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贵女反穿日常-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琼回来的当天夜里,宋氏就装着不经意的跟顾则安商量:“香儿在齐家已经站稳了脚跟,我看女婿也是个上进的。以后香儿的日子不会过得太差。倒是琼儿,她眼瞅着要十六了,世子爷对她的亲事可有什么章程?”

还别说,顾则安还真有安排。他笑着说道:“来年便是大比之年,天下举子云集京城。到时候选个家世清白、年轻上进的后生配给二丫头即可。”

顾家和齐家一样,都是以武传家的勋贵,但赵国公顾崇颇有些见识,知道当今圣人不是个软弱、妥协的君王。早晚会收走四大国公府的兵权。

顾家已经经历了一次抄家流放,这是顾崇亲身体验过的,所以他行事格外谨慎。

早在十几年前。顾崇便开始给家里准备后路。

长子议亲,顾崇没有像其他勋贵那般相互联姻。而是千方百计的给儿子求娶了内阁大学士的嫡幼女,也就是顾伽罗的生母冯氏。

果然,有了冯家的照拂,顾则安从辽东大营历练回来后,便直接进了六部做官,渐渐由武将转成了文官。

只可惜冯氏命薄,生了顾伽罗没多久就去了。

冯家带给顾家的改变,让顾崇更加确信了自己的选择,是以,待冯氏的孝期一过,他又给儿子求娶了翰林院掌院的嫡次女宋氏。

……暂且不提冯、宋两家对顾则安仕途的提携,单是顾崇的决定便想世人表明了他的态度——他不贪恋辽东大营的军权,甚至让承袭爵位的嫡长子由武转文。

顾崇的这一步棋走得相当漂亮,明明对辽东大营的控制一点儿都没少,几个嫡子一到十三四岁都去大营里历练,所有的副将、校尉等都是顾家的亲信之人,但落在皇帝眼中,顾崇却是个知道分寸、急流勇退的人。

圣人对顾崇的印象好,估计日后收拾四大国公府的时候,也会对赵国公府高抬一手。

顾则安深知父亲的安排,平日里便有意识的将自己塑造成‘清贵文官’,给儿女结亲的时候,也想按照父亲的方略给他们寻个书本网的亲事。

但长女‘顾伽罗’一眼看中了齐谨之,死活非要嫁给他。

顾崇并不看好齐家,原因无他,大长公主和齐令源母子两个太张扬了。

齐家有兵权,原就被圣人所忌惮,齐令源倒好,不说谨慎行事,却还纵着儿子在西南恣意妄为,这、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虽然齐谨之不是齐令源的儿子,而齐家没有分家,齐令源惹了祸,齐谨之一样跟着受连累。

偏‘顾伽罗’好像中了邪,就认准齐谨之了,非要吊死在齐家这棵歪脖树上,甚至还给冯大舅写信,让冯家的人来‘劝’顾崇。

冯延寿疼惜外甥女,命人悄悄调查了齐谨之一番,发现这个少年文武全才、年轻有为,是个不错的豪门贵公子,便应允了这桩婚事。

冯家人发话了,顾崇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然而随后的事实告诉大家,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齐家果然如顾崇预料的那般出事了。

如此,顾则安愈发信服父亲。

二女儿到了说亲的年纪,顾则安便将目光放到了一年后的新晋进士身上——唔,舍出一个庶女,给家族培养一个潜力股,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划算呢。

听了顾则安的安排,宋氏也松了口气。跟她想得差不多。

是以,夫妻两个便等着来年的春闱,也就没有急着给顾琼定亲。

顾则安两口子的计划,外人自是不知道。

顾琳这个出嫁女更加不知道。

前几日她婆家的大嫂说起了自家的一个堂弟,出身官宦世家,年少好学,长得也不错,打听到赵国公世子的二女儿还没有定亲,便想为堂弟求娶顾氏。

顾琳虽然看不上大嫂娘家那样的破落户,但平心而论,大嫂堂弟的条件也算可以,至少配顾琼这样一个庶女,倒也不算高攀。

而且吧,顾琳还有个小算计,她们二房和大房素来不和,如果能借顾琼的亲事下一下宋氏的面子,帮自家亲娘出口气,也是好的啊。

你想呀,顾琼都十六了,却连个婆家都没有,连顾琳这个隔房的出嫁堂姐都为她操心,宋氏这个做嫡母却始终没有表示,未免太失职了。

存着这个想法,顾琳难得不怕麻烦,爽快的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便兴匆匆的回到娘家,一路跑到稻香院跟老夫人报喜。

为了能彰显自己的‘功劳’,顾琳没口子的夸奖那位公子,什么出身名门啦,什么诗礼人家啦,什么相貌堂堂,什么聪慧多才……只把她一个从未见过的小郎夸得宛若谪仙下凡、君之重生。

赵氏老夫人见多识广,自然不会被孙女的几句话就哄到,但听了这公子的姓氏和门第,也忍不住上了心。

顾琳的大嫂云氏是寿春伯府的世子少夫人,能嫁入伯府做未来宗妇,云氏的出身应该不会太差。

她的堂弟,想来也能上得了台面。

三丫头长得不算太出挑,又是个庶女,能嫁入官宦之家做个长子嫡妻倒也相配。

老夫人心里有了几分意动,命人将宋氏请了来。

谷氏得到女儿的通风报信,也借着‘请安’的名义,颠颠的跑来看大嫂的笑话。

果然,宋氏刚进门,顾琳就将给顾琼说了门好亲事的事儿说了说,临了还故意说道,“可怜二妹妹都十六了,连个如意的婆家都没有,我这个长姐的实在放心不下,一听云家有这么个好儿郎,便舔着脸去大嫂那儿问了问……”

这话说得……忒打脸了,就差指着宋氏的鼻子说她不慈,不是自己轻生的女儿不上心。

赵氏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正欲训斥两句。

宋氏却不急不恼的笑道:“琳姐儿有心了,三丫头有你这样一个‘长姐’,实在是她的福气。听你这么说,云家的孩子确实不错,恰好世子爷正在给琼儿相看人家,索性顺便也去考校云少爷一番。”

宋氏的话绵里藏针,刻意加重了‘长姐’和世子爷几个字的读音,仿佛在说,顾琼的亲事自有她的父母做主,你一个隔房的堂姐,就不用操心了。

顾琳有些讪讪,她知道,她自称‘长姐’确是有些过了。

谷氏见状,赶忙道:“大嫂说的是,是该好好考校一番。琳姐儿,你再把云家的事仔细说一说,好让你大伯父和大伯母心里有数。咱们琼姐儿是个难得的好姑娘,如今又跟着妙真大师学习,比寻常千金强了不知多少,差一些的人家,端端不能说给她呢。”

顾琳赶忙笑道:“放心放心,琼姐儿是我妹妹,我又怎么会害她?云家少爷确实是个好的,就是不知道合不合大伯父和大伯母的心意呢……”

顾伽罗就是这个时候进来的。

又听顾琳重复了一下云家的事,顾伽罗微微蹙起了眉头,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后世史书上曾记载,大周齐景帝时,曾经有一场变乱,而附逆者便有吴兴云氏。

……

皇宫里,被亲娘刘贤妃关了近两个月禁闭的九公主终于被放了出来,带着几个宫女和护卫,急匆匆的出了宫。

上辈子顾琼因着她的缘故没能嫁个好人家,今生,她绝不会再让这个唯一对她好的人受苦。

殊不知,九公主仿佛被猪队友附了身,心怀好意却总能惹出一堆的麻烦……

第064章 进击的宫女

“去静月庵!”

九公主搭着宫女春桃的手上了马车,随口吩咐了一句。

垂首站在一旁的车夫听了这话,赶忙应了一声,待九公主主仆几个上了马车后,他偏身坐在车辕上,一扬马鞭,赶着车架往城门赶去。

“公主,您想拜访妙真大师?”

春桃觑了下九公主的脸色,小心的问道。

九公主扬起一边的眉毛,“怎么?不可以吗?”

在大齐朝活了两辈子,她当然知道妙真此人。

其实就算她没有前世的经验,在宫里待了这几个月的时间,她也对妙真的奇特身份有所了解。

妙真,前长宁公主,原本不过是安亲王的嫡长女,却因着太后、皇帝喜欢,破格封为了公主,地位和荣宠凌驾于其它真正的公主之上。

先后嫁了三位丈夫,却又三次做了寡妇,连个嫡亲的骨肉都没有。

第三任驸马过世后,满京城的权贵们都担心这个‘克夫专业户’会看中自家孩子,忙不迭的给孩子们定亲。

平心而论,做驸马还是很不错的,大周朝风气开化,高祖爷对自家人也照顾,并没有规定驸马不能担任实职。

是以,做了驸马不但不会阻碍仕途,还会因着公主的关系平步青云。

对于许多没有实权,或是家族呈现颓势的世家来说,求娶公主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长宁公主的前三位丈夫,便都靠着她坐上了高位,首任长宁驸马更是做到了大理寺卿,端得是风光无限。

如果长宁公主没有那么‘辉煌’的战绩(各种死老公啊),那些世家们定然会争相跑到宫里刷存在感。

只可惜……唉。富贵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啊。

长宁公主新寡后,京城一度出现了婚嫁的高峰,所有适龄未婚的权贵子弟一夜之间全都有了未婚妻!

长宁公主哭笑不得,其实她并没有再嫁的打算,经历了那么多,她早已厌倦了内宅的纷纷扰扰。也厌弃了婚姻。

只是那些权贵们防贼一样的目光。让她很不舒服,故意以赏花宴的名义广撒请帖,邀请京中上流社会的贵妇们前来赴宴。尤其是那些家中有‘未婚’男丁的贵妇们,更是受到了长宁公主的重点关照。

一场宴席下来,十几位贵妇们战战兢兢,唯恐一个不走运。自家的好儿子就被长宁公主给叼走了。

什么?你说家里的孩子已经定亲了?

呸,定亲算什么。皇家可是出过抢人夫君的公主咧(平阳大长公主躺枪)。

特别是那些家里孩子只定亲没正式举行婚礼的贵妇,更是心急如焚。

好容易熬到宴会结束,便火速赶回家,跟公婆、丈夫商量了一番后。没过几天便给儿子办了喜事。

大家仿佛约好了,十几家权贵齐齐办喜事,京城婚庆商品和各种奢侈品的价格都被炒高了几倍乃至十几倍。即便如此,那些货品也都被抢购一空。

谢氏商号以及隐在幕后的长宁公主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总算出了一口恶气。长宁公主心里舒服了许多,然后直接上书圣人,言明她早已看破红尘,想带发修行。

太后和圣人苦劝不住,由圣人做主,在京郊圈了一大片的山林。着令内务府和工部,按照皇家园林的规模,给长宁公主修建了静修的庵堂。

长宁公主去了静月庵,没有像普通尼姑那般清苦,却愈发悠闲自在:怀念京中的繁华,便回京城的公主府小住;想享受山林的静谧,便去静月庵;两处都呆烦了,便带上侍从出京‘云游’。

宫里的两尊大佛对长宁盛宠不衰,京中的宗室权贵,乃是宫里的后妃、皇子公主们对‘妙真大师’也敬畏有加。

各种巴结、讨好,妙真俨然成了京中第一贵妇。

这日子过得,竟是比做公主还要逍遥快活。

不过,妙真性情有些孤僻,不喜热闹,除非是她主动相邀,其它前来拜会的人,不管身份多么贵重,她都一概不见。

就是安亲王府的亲戚,妙真也没有多么照顾。

时间久了,哪怕大家想通过妙真讨好太后和皇帝,也不敢贸然前来打扰。

所以,听闻九公主想去拜访妙真大师,春桃才会有些担心。

但看到九公主冷淡的模样,春桃吓了一跳,根本不敢看自家主子的眼睛。

去年年底,九公主和杨旻传出了‘绯闻’。

如果杨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