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06年读书选集-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现代社会,国家不应再仅仅是守夜人的角色。现代中国快速转型背景下,国家更应该积极介入到农村的公共及私人生活中,甚至介入到个人及信仰领域,从而为中国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可能。 

  从本体价值及信仰的层面展开对农民私人生活的研究,将大大拓展乡村治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增进对农村社会的理解,并可能为中国农村政策提供有深度的意见和建议。
                                                                                 返回目录重读集体主义
                                                   □张于牧《读书》2006年第11期
 
   潘维的《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一书以集体企业的发展为线索,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一九七八年以后的中国的基层组织。作者对当前中国主流学术界认同的两个命题提出了挑战: 

  一、私有化将使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摆脱困境。 
  二、“海选”将利于农村的发展,并促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作者在论述中抛弃了目前学术界盛行的“国家——社会”两分的理论框架。认为国家与农民社区融为一体,农村基层政权既不是国家的代理,也不是国家与社会的“双重代理”,而被视作小农社会与市场之间的中介。作者发现:中国农村工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农民企业能弄潮于市场经济,乃是由于在制度上和思想上都得益于社会主义集体的遗产,特别是原有基层政权组织模式。 

  作者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温州、四川盆地(主要是成都郊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对象分析了四种不同的基层组织与农村工业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基层组织的集体主义传统与农村工业成正相关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我赞同作者的分析。中国的农村面临两个困境:人地矛盾;分散的小农经济无法成功地进入市场。第一个困境长期困扰中国,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如此。第二个困境似有可解之处。 

  一九七八年以后,中国逐渐推进市场经济。于是如何将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闯荡市场成了问题的关键。在改革之初,中国农村中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已为渗入到农村的国家力量所取代,乡级、村级政权理所当然成为小农的组织力量——中介。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农村基层政权不是天然的市场中介,但农村的市场中介却天然是基层政权。”因此,作者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来分析基层组织确实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作者单从集体主义这一角度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它无法很好地回答:为什么在苏南乡镇企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内地绝大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按作者的假设,集体主义传统是造成苏南与苏南之外乡镇企业分野的主要原因,那么(一)比较一九七八年以前集体主义在苏南以及苏南之外的强弱、表现形式及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必不可少的。(二)明代以来苏南的手工业传统必须考虑,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没有集体主义的传统,苏南的农民或许会以另外的一种形式来链接市场与农村,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三)一九七八年之后,许多基层组织试图兴办集体企业没有成功,如果将基层组织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这一现象无法得到很好解释。 

  强调集体主义传统在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顺着这一思路,质疑世纪之末的乡镇企业私有化运动就是逻辑的必然了。作者认为是如下几个因素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困境:(一)大环境消解了企业赖以生存的集体主义精神;(二)被“化”的私营企业逐渐形成了与集体企业竞争的能力;(三)国有企业大量倒闭给乡镇企业雪上加霜;(四)亚洲金融危机。作者的研究显然表明乡镇企业的困难并非是集体所有制独有的,也未必同集体所有制密切相连。 

  笔者认为,作者应该拿出大量的篇幅来比较私有化前后乡镇企业的效益,虽然这种比较的难度相当之大。因为:(一)私有化的时间太短,作为纵向的历史观察时机还不成熟。(二)私有化前后,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即使我们发现私有化前后农村工业发生了变化,恐怕主要原因也得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是产权制度的变迁。(三)社会科学做比较研究存在固有的困境,因为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找到对照组。也许是囿于以上困境,作者仅仅只是以有限的数据论述了私有化之后乡镇企业“如果没有停滞,至少也没有奇迹发生”。这显然不能有力支撑作者的观点。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乡镇企业私有化的成败要等到若干年后才能见分晓。 

  作者论述的逻辑通向了质疑“村民自治”、“费改税”。“村民自治”的意图是削弱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这一政策的判断前提是农村基层组织已经成为农民负担的主要来源,农村基层组织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通过农村海选,可以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降低管理成本。当然乐观的学者会认为“海选”是中国领导人公选的一个必经阶段,“海选”也会为市民社会的形成提供基础。在农村实行“海选”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行政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农村基层组织提供合法性依据。国家权力下沉到农村是近代中国以来的事情。国家权力依靠什么来证明自己在农村的合法性地位呢?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领导农民分土地;合作化时期,领导农民搞水利、促生产;以此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改革以来,广大农民要求的是生活富裕,因此能否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合法性的根本标志。但在目前的情势下,大部分的基层组织已经丧失了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能力,其合法性因此受到置疑。这样中央试图以“海选”这样的民主形式来赋予地方基层组织以合法性。事实上,农民对民主并不特别感兴趣,因为民主并不能使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毕竟在现阶段,民主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与此相一致,作者对中央推行的“费改税”政策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与海选一样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作者警告说,如果抽掉了基层政权这根脊梁,农民就会重新沦落为一盘散沙,积累贫困,农村社会就退化,甚至变成不安定因素的沃土。 

  但当作者试图从法律的角度质疑中央政府在乡镇企业强行推行私有化时,作者应该举手赞成“村民自治”,因为有了“村民自治”,中央政府至少在文本上是无权改变村一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这或许正是本书的悖论之处。然而在普遍意义上,作者的分析思路与结论颇具启示:在市场化时代,不可轻言放弃原有的制度资源,渐进的变革代价低而且稳妥扎实。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二○○三年版,25。00元) 
                                                                                 返回目录民法的第三条道路
                                                    □孙沛成《读书》2006年第1期
 
   本次民法典编纂,按照梁慧星教授的概括,可以分为英美式的松散型思路、法国民法典式的理想主义思路和他本人主张的德国民法典式的现实主义思路。虽然编纂八字才刚一撇,但却已在民法学者之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在徐国栋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一书中,称此为是“新人文主义”与“物文主义”的论战,是“世界民法典编纂史上的第四次大论战”。 

  奇怪的是,这场争论完全局限于主张编纂民法典的学者之间关于如何编纂的争吵,松散型思路的主张者却自始至终处于失语的状态,个中原因,不得而知。主张编纂民法典的学术和社会话语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松散型的思路根本不堪一击,此种思路在大陆法系根本找不到喘息空间,在学术界的鼓吹和策动下,无论是权力机关还是社会舆论都把编纂民法典视为理所当然,意义非凡,在此背景之下,松散型思路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当然,松散型思路下的法律汇编模式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它不愿意扔掉民法典的帽子,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采用传统民法典的严谨结构,是一种现代版的国法大全。这种思路下的法典编纂行为很难称得上是现代的立法,对于讲究概念的精确性和结构的严谨性的大陆法民法学界而言,显然无法认同和接受。 

  但是,这种思路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大陆法国家,传统的民法典编纂是否理所当然,在当下的中国,民法典编纂是否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 

  早在一九九九年,就有民法学者受国外思潮的影响,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是法典化还是非法典化的疑问。更有学者认为“民法典是水磨、马车和风车时代的产物”,并从民法典的变动中“觉察出民法典的脆弱性和局限性”。还有学者提出了“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问题,讨论了“现代法学中的法典化危机”。这种疑问也引起了法律史学者的关注。二○○三年四月十七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著名学者梁治平的《民法的迷思》,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民法的基本原则通过一般民事立法也能够得到体现和实现,没有民法典一样可以有民法甚至民法体系……”同时,文章认为,近代欧洲民法典编纂的两大理由:促进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法自身内部的统一,在当下的中国,前一个问题已经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法学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的原因,诸如腐败和地方保护,这些民事立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民法典也无法解决。 

  上述思路和质疑,虽然在制订民法典的喧嚣中十分的微弱,但却足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发轫于罗马法的民法典编纂传统,重新审视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民事立法的关系。 

  众所周知,罗马法是属于诸法合体时代的法律。其发轫之初的立法——十二铜表法,就既包括诉讼法又包括民事法,还有刑法和行政法。直到罗马法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标志着其发展结束的《国法大全》同样也是诸法合体。虽然我们可以在《法学阶梯》看到罗马人明确提出了公私法的区分,但罗马人在法典编纂时并没有遵循这一标准。当然,罗马人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其立法的体例,这一点无可指责。 

  中世纪的学术研究以古典文化的成就为蓝本,由于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思想联系密切,导致法学研究将其最高目标与基督教的信仰相一致,因此,由于基督教的信仰将教义和真理尤其是上帝的启示作为一切知识和信仰的最后依据,应有最高权威,丝毫不得怀疑,这就使当时的法学家将《国法大全》尤其是《学说汇纂》当作“成文的理性”,认为其与圣经一样在社会规范上享有绝对权威性。随着罗马法复兴而起的研究罗马法的第一个流派——注释法学派基于对罗马法权威的信仰,以极其严肃谨慎的态度,对《国法大全》进行逐字逐句的训诂工作(当然,在罗马法复兴的初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