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化工大唐-第5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我们不明白!”生员想了想,不解的摇头。
    “吃过豆腐么?”陈晚荣反问一句,接着道:“快刀切豆腐,一切一面光,这你们是知道的吧?装入填料,其作用与快刀差不多。只不过,不是用来切豆腐,而是用来切液体。你们想,要是没有这些填料,液体流下来是不是一个整体?顶多就是溅出些水珠呀什么的。有了填料,就好象用刀切割豆腐一样,液体也会给切出很多块,和气体的接触面就多了,效率也就高了。
    ”
    填充塔里的填料就好比刀一样,具有切割作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效率。
    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很好懂,生员们恍然大悟,不住点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陈晚荣正待往下讲,只听外面传来惊天动地的吼声:“西域大捷!歼敌十五万!”
    “西域大捷!歼敌十五万!”生员们眼睛瞪得老大,惊奇不置,继而就是狂喜,噌噌的站起身来,大声高呼:“大唐万岁!”
    唐朝和大食帝国虽然没有正面交锋。不过。大食却是让唐人恨得牙痒痒地。在西域地角逐中。大食始终是一股巨大地力量。或明或暗地和唐朝较着劲儿。由于路途遥远。唐朝没法出动大军与之对抗。只能任其横行。
    这让唐人痛恨。如今。西域大捷不说。还歼灭大食十五万军队。这是破天荒地第一遭。唐人要不兴奋都不行。
    生员们个个眼里喷着火苗。脸上泛着红光。欢呼雀跃。瞧他们这样子。不把喜悦发挥光是不会罢休地。
    “散了!”陈晚荣手一挥。飞也似地冲了出去。刚一出屋。就见叶天衡他们喜悦不禁。笑呵呵地迎了上来:“西域大捷!歼敌十五万!大食倒血霉了!”
    更有人激动得呜呜地哭了起来!
    “哥舒兄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了不得呀!”陈晚荣也是兴奋不已。
    李隆基派哥舒翰去西域,虽然底线是保住安西四镇,不过,能打胜仗,能消灭大食地有生力量,谁也会拒绝。如今,哥舒翰取得如此大捷,陈晚荣这个知心朋友自然是兴奋到无已复加了。
    “陈将军,我们军器监应该好好庆贺!”叶天衡抹着眼泪,激动得跟小孩子似的,手中的拐杖不住在地上点动。
    陈晚荣点头道:“你们张罗,我进宫去。”打了这么大地胜仗,李隆基肯定有动作,陈晚荣哪能不去瞧个明白的。
    也等他们说话,快步离去。出了军器监,来到大街上,此时的街上,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的百姓。
    老百姓一边高呼万岁,一边嚷嚷:“这才过了新年不久,西域就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天佑大唐!”
    不少百姓激动得哭泣起来,虽是在哭,脸上却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陈晚荣赶到大明宫,只见大明宫前人头攒动,到处都是百姓,把皇宫围了个水泄不通,齐声高呼:“大唐万岁!皇上万岁!”
    如此大的西域胜仗,只有苏定方地西征能与之相比了,老百姓哪有不高兴的。
    闻讯赶来的臣子们个个脸上带着喜悦,快步进入皇宫。陈晚荣几乎是冲进皇宫的,一进了宫,直奔鸾翔阁。
    正奔间,只见高力士迎面而来,一脸的喜色,远远就嚷道:“陈将军,你可来了,皇上命我去请你呢。”
    “公公,你高兴起来很帅!”陈晚荣开句玩笑。
    高力士的心情也不错,以玩笑话回敬:“你张着一张嘴乐呵,不也俊?”
    “哈哈!”两人同时大笑,肩并肩的赶到鸾翔阁。
    一进鸾翔阁,只见姚崇、宋和一些重臣在座,个个脸上带着喜色。李隆基脸上堆着笑容,冲陈晚荣招手道:“还说要高力士去找你,你自己就来了,脚挺快的。”
    陈晚荣笑道:“皇上,如此大捷,臣也想来分享一份喜悦。”
    “喜悦是他们地事情,是老百姓去分享,我们还有大事要议。坐下来!”李隆基脸一肃道:“哥舒翰在西域打了一个大胜仗,拿下了罗斯,固然让人高兴,不过,问题也来了。你先看看哥舒翰的捷报。”拿起捷报,递给陈晚荣。
    陈晚荣接过,浏览一遍,大是惊奇,差点尖叫起来:“居然有这等事?连和尚都帮着我们打?”
    哥舒翰的捷报不仅仅是报捷,还把整个战斗过程作了讲述,尤其是有关和尚帮着打大食人一事,更是重点汇报。
    这事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却是真实的存在,由不得人不信。哥舒翰还在捷报中分析了原因。
    当唐军攻入罗斯后,前来助战的不仅有和尚,还有城里地老百姓和奴隶。他们为何要帮助唐军?这就得从古太白的所作所为和这里地风土人情说起了。
    罗斯城地处中亚地区,虽然不是唐朝
    领土,却是“中华文明圈”,这里地老百姓接受中唐朝。他们信奉佛教,在佛教以外,还有祅教和萨满教,这是当地的三大宗教。
    在唐朝,中华文明地影响范围非常广阔,中亚在其影响范围内。不要说中亚,就是近东地区也是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若不是高仙芝在罗斯战败,若不是“安史之乱”,凭借当时中华文明在中东地区的强大影响力,唐朝进一步在西域扩张没有任何问题。
    自从古太白来了以后,强制当地百姓信奉伊斯兰教。宗教信养哪里是说改就能改的,为了让这里地百姓信奉穆斯林,古太白不惜杀人,摧毁这里的寺院。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不满,只不过,他们敢怒不敢言罢了。
    当唐军攻入城里,古太白败局已定之际,不满就发出来了,和尚也会开杀戒。
    当然,帮助唐军打大食人的还有奴隶。大食帝国其实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古太白从征服之地掳掠了不少奴隶,他曾经一次性掳获十万奴隶。罗斯城里就有不少奴隶。
    这些奴隶久受中华文明的影响,当然知道唐朝没有奴隶,他们自然是心向唐朝。唐军一进城,他们能不揭竿而起,策应唐军进城么?
    古太白原本想在城里和唐军打巷战,祸起萧墙,奴隶、和尚、百姓全力策应唐军,前后受敌,哪里抵挡得住,他的军队瞬间瓦解。
    由于奴隶、和尚、百姓地加入,唐军的攻城战异乎寻常的顺利。精明地哥舒翰也是过了老大一阵方才相信这是真的。
    把捷报看完,陈晚荣不由得笑了:“真是天助大唐!”
    姚崇他们也是这想法,都跟着笑了。
    李隆基笑了笑道:“如此美事,朕也没有想到。对大食的情形,我们所知还是有限,得投入更大的精力好好研究一番,然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措置。”
    唐朝在中亚的影响如何,陈晚荣也不是那么清楚,罗斯一战固然让人高兴,却也暴露出了唐朝对大食的了解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地确是应该好好研究。
    “皇上圣明!”陈晚荣他们不得不赞颂李隆基的精明。
    李隆基接着道:“哥舒翰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他进入罗斯之后,把城里的图书全部收集起来,着人送来长安,不久就会到来。他如此处置固然很对,不过,朕以为光凭罗斯的图书不能让我们全面了解大食,朕还要下旨给他,要他尽可能多的收集大食方面的书籍。”
    陈晚荣眼睛放光,接过话头道:“皇上,光凭书籍,巩怕作用不是很大。可以要哥舒将军在西域高价聘请大食的学者、诗人、良工到大唐来。哥舒将军说了,据他所了解的情况,大食地疆域里有好多地方是新近并入,还不稳固,要是大唐举起义旗的话,他们还有不响应的道理?这些学者肯定会蜂涌到长安来!”
    唐朝对大食的了解主要是在中亚部分,至于近东甚至非洲部分,更是所知不多。要是有了这些深悉其内部情况的学者,再有图书,唐朝对大食地情况还能不了若指掌?
    一旦了解了大食情况,就可以采取因应措施,这是富有远见的前瞻性措置。
    “好主意!皇上,臣附议!”姚崇率先附和。
    宋马上跟上:“皇上,臣也附议!”
    如此做地好处,是个人就明白,不需要多说,众人无不是大加赞成。
    李隆基指着陈晚荣道:“你的反应也太快了吧?当年汉高祖刘邦攻入咸阳,众将忙着收集金银珠宝,唯有萧何不取财货,而把秦宫地图书取走。这为汉高祖了解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莫大地意义。如今,我们也来上演这出好戏。朕马上下旨给哥舒翰,要他无论如何也要把大食的诗人、学者、良工弄些到长安来。
    ”
    “皇上圣明!”众人不得不服气。
    李隆基接着道:“同时,还要加强监管,不能让大食了解大唐。我们能够了解大食,大食却不能了解我们。如此一来,大唐能了解大食,做到知己知彼,而大食却不了解大唐,不过是盲人摸象罢了,将来这一仗,胜算已握三分!”
    高明的策略,看得深远,陈晚荣他们又是一通由衷的赞颂之词。
    “哥舒翰还请求措置之策,朕的回复很简单,归降大唐的厚遇之,与大唐为敌者,坚决彻底的歼灭!”李隆基最后道。
    归降的厚遇之,不降者坚决消灭,这是从西汉开始处置外敌的传统策略,再正确也没有了,谁也不能有异议。
    姚崇接过话头道:“皇上,西域大捷固然是好事,不过,臣以为大食必然要催默啜发兵。臣想,默啜地大军很快就会南下了,北地的战事已经迫在眉睫。”
    李隆基点头道:“说得没错!吐蕃一破,大食和默啜都发急了。如今,西域战事于大唐有利,大食和默啜会更急。默啜一定会想,要是大唐在西域再打上几个大仗,大食说不定会和大唐讲和。到那时,大唐西域的威胁一除,必然会起倾国之兵北上,找他算帐。他的时间不多了,只有尽快拿下受降三城,把大唐赶到黄河以南,他才有喘息之机。”
    看着陈晚荣道:“正是这样
    才要高力士把你找来。炮兵也该出发了!你说,你间出征?”
    “皇上说什么时间出发,就什么时间出发!”陈晚荣想也没有想。
    李隆基略一沉吟道:“给你三天时间准备。”
    陈晚荣摇头道:“皇上,不必,一天就够了。臣听说哥舒将军在西域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手有些发痒了,想早点去杀个痛快!”
    上过一回战场,深知战场对热血男儿有多大的吸引力,虽然危险,却也刺激,热血男儿就应该驰骋在疆场之上,虽死无憾!
    “一天?”李隆基眉头一皱道:“时间有点紧,朕要安排船只。你们从长安上船,直发幽州,然后再走陆路去北地。”
    唐朝的交通非常发达,从长安上船,经过京杭大运河,可以直去幽州。在幽州转道,还可以去辽东。
    现在地炮兵早已不是最初的一千人,三十五门火炮,而是接近一千一百门火炮,接近两万人了。
    如此数量庞大的军队,要想船运到幽州,需要地船只不少。
    “皇上,臣想走陆路。”陈晚荣说出想法:“走水路固然轻松,可是,费时太长,赶到幽州需要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若是走陆路的话,虽然累点,十天就能到达幽州。若是弟兄们太累,完全可以让他们修整两三天再上路。如此一算,还是节约了不少时间。”
    走水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节省体力,不过,时间太长。李隆基想了想:“既如此,就这样吧!”
    “谢皇上!”那种久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