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宫升职记-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忧多思,嘿嘿。。。。

思这个吧!比忧心那些过去的和没发生的事更有意义!

“果儿,怎么笑的那么奸诈?”皇帝合上最后一本折子,笑着调侃老婆。

白眼。

“人家这是胜利在望的迷人微笑!真不会审美!”皇帝被嫌弃了。

“迷人微笑啊?让为夫仔细瞧瞧。”

皇帝走到唐果跟前,发动突然袭击,对老婆肋下展开进攻。

“呵呵。。。。”唐果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皇帝陛下非常小心眼儿滴!

人家不会审美这样的话,不能随便说!

“亲爱的”、“夫君”、“陛下”、“郎君”、“玄烨”听了N次,讨了半天绕,唐果才从皇帝陛下的狼爪下逃脱。

“果儿想好怎么安慰你那侄女了?”抱着老婆坐在榻上,咬着老婆耳朵,皇帝找个话题瞎聊。

“痒。。。。。唐果缩缩脖子,阿弥躲开,挣脱出去,拿过信来递给他:“借你参观一下。咱这叫心里辅导。呵呵。。。。可以用于皇子,皇女们的教育哦。”

皇帝接过去细看微笑:“果儿这法子很好。”

“亲爱的,你笑得很有阴谋的样子。”

皇帝白她一眼:“我这是赞赏的微笑,果儿真不会审美。”

小心眼儿!

“又在心里诽谤你夫君的度量!”皇帝立刻揭穿老婆的想法,笑道:“果儿多写几个类似的故事吧,也要这种提问题的。”

“做什么?真拿来教育皇子、皇女啊?太幼稚了吧?我觉得皇家的孩子都早熟。”

“我都没嫌幼稚,他们嫌什么?早熟?有时候优质得很!再说还有皇孙们呢。”

“哦,对呀。皇孙们渐渐长大了。好吧,以后我没事就想想,写些好备用好了。”

转下眼珠,唐果奸笑;“说道皇孙,亲爱的,原来你都那么·····大年纪了!太面嫩了!夫君!小脸拿过来,给为妻亲一下!”

唐果如此高调的挑衅行为,当场遭到她夫君的坚决的镇压。

激情四溢的美妙夜晚啊,如此的河蟹!

第二天一早,皇帝御门听证之后,起驾去畅春园。

唐果封好信,让人送去林家。

不出所料林姑娘两天后才派人回信。

唐果感叹;心思细腻的人想得就是多啊!答案很明显,可人家一定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才提笔写的。

林姑娘的智商不用怀疑。

拆开信,果然。

黛玉的回答是不与他们二人同行。

理由是,宝藏未被取走,那么做了标记的路必是前任走过的死路。一段路安全,后面也许有难以察觉的陷阱,更加危险。须得自己另觅新路方是正道。

唐果微笑,又写了一封信:

不错。

第三个勇士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做了与你相同的选择。

他不迷信前人凭借自己的智慧,重新开辟了一天道路,扎实平稳的走好每一步,战胜了重重险阻,最终穿沙漠获得宝藏。

送出这封信,唐果长出一口气。大侄女啊,你小姑姑只有这水平了,你自己慢慢琢磨吧。

既然答应了皇帝夫君,唐果便开始回忆上辈子看过的各类小故事。

励志的免了,黄杰的孩子不缺这个。唐果挑那反映朴素生活道理的,想起来,便结合实际,改一改,写在纸上。

这事不忙,她每日仍旧悠哉的过日子。

梨花院落一如既往的平静欢快,长春园中的暗潮汹涌,唐果一无所知。

直到路常在难产身亡。

若不是听到乌尔吉嬷嬷提起,唐果都忘了有路常在这号人。

想想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孩子,唐果心中黯然,路常在跳出来那一天就注定这个结果了吧!

乌尔吉嬷嬷察言观色,笑劝道:“就知道主子听说这事,心里大概要不好受,奴婢才多嘴先跟您说说。路常在自己,也想靠这个害人。她明知道送来的补汤里被下了药,自己预先备了一碗,打算换着喝来着,借机除掉素日里不睦的文贵人。没想到自备的那碗,也被下了药。”

“好像很多人要她的命·····”

乌尔吉嬷嬷一叹:“回主子的话,多了去了····但银子在她自己身上,她的心太大了。妄想利用佟佳贵妃来打击德妃娘娘!”

第210章冷暖高低

唐果微愣,“打击德妃?路常在做了什么?”

“回主子的话,前段日子,太医诊出路常在腹中是位小皇子。路常在那时便开始活动,想把这孩子放在贵妃娘娘名下。”

唐果皱眉:“不大可能行得通吧?”

乌尔吉嬷嬷道:“回主子的话,这是她想出来的自保法子。路常在本事德妃娘娘宫里的,多年来不得脸。去年,她凭着宜妃娘娘的指点,得了幸,有了身孕,已经得罪德妃娘娘。宜妃娘娘又对她来个变脸,她两头不讨好,日子过的不安生。路常在怕到时候德妃娘娘来个去母留子,甚至母子皆不保,想给自己找个靠山。贵妃娘娘是最好的人选,无子,位份高,压得住。再者,就是她那糊涂想头儿了。贵妃娘娘因为孝懿皇后的事,对德妃娘娘向来不待见的。路常在深知内情,所以,她打算借腹中胎儿搭上贵妃娘娘,利用贵妃娘娘打击德妃娘娘,自己从中取利。”

唐果更不懂了:“嬷嬷,德妃不是孝懿皇后提拔上来的吗?佟佳贵妃为什么不待见她?”

乌尔吉嬷嬷一愣:“主子,德妃是孝懿皇后提拔……您在哪儿听来的?没这回事!底下人在您跟前乱说?莫非有人心怀不轨;故意误导主子?”

啊?

电视剧上说的……她生了胤禛给孝懿皇后养,之后步步高升……“呃,嬷嬷,不是咱们的人,是我很早以前听说的。不是这样的吗?”唐果冷汗。

乌尔吉嬷嬷道:“回主子的话,不是。皇上吩咐过奴婢,若是有人造谣生事,便将宫中的相关旧事说给主子听。主子如果不嫌烦,奴婢便给您说说德妃娘娘的事。”

呵呵……怕我不明真相,被人利用?

“好啊。”

乌尔吉嬷嬷道:“主子恕罪。按理说,奴才不能议论主子的事,奴婢有皇命在身,逾矩了。”

见唐果点头示意,她继续道:“孝懿皇后在康熙十六年八月封贵妃,同日册封为皇后的孝昭皇后当时缠绵病榻,时值三藩之乱,内外形势十分复杂,孝懿皇后有太皇太后要侍奉,又要处理宫中一应事务,每日里十分忙碌。德妃娘娘那时是孝懿皇后宫里的宫女,在这期间,得了宠幸。孝懿皇后时候方才得知。”

咦?照嬷嬷这个委婉的说法,孝懿相当于被德妃钻了空子……“嬷嬷,四皇子在孝懿皇后名下,难道不是因为孝懿皇后想要个孩子吗?”唐果忍不住八卦。

乌尔吉嬷嬷又是一愣:“会主子的话,不是。德妃娘娘那时没资格抚养皇子,孝懿皇后只是依照规矩行事罢了。康熙十七年二月,孝昭皇后薨,孝懿皇后便是后宫中位份最高的人,摄六宫之事。以孝懿皇后的身份,后宫里的满洲女子多得是,想要哪个给生孩子不行?怎会要一个没名没分的宫女来生?况且,孝懿皇后那时刚刚二十岁左右,真正是好时候,自己又不是不能生,哪里需要别人给生孩子?再有,奴婢说句诛心的话,当时宫里的态势,无人能越过孝懿皇后的位份,孝懿皇后圣眷又好,已是荣宠之极。虽没封后、封皇贵妃,大家心知肚明,迟早的事。在那样的情形之下,后宫势力平衡对孝懿皇后最有利。怎会自降身价去争宠?用自己的宫女争宠,那更会惹人诟病的。”

呃……唐果发呆。

这后宫的事真是曲里拐弯,好难懂。

嬷嬷说的很有道理啊。孝懿皇后又不是平常人家失宠的正妻,要弄个通房丫头拴住丈夫。芳华正茂,盛宠之时找个大美人代孕,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可是,四皇子和孝懿皇后关系很好啊!”

乌尔吉嬷嬷感叹:“那就是缘分了。孝懿皇后对小阿哥们都是极好的。雍郡王小时候哭起来惊天动地,奶娘、嬷嬷们得费好大力气才能哄好。偏偏孝懿皇后一逗他,他就不哭了,第一次笑也是对着孝懿皇后,孝懿皇后喜欢得不得了。娘俩渐渐处得亲如母子一般。”

唐果点点头。难怪佟佳贵妃看不上德妃,放谁身上,也不会释怀的吧?路常在做这事,倒是有些道理。但过于想当然,又犯了别人的忌讳。大概她没别得法子吧?想要她命的人太多……宫廷隐私之事,点到为止,还是别为难老嬷嬷了。老嬷嬷努力叙述事实,字斟句酌的,太不容易。

唐果将话题拉回去:“路常在的事,处理了?”

乌尔吉嬷嬷道:“回主子的话,路常在喝进去的那碗补汤里的药,是文贵人的手笔。文贵人已被禁足、撤了绿头牌。”

唉!背后不知多少人参与这是……谁是真凶还不一定呢。

打发走乌尔吉嬷嬷,唐果接着想她的小故事。

生死之争依旧激烈,丝毫不受路常在之死影响。

唐果不理会这些,只在清溪书屋范围内过自己的日子。

十三皇女来了一次,敏妃病情日益好转,她开心多了,和大虎几只玩了半日才告辞。

得知黛玉病了,十三皇女也派人去探望了一回。——已好的差不多了。

黛玉有了精神,打点出不少南边带回来的东西,分送给十三皇女、舒舒觉罗·霜儿等闺中好友。

给唐果送了幅画来。

大漠孤烟直,一株胡杨树在苍凉中现出傲然生机。

唐果表示满意。

自己的故事没白写,义兄的游记用的真是地方。

嘿嘿……娇弱的林黛玉也能欣赏胡杨的美丽了,好事!

林岳今年的生日没惊动旁人,九月就要娶亲了,不打算让人家花两回钱,只小范围庆祝了一下。

贾家去人接过几次黛玉。

先前黛玉病者,后来忙着打理家中事情,没去。

经过贾琏在苏州的搅和,两家的裂痕更加难以弥补。双方没照面,贾家便当做没那回事,林家叔侄确是不能。

尽管对贾家的做法不满,黛玉心里仍然挂念外祖母。但思及外祖母有孙子孙女承欢膝下,又听说贾家正斗得厉害,也就歇了去看望她的心思。

黛玉病好之后,很有些脱胎换骨的意思。

“生活像首诗,我喜欢意境像王维、用词像白居易那种,美丽脱俗但平实易懂。这个是难事,玉儿是作诗高手,花些心思估计能做得到。”

看着唐果的来信,黛玉微笑,那就试一试吧!

以前对管家有兴趣,主要是为了联系数算。

其他的时候,除了跟着嬷嬷们学习交际来往、理解应对,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静养。太医允许读书写字之后,更是把读书放在第一位。

对那些金钱“俗物”,真没怎么上心,不然也不会拿1000两银子买个奸细进来。

此次大病痊愈,她便来说熟悉那柴米油盐酱醋茶,听嬷嬷们讲些世故人情,豪门琐事。

林岳有意让她接触、多见识,送她到林家在京郊的庄子上去住了些日子。

黛玉参观大田,看农人耕作,打听人家的日常生活,看人家几文几文的花钱……新奇有趣儿之后,感慨颇多。

“这些年竟是活在坛子里一样呢!”

身边的人都笑。

刘嬷嬷道:“大户人家的小姐们,原是要深闺娇养的。”

黛玉笑道:“嬷嬷这是宽慰我了。小时候看书,笑话那‘何不食肉糜’,如今可轮到自己了。说到底仍旧是不知民间疾苦、自以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井底之蛙罢了!俗物阿堵,只有自命清高、不劳而获的人才这么说吧?这些辛勤劳作的人,每一文钱都是靠汗水赚来的,哪里俗了?”

众人大笑。

对俗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