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弃后的日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始着手开办医馆的事。

与皇庄不同,医馆不可能直接打着自己的名号办,严静思思量了一番,最后心里有个了大致的轮廓,便找宁帝走个形式上的“商量。”

“你的意思是,想要把医馆挂在定远侯府的名下?”宁帝看着眼前翻滚沸腾散发着勾人异香的红汤,好奇地伸出了筷子。

只一口,呛得险些将肺咳出来,整个口腔仿佛着火了一般。

早膳时间刚过,莺时就跑到御书房,说是奉了皇后娘娘的命,请皇上午膳到广坤宫去用,有新鲜的吃食要与皇上分享。

这不,午膳时候一到,宁帝就踩着点儿过来了。

严静思看到宁帝伸筷子,提醒的话刚到嘴边,就眼睁睁看着一片在麻辣锅底中打过滚儿的羊肉进了宁帝的嘴。

造孽啊,瞧瞧这咳得,宁帝该不会以为自己要谋害他吧?

严静思急忙倒了盏事先备好的凉白开塞到宁帝手里。

宁帝脸红脖子粗地一口气喝了三盏凉水,出声拦下慌了神要去传太医的福海。

“朕没想到,这汤底竟如此辛辣!”宁帝眼里含着星星滟潋,双唇辣得直发麻,仿佛不是自己的似的。

明明好笑得要死,脸上还得保持得体的关切,严静思觉得自己表里不如一得太不容易了!

辣椒的魅力,就在于尝过之后,会迅速被它征服,体质转化为抖m。套用那一世的广告词就是:辣椒虐我千百遍,我待辣椒如初恋。

这不,宁帝就被成功改变了体质属性。

呃。。。。。。

严静思看着宁帝越战越勇的专注神情,心里暗暗揣度:搞不好,宁帝本来就是抖m的属性!

“医馆的事,你尽管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便是,就算有一日,朝中有人以此为由为难于你或定远侯,朕也有办法让他们闭嘴。”

宁帝吃罢一轮,喝着凉水歇场。

严静思看着眼前的鸳鸯锅里一筷子也没被动过的清汤,耳边听着宁帝颇为霸气的“保驾护航”,眉眼微微弯起表示:吾心甚慰。

宁帝虽有诸多不靠谱,但只要能在饭桌上吃到一起去,凡事就好商量!

“只不过——”宁帝话音一转,“医馆的分红,你要拿半数。并且,三年内,要承接下太医院药房的采买。如何?”

严静思:“。。。。。。”

不用想也知道,她拿的那一半分红,自然是要落尽宁帝的私库里。

空手套白狼,一个态度就刮走了医馆一半的红利,手可真够黑的,不愧是皇帝!

看着宁帝志得意满的脸,严静思有些后悔,应该在辣汤里再多放一把干辣椒!

不过,没关系,她还有其他杀手锏。

“皇上,各宫服用银丹草也有几天了,不知可有成效?”严静思不想自找麻烦,继续免了各宫的请安。

果然,宁帝听了眉梢眼角顿时耷拉了好几度,先前的志得意满迅速打了折扣,但却并没有搪塞避讳,直言告知,道:“各宫嫔妃,只有咸福宫并未出现异常。”

严静思挑了挑眉,不过,让她大为讶异的并非这结果,而是宁帝说出这结果时平静的口吻和神色。

没有一丝细节,可以佐证宁帝的伪装与硬撑。也就是说,他并不意外。

“那,皇上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严静思道:“仅凭无异常这一点,也不能确切证明,徐贵妃牵涉其中。”

“除了银丹草,朕还借着千秋节的名义,加赏了一批各宫惯用的香料,龙鳞卫回报,送到咸福宫的香料,被直接送进了库房封存,不日便被偷龙转凤,从宫外换了味道极为相似的进来。”

严静思蹙眉,接手宫务后,宁妃在日常奏报的折子里提及清肃了一批借由职务之便、专司“货通内外宫”的宫婢和太监。虽稍显成效,但折子的字里行间,也隐隐反馈着一个信息:惩处的只是些皮毛,伤筋动骨处并未触及。

是触及不到?还是无法触及?严静思当时几乎可以肯定是后者。

现下听宁帝这么一说,便是将之前的猜测验证了。

“朕根据明泉死前的供词,已经将司礼监秉笔太监明骅、明霄、玄易三人纳入监视中,现下看来,明泉当日,也并未完全说出实情。”宁帝双眼微眯,眼底闪过凌厉的杀意。

“皇上将明德调往江南织造局,就是为了寻出破绽,通过他打开突破口?”严静思动身回皇庄前就收到了宁帝的亲笔信,信中写明了对广坤宫的人事进行了调动,名单扫下来,以首领太监明德为首,竟都是些用起来不甚顺手的人。

宁帝点了点头,眼神愈发深沉晦暗,沉声道:“皇后有所不知,这次越州广昌、广平两县的洪祸;并非全然天灾所致,实则更是*。”

严静思心头一凛,“去年越州段的长河大堤翻修,有人从中贪墨舞弊,混用了劣质的材料?”

“不仅如此。”宁帝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两年前,江浙布政使司会同江南织造局上书,请在江南十八府推行‘改稻为桑’,目的在于增加丝绸产量,销往海外番邦赚取更多的税收。几番廷议后,鉴于此‘改稻为桑’的举措利大于弊,遂拟发明旨,颁布施行。朕没想到的是。。。。。。”

“皇上没想到的是,诏令下达到地方,江南一带的官员竟然以推行国策为名,行鱼肉百姓、兼并私土之实,是吗?”严静思替宁帝补全他说不下去的后一段话。

宁帝紧咬后牙槽,面容稍显狰狞,“没错!越州辖内,尤其是广昌广平两县,良田广袤,是国策推行的主要地区,也是酿成这次祸事的根源。而朕,偏听失察,罪同帮凶!”

为了一己贪欲,竟罔顾一方百姓的生死,其罪当诛!

作为最高决策者,宁帝同意推行此政,出发点虽好,但在执行中严重失察,督管不力,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事情已经发生,相较于自责,严静思更愿意看到一些实际的行动。

忽而想到南下的某人,严静思豁然明朗。

“户部尚书林大人亲自前往越州,并非如皇上之前所说,只为今夏米与宿根再生稻吧?”严静思问道。

宁帝幽暗晦深的双眸恢复几许灵动,“没错。林远手里拿着朕的调粮手谕,以及尚方剑。”

嗬,合着,林大人这趟南下,是去当屠夫了!

“皇上就不怕,相关州府接到调粮命令后将仓储亏空转嫁出去,加重盘剥治下百姓?”严静思道出可能性。

“林远离京的同时,朕另派出了十二名监察御史,到江南一带体察民情。”

严静思:这一招,很宁帝。

头顶悬着林大人手里的尚方剑,背后迎着监察御史的小皮鞭,各州府的长官们不想落马,就只有一条路走:之前怎么吃下去的,现在就要怎么吐出来。

可以预见,江南的某些大粮商和大乡绅们有的是机会和官府掰扯了。

严静思低头饮茶,借由偶尔抬眸的动作打量坐在不远处的宁帝,唇边浮现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看来,皇帝陛下在纠结自省的同时,也没耽误做局下套。算是没白瞎再活一回!

一锅麻辣汤底,一个放心倾诉的对象,让宁帝胸口死死堵着的一块大石挪出了缝隙,得以喘息,得以继续补牢。

送走嘴唇微肿的宁帝,严静思一时同情心发作,让人将沈迁唤来,这样那样嘱咐了一番。

下晌,受皇后之意换班轮值的沈迁被匆匆传到乾宁宫西暖阁;探上宁帝手腕片刻后,沈迁将头垂得更低了两分,以掩饰眼里的惊诧。

“番椒虽有散寒、开胃的作用,但初食过量,便容易阴虚火旺,腹痛腹泻。。。。。。”

想到皇后娘娘的这番提醒,沈迁额头上不由得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细思恐极啊!

借着辛辣痛快地挥洒了眼泪和热汗的宁帝,还没来得及一身轻,就开始付出代价。来来回回折腾了小半天,药力渐渐发挥作用,这才拖着被掏空的身体歪在软榻上继续批奏折。

严静思听到消息,伏在书案上特没同情心地抖动肩膀。

抖动够了,方才挺起身,抹了抹眼角,对当值的莺时道:“派人去通晓各宫,明日辰时初刻,本宫在御花园的桂花亭请她们煮茶品茗。”

☆、第43章 茶会试探

自严后堕马,严静思代之醒来后,这还是第一次主动召见各宫嫔妃。在此之前,严静思对后宫诸人向来是能避则避,能少见就少见,并非是“惹不起但躲得起”,也并非全然嫌麻烦,而是尽可能为自己争取适应这种后宫模式的心理调适时间。

坦白讲,这并不是个让人愉快的过程,即便她对宁帝没有感情上的“非分之想”。

现在,严静思觉得,该是到验证调试结果的时候了。

另,还有更深一层用意。

这次茶会的名单,不仅宁帝的妃嫔全数在列,就连三位太妃也一个没落下。

自从安眠香的黑手暴露后,严静思就开始在心里反复推演可能是幕后真凶的几大嫌疑人。

民间尚且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是天家皇室。

宁帝现年已二十有七,登基十年,至今膝下却只有两位公主。面对“无子为继”的局面,外界的猜测大致会分为两种情形:一,宁帝无子,原因在于后宫现任的一后一贵妃二妃二嫔,概不是“沃土”;二,宁帝无子,原因在于宁帝本身。

若是情形一,那么,幕后之人的目的便是输送“新鲜血液”入后宫,走的是“皇长子——皇太子——继位为君”的路线。

若是情形二,那宁帝可就尴尬了。不仅自身威仪严重受损,而且,想要继续坐稳皇位,他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兄终弟及”,册立皇太弟;要么,从兄弟的子嗣中过继一个,立为储君。

无论哪种途径,殊途同归,所谓的无非是宁帝屁股下的那把龙椅。

但综合考量风险和成功回报率,严静思以己度人,更倾向于情形二。

而能从情形二中获益的,看来看去也就宁帝尚存的那几个兄弟。

大宁后宫的位份设置,满额为一后、一皇贵妃、二贵妃、四妃、八嫔,各主一宫,其下的昭仪、婕妤、美人、才人等不定额,另有三年一次选秀入宫的选侍、淑女待宠。

先宁宣帝,在位五十年,后宫标配何止满额,甚至超额,另增设了四妃二嫔,昭仪、婕妤及以下位份者,另有十几二十个。

满足感都是对比出来的,每每想到先宁宣帝的“丰功伟绩”,严静思都要自我催眠一番:宁帝比他老子“专情”多了。

先帝一生共有十八个皇子,其中夭折了六个,三王之乱时死了四个,三个被贬为庶人终身□□,现下,除了宁帝,就只剩下了成王、靖王、怀王和康王。

成王贺重武,在诸皇子中行十一,封地胶州,现年已二十有九,膝下虽有三子,但出自两房侧室及一房妾室,均非嫡子。大宁极重嫡庶,妻妾位份鲜明严苛,律法中明确规定,正妻之位,可续娶,却不可妾室扶正。故而,即便宁帝走到过继子嗣的一步,成王也没有符合资质的儿子供选择,除非他现在马上娶位王妃进门开始造人计划。

要说眼下符合资质的,便只有靖王一人。靖王年方二十二,行十六,靖王妃膝下已有两子。

至于怀王和康王,先帝驾崩之时,二人还是奶娃娃,怀王彼时刚五岁,还稍微记得一些事,而康王也就两岁模样,走路还不甚稳当呢。

也正因为如此,宁帝对这两位幼弟极为照顾,不仅破例让他们在生母身边长大,更是在十二岁离宫开府时就封了王衔,只等行冠礼时加赐封地。

若宁帝他朝被逼走到册立皇太弟的地步,这两人,定是热门候选。

凭借着记忆和康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