家小工厂老板就可以,无法抓住一个又一个行业机会做大做强。管理一个企业不是随便开口动嘴就能财源滚滚,你必须掌握行业各种领先知识,熟悉跟人打交道的诀窍,善于发现每一个行业机会,这些都是你必须在实际中不断摸索学习得来。
这种学习能力,你们会在随后大学四年中学习得到。大学会给以你们系统的知识培训和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最后在毕业时会给你们一块敲门砖,敲开未来人生道路的大门。
因此,我给这位善良的姐姐回信,告诉她如果要改变你们全家未来的人生轨迹,投资你妹妹读大学是最划算也是最实际的机遇。当然空口无凭,我给她准备了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