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铁卫-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雨看着这个瘦削的老者,心想,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加上一个慧眼识人的君主,用其所长,他应该能在军事技术的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只可惜,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不日即将押赴京城诏狱关押,不久之后,会在菜市口被斩首,结束这带有遗憾的一生。而这一切,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百户能左右的,只能选择做一个沉默的看客。

    孙元化倒是很坦然,与几个葡萄牙人打招呼。陆若汉眼角有些湿润,拥抱了一下他,低声说:“天主爱你,依纳乔(注1)!”

    “主佑平安!”孙元化轻声回复。

    为首的一名葡萄牙人说了句什么,陆若汉翻译道:“公沙·德西劳先生很担忧你的处境……”

    孙元化微笑道:“不必为我担忧,这次叛乱,我的确处置不当,应当承担责任。就算圣上要处决我也无妨,我们不是追求舍弃肉身,进入天国吗?你们应该为我高兴才是。”

    陆若汉伤感地问:“我们还能为你做些什么吗?”

    孙元化想了想,回答:“你本来就是神父,在我被押赴京城前,能不能帮我做最后的一次告解?”

    “这个当然可以……”

    ————————————————————

    注1:依纳乔是孙元化的教名,用于天主教信徒互相之间的称呼。

第八十八章 狮子大张口() 
陈雨咳嗽几声,打断了他们的叙旧:“孙军门,今日带他们前来,是为了雇佣一事,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我希望能和你沟通沟通。”

    孙元化这才注意到他,疑惑地问:“你是?”

    “我是威海卫的一名百户,这次参与了平叛,不过这并不重要。”陈雨说,“重要的是:在登州城内的红夷大炮和铸炮的工匠都被孔有德带走的情况下,陆若汉等人又打算离开山东,返回澳门,这就意味着你苦心孤诣摸索出来的铸炮技术可能就此消弭于无形,于大明而言,这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孙元化在登州几年,花费心血最多的就是铸炮和训练炮兵,他想为大明打造一支先进的火器化部队。如果说生死他能看开的话,那么这个愿望化为泡影,则是他无法承受之重。

    听了陈雨的话,孙元化一反刚才的镇定,有些激动起来,他抓住名叫公沙·德西劳的葡萄牙人的手,问道:“公沙,你要回澳门?那么我这几年的心血岂不是化为乌有?”

    公沙·德西劳无奈地摊摊手,回答了一句话,陆若汉翻译:“我们只是雇佣兵,如果没有你,没人会重视我们的技术,也不会有人愿意花费重金铸造大炮、训练专业的炮兵,我们留下来也没有意义……”

    “怎么没有人?”陈雨适时插话,“公沙·德西劳先生,我刚才已经提出了铸炮和训练炮兵的愿望,而且也具备这个经济条件,就只差你们点头了。”

    孙元化疑惑的看着他:“你刚才说,你只是一个百户,又哪来的银子铸炮?我在登州打磨了几年,悟透了原理和技术,才在公沙等人的帮助下把红夷大炮的造价压到了三千两左右,以前可是四千两都打不住。就算你能掌握铸炮之术,但你有这个财力吗?”

    陈雨老实地回答:“下官确实只是一个百户,但是有一点赚钱的门路,绝不是不自量力。虽然现在阶段想要铸造数量很多的大炮我们做不到,但至少我能支付公沙·德西劳先生他们一行人的报酬,培训工匠和炮手,让大明自己的工匠把铸炮的技术传承下来,这样就能替大明保留火器制造的一点火种,不至于沦落到与蛮夷为伍。”

    这番话很对孙元化的胃口,他连连点头,还感慨道:“朝中除了恩师徐部堂和我本人之外,没有几个人重视火器。这次我亲手训练的孔有德等人叛乱,朝中更是会彻底断了打造火器装备官兵的念头,我与恩师多年的努力和心血就有可能付之东流。没想到最后还是依靠你这样的有识之士凭借个人之力来维持。如果你能做到,我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你的。”

    陈雨趁机说:“现在公沙·德西劳等人脑袋一根筋,说是与你有约在先,不接受其他人的聘请。既然孙军门赞同我的意见,就请当面亲口解除与他们的雇佣约定,一来是便于将铸炮技术流传下去,二来也能让这些跟随你多年的人有一个好的出路,也不枉你们相识一场。”

    这话说得在情在理,孙元化想了想,没有推脱的理由,便朗声对公沙·德西劳说:“公沙,我已经深陷囫囵,即将被送往京城治罪,无法再主持登州铸炮事宜,而且新来的巡抚未必会重视火器。你们无处可去,不如便就此结束雇佣关系,去为陈百户效力吧。把铸炮技术传承下来,也算是我为大明做的一点贡献。这样就算到了天国,我也会心安的。”

    公沙·德西劳说了一句话后,紧紧握住孙元化的手,陆若汉则同步翻译:“协议正式解除,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与照顾,希望主能保佑你!”

    接下来葡萄压人与孙元化依依不舍地告别,陈雨在一旁暗自点头,看来这群雇佣兵的职业操守还是值得信赖的。

    出了巡抚衙门,公沙·德西劳对陈雨说了一句话,陆若汉翻译道:“将军阁下,我想我们可以谈谈工作内容和报酬的事了。”

    陈雨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微笑着说:“很期待与你们的合作,咱们回到寺庙坐下来慢慢谈。”

    寺庙的一间厢房内,陈雨与公沙·德西劳面对面正襟危坐,两人的属下除了张富贵和翻译陆若汉,其余人都没有在场,免得干扰谈判。

    陈雨开口说:“你们要做的事情和在登州差不多,我会挑选合适的工匠和军户,你们负责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铸炮工匠和炮手。威海卫也是临海,距离这里不远,气候和居住环境与登州很接近,相信你们能够很快地适应。至于报酬嘛,你可以开出价码,都是可以谈的。”

    公沙·德西劳叽里咕噜说了一番话,陆若汉逐句翻译:“德西劳先生说,他是整支队伍的统领,按照孙总督给予报酬的标准,他希望得到每年一百五十两银子的薪水,并且每月给予十五两银子用于支付额外开销,其余炮师每人年支一百两,每月另给十两银子的伙食钱。以上所有报酬,一年一结……”

    陈雨皱起了眉头,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仍然没想到这些人的报酬要求如此之高,光公沙·德西劳一人的薪水就超过一名七品知县的俸禄了,而且不包括所谓额外支付的开销。这么算起来,一支12人左右的雇佣兵队伍,每年光工资就要支付二千多两,再加上造价高达三千两银子一门的红夷大炮,自己通过收私盐保护费积攒下来的小金库根本撑不了多久。

    旁边的张富贵更是目瞪口呆,心里想:奶奶的,同样是人,他们咋这么金贵呢?俺提着脑袋打盐枭,还不如这夷人动动嘴皮子来钱快?不过这话只在脑袋里转,不敢说出来。他看得出陈雨非常重视这些能铸炮的夷人,不合时宜的话不能说,坏了雨子的好事,肯定不会轻饶自己。

    陈雨迟疑间,偶然看到了陆若汉和那名被称为公沙·德西劳的葡萄牙人眼神中露出了一丝狡黠和窃喜,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感觉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第八十九章 差点做了冤大头() 
陈雨低下头,避免被陆若汉等人看出自己的疑惑和踌躇,在谈判中处于被动。

    到底哪里不对劲呢?陈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

    他迅速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与这些人接触的过程。除了与祖大弼的冲突是突发事件,看不出这些人的深浅外,后面与自己的谈话,他们未免表现的太耿直了,这里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自己当时总以为这些雇佣兵有职业操守,契约精神意识很强,只怕是有些先入为主,高看他们了。

    在这个时代,大明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发展程度,都领先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远万里从欧洲来到东方的外国人,除了有宗教信仰和传教使命、能够忍耐异国生存环境困难的传教士,其余的人大多数都是在本国混的很不咋地,才会冒险远渡重洋来到这里淘金。

    诡异的地方就在这里。公沙·德西劳这些雇佣兵既然是来淘金的,没理由在失去了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后,以所谓的契约精神为理由,拒绝另一个雇主伸出的橄榄枝。

    陈雨相信,这个年代不乏尊重契约的人,东方西方都有,而且中国古代一般没有后世那么具体、完善的书面合同,做生意全靠信誉,论契约精神,比西方人只怕更好。但是,在异国他乡生存都有困难的情况下,谁还会这么耿直呢?至少不会是这些冲着银子来到东方的冒险家,就算他们信仰主,但也是要吃饭的。他们的老板孙元化很快就要凉了,傻子都知道该换老板了,又怎么可能拒绝自己的聘用?

    陈雨抬起头,看了一眼陆若汉,这位兼职通译,真正的身份是传教士。这些传教士能够大老远跑到明国,学到一口流利的汉语,还能忽悠孙元化这样的封疆大吏死心塌地信仰天主教,又岂是一根筋的角色?如果这么不懂变通,早就不知道冒犯了多少人,哪能在大明扎下根来?

    妈的,差点被这些家伙骗了。陈雨脑补了一下当时自己提出聘用要求之后陆若汉和德西劳等人的对话,应该大概是这样的场面:

    陆若汉说:“德西劳先生,这个明国的武官想要聘用我们,你怎么看?”

    “这稍微有些麻烦,孙总督聘用我们时,曾经说明我们不能再接受其他人的聘用,只能在登州帮他铸炮、培训炮兵,如果违反这一条,他有能力让我们在明国境内接不到第二单聘用协议。他是权力很大的官员,毫无疑问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这件事如果由我们来毁约,也会影响我们的名誉和信用……”

    另外一个葡萄牙人说:“德西劳先生,我插一句话,这个武官说孙总督很快就会被送到首都接受皇帝的审判,很可能被送上绞刑架,那么我们之间的协议就自然终止了,并不影响我们接下一单生意。就算有人追究这事,只要离开这个城市,谁还会在乎孙总督生前说过的话,最坏的结果,大不了我们不在明国混了。”

    “科德略,你说的很对。我们可以引导这个武官主动向孙总督提出解除协议,这样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件事。另外,看他的渴求程度,我们似乎可以大幅度提高薪酬的标准,反正这些明国的官员很有钱,而且他们通常自视清高,羞于讨价还价,这一点可以利用……”

    ……。。

    一定这这样!陈雨懊恼地拍了拍头,如果不是多个心眼,只怕自己就被这些人坑了。多花了冤枉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能够轻易被骗的老板,只怕很难得到雇员的尊重,如果这次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以后又怎么树立威望,管理队伍?当下不禁感叹:洋鬼子到底没有天朝的百姓朴实。自己也不是小说里的龙傲天,配角一出场纳头就拜的戏码终究是虚构的,收几个洋小弟还要斗智斗勇。

    陆若汉见陈雨没有及时接话,解释道:“我们并没有坐地起价,在孙总督那里,也是同样的薪水标准。如果不相信,你可以去问。”

    “没这个必要。”陈雨心想,这些葡萄牙人一定是猜测自己不大可能再转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