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胡雪岩的启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虽说不是绝对有用,但却是有一定用处,没有钱怎么办事?胡雪岩听了王有龄的话也不敢言语了,因为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出店,还只是人家的伙计,自己没有资产,又怎么能慷慨解囊呢?
  人最需要帮助的,就是落魄的时候。我在日本的时候,认识一个人,全日本政界的高官没有一个他不熟的。我当时就很好奇,问他怎么有这么大本事。他跟我讲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我结识这些人都是在他们当官发迹之前,都是在他们默默无闻的时期,那个时候他们需要朋友,也很容易建立关系,所以现在才会这么熟悉。人一旦当了高官要员就很难接触了,这也难怪,因为此时和他们结交的人大都是有目的而来,他们自然也会有所戒备,生怕别人给自己找麻烦。
  人最需要帮助的,就是落魄的时候。
  胡雪岩也懂得这个道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胡雪岩对王有龄的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他觉得王有龄并非等闲之辈,虽然现在落魄,但如果能帮他补得实缺,将来对自己一定会有很大的助力。于是胡雪岩暗下决心,只要有机会,一定要想办法帮助眼前这位同龄的年轻人。
                  第26节:患难见真情(3)
  无巧不成书
  我们常常讲无巧不成书,就是说很多事情会一再出现巧合,也正是这样的巧合,才使得胡雪岩有了帮助王有龄投供所需的本钱。
  原来,曾经有一家饭馆在阜康钱庄借贷了五百两银子,后来饭馆的老板死了,剩下老板娘独自支撑,生意随之一落千丈。钱庄几次催要贷款,老板娘都说生意不好,实在没有能力偿还。后来钱庄掌盘就将此事告到了官府。官府传老板娘前来问案,老板娘说不是自己不还,而是没有钱还,要还也要等有了钱再说,而且在堂上又哭又闹。官府见状也没有办法,把她抓起来也没用,反而会更麻烦,最后只好让他们堂下自己商议解决。外国人大小事情都要法官宣判,而中国人经常是建议当事人庭外和解,这其实是中国人很特殊也很有效的一种做法。
  官府管不了,老板娘也没钱还,一来二去,这笔钱就成了一笔死账。但胡雪岩是个有心人,他每次经过那家饭馆,都会偷偷瞄上一眼,看看生意是不是有所好转。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胡雪岩发现最近情况不一样了,饭馆的生意慢慢红火了起来,他感觉到讨账的时机来了。
  一天,胡雪岩在饭馆忙碌过后走了进去。老板娘一看他来了,马上板起脸孔问道:“你是不是又来讨钱了?”
  胡雪岩连忙笑着回答:“你别误会,我们掌盘上一次告了你,事后他也觉得心里很不安,一点点钱而已,你又不是赖账的人,所以今天特意派我来跟你道歉。”我们发现胡雪岩真是很会讲话,他一开口就讲到了老板娘心里头。
  老板娘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人家是来道歉的,自己却还以为是来讨债的,还给人家脸色看,所以脸色马上就和缓下来。
  胡雪岩马上说:“我们老板特别交待,再怎么说你也是老客户,如果现在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借钱给你,而且利息也可以低一点。”
  老板娘听了更觉得过意不去,说:“那怎么好意思呢,原来的钱过两天我就还上,你来拿好了。”胡雪岩过了两天再去,老板娘二话不说,就把五百两银子还给他了。
  胡雪岩拿到银子,马上想到王有龄眼下最需要的就是钱,现在有了这笔银子,不是恰好可以让他拿去投供吗?虽然银子是钱庄的,但可以缓一点再去报账,自己不是私吞,只是挪用一下,等王有龄补了实缺,有了银子之后再如数归还,大概老板也不会很生气。
                  第27节:患难见真情(4)
  胡雪岩这个脑筋动的对不对?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没有意见。你觉得他对,也可以学他;你觉得不对,不做便是。一般人常常很喜欢分出个对错是非,需要重申的是,我们不是胡雪岩,真的没有权力替他说对或不对,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价值观都不相同。我们应该关注的倒是,胡雪岩和王有龄也就是萍水相逢,他们之间既不沾亲带故,也没有深厚的交情,胡雪岩为什么对王有龄这么好?仅仅是因为胡雪岩乐于助人吗?
  慧眼识贵人
  如果胡雪岩对每个人都这样,那我们也不必追究这个问题,说他天生慷慨、乐于助人就好了。其实不是,胡雪岩身边应该有很多值得同情的人,他为什么偏偏只对王有龄如此?我们从胡雪岩和王有龄以后的交往当中,大概可以分析出一些原因,也会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启示。
  胡雪岩当时虽然还只是一个伙计,但是他想到总有一天要自己创业,要自己当老板。想当老板的人,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必需要找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成事。所以他常常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可以相助的人,来增加自己的实力。这个人是谁?就是我们中国人常常最希望遇到的——贵人。
  真正的贵人,其实也不用多,一两个就够了。但是所有的贵人,都不会在头顶写上“贵人”两个字,所以能够发现自己身边的贵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往往是把人错过或得罪了之后,才去后悔懊恼——原来他就是我的贵人呀!胡雪岩心里想:像王有龄这样的人,如果已经当官了,我再去求他根本没用,他会很冷漠。如果他将来没有前途,我在他身上做这样的动作也没什么意思,因为帮助一个不该帮助的人,就是自己的愚昧。可他看来看去,坚信这个人是会有前途的,只是眼前这关过不了而已,如果现在能帮他渡过难关,将来他也一定会知恩图报。人总要找一两个靠山,王有龄也许就是我的靠山,所以胡雪岩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出手相助。
  同时,胡雪岩也觉得自己跟王有龄的处境,其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曾经跟王有龄讲过,说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他很同情这个落魄的书生。再加上胡雪岩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凡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听别人讲话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往往从心里面很羡慕、很佩服,愿意与之结交。所以胡雪岩从开始就对王有龄很有好感。
  由此可见,胡雪岩之所以帮助王有龄,既有“利”的原因,也有“义”的成分,而且从以后二人关系的发展,我们慢慢也会看到,他们依然是义利相济,互相帮助。
                  第28节:患难见真情(5)
  有情有义结兄弟
  胡雪岩下定要帮助王有龄的决心,也有了帮助王有龄的银两,接下来便是要将银子交给王有龄了。胡雪岩如果把银子直接摆到王有龄面前,然后千叮咛万嘱咐:这五百两是我瞒着老板拿出来的,你以后要有良心,千万要记得还我……这样还有什么意思?王有龄也根本就不会接受。胡雪岩没有那样,他们两个在这个过程中,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十分值得我们回味和学习。
  胡雪岩把银票放在口袋里面,跑去招呼王有龄:“我们中午吃酒去。”
  王有龄心想,我是个落魄书生,你是位公子哥儿,为什么一起吃酒呢?胡雪岩穿戴整齐,又有正式工作,这在王有龄心目当中已是很了不起的了。于是,王有龄说自己高攀不上,没有钱跟他去喝酒。
  胡雪岩说:“我请你,有什么关系?”
  王有龄见他十分诚恳,也觉得不便推辞,便很高兴地一起去了。二人到了酒馆里面,几杯黄酒下肚,话自然就多了起来,也亲近了许多。很多人不了解喝酒的真正用意,以为就是你把他灌醉,他让你喝多,然后大家一起耍酒疯。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怎么能称得上“酒文化”呢?喝酒的妙处,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大家开始相互有些生疏,心里的话也都不方便讲出来。如果彼此之间话不投缘,那还怎么谈实际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借酒来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胡雪岩见时机恰到好处了,便把银票拿了出来,直截了当地交给王有龄,然后只轻描淡写地讲了一句话:“这是你做官的本钱。”
  我们讲话,一定要打动对方的心,否则就是白讲了。胡雪岩的做法,相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一般人可能会先叮嘱王有龄,银票你要小心拿好,千万不要搞丢了。其实这笔钱对王有龄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他必然会妥善保管,如果那样嘱咐,反而会让王有龄觉得自己被看成白痴一样。如果胡雪岩一再交代,你要替我保守秘密,一定不能让我们老板知道。王有龄听后可能会说,既然你压力那么大,那我干脆不要好了,因为中国人非常不愿意担人家的人情。人情太重,宁可不要。
  王有龄也不简单,二话不说,也只讲了一句话:“你是钱庄的伙计,被老板知道就坏了,此事万万不可!”
  两个人多么有情有义!我们看到他们的话语虽都不多,但是字字都讲到了对方心坎里面去。话太多,其实没有用,恰到好处才是关键。
                  第29节:患难见真情(6)
  又喝了几杯后,王有龄忍不住问胡雪岩:“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其实王有龄心里想问,你打的是什么主意?你安的是什么心?因为王有龄心里一定着急想知道,你给我五百两银子是不是想收买我?我将来如果成了你的奴隶那还得了,岂不是一辈子都逃不掉了?我们不能怪王有龄多疑多虑,因为任何人都不愿意被别人收买,不想让人家摆布。一个准备当官的人,更要有这样的警觉性。可是他如果直接这样问,胡雪岩也可能会说,你既然这样讲,那我们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你干脆把钱还给我好了。
  所以王有龄虽然心里那么想,但是嘴上没有那样说。这样到底好不好,值得我们去仔细地想一想。一个人心口如一,经常会得罪别人;一个人心口不一,经常被人骂作阴险狡诈。那我们要怎么做?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很简单也很容易的原则——中国人绝对不欺骗,因为欺骗就是没有良心。但是我们一定不讲实在话,我们多半把真正的意见放在心里,嘴巴讲出的话都会经过一番修饰,我们是讲妥当话。很多人就是没有这种修养,所以一辈子很辛苦。王有龄讲得很妥当:“你为什么对我这样好?”你看多好听。
  胡雪岩回答得更妙:“朋友嘛,你有难处我心里难过,不拉你一把我睡不着觉!”
  一切都是这么轻松。两人谈得很投缘,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件事情——仿效当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拜成异姓兄弟。中国人碰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都会有结拜成为兄弟的想法,就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王有龄年龄稍长,就当了哥哥,胡雪岩便当了弟弟。
  刘备当年既得了桃园三结义的利,也受了桃园三结义的害,一句话讲完了——成也结义,败也结义。刘备最后没有成功,就是因为缺乏大局观念,太重报兄弟之仇,结果因为讨伐东吴失败而把整个蜀国都搞垮了。胡雪岩和王有龄很聪明,只说我们志同道合,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却绝口不提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话。如果他们这一提,将来胡雪岩也完了:王有龄因为杭州失守而自杀殉职,那胡雪岩还能独自活下去吗?所以我们读历史要记住,以前的缺失要把它改过来,而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