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农女医妃-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或许,冥冥之中,自有上天安排,是她命不该绝。也或许,是已经逝去的父亲母亲的保佑。

她抓了一把小米,煮了一碗小米粥,先给宁卿喂了一些,又自己吃了一些。

他现在昏迷着,根本就没有意识,很难喂下去,只喂了半碗,便再也喂不进去了。

木屋里虽然一应生活用品都有,但粮食却并不多,就算两个人节省一点的话,大概也就能支撑半个月。眼下,她自己一个人的话,根本就无法走出这深山。还有他的伤,不知道有没有大碍,不知道能不能醒来。

一整夜,她都没有睡,而是一直守在他的身边,仔细地留意着他的动静。

她很害怕他会再也醒不过来,否则,她就真的成了孤零零一个人。她会非常害怕,甚至都会没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哪怕他一直昏迷着,她也一定会照顾他,不让他死去。

但是,一连三天过去了,他却没有丝毫要醒来的迹象。每天也只能喂的进去小米粥,生生地吊住了一条命。

李思恬隐隐地有些绝望,她多么希望他能睁开眼睛,能赶快醒来。即使他醒来后,会对她冷眼相对,她也希望他能醒来。只要他醒来了,那就一定有希望。

这几天阳光一直很好,没再下雪,但积雪也没有融化。

李思恬往灶洞里塞了一截木柴,看向远方。

但是放眼所能看到的,除了皑皑的白雪,还是皑皑的白雪。

她抿抿唇,眨眨被雪光刺激到的眼睛,又往灶洞里塞了一截木柴。

小米粥煮好了之后,她便用一只粗瓷的碗盛了,端进屋去。

她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碗里的小米粥有些烫,她又想快一点赶紧将碗放下。

然而谁料,她才进了屋,眼前的景象让她心里一个震惊,粥碗差点没拿稳。

碗里的是救命的粮食,她不能毁了。一时间,她也顾不得烫了,紧紧地握住了碗。

宁卿昏迷了好几天,这几天没有丝毫动静,李思恬以为她进来的时候,看到的仍然是他静静躺在床上的样子。但谁料,他此时不但睁开了眼睛,而且,还坐了起来。那双完美无双的眸子,如一汪古井幽潭,正凝望着她。

宁卿在她身上扫视了一眼,面上没有任何表情的变化,只淡淡说道:“不烫吗?”

李思恬闻言,这才感觉到自己的双手被烫的生疼,忙将碗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偷偷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手,已经被烫的通红,她连忙用衣袖遮掩住了。

“你,醒了啊。”她低声说道。

宁卿淡淡地“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621。第621章 是该离开了

宁卿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他只觉的自己像是做了一个梦一样。

在梦里,他回到了家,不是京城的家,而是在楚湘的家。顾婉陪在他的身边,她对他笑,笑的那么甜蜜那么温馨,她说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他,但他问她的时候,她却又怎么都不肯说。于是他就一直问,但她就是一直不说。

最后宁卿没了办法,便打算随她去了,只要她高兴,怎么着都成。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她的脸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遥远。于是他心慌了,想要抓住她,不让她离去。但是奈何,他抓住的,只是她的一抹身影。

一种心伤和心痛的感觉,瞬间向他袭来,他不能让她离开,他一定要把她找回来。

再后来,他就醒过来了。

睁开眼睛,眼前看到的,是粗灰麻布的帐顶,身上盖的是冷硬的棉被。直到他起身后,看到外面李思恬忙碌的背影,他才有点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那日遇刺,李襄在最后关头,带着他的女儿逃命,他带走了她,但后来不知如何,竟然发生了意外。意外来的太突然,他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失去了意识。醒来之后,就已经在这里了。

想来,是李思恬带他来的。

他对李思恬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在他眼里,他只是个人罢了,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是她救了他,多多少少的,他对她,心里存了几分感激。

“王爷,你,快吃些东西吧。”李思恬吞吞吐吐地说道。

之前他昏迷着的时候,她守在他的身边,尚且能看着他安静的脸说各种话。但现在。他正如她所想,真的醒过来了,她却发现,当他那一双幽深的眼睛注视着她的时候,她竟是连说话都困难了。

不过,他能醒来,她是高兴的,是狂喜的。她总算不必再担忧哪一天,这深山之中,真的只剩下她一个人。

况且,他这般完美无瑕的人,要是就这么死了,不管是谁,都会倍加惋惜。

宁卿没有说话,往桌上放着的那一碗小米粥上看了一眼。

李思恬以为他心有疑虑,便解释说道:“这个小木屋是我偶然找到的,以前来过,这里住着一对老夫妻,看来是暂时搬走了。”

宁卿依然没说话,也没点头。

李思恬见状,大着胆子,端起那碗小米粥,送到了他的面前。

宁卿垂眸看了一眼,淡淡地说道:“你先吃吧。”

“王爷大病初俞,还是您先用吧。”

宁卿不想与她多说什么话,便要起身。但谁料,他才一起身,便觉的头上又一阵眩晕传来,眼前也是一黑。

李思恬看出了他的异样,忙放下了碗,扶住了他:“王爷您身子还没有好,还是不要随意起来了。”

再次躺下之后,宁卿才觉的那真眩晕的感觉轻了不少,眼前也恢复了一片清明。

他醒来之后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赶快离开这里。

李襄死了,京城那边现在肯定还没得到信,外面必然一片混乱。在这种时候,他不能不在。但是他的伤,又的确让他不能动身。

他一直平静无波的心里,顿时起了涟漪。不知道要在这里留多久?原本说好的二月份就会回去的,难道不能及时赶回去了吗?

一想到顾婉,宁卿便觉的心里有些压抑,又有些痛。他现在特别渴望见到她,希望有她陪在自己的身边。

况且,李襄因公殉职的消息,必然很快就能传到京城,到时候难保她不会知道。倘若她知道了,肯定要为他担忧万分。

如此一想,宁卿更是着急了起来,恨不得立马回到她身边,将她紧紧地抱在怀里,告诉她他好好的,一点事都没有。并且和她说,以后都不会再离开她了。

宁卿醒来之后,又在小木屋里住了三天,伤势才逐渐好转,也能下床走动了。

他外出转了一圈,发现这个位置尚且处于一片高地,要是出去的话,从这个地方往外走,倒是一条极好的路。

再加上以前李思恬来过这里,对路途算是熟悉,有了小木屋做标记,即使大雪封山,她仍然可以依稀辨出方向。

宁卿已然决定要离开这里了,并且他也有把握能够走的出去。只不过,在离开之前,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继续勘测地形,选出一条挖水渠的合适路线。

这种事情,于他而言,自然是一点都不难的。他的师父玄虚子虽然在有些事情上不着调,但真本事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在这方面,宁卿早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因此,只用了一天的功夫,他便选出了一条合适的路线。当日下午,他回去之后,便和李思恬说了,明天一早就动身离开这里。

李思恬一听这话,心里仍然有些担忧:“王爷的伤势都好了吗?”

宁卿“嗯”了一声,便进屋去了。

要离开这里,本该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谁料,李思恬的心里,竟是有些怅然若失。

这几天的单独相处,他虽然一直对她冷冷的,但于细微之中,她也能够体会出他对她的照料,心里也是暖暖的。

小木屋的生活虽然极其艰难,但也不至于过不下去。有的时候,李思恬就在幻想,如果一辈子都这样过的话,如那对和善的老夫妻一样,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这些话她只能全都默默地藏在心里。因为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宁卿进屋之后,李思恬也没再说话,做好了饭,端了进去。

既然他说要走的话,那就走好了。不舍归不舍,留恋归留恋,但她始终要面对现实。

父亲现在在哪里?是不是已被妥善地安葬了?还有父亲生前的东西,需要她回去整理,父亲的愿望,她也要帮着去实现。

所以,该是走的时候了。

第二日一早,她拉开小木屋的门,金色的阳光折射出刺眼的光芒,扑面迎接着她。

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微微一笑,该离开了。

☆、622。第622章 他出事了吗

今日京城的流言传的沸沸扬扬,但流言所针对的,却是顾槿之。

最近一段时日,周氏一直为这事烦忧。

“那些老家伙,出事的时候不见他们站出来,此时倒来落井下石了。”周氏愤愤说道。

自从流言传开之后,那几个所谓顾家的长辈们,一个个地到了他们鄂国公府,揪住顾槿之的错处不放。周氏护子心切,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顾槿之白白受人欺负。

再不好,那也是她的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只要有她在一天,就断然不会让人白白欺负了去。

再说了,还只是个孩子罢了,这事虽然他有错,但也是被人欺骗了的。那些人身为顾家的长辈,不但不为他出气,竟然还一个个地来落井下石,说些什么如此品行,实难当大任之类的话。

“母亲不要忧心,他们也是顾家的人,若是咱们府上好了,他们也跟着沾光。槿儿是唯一的嫡子,是名正言顺的世子人选,出了这样的事,他们难免有些着急了。”顾婉在一旁劝道。

周氏叹息一声:“说到底,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

顾婉但笑不语,这世上,哪有不是为了自己利益的?

被她一句劝解,周氏心中的怒气也平复了些许。她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见他们那样斥责辱骂自己的儿子,心里气不过罢了。儿子是她生的,他不但有母亲,还有父亲,就算真要斥责的话,也只能由爹娘来,哪里用得着其他人?

气归气,她也清楚,她的儿子要做世子,那些人也不能奈何了,相反,还会十分支持。毕竟,她娘家周家的实力,那是明摆着的。

“算了算了,不提也罢。”周氏摆摆手说道,又看向顾婉,“马上就是花灯节了,到时候会有灯会,不过你身子不方便,就别去了。”

关于灯会,顾婉早就听丫头们叽叽喳喳地说了,说是元宵节当晚,在宫门口的那条道上,会有各家设的花灯棚子。当然能在那里设棚子的,也必须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五品以下的官员之家都没有资格。

按理说,他们楚湘王府也该设的,顾婉也答应了,但是她有孕在身不方便,这事儿便直接被太后给包揽了过去。

听丫头描述的那般热闹,顾婉一颗心就安定不下来了,很想去看一看。

“母亲,如今我身子可好了。”顾婉说道。

周氏自然明白她的意思,笑道:“那也不行,孩子平安出世之前,可不许你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顾婉吐吐舌头,她是真的很想去看一看。

来到这个世界,这是她经历的第二个元宵节,去年在楚湘的时候,和宁卿一起出去看灯,结果灯没看成,倒累的他们被人看了。

还有,去年元宵佳节,她一时心血来潮,效仿“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柳梢下,他吻了她。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但顾婉却记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想起宁卿,顾婉不禁又有些伤感。今年元宵佳节,他不能陪在她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