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智囊全集-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溃。自是连夺其险隘。贼穷,飞乃曰:“招今可行矣。”
[评]
孙膑强而示之弱,虞诩弱而示之强,祖逖、檀道济饥而示之饱,岳忠武饱而示之饥。
【译文】
晋朝名将祖逖(字士稚,曾闻鸡起舞、击楫渡江)手下将领韩潜与后赵的将领桃豹,分别据守东川的旧城,双方相持四十多天,眼见粮食即将告罄。祖逖遂用布袋填装泥土,命一千多名士兵搬运这些土袋,装作是由外地支援的米粮。另外又暗中派人背负米粮,故意在桃豹士兵经常巡逻的路边休息,等桃豹的士兵攻击时,故意丢弃米袋逃逸。桃豹的士兵也缺粮甚久,见祖逖士兵留下的米袋,以为祖逖军中粮食充裕,心想绝对无法再与祖逖相持下去,心生惧意,连夜撤兵而去。
南北朝时,南朝宋将檀道济(屡建战功,后因见疑于朝廷,被杀)多次打败北魏军。至历城后,魏军以骑兵时而攻击檀道济的先锋部队,又时而突袭殿后的士兵,另外魏军也焚毁城中的粮草。檀道济在缺粮的情况下,只有撤军。有一名投降魏军的士兵,把檀道济的窘境告诉魏军,魏人出兵追击,人数众多,气势汹汹,檀道济的军队一时难以招架。檀道济于是在夜晚命人高声地用筹数着量米的数量,实际上却是以沙代米,另外用仅剩的米,覆盖在沙堆上,唱筹量沙。”第二天魏军见了,以为檀道济营中粮食充裕,而被降兵骗了,就怒斩降兵,而檀道济也全军而退。
岳飞奉皇帝诏命抚岭表,贼人曹成悍然拒绝。岳飞奏报说:“盗匪一旦得势,就肆意横行,等到穷途末路时,就容易招抚。现在如果不先围剿贼匪,骤然招抚,盗匪是不会轻易接受的。”于是派兵进剿。
正好曹成派来的间谍,被俘获绑缚在帐下,岳飞故意出示公文向当地官员征调军粮,官员说:“城中缺粮,该怎么办呢?”岳飞说:“看来只有先回茶陵了。”接着在间谍面前表现出失望的表情,顿脚进入帐内,一面下令故意制造让间谍逃脱的机会。岳飞料定间谍一定会把所听见的消息告诉曹成,而曹成一定会乘机攻击官兵,于是下令全军全副武装,连夜悄悄绕过岭表。
第二天天亮不到,岳飞就已到达贼营,贼人大感意外,惊呼道:“岳家军来了!”岳飞乘机攻击,贼人溃散,岳飞连连夺下贼人所据守的险要,贼人被逼的走投无路。岳飞说:“现在可以进行招抚了。
[评译文]
孙膑故意隐藏本身的兵力来引诱敌人(强而示之弱),虞诩却虚张自身的武力来恫吓对手(弱而示之强”,祖逖、檀道济以仅剩的米粮示敌,来掩饰粮尽的窘境(饥而示之饱),岳飞故意用缺粮做为诱饵,引贼人上当(饱而示之饥),他们战术虽各有不同,但都达到预定的目标。
834、臧宫 周访 独孤永业
【原文】
建武十一年,臧宫将兵至中卢,屯骆越。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岑彭相拒于荆州。鼓战数不利。越人谋叛从蜀。宫兵少,力不能制。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宫夜使锯断城门限,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越人候伺者闻车声不绝而门限断,相告以汉兵大至,其渠帅乃奉牛酒劳军,宫陈兵大会,击牛酾酒,飨赐慰纳之,越人由是遂安。
周访击斩张彦于豫章,访亦中流矢,折前两齿,形色不变。及暮,访与贼隔水,贼众数倍,自知力不敌,乃密遣人如樵采者而出,于是结阵鸣鼓而来,大呼曰:“左军至。”士卒皆呼“万岁!”至夜,令军中多布火而食,贼谓官军益至,未晓而退。访谓诸将曰:“贼虽引退,然终知我无救军,当还掩袭,宜促渡水北。”既渡,断桥讫,而贼果至,隔水不得进。
陈独孤永业守金墉,周主攻之,不克。永业通夜办马槽二千,周人闻之,以为大军且至,惮之,适周主有疾,遂引还。
【译文】
后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臧宫率兵到中卢,屯驻骆越。当时公孙述(字子阳,王莽时自立为蜀主,光武帝命将征讨,后为吴汉所败)与岑彭在荆州对峙。岑彭一连吃了几次败仗,有当地人想谋反,归降公孙述,由于臧宫本身兵力也不足,无法给予岑彭有力的支援,阻止百姓的叛降。正巧,县府送来好几百辆的运牛车,臧宫趁夜命人锯断城门的门限,要这几百辆的牛车连续不断的经由城门进进出出,一直到天亮。
当地人听到整夜不息的车声,再看到城门的门限都断了,争相走告汉朝大军已入城,当地的乡绅和百姓纷纷以酒肉犒赏三军,臧宫也列阵举行校阅,于是当地人心又趋安定。
周访虽在豫章斩击张彦,但自己也被流矢所伤,折断了两颗门牙。但周访仍一如往常,面不改色。傍晚,周访与贼人隔水对阵,贼兵人数超过周访数倍。周访自知不是对手,就密令士兵打扮成樵夫模样,潜出营外,再列队鸣鼓回营,并且高呼:“左军来了。”士兵们都大喊万岁。夜晚时,周访命人多设炉灶,贼人误以为是增援的官兵大批开到,不到天亮就退兵。
周访对将领说:“贼人虽已暂时退兵,但终会知道其实并没有任何援军来,所以一定会再回头攻击,我们要尽快渡河北走。”渡河后,立即命人拆毁桥道,不久贼兵果然追来,只能望河兴叹。
南北朝时,陈国的大将独孤永业驻守金墉,北周人屡攻不下。独孤永业命人连夜打造二千马槽。北周人见了大批马槽,以为陈国大军已来增援,心生恐惧,正巧北周主生病,就率兵退走。
835、贺若弼
【原文】
贺若弼谋攻京口,先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中国无船。又令缘江防人交代之际,必集广陵,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既而知之,不复戒严。又缘江时猎,人马喧噪;及是济江,陈人遂不知觉。
[按]
贺若弼攻京口。任忠言于陈主曰:“兵法,‘客贵速战,主贵持重。’今国家足食足兵,宜固守台城,缘淮立栅;北军虽来,勿与交战;分兵断江,勿令彼信得通;给臣精兵一万,金翅三百艘,下江径掩六合;彼大军必谓其渡江将士已被俘获,自然挫气;淮南之人,与臣旧相知悉;今闻臣往,必皆景从。臣复扬声欲往徐州,断彼归路,则诸军不击自去。此良策也!”陈主不从,以至于亡。
【译文】
隋朝时贺若弼(字辅伯)计划攻打京口,他首先用老马换取许多陈国的船只,把这批船只藏匿起来,而用五,六十艘破船,搁置在水边,陈国派间谍侦察,得知此事,认为隋军没有可以作战的船舰。
贺若弼又命人在换防时,要在广陵集合,让整个旷野放眼望去都是绵延不绝的营帐及迎风招展的军旗,使陈人误认隋军要大举南攻,急忙调军加强防备。随后故意让陈人知道这只是普通换防。既然知之,便不以为怪,而松懈了防备。
贺若弼又经常在江岸的狩猎,人马喧嚣,等到陈人习以为常时,突然挥兵渡江,最后隋军虽已全部渡河,而陈人仍毫无知觉。
[按译文]
贺若弼攻打京口时,任忠(北周人,字静鸾)对陈主说:“兵法说,凡进攻的客军应采速战,防守的主军应采坚守战略。如今我国民富兵强,所以应该坚守城池。并且沿淮河埋设木栅,即使隋军来攻也不迎战,只分别派兵截断水路,使隋军的各将领间不能互通消息;再拨给臣精兵一万,战舰三百艘,顺江而下占领六合,隋军必以为渡江的部队已溃败被俘,士气一定大受影响,而淮南人多为臣的故旧,听说臣率军而来,一定前来投效归附。臣再表明将前往徐州,截断隋军后路,那么两军不须交战,隋军也必退兵。这实是最佳良策。”可惜陈主没有采纳,终于遭到亡国的命运。
836、韦孝宽 岳飞 种世衡
【原文】
东魏将段琛据宜阳,遣其扬州刺史牛道恒煽诱边民。韦孝宽患之,乃遣谍人访获道恒书迹,令善学书者习之)因伪作道恒与孝宽书,论归款意,又为落烬烧迹,若灯下书者。还令谍人送琛。琛得书,果疑道恒,不用其谋,遂相继被擒。
齐相斛律明月多智用事。孝宽令参军曲岩作谣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斛也。又言“高山不摧自崩,槲树不扶自竖。”令谍人广传于邺下。时祖孝征正与明月隙,既闻,复润色奏之,明月竟坐诛。孝宽真熟于用间者。
岳飞知刘豫结粘罕,而兀术恶刘豫,可以间而动。会军中得兀术谍者,飞阳责之曰:“汝非吾军中人张斌耶,吾向遣汝至齐,约诱致四太子,汝往不复来,吾继遣人问齐,已许我今冬以会合寇江为名,致四太子于清河,汝所持书竟不至,何背我耶?”谍冀缓死,即诡服,乃作蜡书,言与刘豫同谋诛兀术事,因谓谍曰:“吾今贷汝,复遣至齐,问举兵期。”刲股纳书,戒勿泄。谍归,以书示兀术。兀术大惊,驰白其主,遂废豫。
元昊有腹心将,号野利王、天都王者,各统精兵,最为毒害。种世衡谋欲去之。野利尝令浪里、赏乞、媚娘三人诣世衡乞降,世衡知其诈,曰:“与其杀之,不若因以为间。”留使临税出入,骑从甚宠。有紫山寺僧法崧,世衡察其坚朴可用延致门下,诱令冠带。因出师,以获贼功白于帅府,表授三班阶职,充指挥使。又为力办其家事,凡居事骑从之具,无不备。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待之愈厚,崧既感恩,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我待汝如子,而阴与贼连,何相负也?”[边批:苦肉计。]械系数十日,极其楚毒,崧终不怨,曰:“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有死耳。”居半年,世衡察其不负,为解缚沐浴,延入卧内,厚抚谢之,曰:“汝无过,聊相试耳。欲使为间,其苦有甚于此者,汝能为我卒不言否?”崧泣允之,世衡乃草野利书,膏蜡致衲衣间,密缝之,仍祝之曰:“此非濒死不得泄,若泄时,当言:‘负恩不能成将军之事也。’”又以画龟一幅,枣一蔀遗野利。野利见枣、龟,[边批:影“早归”。]度必有书,索之,崧目左右,又对“无有”。野利乃封信上元昊,元昊召崧并野利至数百里外,诘问遗书,崧坚执无书,至箠楚极苦,终不说,又数日,私召至其宫,乃令人问之,曰:“不速言,死矣。”崧终不说,乃命曳出斩之,崧乃大号而言曰:“空死,不了将军事矣,吾负将军,吾负将军。”其人急追问之,崧于是褫衲衣,取书进入。[边批:书中必以及浪里等三人,使视之而可信。]移刻,命崧就馆,而阴遣爱将假为野利使,使世衡。世衡疑是元昊使,未即相见,只令官属日即馆舍劳问,问及兴州左右则详,至野利所部多不悉。[边批:可知非野利使。]适擒生虏数人,世衡令于隙中密觇之,生虏因言使者姓名,果元昊使。乃引见使者,厚遣之,[边批:只觉恶草具进项王使其策未工。]世衡度使返,崧即还,而野利报死矣。世衡既杀野利,又欲并去天都,因设祭境上,书祭文于版,述二将相结,有意本朝,悼其垂成而败,其祭文杂纸币中,有虏至,急之以归,版字不可遽灭,虏得之以献元昊,天都亦得罪。元昊既失腹心之将,悔恨无及,乃定和议。崧复姓为王嵩,后官至诸司使,至今边人谓之“王和尚”。
[述]
沈存中《补笔谈》亦载此事,云:“世衡厚遣崧,以军机密事数条与之,曰:‘可以此借手。’临行,解所服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