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恩-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顾心中登时雪亮明白。
大周宫廷制度,宫女要到了三十岁才能放出宫去。金莺有心图谋出宫,但她在太皇太后身边只是二等宫人,荣宠不足以求得提前放出宫的恩典,若留在宫中,便只有再敖十多年,按部就班的放出宫,到时候年纪已大,就算家人不嫌弃,又能找到什么好亲家?既存了此意,当初便选择服侍自己。毕竟,自己是外臣之女,虽然暂时在宫中养育,但日后自然是要出宫的,她到时候作为自己的宫人便自然而然跟着出了宫。且她是太皇太后赐给自己的宫人,在自己身边定当受重视,日后图谋赎身也更加方便。
也因此,金莺从当初一开始,便没有打算过长久的留在自己身边,难怪这些年,虽然金莺规行矩步,将春苑掌的妥妥当当,自己却总有一种感觉,这个丫头很多时候只肯做份内的事,多余的事情不愿多逾越一步,少了几分赤诚的热心。
明白过来这个事实,一时之间,阿顾心中生出一丝恼意:金莺为自己打算,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她将自己当做跳板,想要达到自己出宫赎身的目的。自己心里就着实有些不乐意了。有心想要恶惩一番,树树自己的威风。但转过念头,又意兴索然。
所谓人各有志,既然金莺另有打算,自己便是强留,便是留的住人也留不住心。更何况,这些年,金莺伺候自己,虽然没有尽全心,到底也算是尽了不少心力。
金莺伏在地上,心头忐忑不已。
阿顾念头翻覆,捻着羹汤盅盖,击在碗沿之上,发出“咄”的一声,响在金莺耳边,心惊肉跳。
“姐姐的心意我知道了。”阿顾下了决定,扬声笑道,
“据我所知,宫中宫人要到三十岁以上才会放出,你的性子稳重,掌着春苑大局,我房中一时之间尚离不得姐姐。不若我在这儿和姐姐约定,金莺姐姐在留在我身边一年,安心当差,为我调教出一个可以接任当家的大丫鬟来。一年之后,我放姐姐出去风风光光出嫁,并奉送一笔嫁妆。”
金莺闻言心中大喜,她今日在阿顾面前全盘托出自己的核算,便是赌阿顾性情良善,愿意成全自己心愿。如今得了娘子的亲口许诺,便觉浑身枷锁缀下,心中一片光明,心情振奋,扬声应道,“娘子大恩,奴婢感念于心,定然竭尽全力,必不负娘子所托!”
——
轩外一池碧水,柳丝垂在池畔,吐出鹅黄柳芽,清新可爱。园中花红柳绿,众位女子嬉戏游耍,笑语欢歌,一名绛裳女子立在柔嫩柳树之下,大约十四五岁年纪,唇不点而朱,眉不描而翠,堪称美人。
长安多美人,阿顾回长安这一年多来,不知道见过多少美女,这位少女便是在这些美女之中,亦并不会逊色,虽论及美艳动人,自然不及唐贵妃,清灵之处亦不及江太嫔,但别有一种风流袅娜之处,婉转动人心弦。心中好奇,扯着一旁的姚慧女问道,“那位柳树下的少女是哪一位?”
姚慧女闻言向着阿顾指的方向张望,目中也露出一丝疑惑,摇头道,“我也是第一次见,不知道哩!”
众人问了一圈,竟是都对这位绛裳美貌少女不认识,不由心中都好奇起来。程绾绾走到绛裳少女身边,盈盈笑问,“这位姐姐人才出众,只是竟从未见过,不知道姐姐是?”
薛采在柳树下回过头来,淡淡一笑,自我介绍道,“程娘子,我姓薛,单名一个采字。年前刚刚从并州太原入京。”
太原来的人,姓薛。
众位少女想起了一户人家,面色登时微微一变。
说起来,太原乃是大周龙兴之地,姓薛的有名人家并没有几个,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个薛家了。
游雅开口问道,“不知道武国惠公是姐姐的什么人?”
薛采抬头瞧了游雅一眼,垂眸道,“正是家高祖父!”
几个小娘子闻言,俱都“呀”的一声出声。
不怪这些小娘子这般惊讶,这位薛采娘子的身份确实十分特殊。
武国惠公薛则是应天女帝的父亲,出身商贾,乃是一名大商人。当初周高祖姬隆从太原起兵,薛则慧眼识英豪,将家中大部分财产捐献给太祖。太祖登基之后,大肆封赏,奉了薛则一个国公。大周初年国公爵位封赏极众,薛则的这个国公位并无任何特殊之处,让人记住的,是他养育了一个君临天下的女皇帝。
数年之后,他的幼女薛妩入宫成为太宗的才人,后来被高宗接回太极宫,成为君临天下的应天女帝。
——这位薛娘子竟是应天女帝娘家的曾侄孙女。
众人的神色都有些诡异。
薛氏和皇室亲属甚近,按理说应当极其亲贵,但历任大周皇帝都忌讳出过一代女帝的薛氏,虽然因着都是女帝的直系血脉,明面上尊崇应天女帝高宗皇后的地位,暗处对女帝娘家太原薛氏却是一贯冷待。几位小娘子都是年纪轻轻的朝官显贵之女,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位薛采,园中竟出现寂静冷场。
薛采不着痕迹的打量众人一番,知道园中的症结处在何处。嫣然一笑道,“我刚刚从太原入京,对长安着实不太了解。只觉得长安的春天来的要比太原早一些,如今不过二月初,柳树就已经吐芽了!”
天气是个极安全的话题,任何人都能答上几句。宴间登时活返过来,程绾绾松了一口气,笑着道,“是呀,太原毕竟地处北方。长安往年这个时候也春风解冻了。薛姐姐才来长安怕是不知道,如今还是初春,待到再过一两个月,长安各种春花就开了,待到三月三上巳春花盛开,曲江宴上选出探花郎,骑马赴长安各大名园选花,才是一年盛事。到了五月牡丹盛开,更是漂亮的不得了……”
“是么?”薛采笑盈盈的听着,适时的搭上一两句,“我们太原也有牡丹。我三伯母在园子中种了一株葛巾紫,去年春末开了花,三伯母高兴的不得了,逢人便夸。可我瞧着那株葛巾紫,总觉得有些蔫蔫的,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到了长安才猜到,怕是地气原因。长安牡丹都有如此风采,更不必说,洛阳牡丹的风姿了!……”
……
薛采美貌聪慧,长袖善舞,言谈不着痕迹的捧着众人,众人都被她哄的极高兴,一时间竟出现交谈甚欢的局面。
待到夕阳西下,春宴结束,少女们各自归家。一辆青布帷马车到了平安坊的武国公府门前停下,管家笑着道,“大娘子回来了!”
“嗯。”薛采应了声,问道,“大伯在府中么?”
“国公如今在外院书房。”
薛采闻言停住了回返内院的脚步,转身一路径直到了外院。
武国公的书房位于西南一角的一处偏僻小院中,国公府并未养请客,书房也十分凋落。只在书房支摘窗下,仿着一般权贵种植了几丛青竹。
薛采沿着长廊来到书房外,轻声叩响门扉,“侄女薛采求见。”
书房之中忽的灯火明亮起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扬声道,“是大姐儿么?进来吧!”
薛采闻言应声,推开房门进了屋子。瞧着书房中空空的书柜,心中伤感垂下眼眸。
太原薛氏曾经是大周最贵的家族。应天女帝称帝之后,薛家族中子弟纷纷封王任官,声势之大甚至压过姬姓宗室。便是英宗、仁宗以及太平公主,都需要对薛家人持恭敬之礼。女帝驾崩之后,薛家境遇便一落千丈。仁宗皇帝对薛家十分忌讳,罢免薛氏族中官职,将薛氏嫡支撵回老家太原。继位的周皇虽碍着血缘不可能明面上悖逆女皇,心中却忌讳女帝当权,索性便将女皇娘家薛家高高的捧起来,在太原荣养起来。这些年薛氏族中子弟便算再出色,也不能入朝为官;薛姓女儿也很难嫁得高门,只能纷纷下嫁,族中只空余着一个武国公的爵位,凋敝至极!
如今的武国公薛夔乃是应天女帝的侄孙,今年四十六岁,为人庸碌,只能守着家业,无法寸进。抬头在灯光下瞧着走入书房的侄女儿。见薛采身姿高挑,依稀有着薛采朝着薛采行了一礼,道,“大娘子,如今合族的希望便都放在你身上了,请受我一拜!”
薛氏已经在太原蛰伏了数十年,如今女帝已经过去了数朝,在位的新帝姬泽乃是应天女帝的曾孙,对于女帝感情已经淡化。太原薛氏族人尚心中存着一点星火,若能得到机会,尚能够重新振作,缓缓恢复过来。若是薛氏再继续碌碌蹉跎下去,只怕所有的希望都会掩埋在碌碌的消磨中,便是有了机会,也没有再兴起的指望了。薛氏便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家中最出色的女儿薛采身上,指望薛采能够带给薛氏合族重生的机会。
“伯父不必如此,”薛采连忙来扶,美眸中含了一滴泪珠,“薛家生我养我,我若能够为薛家做一些事情,我必不会推辞!”
武国公羞愧道,“如此便劳大娘子了。我虽然空担了一个国公爵位,但这些年困守太原,没什么势力,你大伯母也是个没用的,如今长安的一切只能靠你自己打拼了!”
薛采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唇边逸出一丝苦笑:太原薛氏在长安之中大受忌讳,对于长安贵人而言,彼此宴会上点头处个交情是容易的,若真要有事情托到他们头上,却是不可能得到助力,她想了片刻,心中若有所思,“大伯,今天,我在春宴上见到一个人,便是顾三娘子。这位顾三娘子是丹阳大长公主的独女,听说自幼流落在外,后来是在宫中长大的。和太皇太后、圣人的关系都十分亲近,许是她能够帮薛家达成梦想!”
第114章 十九:容冶春风生(之薛采)
过了上元,长安的春色便渐渐灿烂。上元后,顾令月又回到韩国公府。韩国公府二房娘子顾婉星披着一件鹅黄色斗篷到了顾令月的棠毓馆,瞧见阶下植着的几株海棠。围绕着棠毓馆中的这几株海棠,国公府中还发生过一段争执,去年春宴之后,顾令月将借自惜园的几盆名品海棠还给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却不肯收回借给外甥女的东西,直接命花匠将这些海棠种在棠毓馆中。如今大地春回,馆中的海棠已经恢复了绿意,一片生机勃勃,可以想见,待到花期,将绽放出如何灿烂的花朵。
顾婉星艳羡的慨叹一声,在心中告诉自己:三妹妹令月是宗室出女,身份贵重,得太皇太后和圣人、玉真公主喜爱,不是自己能够比拟的了的,打起棠毓馆东次间的紫色檀珠帘,笑着唤道,“三妹妹,你可在么?”
清晨的阳光温煦,顾令月刚刚起身不久,经了碧桐的全身按摩,进浴室重新换洗出来,此时只着了一件鸦白色单衣,在灵犀的服饰下端着一盏核桃白果羹饮用,闻着顾婉星的声音,抬起头来,笑着道,“二姐姐么,快进来!”
“三妹妹这是在用什么?”顾婉星笑容可掬的进来,在馆中的罗汉榻上坐下,笑盈盈道,“我都闻着香气了!”
“这是赖姑姑给我定的核桃白果羹,”顾令月道,“姑姑说,这核桃白果羹常用可以暖胃补中,对我的身子有好处,二姐姐正好过来,要不要也来一盏!”
顾婉星道,“那就偏劳妹妹了!”
慧云端了一盏核桃白果羹过来,奉到顾婉星手边。
顾婉星接过冰纹盏,尝了一口,只觉得羹汤入口既化,一股浓香的核桃气息和着白果软糯嚼劲,鲜美至极,不由眼睛一亮,赞道,“这核桃白果羹的滋味真好。”
“二姐姐若喜欢便多用一些。”顾令月笑眯眯道。
顾婉星道,“多谢妹妹。”眉宇之间却泛起了一丝轻愁,轻轻叹了口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