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玺记-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劝你也别太惯着裴状元,你先前不是诅咒发誓要跟他和离另找个俊俏爷们儿么,怎么又跟他好了?”李玉华问起来。
白木香抿嘴一笑,“以前我都说他是个瞎子,我这满身好处他就看不到,还有那个蓝莉总勾引他。后来我们去了北疆,我才知道误会他了,他跟蓝莉根本没什么。再说,他突然间就复明了,看我样样都好,我们就好了呗。”然后就说起自己的英明决定,“你看我家阿秀长得多好啊,都是像我家如玉。我就是看他生得俊,脑子也好使,才中意他的。就得找个出众的男人,这样以后孩子不论像他还是像我都不会笨。”
“我家三哥也很聪明,常教我读书。”李玉华赶紧说,“以后我家孩子肯定也像三哥一样。”
白木香说,“我正想问你,不是我们去北疆那年你跟三殿下成的亲么,阿秀都这么大了,你们怎么还没动静啊!我娘还跟小九叔打听过你有没有生孩子哪!”
“还说哪,都怪红梅姨。”虽然这事比较丢脸,不过木香姐不是外人,李玉华就悄悄跟木香姐嘀咕着说了。白木香也很气她娘这一点,拍着腿道,“可不是么,就是她以前瞎说,我也弄错过,叫裴如玉笑我好久。”
“三哥可不像裴状元那么实在,我叫他骗了好久,把我气坏了。”李玉华郁闷,“可后来我们圆房后也一直没动静。不过,我在白马寺求签问子嗣,抽了个上上等好签,说我以后子孙满屋。”
李玉华打起精神来,“白马寺的签可灵了,离开洛阳时我问一路行程可还顺遂,签上就说遇难呈祥,可不就转危为安么。”
白木香倒也说,“这也别急。都说贵人自有下生时辰,三皇子毕竟是龙子,你也比我小两岁,这是机缘未到。”
“也不知什么时候到,真叫人着急。”李玉华摸着肚子,“叫我先生个闺女也好啊。阿秀这么招人疼,咱们两家还能先做门亲。”
“阿秀又跑不了,再说男孩子大几岁才好。”白木香安慰妹妹,“你一向命旺,再说,你抽的签什么时候出过差子。要不明天让裴如玉给你把把脉,他医术可好了。”“也给三哥把一把,不一定就是我身体不好。”李玉华一向自信。白木香笑着说她,“可不许当着三殿下说这样的话,男人都很要面子的。”
“难道我就不要面子了,都说没孩子是我的问题。我早就请太医诊过脉,我一点问题都没有。”李玉华轻哼一声。
白木香心说,就这又刁又抠的样儿,三殿下真是上辈子欠了这丫头的。
当然,白木香也就心下吐槽一下妹妹,李玉华虽说有些抠,但过日子是把好手,以往在村儿里,作坊里的人就没有不服她的。三殿下也就有个皇子的身份,先时还那么穷,还一大堆的仇家,也就李玉华能跟他过日子。换个娇小姐,不穷死也得吓死。
俩人也就叨叨些男人孩子过日子的话,待得夜深便睡了。
此时,帝都城内却是数家未眠。
下晌不知为何,西南方突然出现大片奇诡红云,如血火在烧。天象有异,不知是凶是吉。
无声无息的气流拂动烛光轻轻摇曳,映着陆老夫人皱纹深重的脸颊愈发明暗交错、晦暗不明。陆老夫人轻轻拨弄着手中佛珠,嘴里念念有词。
陆国公轻声走进来,陆老夫人缓缓睁开眼,浑烛的眸子里陡然闪过一丝利光,母子二人交换了一个眼色,陆老夫人问,“是凶是吉?”
“火云映天之时,西北方有一颗大星陡然亮起。钦天监的看法是,主星未坠,新星闪耀。将有一位大人,自血火中走出,吞没主星,成为新主。”
母子二人一同望向半开轩窗,窗外夜幕幽蓝,星河灿烂。
第259章
裴如玉穆安之两行人相见; 自有说不出的亲近,如杜长史陈简与裴如玉都是考场上的前后辈,胡安黎唐墨皆世家子弟; 跟大家都熟。要说不大熟的就是卓御史、白肇东了; 这俩人主要是年纪比较大; 不是一辈人的感觉。
好在卓御史不是个会摆长辈架子的人,他是裴相高徒,白肇东少年时便周旋权贵之间,身份不高; 但绝对令人如沐春风。唯一话少的就是秦廷了; 裴如玉说,“你可别拘谨; 三殿下自来与国公府不睦; 你们秦家与陆家交恶多年; 赶紧跟咱们亲近一二方好。”
大家都不是傻子; 今次穆安之遇袭,要说家丁家将没察觉走入叛军包围有情可原,龙虎围专门的斥侯竟也没发现?
而且,探路的斥侯均死于乱军之中。
可关键是,秦廷是龙虎营秦大将军的嫡长子,秦家原是在禁卫军当差,秦大将军当年也是禁卫军中一号人物; 年轻时逞勇斗狠; 颇有武将之风。因不忿当年陆伯辛(睿侯)在禁军中独得老柳国公青眼; 向陆伯辛发出挑战; 被陆伯辛打败,自此颜面扫地; 退出禁卫军。
随着陆伯辛在朝平步青云,秦大将军在龙虎营处处受挫,熬了半辈子才熬到龙虎营大将军之位。
秦家与陆家素不来往的,听说两家子弟平时便是走个对面,都是彼此不理。
但很奇异的是,若是陆家主导的这场刺杀,秦家那些斥侯是被买通的吗?可秦廷是秦大将军嫡长子,他护卫皇子出巡,怎会出这样大的纰漏。
秦廷伤的不轻,倘穆安之出事,秦廷必死无疑!
秦廷手下将士皆奋勇无畏,不惧生死,为何独独斥侯会出事?
杜长史胡安黎的意思是,秦廷手下斥侯被买通了。裴如玉对穆安之道,“其实我一直觉着,秦大将军能久掌龙虎营,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与陆家不睦。”
穆安之瞪大眼睛,“陛下对陆家何等信任,非但他自己弄个陆氏皇后,还给心爱的太子也娶了个陆氏女。”
“陛下的确很信任陆家,但有一件事你说的不对,东宫最初想娶的太子妃不是陆氏女,而是长公主之女。”裴如玉纠正,“最开始,与陆家联姻的人应该是你。”
“你非常厌恶这桩亲事,我也不想看到东宫与长公主联姻。而陆家,并不甘心将太子妃之位拱手相让。”裴如玉道,“陛下当初看中的未尝不是唐家姑娘。”
有件事,穆安之非常好奇,“当初你怎么说服唐家放弃太子妃之位的?”
“你真想知道?”裴如玉端起茶呷一口。
“废话,不然问你干嘛。”
裴如玉道,“我不过是将柳家之事与唐驸马说了说罢了。”见穆安之脸色转臭,裴如玉道,“我就说不说嘛,你非要问。”
“接着说。”
裴如玉叹口气,“当年柳家对陛下何其忠心,累世国公,就因把爱女嫁给陛下,所有功劳便成了理所应当,最后身死族灭。古往今天,给皇帝恩惠的,多半结果不大好。皇帝给其恩惠的,则多得善终。陆家需要这桩亲事巩固家族地位,唐家千年世族,难道还差这一桩锦上添花的亲事?何必要上最高层?烈火烹油之后,往往盛极必衰。何况,看唐姑娘不似有明圣皇后那样盖世之才,而眼下东宫正妃之位,唐姑娘纵是坐上去,纵一时坐得稳,能一世安稳吗?”
“我说完后,唐驸马就客客气气请我出去了。”裴如玉问,“唐驸马对你如何?”
“挺好的。也就他管内务司,什么东西都只多不少只好不坏,我刚分府时,是这样。如今二哥受冷落,他依旧这样。”
“唐家人性情温文,唐驸马的确品性一流,令人敬服。”裴如玉心悦诚服,他当时也是气狠了,直接搅乱了东宫与唐家的联姻,人家唐驸马何等身份,凭他一番狂话还没将他打出去,当真是好涵养。
裴如玉道,“其实我也没料到唐家真的退出太子妃之位的角逐,唐驸马难道真被我这几句话劝的改变心意?我猜测,他本就无意令爱女入主东宫。不然,若非唐家主动退出,陆家不能得到储妃之位的。”
“这世上还真有姑丈这样的人,能舍弃储妃之位。”穆安之感慨。
“非是这样的人,陛下才能放心的把内务司相托付。”裴如玉轻声,“当年陛下登基,一赖柳家之功,二赖唐家之力。柳家下场如何我就不说了,唐家却荣宠依旧,可见唐驸马的厉害。”
裴如玉当年还动过让穆安之娶唐姑娘的念头,可那会儿纵他有意,却无人相帮。连蓝太后口口声声最疼穆安之这个孙子的人,都只肯把娘家侄孙女嫁给二皇子。好在,穆安之自有命数,阴错阳差娶了李玉华。李玉华出身虽非豪门,可听穆安之说,管家理事是把好手,将属官的家人都照顾的很好,也不比旁的闺秀差。
裴如玉道,“帝都形势复杂,陛下宠爱陆家,听说陆世子如今不过在太子身边任五品职。禁卫四军中,只有林程与陆家关系密切,可当年林程是力挺陆侯接掌北疆军的。而玄甲卫出事后,陛下令永安侯接掌玄甲卫。河南官场大换血,任巡抚的是谢家人,任知府的是唐家人。你有没有感觉?”
穆安之点点头,“陛下开始用旧勋之家了。”
“对。更早,听说通州港牵连进胡世子案中,接掌通州港的便是何家人。”裴如玉道,“我研究过陛下登基以来所有官府坻报,知道吗?陛下刚登基的一二年尚不明显,老柳国公过逝后,陛下就开始提携新贵,陆家就是他一手提携出来的。当年北疆之战,永安侯也是上过西北战场的,以永安侯府的实力,都叫陆家压了一头。这要没有陛下的支持,睿侯再如何惊才绝艳也做不到的。内阁之中,六部尚书,我祖父掌户部,杜尚书掌吏部,韦相掌礼部、黎尚书掌刑部,陆尚书掌兵部,卓御史掌御史台,这几家,纵我说家是几代为宦,先前不过中等官员,韦相两度进阁,他家祖上倒曾出相臣,可那位老相爷史书有名,辅佐的是幽皇帝,被明圣皇后赶回老家的。到韦相这一代,已经清寒到要与商贾结亲了。他们这些人,都称得上是本朝新贵,但是,去岁陛下点了谢尚书入阁。”
谢家是明圣皇后的娘家,虽说明圣皇后过逝后,谢家亦不及原来显赫,但依旧在官场行的稳。显家族中出过明圣皇后这样的女子,谢氏女一向为世家豪门所青眼。
穆安之只是隐隐有这种感觉,却不及裴如玉做过细致的分析。穆安之心中震颤,“你是说,陛下不信任新贵了?可如今朝中人,多是他一手提携的。”“旧勋的好处就在于,他们跟皇室是祖祖辈辈的交情。”裴如玉道,“陛下肯定是觉得受到威胁了。他信重的武将接连出事,何况而今你出行遇刺,木香在帝都也曾受到刺杀,陛下应该明白,朝廷不是他想像中那样安稳,有一股他掌握之外的势力在蠢蠢欲动,有人要谋反!”
这一场刺杀,就是谋反!
不论他与陆家有什么仇怨,集结军队谋刺皇子,不是谋反是什么?
可是,穆安之道,“陛下待陆家,何其恩宠。”
夜风自窗而入,桌间烛火扑扑晃动。
“何况,”穆安之继续道,“谋反得有军队,河南军尚不敢在洛阳动手,这一次也暴露无疑,受到重创。如果陆家指望着这么一支军队谋反,陆国公的脑子不至于这么不好使。西北陆侯与陆国公一向不睦,何况西北军连在两千里之外,远水不解近渴。陆家要谋反,他要调哪支军队?”
裴如玉取个灯罩,为烛台挡住夜风。他声音虽轻却若万钧雷霆,“秦家。龙虎营十万大军,就驻扎帝都城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