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铁卫-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无缘无故泼了一身水,陈雨自然有气,而且湿哒哒的裤腿贴着肉,鞋子能踩出水来,非常难受。
他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肇事者,居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脸色黝黑,也不知道是常年不洗脸还是天生皮肤黑,穿着衣衫褴褛,和所城的军户也没太大差别,唯独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像其他人那样麻木无神。
陈雨叹了口气,算了,军户匠户,都是苦命的人,再说对方也不是故意的,又何必互相为难。他摆摆手:“算了,无心之过,不和你计较了。”然后转身往回走,“邓大哥,咱们先回去换身干净的裤子、鞋袜吧,要不湿漉漉地挺难受。”
这时一个中年人冲了出来,惶恐地看了陈雨的背影一眼,然后一边拍打少年的后脑勺,一边低声呵斥:“让你给爹做事不肯,整天琢磨那些无用的玩意,像丢了魂一样,倒个洗菜水也捅娄子,现在好了,得罪官老爷了吧?”
少年弱弱地说:“爹,我正想到关键所在,所以才分心的。我已经想明白了,硝石八成,硫磺和木炭各一成,是最好的配比。硫磺多了,冒黄烟;木炭多了,窜火苗,反正都不易爆炸……”
已经走到巷子口的陈雨停下了脚步,呆了片刻之后,猛地调头走回来,盯着少年问:“你刚才说什么?”
中年人吓得脸色都白了,伸手捂住少年的嘴,对陈雨点头哈腰道:“官爷,小儿无知,莫要见怪。”然后低声对少年说,“都说了让你不要整天鼓捣这些没用的玩意了,闯祸了吧……”
陈雨急躁地对中年人说:“你把手拿开,我要听他说!”
中年人吓得汗都冒出来了,搂着少年,带着哭腔说:“官爷,我们知道错了,饶了我们吧!”
邓范忍不住了,上前掰开中年人捂嘴的手,把他拉到一旁。
“现在你可以说了。刚才你说了些什么?”陈雨充满期待地盯着少年。
如果没记错的话,刚才少年说得是黑火药改良后的配比,至于是不是最佳配比,得通过实验来验证。黑火药最初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是四大发明之一,在高爆炸药出现之前,一直是热兵器的唯一选择。而能让黑火药爆炸性达到最佳效果的配方比例,直到7世纪晚期才被欧洲人摸索出来。如果这个军匠棚户区的少年能提前几十年悟透这个配比,说明他是一个无师自通的天才,这样的人,必须收入囊中。
少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又看了看貌似“凶恶”的陈雨,眨巴了几下眼睛,回答:“我什么都没说,官爷定是听错了。”
邓范欲上前呵斥,被陈雨拦住了。他明白,军匠地位低贱卑微,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这样的态度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强压未必能达到目的,只能谆谆善诱,慢慢打开父子俩人的心防。
他蹲下来,和少年视线平齐,和颜悦色地说:“我也是本所的军户,总旗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官职,你们都不用怕。这次我来,是为了寻访可以打制火铳的工匠……”
旁边的中年人无奈地回答:“这位官爷,先不说谁能打制火铳,就算会又如何?咱们军匠与民间匠户不同,每日点卯入局劳作,太阳下山才能回来,另外还得缴粮税,您如果再让我们干活,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陈雨有些不太明白,望向了邓范。
邓范解释道:“军匠分为轮班匠和住作匠,前者是每隔一年轮流到官……官府作坊服劳役,每次轮班三到五个月不等;后者则是每月赴班二十天,而且其他徭役和税粮不……不能免除。他是住作匠,所以无法分身给咱们打制火铳……”
陈雨倒吸一口冷气,这匠户也太惨了吧,每月做工二十天,还不能免除徭役、粮税,简直是要把人活活逼死啊!原来还有比军户更可怜的一类人,就是这种军匠。
他忍不住问:“究竟官坊里做些什么,让你们每日点卯上工?”
中年人欲言又止,少年却脱口而出:“原本是要打造刀剑、铠甲,可是铁料不够,上面拨的银子又不知去哪儿了,现在大多数时间都是给官老爷干私活,打制铁锅、菜刀,据说是卖到北边去,蒙古人和满洲鞑子稀罕这些玩意……”
中年人吓得半死,又伸手去捂他的嘴:“你疯了,什么话都敢说?”。。
陈雨莞尔一笑,这少年还真是耿直,如果这话传到管理他们的官吏耳中,只怕要把父子俩折腾得死去活来。他想了想,觉得中年人的防备心理太重,决定从少年身上突破,直截了当地问:“你觉得这样终日劳役却依然穷困潦倒的日子是你想要的吗?”
少年果然耿直地摇头:“不是。如果有其他的门路,谁又想当牛做马呢?”
第二十六章 鸟铳()
陈雨点点头:“很好,你非常诚实。我再问两个技术型问题,如果回答让我满意,我愿意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从这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好不好?”
少年两眼发亮,不顾父亲挤眉弄眼的暗示,回答:“好,我答应你,你问吧。”
陈雨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个问题,你刚才说的硝石、木炭、硫磺配比,是不是火药,效果如何,验证过了吗?”
少年骄傲地挺起胸膛:“官府仓库里有这些材料,也有存放的火药。反正也没人管,我偷拿一点也没人知道,我私底下试过,库房里的火药力道不够,按我的法子配出来的火药,爆炸起来的力道是最大的。不过我爹常骂我,说摆弄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陈雨长舒一口气,果然如他所料,是黑火药配比。这少年在没有任何科学实验数据支持的前提下,凭借自己的兴趣,通过试验改良了黑火药,在重功名、轻匠人的封建社会是极其难得的人才,必须拿下。
“第二个问题:包括你们父子俩在内,匠户里有谁会打制火铳?”
少年依然骄傲:“我爹是千户所里数一数二的铁匠,他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火铳自然不在话下。要是不信,我给你看实物……”
说着转身溜进了屋内,中年人想阻拦也来不及了。
少年一会儿就出来了,手里拿着几个油布包裹的东西。他摆放在地上一一拆开,分别是一根长长的铁管、一个前段带凹槽托架后部带扳机的构件、还有一根末端包裹麻布的铁条。
陈雨有些欣喜地打量着这几个部件:“这难道是……”
少年手脚麻利地把铁管摆放在凹槽上,端了起来,一根火铳就出现了。他介绍道:“这是鸟铳,只要用铜箍固定就可以了,这长铁条是通条,用来疏通铳管里的火药残渣的……”
邓范也啧啧称奇:“鸟铳一般只有营兵和边军才有,卫所极少见,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
少年得意地说:“我爷爷曾经给戚家军打过鸟铳,就连戚将军也褒奖过的,现在手艺传给了我爹,可不是吹的。这根鸟铳就是我爹当年打制的,后来犯事离开南直隶时,一位把总送给我们的。”
邓范有些不解:“给戚家军打过鸟铳?好像戚将军没在山东做过官啊……”
中年人见儿子把一切都捅出来来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叹了口气:“小的祖籍南直隶兴化人,戚将军平倭时我爹曾在军中为匠人,后来犯事,举家被贬到北方来了,先到了济南,最后到了威海卫……”
邓范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你一口江浙口音,还被定为住……住作匠,这一般是俘虏或者犯人才有的遭遇……”
陈雨几乎想仰天大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需要的人才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不需要舍近求远到县城碰运气了。
他高兴地说:“少年,告诉我你的名字。还有,我需要怎样帮你脱离劳役?”
少年欣喜地回答:“我叫林继祖,我爹叫林阿福。不让我们上工也简单,给官府交银子就成……”
林阿福畏畏缩缩地说:“如果不赴班上工,一个人每月要交一钱银子,让官府另雇他人……”他心里有些忐忑,一钱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这个武官能有这么大方吗?
“呵呵,我还以为多大数目……一钱银子换一个熟练工匠,划算的很。”陈雨笑道,“不仅如此,只要你按我的要求给我做事,我每月再给你一钱银子的工钱,需要缴纳的粮税我也替你交了,这样就能安心给我做事了。”
父子两大喜过望,跪下连连磕头。“谢官爷!”能够脱离繁重的劳役,而且免去了缴纳粮税的苦恼,还能有工钱拿,这简直一下就从地狱到了天堂啊!
陈雨意犹未尽,说:“林阿福是吧?你从千户所里认识的工匠中挑选手艺好的,全部给我打制火铳,工钱都定为每月一钱银子,就让你做工头,多加你一钱银子的月钱,如何?”
林阿福没想到好事一个接一个,激动不已,连声说:“官爷放心,小的一定办好差使。”
邓范轻声附耳提醒陈雨:“总旗,您的职权毕竟有限,聚集这么多工……工匠打造火铳,只怕不太妥吧?”
“你说的也有道理。”陈雨点头道,“事要做,该遮掩的也要遮掩。那就先控制人数和规模,让林阿福找五六个人先把架子搭起来,造几把火铳应急。另外,明天我再跑一趟顾府,让顾千户点头答允此事。”
然后他对林继祖说:“至于你,用来做普通匠人太浪费,我给你两钱银子一个月,和你爹一样。你暂时没有具体的差使,先琢磨怎么鼓捣新玩意儿,比如改良火药。只要想出好点子,我另外加赏。”。。
林继祖咧嘴笑了,追问道:“是真的,我不用上工,也不要帮爹打铁?”
陈雨也笑了,“真的,抽空我还会教你读书认字、学习算术。记住,保持你思考的好习惯,尽情发挥想象力,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第二日,顾府。
“什么,打造火铳?”顾大锤吃惊地反问,“你想造反吗?在卫所内私自打造火铳,要是被上面知道了,别说你一个小小总旗,就算是我也吃罪不起。”
“千户大人莫急,这件事虽然有些不便,但是可以有办法遮掩的。”陈雨不慌不忙地说,“我打听过了,鸟铳都是由兵部的名义统一督造,各地卫所是不能私自打造的。不过我们可以换个名义,比如设个小作坊,维护库存的刀剑、盔甲等武备——生锈了的刀枪取出来重新淬火捶打,总不会有问题吧?”
这种为了规避制度的约束,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对于办公室主任出身的陈雨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体制内的套路,即使从现代换到古代,道理也是相通的。
第二十七章 武器作坊()
“这个……”对于陈雨的提议,顾大锤思来想去,觉得似乎可行,但为了区区一百两银子为陈雨遮掩,他有些不太甘心,毕竟还有一定隐患的。他沉吟道,“偷梁换柱,虽然有可能蒙混过去,但是本官还是要承担风险的,一旦被上面追查责任,本官可是首当其冲……”
陈雨是从体制的染缸里锻炼出来的,善于揣摩上司的意图,又怎么会不知道顾大锤的心思?他靠近了小声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家伙,我才能赚到更多的银子。当然,这些银子可不是为了我自己,一半都是千户大人您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