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隋末逐鹿记-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李唐虽然被定杨军攻入了河东腹地,然而,却拥有关中秦川,另外,攻下了巴蜀,巴蜀未经战乱,粮草充足,人口众多,有了巴蜀,关中两地的支持,就算一时受挫,也必能翻过身来,待其腾出手来,东出潼关,必将势不可当,像陕州这样的要地现在也是在唐军手中啊,河内郡也在李唐的版图内,对东都作战,李唐进可攻,退可守,而我军若向唐军发起进攻,则困难无比!”
    裴仁基投靠王世充之后,王世充对其非常看重,也喜欢听取他的意见,虽然,裴仁基因为王世充逼迫杨让位,对其有些不满,不过,总的说来,现在王世充和裴家父子还是在蜜月期内。
    王世充其人虽然性格优柔寡断,做起事情来没有章法,在臣属的面前威信不高,有时候谈论政事就想老太婆一样啰啰嗦嗦,半天说不到重点,只不过,总的说来,不是一个强势的君主,人虽然有很多毛病,毕竟,还是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何况,为了拉拢裴氏父子,王世充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裴元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赏裴家父子,所以,裴仁基现阶段也在全心为王世充的大业筹谋。
    说了这番话后,裴仁基闭上了嘴巴,开始听王世充唠叨了,王世充说了半天,重点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问裴仁基对目前的局势有何看法,怎样化解面对李唐时的不利局面。
    好不容易等王世充闭嘴,在心中暗自叹了口长气,裴仁基说道。
    “现在的局势就像是汉末的三国,李唐如曹魏一样一家独大,河北高畅和陛下是那刘汉和孙吴,现在,我们应该乘李唐和定杨军交战,无法腾出手进攻东都之际,发起西征,不求攻入潼关,进袭关中,至少要将潼关以东的唐军势力驱逐出去,占据了战略要地,我们才能凭借黄河天险对抗夏军,腾出手来向南发展,不再像现在这般处在众多敌人的包围之中,不管是东,西,南,北都是敌对势力,长此以往,前景堪忧啊!”
    停顿片刻,不待王世充啰嗦,裴仁基接着说了下去。
    “所以,在现阶段我们要和河北高畅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关中李唐,当初,我劝圣上不要称帝,也有这方面的打算啊,现在,圣上是皇帝,高畅还只是称王,就算是联盟,也名不正言不顺啊!”
    “这如何是好?”
    王世充脸上露出了焦急的神态。
    是的,表面上王世充似乎控制不住自己,喜怒总是要形于色,其实,大多数时候,他脸上的表情和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也只有跟随他多年的家人才知道。
    裴仁基自然对此不清楚,他按捺下内心的轻蔑,对王世充说道。
    “圣上,现在当务之急是派出使者渡过黄河前去黎阳晋见高畅,希望能和高畅达成攻守同盟,虽然,这盟约只是一张废纸,然而,现阶段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五六月之间,高畅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彻底占据了河北,现在,是他巩固地盘的时机,所以,他也不愿意和我方动武,前段时间出现的那只夏军,恐怕是他的试探之举吧,我们摆出了强硬的姿态,接下来,他自然知道该如何取舍了。和高畅达成协议之后,圣上就可以乘李唐无暇东顾之际,率领大军西进,务必将李唐势力赶到潼关以西,不然,等李唐击败定杨军,那时再行动,就为时已晚矣!”
    “好!好!”
    王世充从座位上跳下来,鼓掌连声道好。
    “我有裴爱卿,当如蜀汉得武侯啊!”
    于是,不多会,王世充就按照自己的武侯裴仁基定下的策略,向黄河对岸的高畅派出了使者,期望能和高畅签订攻守同盟,结成盟友。
    第四集 第七十七章  朝堂议事
     更新时间:2008…9…7 15:07:16 本章字数:3728
    月十七日。
    原黎阳总管府,现夏王高畅的行宫。
    议事厅的大堂内,高畅的文武百官分左右坐下,高畅位居堂上,他所坐的那张软榻放在一个有着三级台阶的台子上,因而,众人看他,需仰视才行。
    凌敬,管平等元老大臣,以及新近投降的裴,魏征等降臣皆位于左面出席,位于右方的是高雅贤,刘雅,薛万彻等武将,他们按照官职的大小以及资历的深浅排下了座次,以此来确定和高畅之间的距离。
    原本,这大堂两侧都是密封的墙壁,头顶上的天窗也开得极小,阳光也就没有多少能够照射进屋了,因此,就算是白昼,外面太阳高照,议事的时候,大堂的两侧仍然要点着油灯或蜡烛,显得极其的阴暗,也许,这样才是产生诡计的最佳场所吧?
    高畅入主黎阳之后,对此格局殊为不喜。
    于是,大堂两侧的墙壁被开了几个大窗户,屋顶上的瓦片也换了一些从平原运来的琉璃瓦在上面,让阳光能更好地照射下来。
    因此,在这次议事的时候,大堂显得格外的明亮,面对日光方向的大臣有时候甚至要微微眯着眼睛,太过明亮,反倒有些刺眼了!
    高畅不是一个喜欢开会的人,夏国的制度是三天一小朝,七天一大朝,当然,若是遇见特殊的情况,也是会召集重臣来召开紧急会议的,同时。夏国也没有什么早朝地制度,一般都是辰时已过才上朝议事。
    进驻黎阳后,这还是高畅第一次召集众臣议事,文武百官都来齐全了,当然,以往他也有召集众臣议事,只不过都是分别召见,大部分是单独觐见。向他汇报自己所负责的事务。就算是群体接见。人数也不多。
    今日商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该如何处置被俘的李唐淮安王李神通以及同安公主等唐人。
    主张杀了李神通的人站大多数,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武将。
    他们认为,既然夏国和李唐是敌国,为了争夺天下,除了你死我活之外。双方再也没有别的道路要走,那么,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心,也是为了打消某些人不合时宜的妄念,需杀了李神通祭旗,借此向李唐表达本方血战到底,决不妥协地决心。
    对武将们来说,什么和谐共生。什么和平安乐全都是狗屁。没有仗打,又怎么能捞到战功呢?没有战功,自然谈不上升官发财。出将入相了!
    但是,反对杀掉李神通地人也不少,虽然没有武将团体强大,不过,他们地声音也不容小视。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而已!何必多生杀戮呢?
    大部分文官抱着的是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夏国领地之外,那些势力集团大都将高畅宣扬成妖魔,是一个每天都要生吃婴儿如朱粲一般的人物,要想得到天下,或是在获取天下的征途中所受到的阻力减小,高畅就必须做一些事情来挽回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
    他们不是说我主残暴吗?那好,我主就表现出我仁慈地一面让他们看看,既然,像李唐的重臣,皇族一脉的李神通被我主俘获,都没有杀掉,反倒甚为礼遇,他们如果再说什么残暴之类的,也只能是自打耳光了,天下有识之士皆会嗤笑他们。
    像裴等人甚至建议高畅将李神通,同安公主等礼送出境,反正现在夏军无力再扩大战线,不如卖一个好给李渊,说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双方各执己见,不过也是讲出自己的理由而已,没有大声争执,在高畅的面前,很难出现不同意见的大臣为了坚持自己地立场大声争吵地场面,他们只是说出自己的意见以及理由,然后,静等高畅裁决,奇怪的是,不仅很久以前就跟随高畅地臣子是这样,就连新投诚而来的那些降臣也不知不觉保持着这样的状态。
    高畅沉默了片刻,堂下鸦雀无声。
    依稀记得在原来的那个时空,窦建德也曾经将李神通,同安公主等俘获,当时,他或许就是听取了裴的建议,这才将李神通等人放归关中的吧?可惜,后来他被李唐俘获,却躲不过当头一刀啊!
    李神通?
    蚂蚁一般的人物,杀或者不杀其实都没有关系,在高畅看来这并非是什么要事,在原来的那个时空,窦建德在虎牢一役被李二俘获,难道他高畅也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不过是笑话而已!
    没有考虑多久,高畅决定放李神通回去,李渊对亲族特别放心,独当一面的全是李姓皇族的人,巴蜀是李孝恭,晋阳是李元吉,关东是李神通,将李神通放回去,他也不会受到什么处罚,说不定很快就会重新起用,再次派来关东
    道宗的位置,和这样的一个窝囊废打仗,总比面对李角色要好,自己既然能俘获他一次,就能生擒他两次。
    放!
    从高畅嘴里蹦出这个字后,基本上就没有人反对了,接下来就是第二个议题。
    那就是该不该和郑国休兵罢战,结成联盟,共抗李唐。
    与李神通的生死相比,这就是大事情了,因此,一开始甚至没有人说话,都在等待有分量的人先开口。
    “若是和郑国结成盟约,我军就不能渡河南下了,现在,徐世绩将军正在黄河南岸,我们是不是要答应王世充的条件,将徐将军撤回北岸,如果不这样做,王世充就会认为我军没有诚意,那盟约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了!”
    裴虽然是降臣,但是他名望高,资格老,他先说出自己的看法,自然没有人会有意见。
    “老先生的意思是,不和王世充结盟?”
    凌敬在一旁小声地问道。
    “不结盟也好,王世充那家伙不过是冢中枯骨,我夏军兵锋鼎盛,只要休整一旬,待夏粮入库之后,再大举南下,直抵洛阳,将其生擒,至于关中李唐,这次定杨军大举入寇,连战连捷,我看李渊老儿多半要吓破胆,说不定会迁都巴蜀,拱手将关中让给刘武周!”
    说话之人乃是大将刘雅,这番话说了之后,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们这些武将,跟随高畅较早,一路走来,不管面对什么对手,都是高畅的手下败将,所以,他们不会认为世界上还有谁是高畅的对手,也不会认为有别的军队能够和夏军相比,只要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那么,什么策略,计策,外交都用不着,以力胜人即可。
    武将集团中,除了少部分老成持重的将领以及那些新降不久的人,基本上都抱着刘雅此时的想法,只是,刘雅大声说了出来而已!
    骄兵悍将!终有一败!
    魏征在心里面冷哼了一声,然后,裴的话重新响起。
    “不!依老夫之见,夏,郑联盟势在必行,现在,我军无力南下,郑军也不想渡河北上来劳师远征,王世充想乘李唐和定杨军打得不可开交,无暇东顾之际去占李唐的便宜,我们为什么要阻止他呢?坐山观虎斗即可,我担忧的是,怎样和王世充签下盟约,让他放心率军西进,同时,又不需要将徐世绩将军的部众调回北岸,让其顺势进入曹州,与鲁郡方向的腾珏将军合力,灭了孟海公,为大军日后南下在黄河南岸夺取一个基地。”
    果然是老奸巨猾啊!
    不提魏征在心中暗暗腹诽,对裴提出来的问题,文武百官们纷纷出言,展开了讨论,讨论虽然热闹,发言的人却暗中遵守着前后秩序,大堂内,并没有变得如同坊市一般。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
    凌敬微笑着说道,视线在身旁的那些文臣身上扫描而过,此刻,他的心情分外的得意。
    要知道,在他身下就座的这些人全是大隋王朝时的重臣,他们高高在上,在朝堂上呼风唤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