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皇系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家的兴亡,与匹夫有关,也就是说国家的兴亡与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王爷此话,荀某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jīng辟,如此含义深刻,让荀某一时动容呀。”

“是呀,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最好懂的,国家的兴亡,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对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惜的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呀。

如今天下风雨飘遥,天下烽烟四起,就是因为上至我父皇,下至百姓,没有人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没有人能够负起这个责任来呀。不知荀先生可知道为什么?”

“荀某也读过圣贤书,也听过先贤言,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但是儒家的这种思想到了现实之中,却根本难以成为现实。

尽管本朝汉武大帝时独尊儒术,不过也只是以儒来治理天下,并没有完全重视民之一字,所以无怪乎天下百姓都认为大汉江山是刘家的。王爷之言太过jīng妙,荀彧还无法完全理解,有请王爷给荀彧解解惑。”

“若是天下人都能够将国家的兴亡放在心上,则帝王会以民为本,以天下人的福利为本,将相会以民为念,以治理天下为人民造福为宗旨,公卿大夫以国家为念,以尽心尽责上事君王下安百姓为本,则天下各处可以大治。

同样,天下百姓也将以生产为本,以团结爱国为务,如此方能共同走向富裕,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是方今天下,帝皇昏溃不明,重用jiān佞之臣,收留阉竖之贼,以致于朝政混乱**,各级官员上行下效,不行仁义之事,反成害民之祸,致使天下百姓rì子过得苦不堪言。

加上天灾**,所以才有黄巾趁乱而起,蛊惑天下百姓起兵反抗朝廷,而天下百姓多不识诗书礼仪,如果能有温饱,他们尚不至于受到蛊惑,而现在生活无依无靠,自然会响应反贼。

他们也没有做到以国家为念,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主要是朝廷让他们失望了。”

“王爷所言,令荀彧闻所未闻,如同天生籁之音呀。不过王爷的意思是,这天下之人,从上到下都忘记了自己的本份责任,所以才能导致国家如今形同水火的局面,那不知道王爷可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是自上而下进行一场变革,首先帝皇要改变自己的做法,任贤用能,大行仁义之政;

其次是将相公卿要肯为朝廷用命,努力替帝皇分忧,统领好朝廷众臣;各地方官员要务必发展根本,爱护百姓,令天下百姓乐于归田;

而天下的百姓要努力生产,团结起来共同渡过难关。此外,还有像先生这样的读书人,不能敝帚自珍了,而要主动出面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分忧解难。

当然我也知道这些想法目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刘辩若有一rì为君,必定会努力去实现它,但希望荀彧先生能够以你之大才辅助刘辩,则天下之事当会有变革的。”

三十一、赈济灾民(第三更)

————————————————本周实际更新了十九章,其中有九章是奖励章节,根据上周发布的任务,本周应该奖励十一章,还欠二章下周补。另外,下周因为没排上网站推荐,所以能不能继续冲上首页,全看大家的支持了,在此请大家把推荐全部投给本书吧。或者请有条件的兄弟投一张评价票吧,听说很容易上首页的呀。————————————————下周的任务,基础更新十二章(加上了欠的二章),会员点击和推荐加起来总数每达到一千五百加更一章,因为小仙这周几乎把存稿加更完了,下周得熬夜码字了。————————————————————————

刘辩终于说出了他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荀彧能够出山来帮助自己,而荀彧自然也听得出来,不过他并没有答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

“王爷之言大善,如果将来王爷能够成为天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有福了。看得出来王爷会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将来若成了帝皇也必定会与众不同的,只是荀彧一向懒散惯了,向来不在朝廷做事,所以不如那些朝廷众臣对天下之事了解得更多,不能帮到王爷什么忙呀。”

“荀先生虽然没有入仕,但是有句话叫做,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我相信荀先生必定会有在历史上发出耀眼光芒的那一刻的。同时也希望荀先生能够想想地想想刘辩之前的话,如果人人像先生这样吝惜自己的才华,不肯出来为百姓谋福利,那么天下仍然是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的。就像如今的大汉朝一样,表面上看起来仍然风光无限,但是实际上却是从骨子里面就已经坏透了。汉室衰微,恐怕数年之后朝廷就将成为摆设了,大汉天下也会国将不国了。”

刘辩发出了叹息声,他的表情凝重,目光遥遥地望着荀彧,但是荀彧却感觉到刘辩根本没有看他,而是透过了他的身后,看向了遥远的地方,似乎是在看向整个大汉的江山社稷。

在这一刻,荀彧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而是一个饱经沧桑洞彻世事的老人,他的目光中透出了无限的悲凉,不是对个人生命的悲叹,而是对天下百姓的悲叹。

在此时,荀彧差点就忍不住点头答应刘辩,愿意出山来帮助他了,不过话到了嘴边又让他硬生生地吞了回去,因为他不是为想出来做事,而是需要一个自己认可的明主。

刘辩虽然是王爷,虽然见识不凡,虽然将来有可能成为皇帝,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就算是登上了皇帝宝座,只怕也会沦为傀儡,而根本得不到实权。

自己如果现在就投到了他的身边去,将来也许根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报负,而会成为朝廷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所以,荀彧犹豫了,他并没有立即答应,但是心里面对刘辩这个王爷却已经有了极大的好感,只是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考察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值得自己不顾一切地去帮助他支持他辅助他。

而刘辩虽然没有等到荀彧的应答,却发现这个临时任务的进度突然上升到了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荀彧已经有些心动了,只是还没有完全决定,这样一来自己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只不过需要自己再做些什么,荀彧才有可能下定决心跟着自己。

“小叔,你在这里与王爷聊天哪。”

正在这时,荀攸却找了过来,而且样子有些着急,刘辩连忙向他招呼道:“荀大人好,出了什么事情吗,前面似乎有些吵吵嚷嚷的?”

“王爷不知,我们刚刚接到了消息,河水泛滥成灾,江淮一带数十县百姓遭遇洪灾,老百姓不但家园被毁,而且被洪水冲走了无数人,更有数十万老百姓生背井离乡,朝着洛阳一路乞讨而来,据说如今已经过了都亭了,羽林军看到老百姓的悲惨遭遇,根本就没有拦住他们,而是让他们到洛阳城来寻求救援来了。我得马上回去衙门了,过来跟小叔说一声。”

“天呀,如今天下兵荒马乱不说,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是天要亡大汉呀。数十万老百姓来到洛阳,除去一路上饿死的,除去一部分加入叛军的,至少也会有十余万人到达洛阳城外呀。这十多万人的生活将会是一个大问题,而且随之而来的疾病甚至是爆发瘟疫,简直让人不能想象结果会怎么样。荀先生,刘辩先告辞了,本王虽然没有多少本事,但是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后有时间刘辩会再登门拜访荀先生的。昭姬妹妹,你多保重,照顾好老师。”

刘辩当即回到了贤德殿中,召集了殿中的所有老妈子小丫头宫女太监们,还有黄忠带着的一百名羽林军将士,将难民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们,然后对他们说:

“这些难民也是我大汉的子民,来到洛阳如果不能得到赈济的话,恐怕洛阳城会大乱的,到时候整个大汉天下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从今天开始,我弘农王府全部到洛阳城外去设棚赈灾,搭起锅灶为难民提供稀饭和馒头。”

刘辩让黄忠找来了一百辆马车,用功勋兑换了一百车的大米和面粉,然后运到了洛阳城外十里之地,在周围搭建起了数百个大棚。

一点功勋可以兑换一百斤大米或者面粉,而刘辩现在还有八百多点功勋以及四十多点信仰,如果全部兑换的话,能够兑换十二万斤的大米或者面粉,所以他相信能够坚持下去的。

当然,弘农王府的这点人手是不够的,刘辩特地让黄忠派人回大将军府上去要了五百羽林军将士过来帮忙,在一天之内就将所有的大棚搭了起来。

等到无数的难民满山遍野而来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数十座高大的草棚,里面铺着干草,每个大棚能够挤得下五六百人之多。

而在这些大棚之间,搭着数十个灶台,已经煮好了热气腾腾的稀饭,蒸好了香喷喷的馒头,等待着饥饿的他们排队领取呢。

同样的,在这些大棚和灶台之间,飘扬着数十面长长的旗幅,上面书写着“弘农王府大皇子殿下刘辩”的字样,当然这是刘辩手下的史道人准备的,他觉得这是一个宣传大皇子的最好的机会,能够让这些难民们记住大皇子殿下的恩德。

刘辩带着貂蝉等宫女,亲自为难民们发放馒头,看着他们那一张张黄瘦的脸,一张张又脏又黑的脸,刘辩的心里无比地震憾。

而随着刘辩巡视各个大棚,所有的难民们都知道了,这个才十多岁的孩子就是救了他们的大皇子殿下,所以无数的人跪了下去,叫着感谢大皇子之类的话。

三十二、王袍换粮(求收藏推荐冲榜)

————————————————小仙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多更新,冲榜就靠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够多投推荐票,保住我们的首页上的位置,谢谢。——————————————————

而在人群中,有一个八尺来高的大汉,年约三十多岁,一张黝黑的脸膛,周围还跟着数十个jīng壮的汉子,只不过他们同样穿得破破烂烂。

在他们的中间,是一群老人、妇女和孩子,这一路上全靠了他们的保护,这些老老小小才活到了洛阳城来,此时他们远远地看着在难民中问候的刘辩。

“兴霸大哥,他就是大皇子刘辩,怎么只是一个小孩子?”

一个汉子低声向为首的大汉问道,周围的其他汉子也是同样的表情,不过那为首的大汉却摇了摇头:“大皇子今年不过十三四岁,但是你们瞧瞧他做的事情,哪里是一个孩子所为,所以我觉得大皇子不是一个简单的孩子,也许将来会是一个大大的好皇帝呢。”

“是呀,咱们这一路上也到过许多郡县,可是愿意帮助咱们的很少很少,有的郡县更是派出了官兵赶我们走。我呀一直在想到了洛阳会是什么样子,朝廷会不会把我们当成黄巾贼派兵围剿我们,但是没有想到一来就有大皇子殿下给我们准备好了住的地方,准备好了吃的东西,真的活菩萨呀。”

旁边的一个老大爷感叹地说道,立即就有更多的老人附和了起来,这一路逃难途是,死得最多的就是老人孩子了,而他们能够不死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终于感觉到了安宁。

“对呀,虽然大皇子还小,但是他做的事情让我周武非常感动,兴霸老大,我周武愿意去投奔大皇子,不知道老大你们是怎么想的?”

“咱们兄弟八百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