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车-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想看看华夏汽车又要当众搞出什么洋相。
韩皓的老朋友,一路来看着华夏厂成长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国安也受邀来到会场。华夏之光一代上市失败,他还写了文章呼吁要给民族自主品牌试错的机会。现在二代未上市,就直接对媒体进行碰撞直播,华夏汽车步伐迈得是否太大。
“万一出了问题,这结局可不好收场,现场这么多记者想堵住他们嘴巴可行不通。”
李国安关切地对韩皓说道。
“请放心,我不打无准备之仗……”
韩皓刚想进一步解释,就看到陶复知大步朝自己走过来,他只好转而应付这个难缠的主编。
“韩总,好久不见,看起来你气色还不错。我们报纸的版面我可是提前一年就为你预定,想必你不会贵人多忘事吧?”
既有胜利者的炫耀还有一种预见未来的自豪,陶主编摊开双手笑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次赌局我承认输了。我已经吩咐下去,很快有人会去你们报社投放广告,一个星期头版不打折。”
尽管有千万种理由,但结果输了就是输了,韩皓没有耍赖。
“小孩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时候啊经验很重要,不是光靠一腔热血能打败科学规律。汽车是工业中高精尖结合体,贸然进入的话可要吃大亏。连干了几十年汽车的大国企都纷纷寻求合资生产,你们民营企业还是脚踏实地不要搞那么多噱头搏人眼球,先从汽车零部件做起倒是不错的战略。坦白而言,对你们的二代产品我依旧不看好,又要瞎折腾一番才后悔。”
华夏之光一代上市失败,全国人民还记得一代产品的重大质量问题,现在二代名字不改就上市,真是年轻气盛将来恐怕没有人敢买。韩皓不肯改名字,陶复知心知对方是打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和韩皓个人没有私仇,完全是观点认知不同,处于不同的世界观对立。
华夏厂就搞摩托车就好,没有任何技术积累就着急跳入汽车行业,尤其中国许多国企已经证明汽车需要大投入高科技,国际上流传着15万辆红线的说法,就是一个汽车厂想要活下来必须具备年销量15万的规模。少于这个规模就一定赔钱做不下来,因此国内以“三大三小”为代表的汽车国企投资都在15万辆以上。按照华夏汽车的规模,每年产量在一万出头,销量更是无从统计,离15万辆红线是天差地别。
国企们都纷纷求着和外国汽车巨头合资,证明了自主研发这条路在中国暂时走不通。你华夏厂居然还敢打着自主造车的牌子,不是多此一举乱搞是什么?
陶复知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华夏汽车在当前情况下绝对搞不好。
韩皓当然不同意这个观点,凭什么汽车民营企业就搞不好,汽车虽然很复杂,但还是能够组装生产出来。尤其现在经济全球化,许多技术完全可以从全世界购买引进,学习弥补上国内的空白。暂时落后是客观现象,但总不能落后就不去发展,永远受制于国外封锁。
15万辆是那些国外巨头给出的结论,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按韩皓的算法,只要3万辆在国内就能活得不错。因为在车型技术上我们可以实行“拿来主义”,没有动辄十几亿的新车型研发费用。
合资品牌进入中国,为国内培育了一批现代化的汽车供应商,自主品牌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华夏厂的供应商许多都是合资品牌体系的厂家,剩余的也是华夏厂主导,可以说搭了合资品牌进入中国的便车。
民营企业比国企灵活,国企花一块钱能办的事情民企可能五毛就能干还有盈余。像冰箱、洗衣机和彩电,以前进口品牌动辄上万块,现在国产品牌兴起,很快把价格打到几千,最终得益的还是中国普通消费者。一辆桑塔纳,上汽卖18万,华夏厂来干的话可能只卖8万块,一样能活得下来。
“陶主编,事实证明一切,你我对汽车行业观点不同,谁也无法说服谁。不过,我希望你能多一些关注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不要忽视真正干实事人的努力。”
本想趁着赌赢好言相劝几句,没想到反被韩皓将了一军,弄得陶复知有些火大,他不由冷笑道。
“看来韩总还是没有吸取赌输了的教训,要不我们再赌一次,看看你的华夏之光二代是否真的干了实事?”
本以为赌注之说就此过去,想不到陶复知居然又旧话重提,看他的神情依旧是赢定了的感觉。
“那我们就请李老师见证,继续用华夏之光二代的销量做赌注,上次是6000台,这次我主动提高两倍到12000台,输的人赌注翻倍?”
用手一拉李国安的手,韩皓打算接下对方的出招。
李国安有些无奈,明明两个人一个是享誉业内的知名主编,另一位是身价上亿的企业家,私底下却如同小孩赌气般幼稚。
“可以,老李你当见证人最合适,我同意接受这个新的赌局。”
在李国安见证下,一个新的赌局就此成立。
“3、2、1!”
“砰——”
一辆华夏之光二代五座微型面包车以50公里的时速正面撞击混凝土壁障墙面,发出一阵刺耳响声,然后反弹开来。
由于速度过快,许多记者们都没来得及看清楚,只见到一阵烟冒出来,车辆就结束了碰撞试验。
结果已经出来:只见车辆猪鼻车头明显溃缩吸能,前轮也向后作适当溃缩,安全气囊及时弹出,假人在安全带保护下没有受到重要伤害,a柱稍微变形,但不影响车门打开。
“哎呀,想不到华夏汽车还可以嘛,这个碰撞结果都快赶上国外品牌水平了。”
“这种小微面安全性可比平头车要安全多了,怪不得华夏厂敢在我们面前进行试验。”
……
很快,另一辆七座版本加长车型也进行了碰撞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经受住了现场考验。
“现在我宣布,华夏h2车型碰撞结果合格,属于当前国内最安全的微面之一。”
华清大学实验室的齐主任宣布了此次碰撞试验结论,华夏之光二代无愧自己打出的安全口号。
原本还带着看洋相的心态观看,没想到华夏之光二代竟然表现得如此优秀,全新车型的微面设计改变了人们对其皮薄肉馅的看法,对驾驶员的保护极其周到。光从静态感受,这一次全新的华夏之光二代看上去要比现有的微面领先一个时代,陶复知心里不由后悔自己在碰撞前贸然答应了韩皓的赌局。
安全不代表有市场竞争力,说不定到时又会在动力或者其他方面出问题,国产车稳定耐久性不行是一大通病,陶主编不由在心里安慰自己道。
碰撞试验结束后,韩皓见到了华清大学主持汽车实验室的齐主任。
“韩总,我可是久仰大名,你去年的获奖本科论文可让我们这些老学究惊叹后生可畏啊!”
想不到当初优秀论文评审,齐主任也在评委之中。
“过誉了,我只是比其他人多了一分先天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依靠了华夏厂的资源。论聪明和天赋,我只是普通人,此次得奖运气好罢了。”
之前齐主任一直忙着为碰撞试验做各种准备,所以和韩皓没来得及寒暄。现在试验成功,他也便有机会接触这位传闻中年轻的杰出企业家。
一次碰撞试验,让韩皓和华清大学汽车系搭上了关系,他允诺欢迎华清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到华夏厂参观设点,可以探讨建立产研一体的合作机制。
“国内首次微面碰撞试验大获成功,华清大学公布最安全车型!”
“华夏之光二代首撞,宣告自己强势归来!”
“生存还是毁灭,华夏之光碰撞试验启示了什么?”
……
广大媒体随后纷纷报道此次华夏之光二代碰撞试验,让许多消费者知道华夏之光又回来了,还被华清大学评委最安全的车型之一。此番景象为华夏之光二代正式上市,造足了声势,许多消费者都期待其最终上市。
在首都之时,韩皓突然接到一个熟人的电话召唤。
第一百三十七章 再次对话
来电话是央视对话节目的制片人,首期节目就是靠韩皓和陶复知的赌局而一炮而红。现在一年时间过去,赌局结果已经出来,他从陶主编处得知了韩皓认输的结果。尤其最让人兴奋的是,陶复知不小心透露了两人已经开始进行第二个赌局。
这就是最大的爆点,制片人赶紧趁机邀请韩皓和陶复知两人上节目,为广大观众去年留下的悬念做一个了断。
“韩总,去年你可是亲口答应了回访,趁此机会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考虑为华夏之光二代上市造势,韩皓最终答应了邀请。
“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去年我们节目开播的时候曾进行过一次赌局,当时引来了众多朋友的关注。到底这个赌局结果如何,今天我们节目又请来了两位当事人,让他们现身说法告诉大家最终的答案!”
主持人一开场,就把全场气氛带到最高,他心知这期节目的收视率一定攀上高峰。
在观众热烈掌声中,韩皓、陶复知以及其他两位专家一起走上了演播舞台。
访谈节目需要有一个主题,今天大家讨论的焦点就是“民营企业和中国汽车产业的关系”。
“到底两个人谁赢了,请让我卖个关子,到节目最后再揭晓。现在请我们先看一段片子,是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现状的描述。”
央视花了不少功夫在片子上,让观众们简单了解汽车进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从1901年第一辆汽车被奥地利人带入外滩租界开始,中国进入从畜力向机械出行转化的社会。再过一年,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汽车的人。可惜这辆汽车没能发挥应有作用,便被封存了起来,就因为大臣们上书反对说司机怎么能坐在太后前面,有失皇家尊严。这在兴建铁路被认为是破坏风水的旧社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足为奇。
进入民国时期,汽车已经成为达官贵人出门的奢侈品,少帅张学良成为中国第一个组织生产汽车的人。1931年,仿制美国车型成功,命名为“民生牌”汽车。虽然核心设备都采购自外国,但至少有了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牌子。可惜九一八事变,少帅丢掉了东北,造车也便成为昨日黄花。
解放建国后,在苏联援助下,一汽正式建立起来,标志中国正式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大卡车,第一辆轿车“东风71”(后改名为红旗)正式下线,自主民族品牌站上了历史舞台。当时的一汽可比丰田要强多了,可惜随着时间流逝,丰田不断成长现在已经是许多个一汽的分量,吊打一汽不在话下。
随着国门打开,改革开放来临,1979年第一个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由首汽和美国克莱斯勒签约成立,jeep品牌进入中国。但在中国混得最好的还是大众,桑塔纳是中外合资生产的第一辆三厢小轿车,由此奠定了广大中国人对汽车的审美概念:jeep就是越野车,桑塔纳就是小轿车。
1994年,中国第一次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除了对中国汽车产业做出全方位规划外,还第一次提出了鼓励私人购买汽车的概念,为日后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扫清了障碍,从此中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