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施蛰存作品选-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坐下,向她微笑着,点点头,似曾相识地攀谈起来,也未尝不是坦白的事。可是,假如他真的坐下来,假如他真的攀谈起来,会有怎样的结局啊,今天?
  这里,她又沉思着,为什么他对了她看了一眼之后,才果决地不坐下来了呢?他是不是本想坐下来,因为对于她有什么不满意而翻然变计了吗?但愿他是简单地因为她是一个女客,觉得不大方便,所以不坐下来的。但愿他是一个腼腆的人!
  婵阿姨找一面镜子,但没有如愿。她从盆子里捡起一块蒸气洗过的手巾,揩着脸,却又后悔早晨没有擦粉。到上海来,擦一点粉是需要的。倘若今天不回昆山去,就得在到惠中旅馆之前,先去买一盒粉,横竖家里的粉也快完了。
  在旅馆里梳洗之后,出来,到那里去呢?也许,也许他——她稍微侧转身去,远远地看见那有一双文雅的手的中年男子已经独坐在一只圆玻璃桌边,他正在看报。他为什么独自个呢?也许他会得高兴说:——小姐,他会得这样称呼吗?我奉陪你去看影戏,好不好?
  可是,不知道今天有什么好看的戏,停会儿还得买一份报。他现在在看什么?影戏广告?我可以去借过来看一看吗?
  假如他坐在这里,假如他坐在这里看……——先生,借一张登载影戏广告的报纸,可以吗?
  ——哦,可以的,可以的,小姐预备去看影戏吗?……——小姐贵姓?
  ——哦,敝姓张,我是在上海银行做事的。……这样,一切都会很好地进行了。在上海。这样好的天气。
  没有遇到一个熟人。婵阿姨冥想有一位新交的男朋友陪着她在马路上走,手挽着手。
  和暖的太阳照在他们相并的肩上,让她觉得通身的轻快。
  可是,为什么他在上海银行做事?婵阿姨再溜眼看他一下,不,他的确不是那个管理保管库的行员。那行员是还要年轻,面相还要和气,风度也比较的洒落得多。他不是那人。
  一想起那年轻的行员,婵阿姨就特别清晰地看见了他站在保管库门边凝看她的神情。
  那是一道好像要说出话来的眼光,一个跃跃欲动的嘴唇,一副充满着热情的脸。他老是在门边看着,这使她有点烦乱,她曾经觉得不好意思摸摸索索地多费时间,所以匆匆地锁了抽屜就出来了。她记得上一次来开保管箱的时候,那个年老的行员并不这样仔细地看着她的。
  当她走出那狭窄的库门的时候,她记得她曾回过头去看一眼。但这并不单为了不放心那保管箱,好像这里边还有点避免他那注意的凝视的作用。她的确觉得,当她在他身边挨过的时候,他底下颔曾经碰着了她底头发。非但如此,她还疑心她底肩膀也曾经碰着他底胸脯的。
  但为什么当时没有勇气抬头看他一眼呢?
  婵阿姨底自己约束不住的遐想,使她憧憬于那上海银行底保管库了。为什么不多勾留一会呢?为什么那样匆急地锁了抽屜呢?那样地手忙脚乱,不错,究竟有没有把钥匙锁上呀?她不禁伸手到里衣袋去一摸,那小小的钥匙在着。但她恍惚觉得这是开了抽屜就放进袋里去的,没有再用它来锁上过。没有,绝对的没有锁上,不然,为什么她记忆中没有这动作啊?没有把保管箱锁上?真的?这是何等重要的事!
  她立刻付了帐。走出冠生园,在路角上,她招呼一辆黄包车:——江西路,上海银行。
  在管理保管库事情的行员办公的那柜台外,她招呼着:——喂,我要开开保管箱。
  那年轻的行员,他正在抽着纸烟和别一个行员说话,回转头来问:——几号?
  他立刻呈现了一种诧异的神气,这好像说:又是你,上午来开了一次,下午又要开了,多忙?可是这诧异的神气并不在他脸上停留得很长久,行长陈光甫常常告诫他底职员:对待主顾要客气,办事不怕麻烦。所以,当婵阿姨取出她底钥匙来,告诉了他三百零五号之后,他就检取了同号码的副钥匙,殷勤地伺候她到保管库里去。
  三百零五号保管箱,她审察了一下,好好地锁着。她沉吟着,既然好好地锁着,似乎不必再开吧?
  ——怎么,要开吗?那行员拈弄着钥匙问。
  ——不用开了。我因为忘记了刚才有没有锁上,所以来看看。她觉得有点歉仄地回答。
  于是他笑了。一个和气的,年轻的银行职员对她微笑着,并且对她看着。他是多么可亲啊!假如在冠生园的话,他一定会坐下在她对面的。但现在,在银行底保管库里,他会怎样呢?
  她被他看着。她期待着。她有点窘,但是欢喜。他会怎样呢?他亲切地说:——放心罢,即使不锁,也不要紧的,太太。
  什么?太太?太太!他称她为太太!愤怒和被侮辱了的感情奔涌在她眼睛里,她要哭了。她装着苦笑。当然,他是不会发觉的,他也许以为她是羞赧。她一扭身,走了。
  在库门外,她看见一个艳服的女人。
  ——啊,密司陈,开保管箱吗?钥匙拿了没有?
  她听见他在背后问,更亲切地。
  她正走在这女人身旁。她看了她一眼。密司陈,密司!
  于是她走出了上海银行大门。一阵冷。眼前阴沉沉地,天色又变坏了。西北风。好像还要下雨。她迟疑了一下,终于披上了围巾:——黄包车,北站!
  在车上,她掏出时表来看。两点十分,还赶得上三点钟的快车。在藏起那时表的时候,她从衣袋里带出了冠生园的发票。她困难地,但是专心地核算着:菜,茶,白饭,堂彩,付两块钱,找出六角,还有几个铜元呢?
  (原载《良友图画杂志》,选自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善女人行品》) 
  
 
 本书由免费制作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
 
 
  
扇子 
                 
  天气热起来了,男的女的的手里,出门时都摇着扇子了。将穿敝了的一件夹衫换去了身之后,我也想起:这时令是可以带了扇子出门了。记得去年曾用过的那柄有朋友叶君写着秦少游《望海潮》词的福州漆骨折扇还并不破旧,中秋以后,将它随便放进了那只堆存旧扇秃笔的橱抽屉里,不知如今还可以用用否。现在是百物昂贵的时候,一副起码的粗粗地制成的扇骨,配上一页白扇面,也得要半块钱呢。如果去年的旧物,还拿得出去用用的话,何必再去买新的呢。
  开了那只久闭了的橱抽屉,把尘封了的什物翻检了半晌,一个小纸包里的是记不起哪年代收下来的凤仙花籽,一个纸匣里的是用旧了的笔尖,还有一枚人家写给父亲的旧信封里却藏着许多大清邮票,此外,还有几付残破的扇骨,一个陈曼生的细砚,倒是精致的文房具。再底下,唉,这个东西还存在吗!一时间真不禁有些悠远的惆怅。
  那是安眠在抽屉底上的,棉纸封袋里的一柄茜色轻纱的团扇。
  现在,都会里的女士是随处都有电扇凉风可以吹拂她们的玉体,而白昼没有电气的内地的城市里的女士是流行着雀羽的扇子了。团扇,当然是过了时,市面上早已没有了这一注货色,年纪轻的后生,恐怕只好在旧时代的画本中去端详一个美人的挥着团扇的姿态了。我之看见了旧藏的团扇而惆怅,倒并不是因为它的过时,一种扇子的过时,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之所以觉得惆怅,只是为了这一柄团扇是于我有些瓜葛的。那还是住在苏州的少年时候的事哩。
  父亲因为要到师范学堂做监督而全家迁苏的那一年,我才只九岁。到苏州之后的第一个月,我记得很清楚,我整天地藏躲在醋库巷里的租住屋里,不敢出外,因为我不会说苏州话,人家说话,我也不懂得。但有一天是非出去不可了,而且是出去和许多的说苏州话的小朋友接触,那是父亲送我进附属小学继续读书的第一天。先一夜,父亲说:“阿宁,明天又要读书去了。”
  我说:“哪里去读书?”父亲说:“附属小学。就在师范学堂对面,放了夜学你还好来看我呢。我已经去和学校里的先生说好了,原旧是三年级……”他又回过头去对母亲说:“将来阿宁可以住到我学堂里去,省得每天来来去去的走。”
  母亲笑笑,没有加以可否。我心里也木然,因为住在家里和母亲一处和住在学堂里和父亲一处,在我是都愿意的。
  语言的难题又来到我心里,我痴想着:一群男女小同学在种着花的学校园里环绕着我,笑着我的家乡话。
  过了一会,母亲笑着说:“阿宁,为什么发着呆,为了明朝要进学堂去,所以不高兴着么?”
  我一声也不响,呆想着。年老的唐妈在旁边,又唱起她惯用的嘲笑我的歌词:“懒学精,称称三百斤。”
  我被激怒着说:“谁想懒学呀,为的是怕说起话来给人家笑呀,况且,况且:我一个人也不认识,走进陌生的学堂里去,叫我怎么好呢。”
  父亲就说:“有什么好笑,就是人家笑,也随他们好了,过了三个月你一定也会得说苏州话。如果说没有人认得,那么明朝可以和对面金家的惜官珍官同去,明朝早上我带你去认识认识,搭个小朋友,以后也好一同作伴儿早出晚归,便当些。”
  这样,于是在进学堂的那天早晨。我认识了生平第一个女朋友:金树珍。
  惜官的名字是树玉,是她的小两岁的弟弟。
  在能说苏州话之前,很奇怪地,对了她,我居然很不羞赧地说着家乡的土话,而且说得很多,很琐屑。我告诉她城隍山的风景怎样好,西湖怎样好——其实那个时候的西湖,还是很荒寒的,而我也只跟了父亲,从清波门出去约略地玩了一玩而已。我在家乡的小学堂里读的是哪几本书,父亲有怎样几本有好看的图画的书。她不能全懂地听着我的奇怪的乡音,不时地微笑着,但我并不觉得如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的时候所想象着那样的脸红。
  到我能够自由地说苏州话,我和她,当然还和她的弟弟,已经因为同级同学,邻居,两重关系而成为很亲密的朋友了。我之所以后来不愿意住到父亲学堂里去,如今回想起来,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但那时却并没意识地觉察到这种心绪,只说是为了要陪伴母亲。
  一年一年地,无知的童年如燕羽似地掠过了。我在学堂里,除了他们姊弟之外,不曾有过第三个朋友,每天,除了睡到我的小床上去的夜间和吃饭的时间之外,不曾有过和他们俩分离的时候。于是到了第五年了。我们是在高等第四级。
  如果这一年不遗留这一柄团扇给我,现在我还能够想念起她吗?我的回忆还能不能捉到一个起因而蔓延开去吗?
  那时候的学制,两级的小学堂是男女兼收的,但中学堂却男女分校了;高等第四级是两级小学的最末一年,我因此常觉得心里不宁静,为的是暑假毕业后,如果我依照着父亲的主意,升学进草桥中学或师范学堂,而她依照着她的父亲的主意,辍学家居,便失去了许多亲近的机会。那一种心绪,虽然还不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