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玉玺记-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郑郎中亲自安排的,死囚牢里,里头都是带镣靠的重犯。那阴惨惨不见天日的地牢,充斥着各种久远的鲜血与潮湿的腥臭,偶尔墙上挂着的油灯照亮微弱的一方区域,每一间的牢房都用密集的腕粗的木棍钉紧,这种阴暗的牢间,里面的人也是黑漆漆的看不出模样,只是偶有一丝刑具上黑铁的反光,抑或是犯人阴亮的眸光。
  李胥吏的腿越走越软,还没到他的牢间,已是面条般瘫软在地,后面立刻有牢头一捏后颈将他提起来,骂骂咧咧,“都到这儿了还装什么娇小姐。”
  李胥吏踉跄着脚步追上郑郎中,一把抓住郑郎中的衣角,哀求道,“大人,小的虽有保管不慎之罪,也不至于就发落至此啊大人!求大人明察!”
  “想什么哪。不过是现在案子未结,留你们在刑部多住几日罢了。”郑郎中轻描淡写,言语间不带一丝烟火气,仿佛身处之地并非森冷地牢,而是款待贵宾的雅舍,“实在没有多余的地方给你们住,委屈你们暂住几日,待此事查清楚,你们若是清楚,自然能还你们清白。”
  说话间,郑郎中走到最深处牢间前,对牢头示意。牢头从腰间取出钥匙,打开牢门,将二人连推带搡的塞了进去。
  刘司吏也再沉不住气,连声哀求,“郑大人郑大人,有话好好说,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胥吏点头机似的在一畔点头,“大人有什么要问的只管问!”
  “该问的都问了,等着后续案情吧。”郑郎中施施然离开。
  刘司吏与李胥吏相视对望,彼此也都在刑名衙门混了这些年,知道常有的审讯手段,如今这个,无非是郑郎中要给他们压力,令他们说出实情。
  可即便心里清楚,回头见到那几位镣靠在身后目露凶光、呼吸粗重的重犯,二人仍是忍不住冒出半身冷汗。
  。
  穆安之正在端量眼前两张留书,上面是同样的四个字:梁上君子。
  帝都府笔迹鉴定的确是那位盗贼梁君子的字体,刑部的鉴定与帝都府鉴定相同。
  可是,一个贼,偷点金银情有可原,偷人家的遗嘱做什么?难道跟朱家有仇?可就算他偷了遗嘱,朱家的家财还是肉烂在锅里,朱阅得不到全部,无非就是便宜了朱氏族人。
  要不就是梁君子与朱景有仇……这也说不通,有仇报仇,一刀捅死朱景,或是杀了朱景后人也算报仇,偷遗嘱可算不上报仇。
  杜长史华长史连带段主事都觉着这位梁上君子的行为解释不通,段主事在刑部多年,也是老刑名,段主事捏着自己的胡子尖儿琢磨,“等闲江湖人尤其这些有名有号的,其实鲜少与官府为敌。他们多是亦正亦邪之人,并不是那等反叛狂徒。梁君子第一次在帝都犯案偷的是一户极抠门的富户,那家人抠的,给自己亲爹吃饭都要定量,多了没有,管了不管饱。梁君子把这家偷了,多少人拍手称快。”
  杜长史没忍住插了一句,“以前有钱的时候给亲爹吃饭还定量,现在叫贼偷了一头,那以后给他爹煮饭的米得按粒数吧?”
  “没有没有。因为梁君子留下一句话,再敢苛待老人就把他家全偷光,从此以后,这富户每天大鱼大肉的供奉他爹,再不敢苛待了。”段主事说起来也哭笑不得,“这里头前一张笔迹就是那案子时留下的。”
  郑郎中进来正听到说梁上君子的事,他向穆安之行一礼,也说,“这事不似梁君子所为,他在帝都犯案先时只有一起,就是段主事说的那件,这是第二起。地方报上来的梁君子的案子有三十一起,他偷的全部是金银珠玉值钱的东西,连书画都没偷过,如今突然偷起遗嘱来,反常的很。”
  穆安之道,“让那两人在地牢里多呆几天,先不要理他们。”
  郑郎中应是。
  夕阳西垂,穆安之道,“把证物放回存证司去,这也差不多到时候了,各回各家,先休息,休息好了明天再忙。”
  穆安之从不加班,到时辰就落衙回家。
  郑郎中等人恭送穆安之离去,杜长史华长史也先走了,郑郎中与段主事闲话几句,过去交存证物。正赶上许郎中过来,许郎中一张笑脸,“老郑,你们也落衙了吧,咱们一起回。”
  “你先走吧我还有事。”只要跟这家伙一起回家,路上必然要拐去飘香坊买蜜糖糕,然后这家伙就会哭穷说没钱……郑郎中都给他垫过好几百回蜜糖糕的钱了……
  “什么事让小段代你办不一样。”
  小段年过五旬,郑许二人都三十许人,小段表示:……
  郑郎中一径往存证司去,许郎中在他一畔巴啦巴啦叨叨个没完,待到存证司,孙员外郎道,“我正要回家,你们来的正好。”
  段主事将手中木匣递给孙员外郎,孙员外郎打开匣盖,取出两张素笺,验过上面的刑部印鉴,点点头,将素笺放回,重新在匣外贴上封条,落下红印,着令手下吏员收存。
  许郎中眸光一闪,咦了一声。
  郑郎中看他一眼,“怎么了?”
  “没怎么。”许郎中看看天。
  郑郎中也不理他,交还证物后就准备回家了,许郎中跟上他说,“咱们一起走,今天飘香坊有新出炉的蜜糖糕。”
  “飘香坊哪天傍晚都会有新出炉的蜜糖糕。”
  “我请你吃。”
  两人在吏部门口说着话,二人的小厮去骡马存放去牵各家的骏驴。郑郎中瞧他一眼,“把你刚刚‘咦’的话说完,我请你十天的蜜糖糕。”
  “不行,起码一个月。”许郎中奸笑。
  “二十天。”郑郎中讨价还价。
  “一个半月。”许郎中得寸进尺。
  “好吧,一个月。”郑郎中不擅还价,只得让许郎中得逞。
  许郎中侧脸正对夕阳,被霞光染成玫瑰红色,他搔搔脸,“也没什么,那两张字里,一张是做旧的,一张是新的。”


第80章 六十八章
  郑郎中骑上驴就调转方向; 往皇亲国戚们住的贵人坊去; 许郎中拍驴追上,“这事原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咱们先回家要紧; 再不去; 蜜糖糕就要被买完了。我说你不是要赖账吧?”
  赖你个脑袋瓜!
  郑郎中恶狠狠的想; 老子免费请你吃好几百回蜜糖糕了!可担心他这话一出口,姓许的又要聒噪; 郑郎中按捺住急脾气; 压低声音与许郎中道; “你知道三殿下府上什么最有名不?”
  “什么?”
  “吃食。”郑郎中哄这吃货; “你不常羡慕杜长史华长史的食盒么?三殿下那里的餐食可是出名的好。”
  “这倒是。”许郎中立刻不闹着去买蜜糖糕了; 他乖乖的让自己的小毛驴跟在郑郎中身边,搭拉着两条大长腿; 脑袋望天开始回忆杜长史华长史的中午食盒。
  各部都有自己的厨子厨房; 在部当差诸人中午都是在部里吃,当然,根据官阶不同,饭菜丰盛程度也不一样。可就是刑部尚书大人,也只是两荤两素一个汤的份例; 如许郑二位郎中,官居五品; 中午也就一荤一素一汤。
  当然; 大家都不能与三殿下比。可就是三殿下身边的杜华二位长史; 他二人是三殿下长史司的头,跟在三殿下身边辅佐,每天一同出入刑部。不过,三殿下从来不在刑部用饭,杜华二位长史因不是刑部官员,也不在刑部用餐。
  他俩沾三殿下的光,三殿下当差的头一天,食盒是慈恩宫打发人送来的,那丰盛度就甭提了。后来便是王府送,莫说三殿下的饮食,就是杜华二位长史都是六菜两汤两样糕点。这并不是奢侈浪费,相对于刑部一人一碗的大锅饭,人家俩人的饭菜都是放在巴掌大的瓷碗里送来的,更让许郎中嫉妒的是,两人的饭菜汤点都不相同,两人要是合一起吃,那就是十二道菜。
  俄了个神哪。
  真是人比人该死,以往许郎中觉着自己而立之年五品官也不错了,没想到同样五品官,他部堂当差,待遇竟比不上皇子府的长史。
  看人家这饮食之精致,再看看自己每天中午的两大碗焖菜,糙的许郎中好几天心里不平衡,改换门庭的心都有了。
  如今郑郎中提及三皇子府的饭食,许郎中还真有几分期待。
  皇子府离皇城很近,也就一柱香的时间便到了。
  三皇子府门外便有两位身着软甲的卫士守卫,一见二人要往府里来,立刻长枪向前一挑,打出个止步的手势,问,“来者何人?”
  二人虽在刑部当差,倒还是第一次来皇子府,郑郎中肃容道,“我二人是刑部郎中,来三皇子府给三殿下请安,有公务要回禀。”
  那守卫还问清楚姓名,做了记录,方令他二人到门房稍侯。门房又有下人去府内通禀,二人官职不高,好在来三皇子府的多是些无爵宗室,他二人乃刑部正经官员,门房待他二人也很客气,让了座,还一人一盏香茶。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那进去传话的小子出来,请二人进府说话。
  。
  迎出来的是梅典簿,梅典簿常跟在华长史身边打杂,郑许二人都认得。
  许郎中反是与梅典簿更熟些,二人都属于半个帝都城的事都知道的人,爱打听。许郎中道,“老梅,你怎么还在王府,没回家?”
  梅典簿不好意思的笑笑,“要是我回了府,哪儿还能服侍二位大人?里面请,殿下刚回府,估计得一会儿才能召见。长史大人说别令你们在门房空等,先来吃饭,你们吃没?”
  “没有哪。”许郎中随和的拍梅典簿胳膊一记,眨眼偷笑,“不会是特意留在王府吃过晚饭才回家吧?”
  梅典簿呵呵笑几声,开始几天府里的饭食也寻常,后来皇子妃娘娘做了整顿,也并没有多用银钱,饭食做的可口,菜蔬荤素都有,长史司事务不忙,其实晚上就可以回家,不过,因府中饭菜好,大家多是吃过饭再回各家。
  郑郎中对吃饭不急,道,“还是正事要紧。”
  梅典簿笑着引郑许二人到两位长史那里,华长史笑呵呵地,“我们刚到府里,你们就追来了,定是有要紧事。先不急,殿下稍侯就会宣召的。”
  杜长史年轻心急,“我不问到底是什么事,就问一句,是否与案情相关?”
  郑郎中矜持颌首。许郎中在旁仿佛个点头机一般热切的点起头来,杜长史心说,这姓许的听说在刑部管比都部司之事,跟咱们的案子无关,你这么热切做什么。
  果然,穆安之听到说郑郎中许郎中求见,许郎中他有印象,只是印象不深,记得跟杜长史他们混着一起吃过午饭,好像与郑郎中交情不错的样子。
  两人第一次来皇子府倒不至于紧张,只是没想到殿下在后宅召见他二人,这里显然是皇子殿下的寝居所在,着红着绿举止有度的侍女随处可见,正屋七间,内侍引二人到最西面一间,二人宁神秉息沿着抄手游廊过去,小内侍在外打起红毡做的帘栊,进去是间被博古架隔出的一个外间,摆设着桌椅等物,但显然并不常用。再往里间去,只见沿墙皆是顶天立地的博大书架,上面垒着整整齐齐的书籍,有些书脊半旧,可见是经常翻阅的。
  临窗一条小炕,穆安之坐在小炕上召见二人,“你们也坐,什么事这么急?”
  二人坐在炕畔的圆凳上,刚一沾屁股听到穆安之有问,郑郎中就要站起来回话,穆安之道,“坐着说,哪儿这么多规矩。”
  郑郎中说了许郎中如何凑巧见到那两副字迹的事,许郎中接过话头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