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雄师-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什么废话?
    魏兴被袁术取走了,刘表也进入了襄阳,并且对外宣布,襄阳正式成为荆州治所,各方官员,必须要规定的时间内,将地方的政务上报治所
    屁,霸占了荆州各地的袁术、孙坚、王匡三人,根本就不把刘表的话语放在眼中,区区刘表,居然还想节制位同三公的袁术和孙坚?恩,刘表是有资格节制王匡的,但问题是,刘表有这个能力吗?
    在特定的时间内,如预料的一般,襄阳城内根本没有出现孙坚、袁术、王匡三人麾下的官员,连基本的税收什么的,都没有给刘表任何一个说法,得知如此情况的刘表,可谓怒火滔天啊。
    可惜的是,刘表就算再怒又如何?袁术三人都是大诸侯,即使最弱的王匡手中都有两三万兵马,是刘表能对付的了得吗?
第三百八十章 奥斯罗埃斯二世!
    第三百八十章奥斯罗埃斯二世!
    公元190年,汉初平元年,四月中旬,刘表上书朝廷,斥责袁术、孙坚、王匡三人目无尊上,身为封疆大吏,却拥兵自重,将治下税收占为己有,实乃窃国之贼也。
    刘表能打口水战?袁术三人不会吗?随刘表的奏折刚刚传到长安,袁术三人的奏折也传到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奏折中都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侵吞了三人上供的财物云云
    口水战,没完没了的口水战,但起码的是,荆州短时间内平稳了下来,百姓们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诸侯们虽然蠢蠢yù动,可在大势的逼迫下,也只能静等时变。
    荆州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但长安却爆发了一场大地震
    公元190年,汉初平元年,夏五月初,荀氏族长,当朝司空荀**了
    死在家中,坊间传闻荀**的很安逸,并没有什么痛苦,但据有心人透lù,荀**的前一天,董卓去过司空府,还和荀爽闹的很不愉快,好像是因为董卓想要开炉打造五铢钱的事情,不过却没有被证实。
    当然,就算没有没有被证实,可是长安一带却是人心惶惶了,若董卓真为了筹集钱粮而sī自打造五铢钱,那三辅地区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就在长安乱哄哄的时候,北疆又有了大动作,这一次主导的自然也是刘泰政权核心,身为神王的刘泰在华城当众宣布,重定货币制度,废除现有的货币金、银、五铢钱,从今往后,在北疆金银只能当做奢侈品使用,而五铢钱则全部废弃。
    地震比起荀爽之死,北疆的换币举措才是真正的大地震,刘泰此举,可以说完全是在挑战汉室皇亲的底线啊,甚至不止这些皇亲啊,包括门阀士族与一些个大商户都被刘泰的举动震的不轻。
    要知道,五铢钱是我华夏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单表,在我华夏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五铢钱最初在汉武帝刘彻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发布,刚开始的使用范围是在中原地区,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随后被推广到了大汉所有州郡,成为了大汉百姓买卖物品的主要钱币,虽然说五铢钱的发展历史,中间有点小曲折(王莽时期曾被废除),但却一直保存了下来,对汉朝统治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五铢钱奠定了中国圆形方孔的传统。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古代一种重量讲师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五铢”实际上很轻很轻。
    刘泰废除五铢钱之举,实在是太骇人了,要知道,五铢钱象征着汉室长盛不衰的统治,别说还没有称帝的刘泰,即使开创东汉王朝的刘秀也不敢轻易废除啊,但问题是,刘泰已经下令废除了,甚至连纸币都已经准备好了,河北那些个没兵没权只有钱的门阀士族,包括商户在内又能如何,难不成跳起来和刘泰作对吗?
    刘泰之所以要在这个时间段颁布新币,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刘泰非常清楚,过些时日,董卓因为缺少钱粮会把注意打到五铢钱上,并且还确实如此做了。
    历史记载董卓为建造郿坞,融始皇十二铜人之九,获得五铢近十亿,将三辅乃至整个天下的钱币系统都搞乱了,刘泰可不希望到时候治下的百姓用精致的白大米去换取这种如同垃圾一般的铜钱。
    北疆发布的新币有很多种,兑换的比例和新币的数量也控制非常严格,不允许任何人对钱币指手画脚,为了防止后世所谓的假币出现,刘泰甚至下令,凡是制作假币或者sī自开炉打造铜币兑换一族,一律收缴所有家产,主犯凌迟,三族家眷流放边疆
    这条新律没有任何意外掀起了非常大的震动,在北疆,刑法一般都不会太过无道,就算重刑也只是惩罚主犯而已,牵连到家眷的可以说很少很少,不成想此次刘泰为了给新币铺路,居然颁布了一条如此严苛的刑法,三族流放啊
    当然,没有人敢对刘泰的命令有异议,在北疆,刘泰是名副其实的帝王,谁敢当出头鸟,那就等着死吧,恩,暂时就先说说新币的情况。
    北疆发布的新币面值单位有四个,分别是分、毛、角、元,其中分和毛的单位比较小,主要兑换的就是五铢钱,一分相当于十枚五铢钱,十分等于一毛,一毛等于一百枚五铢钱
    接下来则是,十毛等于一角,一角等于一千五铢钱,十角等于一元,一元等于万株五铢钱。
    元之后主要兑换的就是金和银了,白银和五铢钱的比例非常大,在北疆是千比一的比例,因为北疆政权发展的很好,所以金银的比例上下bō动不是很大,一般来说市场上都是一两银子换一千钱,恩,也就是说一角等于一两白银。
    这个比例其实已经非常低了,传言在中原以及其他地区,即使数万五铢钱也换不到一两银子,银子是有限的物品,虽然可以挖掘,但出土的数量少,可是铜钱就不同了,出土的量非常大,制作工艺也非常简单,一些个门阀士族为赚取极大的利益,都会把注意打到sī铸铜钱上,如此一来,使得铜钱的比例就更加低廉。
    说了银,自然不能忘了金,其实东汉末年,金因为太过贵重,大部分都是用来赏赐的,很少有在sī底下流通,可身为后世人的刘泰非常清楚金的价值,所以北疆政权成立后,刘泰就确立了金为交易货币,主要使用在上层贵族手中。
    金和银的比例是一比百,一斤金子等于一百两银子,换算成纸币,则是一斤金子等于十元元钱。(注:这个时代,一斤的重量和后世相差很大,不要hún为一谈,当然,这也是能区分出来的。)
    换币是一个很大的大工程,北疆将近两千万子民,就算普通人家,家中起码也有几万钱,要知道,几万枚铜币堆在一起可堪比一座小山了。
    刘泰的举动虽然有点荒唐,但却受到了百姓的支持,在颁布新币后的第三天时间,各地银行第一批纸币就兑换了差不多了,虽然说刘泰准备了很多纸币,但不能一下子扔下去啊,到时候形成通货膨胀,将会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身为货币的金银被取消了,但却并不代表就此废弃,刘泰在华城公布,从此以后金银就是贵重物品,也可以说是硬通货,兑换纸币的时间也没有限制,五铢钱有限制,在限定的时间不进行兑换,过了时间,五铢钱就放在家里当股东了。
    同时,刘泰为了缓解银行的压力,允许一些地方商行收购金银,比例要给的和银行差不多,这些金银收取,主要就是用来打造贵重品,比如金银项链手镯等物,为了让百姓知道金银佩戴的奢华,刘泰甚至给自己套上了一条大金项链,可谓极尽sāo包啊。
    也允许一些地方金行以纸币收购金银,但必须要给出和银行差不多的比例,否则将会受到官府的处罚。这一条是必须要声明下的。
    北疆一下是天下诸侯和百姓瞩目的焦点,如此大动作怎么可能不被人宣传?如预料一般,新币出世的消息在短短月余时间就席卷了整个天下,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除河北之外,各大州郡的五铢钱大规模贬值,甚至一些看到商机的商人,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五铢钱,送到河北去兑换纸币,再以纸币购买河北的商品。
    这一来一出,商人们赚取了极大的利益,刘泰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为了防止继续出现这种情况,刘泰宣布,能换取纸币的必须是已经注户的北疆百姓,一些个外地商人,想要换区纸币,必须要用金银来换,至于铜钱,还是自己留着吧。
    其实这次兑换大潮中,不止商人们疯狂的收购中原等地区的五铢钱,甚至一些个门阀士族,包括诸侯都参入其中了,刘泰这一手,可以说一瞬间就让这些诸侯、门阀、商户损失惨重,用贬值的五铢钱换区纸币还好说,但用贵重的金银去兑换一堆纸,傻子也不干啊。
    门阀、诸侯损失惨重,这是刘泰乐意看到的现象,而百姓因为五铢钱持续贬值,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这就不是刘泰希望看到的情况了,毕竟怎么说,刘泰之所以要如此做,还是为了百姓着相,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中原等其他地区的百姓断了生路,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为了将这种情况降到最低,刘泰又下了一条令,那就是普通百姓可以在各地九州商行的分行换取纸币,并且以纸币从商行中购买东西,当然,如果愿意迁徙北疆的,商行依然无条件负责将其送到北疆生活,这是一直没有改变的铁律。
    刘泰一条条为民着相的措施,自然感动了很大一部分百姓,这些个百姓如果不是太过念土,怕是早就跟着商行前往北疆了,但问题是,有时候即使他们想迁徙,当地政权也不允许啊。
    在刘泰颁发新币之后,有些有心的诸侯,比如曹操、袁绍、刘备等人就看到了新币对治下百姓的冲击,随即下令严禁百姓出境,毕竟在乱世的时候,人口就是一切,本就人口稀少的中南、南疆和西疆,如果再大规模人口流失,怕是连打都不用打了。
    新币的事情,暂时也就告一段落,先来关注一下西域的战事吧,自189年十一月,文丑进入西域后,如今已过去了将近八个月时间,这八个月的时间里,西域的战事变幻莫测,虽然天赐军没有重大的损失,但也十分疲惫,传言身为主将的文丑在阵前多次手上,若不是文丑勇猛,天赐军怕是要吃好几个大亏了。
    安息帝国的铁骑多达三十五万,统帅的又是安息帝王,士气自然如虹,最重要的是,安息接临西域,粮草辎重等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如此一来,文丑的局面就非常不利。
    不论怎么说,文丑只有十多万兵马,而且又在它国做战,士气非常低mí,不但粮草和辎重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军中药物等一系列事情都困扰着文丑,文丑很累,很难,但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西域八个多月的战役,是北疆政权成立以来打的最久,后勤补给最难,士气最低mí的战争,其实刘泰有几度想要暂时放弃西域治权,待得收复凉州后,再考虑收编西域,可问题是,安息帝国那老头子实在是太过分了,居然对天赐军步步紧逼,将天赐军整的非常疲惫,脾气本就比较倔强的刘泰,怎肯对安息老头认输?
    不过最近西域传来了一道好消息,让刘泰可谓喜笑颜开,什么好消息?安息老头的大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