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侯争霸-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十月末到十一月初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大复军,东府,北府,南府近四十万人马补充休整完毕,陆续开往前线,而苏定方麾下的十余万兵马也砺兵秣马跃跃欲试,随着筑城完颜宗望投降,皇太极也低下头颅,浑河河段已经完全被打通,李俊的浑河大营将李成梁的那不大的水军歼灭之后,整个浑河都已经是大夏的领地,李成梁已经被四面包围,空有五十余万兵马,却被挤压在数州之地不得动弹。
    努尔哈赤后方被抄,吐血坠马,虽然清醒了过去,但也大病一场,不能理事。十余万后金军军心动荡,尤其是军营中一些传言让后金军士气低落,就算将领也都一脸的绝望,而一些精明的将领已经开始频繁的与归降的皇太极派来的使者联系,未战,而军心散,局势已经彻底的被大夏掌握。
    就在大夏准备给反夏联盟最后一击,解决掉这最后的钉子,从新自由贸易港却飞鸽传书来一个消息,吴国使团拜访大夏。
    吴三桂建国的事情早就半个多月前就传到了夏羽的耳中,因为新自由贸易港的位置,可以辐射到整个锦西走廊,加上大夏商人如今已经成了北渤海上无处不在的团体,几乎沿海各地的消息都瞒不过这些商人和散布在各地的蝶楼探子。
    而这个来使的吴国自然就是吴三挂建立的大吴,占据着漂河下游和幽云东北以及大片草原,国力十分强盛,这个吴三桂突然派使者出使大夏,打的什么名堂,要知道这个吴三桂为了陈圆圆发兵三十万东出山海关,差点灭了公孙瓒,如果公孙瓒还在北面大山中芶延残喘,要知道前几天他才将陈圆圆就正法了,如果吴三桂真是为了陈圆圆而来的话,那就有笑话看了。
    不管吴三桂打的是什么目的,吴国使看来访。作为大夏国王,总不能太过小气,马上飞鸽传书给新自由贸易港,让海军府派出战船一路护送,随后派出使部尚书张禄去接待。
第三百四十八章 讨要陈圆圆。 。
    芸国使团在新自由贸易港被女达派出的四艘梭白战船世砧飒据一路护送进入凌河水道,随后在商洛县的千云渡口停靠上岸,更换了双桅云船后,进入金云运河。
    云船,凌家造船厂打造的一种专门用于运输人员的船只,船体为平底,上层建筑拥有两层楼阁,可乘坐乘客三百余人,是用于在夏湖内部运输交通的客船,这种云船还可以当做水上酒楼,花航等等,船舱大而舒适。平稳如地,唯一的缺点就是速度缓慢,最快的速度也不过三节。不过在内湖内行驶却足够了。
    作为大夏建国以来第一个前来拜访的国家使团,大夏自然要做好接待工作,沿途的官员要做好安全工作,不过以大夏良好的治安情况,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云船在运河之上缓慢的行驶,沿岸的风光自然是尽收眼底。
    随着生产模式的变化,粮食生产恢复到节气自然生长,以大夏的地理位置,水稻通常是一年两熟,不过今年第一季的粮食都在九月才收割。在种植水稻自然无法成熟。所以地里面种上了两月熟的大豆,而一些远离运河的早地,则多栽种玉米和土豆等作物。
    到了十一月,正是运河沿岸庄稼作物收割的时候,从云船上往两岸望去。满地都是枯黄的豆子,百姓挥舞着镰刀收割着豆子,捆绑在一起。而一些鸟类也落在地中,寻找着从豆荚中掉落的黄豆,一片秋收繁忙的景来
    吴国使团正使是一个身材健硕,有三寸胡须,相貌有些粗鲁的汉子。叫做胡易,胡易是军将出身,看似粗蛮,却熟读四书五经,不过他这副脸面却不象是一个文士,而胡易平素表现也是粗鲁豪爽,但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胡易此人心机深沉,远不是看上去的那般粗鲁。
    除了正使之外,使团内还有副使两人,随行十余人,使团在金都停留一夜,随后再次起航,前往灵夏,到翌日傍晚才算到达中夏港,而坐在云船之上。一个相貌俊朗,双目炯炯有神,面容刚毅的男子望着夕阳下万帆竞逐的港口,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显然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让他有很深印象:“夏,我吴国不如也。”
    男子良久说了一句话,但位于男子身后的一人却很是不屑的道:“陛下,诚然大夏商贸繁华,但自古士农工商,农为根本,大夏重商抑农。商人不事劳作,低买高卖,狡诈油滑,帛晚都会乱之国本,任由这些商人胡闹下去,根本不稳,何以争霸天下,我吴国带甲之兵百万,兵强马壮。如果不是隔着燕辽两国,定叫大夏拜与脚下。”
    “陛下,沿途所见未必就是真,大夏叫我们看的自然是最繁华的地方。而其他的地方就未必如此了,陛下不必妄自菲薄,如果要比,我天兴城的繁华丝毫不会比这里差,而且将一国之都建在一座岛屿之上,可见夏王也不过尔耳。”胡易也附和的道。
    “恩!”吴三挂听言,点了点头:“船只进港了,我们走吧。”
    张禄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不过却是等船只进了码头,放下桥板,胡易耸着一干人等下了船,张禄的马车才到达码头之上,车夫下了马,拉开车门,张禄一身华丽的走出车厢。看到眼前的吴国使者,不由地一愣。心里怒,吴国怎么派这么个粗鲁不堪的武夫为使者,这不是撸大夏的面子么,不过张禄并没有表达出来,而是笑着上前,道:“对面可是吴国使者胡易胡使者。”
    胡易上前,笑道:“鄙人就是。”
    “呵呵,胡正使仪表堂堂,颇有武将之威,早知道如此,就该准备几匹战马,现在只能委屈胡正使随我去坐马车了。”张禄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却暗藏讥讽,堂堂一国,居然派出这么一个武夫般的人物出使,难道吴国没有人了么。
    胡易却也是不恼,随着张禄上了马车,一路行至灵夏城,将一行人安置在使馆之中。
    “张尚书,听说吴国正使是一个胡子拉碴的武夫?”张禄还没有汇报,夏羽轻撩着杯中的茶水,随意的道。
    张禄听夏羽这般说,倒也没有太多的意外,点头回道:“回陛下,确实如此,不过这个武夫看似粗鄙,但依臣看却是颇有心机之辈,虽然对方言谈举止中十分粗俗,但一些举动却不是一咋。武夫能做出来的,而且臣几次试探,都被对方装傻绕了过去。没有套到一点的可用的情报。
    夏羽点了点头,道:“张尚书,你先陪着使团四处走走看看,不要怠慢了贵客。”张禄闻言,知道夏羽这是想要晾对方几天,试探一下对方的底线。
    张禄离开之后,夏羽踱着步子回了后宅。对于吴三桂使看到访,夏羽已经跟内阁的人做了研究,吴三桂此行的目的无外乎几点,第一,远交近攻。辽国建国之后,燕国面对东面大夏。北面大辽,西面吴国三个已经建国的国家包围,没有任何的优势,而在附近唯一的一件镇国神器还是在莽莽大山之中,很难夺到手,所以燕国建国之日遥遥无期,所以燕国只能选择一个国家依附,燕国最后选择了大辽,而燕辽结成兄弟之盟约。自然对大夏威胁很大,但同样的两国对于西面的吴国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甚至威胁更大,吴国占领的滦河,幽水之间的大片土地,东面与辽国接壤,燕国距离不过百里,燕辽一联盟,实则吴国面对的就是两国联军,如果只是燕辽,吴国倒也不惧。但凡面大山中的公孙瓒死而不僵。虽然主力大军覆灭,但仍然有数万兵马,据险而守,并不断的吞并一些乌柜部落,有东山再起的架势,虽然吴国占领幽地大半,但毕竟这里被公孙瓒经营数年,势力没有那么简单拔除。所以吴国的日子并不好受;所以吴国想要结盟大夏,一左一右牵制燕辽同盟,这一点是最可能的
    第二么,就是吴三桂得知陈圆圆的下落。前来要人来了,当初吴三桂为了陈圆圆能发兵三十万攻打公孙瓒,固烈肯开理肉的嫌办应该有吴二挂对陈圆圆的爱意,只原四头卢挂运气差了点,被夏羽拔得头筹。
    如果是第一点。夏羽自然没有意见,有吴国在西面牵制燕辽再好不过,不过如果吴三桂铁了心要陈圆圆,那这个盟能不能结成就有点难说了,不过夏羽也不怕一个远隔千里的国家打上门来,吴国虽然空有广袤的海疆,但却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如今海军府的四桅战船已经初具一定规模,加上弹射石弩炮不断改进,技术已经成熟不少;虽然射程依旧不过一百多米,但威力却提升不少,绝对是近战的杀器。
    张禄带着使团游玩了三天,胡易终于向张禄提出面见夏王的请求,夏羽点头应允。
    翌日清晨,一个侍从引着胡易正副三个使臣进入王府,说是王府,其实就算将城主府改了个名字,里面的建筑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样,只在后宅内添加了几座楼阁而已。毕竟大夏新都已经敲定,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和金钱改建城主府,而且后宅的气氛不错。如果加盖了宫殿,反而会有所疏远。
    胡易三人跟着侍从进入夏王府,夏王府的布局还算宏大,不过在三人的眼中,夏王府显然不够档次,不够大气,也不够恢宏,毕竟现在的天兴城内的王宫昔日是崇祯的宫殿,崇祯毕竟是做皇帝的。就算在苦必要的排场是要有的,尤其是大明强盛的时候。崇祯修建了崇文殿等几处大型宫殿,后宫也修建了大明宫等几真寝宫,后来崇祯被杀,吴三桂大权独揽,一统朝纲。这崇祯的宫殿自然成了他的,崇祯的女人也成了他的女人,吴三挂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挥兵攻打公孙瓒,大获成功,随后大肆封赏群臣,将那些有异议的家伙全都清理了一遍,所以吴三桂就成了无冕之王。利用收刮来的钱财大肆营建宫殿楼阁。明宫殿被扩大了两倍不止,奢华无比,夏羽这个夏王府跟吴王宫比起来自然是一今天上一个地下,不可同日而语,看到夏王府这般模样,连装扮为副使的吴三桂都有点怀疑之前自己对夏国的评价是否太高了。
    说起来整个夏王府内除了两座数层高的三省塔和枢密塔外,连一咋。大气的宫殿都没有。平素夏羽接见属下都是在两个塔楼之中的会议室,也没有搞古代那种皇帝坐在龙椅,大臣排列两行站在大殿之中的排场,虽然礼部被重建之后。君臣之礼,上下尊卑都有了规矩,不过由于没有合适的宫殿,也排不出那种排场,最后只得作罢,只能等到了新都之后,在立规矩。
    夏羽接待使者的地方在两塔的后面,介于前院和后宅之间,是一座两层的小宫殿,平素夏羽休息时在这里,有时召集一些大臣议事也在这里。不过这座小宫殿内也没有上下之分,就跟一般人家的正堂一般。
    夏羽端坐上前。几个内阁辅臣坐在两侧,三个吴国使者被侍从迎了进来,胡易看着这座小宫殿的布局,就算他心机深沉也不由地眼露不屑之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连上下尊卑都不分。这夏王果然名副其尖,不过胡易还是微微弯了弯腰,对着上前的夏羽道:“请夏王安,鄙人吴国礼部尚书胡易。此番受我家陛下所遣,前往夏国拜访。这是我家吴王的目书”
    幽蓝上前接过所谓的国书,递给夏羽,说起来夏羽的这副模样到真不象是一国的国王。反倒象是地主家的少爷。身边有一个丫鬟随身伺候,不过对于夏羽的随意,几个辅臣也只是苦笑,只希望迁往新都之后,将规矩立起来。夏羽扫了眼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