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玺记-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大铲除奸邪,却是凭些奸佞小人轻率构陷,急于求成,坏了朝风啊。如今看来,遗祸无穷尽。”
穆安之道,“先生这话有深意。”
“这有什么深意,不过可惜罢了。”林老先生喝口奶茶,“我听闻殿下是柳皇后之子。”
“家母生前已不在后位。”穆安之道。
林老先生不以为然,“当初千求万许的求娶,柳氏一朝败落立刻废后,偏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罪名,明明是今上薄情,关皇后什么事?废后名分本就不正,在老朽心里,皇后仍是皇后,殿下何需拘泥?旁人不清楚,我是清楚的,陛下不该行废册之事,人家嫁给你就是你家人了,娘家有罪没听说要连累出嫁女的。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皇后因母族兴而兴、因母族亡而亡么?如此便将一国之母推到一族之女的位置之上,皇后从此只存母族兴亡私心,如何还能母仪天下。”
一席话说的堂堂正正,杜长史大受感动,“先生此言真如醍醐灌顶,警醒世人。”对,他家殿下就是嫡出!
林老先生却是一瞥杜长史,夹粒花生米道,“杜家人向来忠耿正直,你这见利则喜的模样,可真不像杜家人。”
杜长史给噎个跟头,强辩道,“我,看您老人说的,我骨子里是很正直的。”
穆安之哈哈大笑。
第284章
林老先生这嘴巴; 简直是人型弩机,咻咻的往向射箭,无差别攻击。
杜长史被噎之后迅速反击; “这世上; 谁见利不喜的?”
林老先生想了想; 倒也承认,“喜的没你这么明显吧。”
杜长史翻个白眼,“我生就直率坦诚。”
“记得杜状元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你既姓杜; 可认得杜状元?”
“那是我大哥; 我能不认得他?”杜长史道,“大家都说我跟我大哥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林老先生不禁颌首; “想来杜状元官运亨通; 颇有作为。只是不知帝都官场风气败坏至此; 连这样明摆的瞎话都能说出来。”他问杜长史; “你不会真信这话吧?”
杜长史再吃个大瘪,气的瞪林老先生,穆安之忍俊不禁。以后的以后杜长史就会知道,他还算入林老先生的眼,毕竟他好歹是个传胪,如唐墨这样极讨人喜欢的性子,因学问不行; 在林老先生的眼中跟块木头是没什么两样的。
当然; 林老先生对穆安之客气; 很大程度上也赖于在林老先生看来; 穆安之就是嫡出皇子。再加上穆安之来到新伊城,手下并无扰民之举; 巡视官学后做的事情很实在,所以,林老先生认为穆安之能约束手下,且是个实干之人。
杜长史问,“听说先生曾在国子监任职,我们殿下的另一位长史华长史,不知先生可认得?”杜长史不能自己一人出糗,华长史不来,他就把华长史的大名报上去了。
林老先生道,“他呀,记得,当年任国子监博士,学识有一些,只是为人软弱了些。”
果然是个一视同仁的刻薄嘴。杜长史满足了。
林老先生对穆安之的左右长史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穆安之道,“这次过来,郡王妃也与我们一同来北疆了,先生可要见一见郡王妃?”
“哪个郡王妃?我与藩王并无交情?”林老先生问。
“晋郡王妃。”穆安之说。林老先生手中竹筷啪的在桌间一拍,杜长史疑惑的看着他,不满,我家殿下礼贤下士,你也不能摔筷子吧,老头儿!
林老先生已有怒色,“我与柳贼势不两立!”
老先生怒发冲冠,杜长史穆安之都有些懵,两人互视一眼,杜长史给他斟满酒,递到他手里,“看您,我们是晚辈哪,您就这样。您刚不是对柳娘娘很同情么,郡王妃是柳娘娘的长姐,殿下才有此一问。要是知道你与柳家关系不好,殿下难道还会问你。殿下一片好心,您这样可不好。”
林老先生怒极,仰头将酒干了,才压抑了心中怒火,怒目道,“柳皇后的事的确有欠公道,柳家最后家败人亡,陛下手段有失光明,但柳家得此下场,一点儿不冤!”
显然被误以为与柳家关系密切的事让老先生极度不悦,都不用再问,林老先生就说起前事,“柳家势大,一门两公尚且不足,及至把持朝纲、独断专行、霸道蛮横、不可一世,子弟无不居高位,女子皆要嫁高门,三代帝王正室皆出身柳氏,怎非取死之道!”
柳家二十年前便已灰飞烟灭,及至如今,风云变幻、权势更迭,帝都早无人再提一个柳字。这些事,不论穆安之还是杜长史,竟都不知。穆安之道,“从未听的说过,记得先帝孝敬皇后是姓王的。”
“孝敬皇后并非元后,乃是继后,元后乃是孝睿皇后。就是今上母亲蓝太后,也是继后扶正。”林老先生言语豁达,“许是殿下出身的缘故,故无人与你提及。先老国公所娶之妻定国公主,便是孝睿皇后所出。柳家与皇室三代联姻,一门双公,把持禁卫军的时间长达一个甲子。郑王失帝位,也不过是因当年不愿娶柳氏女的缘故。就是殿下说的那位郡王妃,之所以下嫁晋王藩,也不过是因想掌晋王亲卫,在晋地与西北军两相呼应。这要说他家不是权臣,谁是权臣?”
“我虽获罪被贬,亦是朝廷忠良,怎会与柳氏同流合污!”更是跟什么郡王妃半点儿不熟!
穆安之心情复杂,面无表情。
“这跟我家殿下可没关系。”杜长史再给老先生斟酒,不急不徐的说,“我们先前根本不知道柳家这些事,您还不知道么,这些是非曲直都过去了,郡王妃如今也上了年纪,膝下只一女,就藩的路上经过晋王府,郡王妃过的很不容易,受尽苛待。如今帝都早无人提及柳家之事,我们殿下就想着把藩地治理好,哪里的路坏了,该修的修一修,哪里的渠要清了,该清就清一清,也算尽了藩王本分。”
穆安之举杯道,“往事已矣。”
二人饮过酒,林老先生道,“老朽这性子唐突,殿下见笑了。”他再不喜柳家,人家亲王殿下也是雪雪白的,想到这位亲王殿下的出身,林老先生多人怜惜,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穆安之正色道,“一直无人同我说过这些旧事,有先生与我说一说,我知道总比不知道好。”
“都是些旧事了,殿下不必放在心上,就如先时那般就好。”林老先生道,“柳家有逾越臣道之处,可也并非奸佞之族,我不喜柳家,是因他有权臣之嫌,几凌帝室。国家一旦帝室衰弱,必然朝纲不稳。可但凡权臣之家,必然祸在天下,功在天下,西北多年太平,一直有赖柳家之力,就是陆家,也是老国公慧眼识英提拔于微末之时。”
说到陆家,林老先生道,“除了睿侯一脉,当真半个好人都无。”
穆安之问,“较之当年柳氏如何?”
林老先生晃晃杯中酒,一哂,“柳家当年塌天之祸,是因族中子弟无能,老国公倘有后继之人,不会提携陆伯辛接掌西北军,这便是老国公的可敬之处,未因一己一族之私将西北军交付无能之人。老国公当年那个儿子,无能的天下皆知。陆伯辛陆仲明兄弟,当年人称陆家双杰,陆伯辛称一声人杰名符其实,陆仲明算什么人杰,他是在武略上有战功,还是在文略上有建树?他与老国公之子的差别只在于,一个是蠢在外面,一个是蠢在里面。”
杜长史好悬没笑出来,心说怪道您老人家在北疆就不回去了呢。您这么爽直,就是回去,也过不了日子啊。还是北疆天高皇帝远的,随您口吐利箭直抒胸臆了。
煦暖的阳光自窗格射入,穆安之想了想,“我虽不喜陆尚书,寻常也与他不睦,不过,他任兵部尚书多年,倒也未见差错。”
林老先生听穆安之心平气和的说出这番话,不禁刮目相看。这位老先生只是脾气臭,却是纵观古史,学识渊博,他曾经历穆宣帝与柳家之争,便不曾眼见穆安之这些年的生活,也可想见穆安之在皇室的冷落。不想穆安之对帝都陆氏都能言辞公允,林老先生道,“蠢在外的人,一看就知这是个蠢货,大家不以为奇。蠢在内的,多为小人。老朽当年被贬,皆因看不过陆氏构陷柳家谋反一事。柳家权势过大,这是事实。要说老国公谋反,还有可信之处,可就老国公那儿子,就那个蠢脑袋,他有谋反的本事么?不过是在柳家搜出些刀枪甲胄便说谋反,柳家掌兵多年,家中有甲胄算什么?倘有反意,禁卫与西北皆有旧部,谁谋反在家里藏甲胄而不是联络大军哪?由此可知,陆国公实乃小人行径。”
“人品一旦落了下乘,居高位反生大祸。何况,陆国公与其母心性贪婪,远胜常人。”林老先生感叹,“老朽虽不喜柳家权势过盛,但柳家系出豪门,大家族有个好处,他们知道权位是怎么一回事,知道因势利导,知道权衡取舍,所以,柳家多年权势赫赫,而天下未生大乱。陆家不过暴发之家,陆国公一爵原为外戚之爵,若纯粹短见无知外戚还罢,无非就是费些银米富贵,偏陆家是读过几本书的。志大而才疏,又是在外戚这样要命的位置上,荣宠富贵与后储之位悉悉相关,该是何等的惶恐。”
杜长史心有同感,“这倒是。当初为东宫择正妃,虽有娶陆氏女之语,我以为是人们传的闲话,不想后来真是娶了陆氏女,倒把我惊了一跳。”
穆安之心说,这里头的内情有点不好说。不过,便是穆安之看来,当初东宫便是联姻蓝国公府,也比娶陆氏女好。
林老先生道,“昔年陆伯辛为人慷慨,故友朋众多,成就伟业。陆仲明则疑尽天下,连与他福祸相依的姊妹外甥都不能全信,他还会信谁呢?”
林家的炖羊肉味道很不错,午饭后,穆安之谈了一些地方治理的事,当时就想请老先生到他府中为上宾,不想老先生**的说,“我的性子不适合为官,再说,我官学干的好好的。殿下别瞧不起我们官学那仨瓜俩枣,我初来新伊时,这里都没官学,如今怎样,秀才都有十几个了。新伊还没开过府试,我倒是想跟殿下说,后年便是秋闱年份,殿下提早跟朝廷说一声,咱们新伊要开府试,待取得举子,便可到帝都一试春闱了。”
“这事我回去就办。”穆安之也没勉强,反正老先生在这里又跑不了,他要请教,随时都可以过来。
及至傍晚告辞,穆安之未让老先生亲送,林老先生的孙子林容恭敬的送穆安之到门口登车,穆安之携着他的手道,“咱们年岁相仿,倘有空闲,不妨去我那里坐坐,咱们说说话。”
林容从善如流,“是。”此行收获颇丰,穆安之微微一笑,登车告辞。
第285章 二七三章
这还是穆安之第一次听人如此畅所欲言的评价一下当年事件; 林老先生的看法是:柳家不是好人,陆家也不是好人。
杜长史随穆安之上车,穆安之问他; “我在宫里没听说过柳家事不稀奇; 你在宫外也没听说过?”
“没啊。”杜长史看穆安之的披风带子打的结潦草; 伸手给他整理好,“柳家出事的时候我还不记事。我大哥一向寡言,我们又是小一辈了。殿下在宫里,裴大人也有回家的时候; 他估计也不知道吧。”不然; 凭裴状元与殿下的交情,殿下不可能一点不知柳家事的。
穆安之道; “正因他与我关系好; 怕反是无人与他说。你来我这里之前; 杜大人没有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