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不做嫌妃-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过了有四五年——如果她早知道之后,大约当时也不会抱怨叫苦了,因为后来还更苦。她成亲五年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天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四郎纳了妾,那妾的姿色就没法说了,胜在年轻新鲜吧,但是她当时也并不老,便是如今,她揽镜自照的时候,也丝毫不觉得年华老去。

    但是妾室也无所出。那简直像个天大的玩笑,子孙繁盛的李家郎,竟然有她的夫君这样膝下无出的。

    婆婆自然是怪的她。四郎倒还好,只是多纳几个美人,都叮嘱了不许到她面前去碍眼。有不识趣的,在他手里就处置了。

    但是回娘家的时候,母亲私下同她说,莫要太管着男人了,没个儿女傍身,以后日子不好过。而且会越来越不好过。只要能得个儿子,那些女人算什么呢,她是当家主母,尽可以远远打发了。

    这样的日子,后来想来实在也无甚趣味,不知道当时为什么,竟然流了这么多眼泪。

    她后来也有想过,如果就这样过下去,她能生个儿子是最好,不能,那一堆莺莺燕燕里哪个有产出也算是不错,她认了做亲儿,慢慢抚养长大,就是她的依靠。

    是的,只有儿子才是依靠,夫君是靠不住的,她会老,她老去的漫漫岁月里,她的夫君会纳更多的美人。

    起先他当然会顾着她,弹压她们,到后来,她年华不再——总会有那样一天的——他就会多顾着那些青葱水嫩的美人一点,如果她管束她们,他也许会出面回护,打个圆场,各自面子上过得去。

    从相敬如宾到相敬如冰,多少夫妻就这样一生一世。

    一个美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

    但是李四郎死了。

    。

第二百零五章 花事【下】() 
除非家族遗传的短命,否则很少有人会考虑盛年猝死。()总之那是个意外,一个非常慌乱非常惶恐的意外。李四郎死于坠马——你要明白,在尚武的燕朝,很少有贵族子弟会死于坠马,特别精于骑射的李家儿郎。

    但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李家也没有继续追究,郑念儿顺理成章地当了**。起初她盼着家里人来接她回去,但是迟迟没有,她偷偷遣了侍女回家,得到的也是含糊其辞。她于是渐渐明白,李家仕途得意,父亲不想断了这门姻亲。

    她是不重要的,对于家族来说,她守寡的价值大于她再嫁,在他们看来。

    有些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婆母给她在族中找了个孩子过继,七岁还是八岁,不知道是哪个远房亲戚的儿子,拖着鼻涕,永远肮脏的小脸,动辄嚎天嚎地要阿娘——她当然不是他阿娘,也不想做他阿娘。

    她想回家,想改嫁,想重新来过,有个人亲亲热热地过日子,不想留在李家,面对严苛的婆婆和幸灾乐祸的妯娌忻们,她们从来没有喜欢过她,然而她宁肯要她们从前的嫉妒和厌恶,也好过后来的怜悯。

    ——她郑念儿的人生,不媳谁来怜悯。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她的厄运还没有到头。如果四郎的死算是倒下的第一张牌的话,那么与卢家子的重逢,就是第二张牌。

    没有人知道人的一生会有多长,郑念儿也不知道如果时光能够倒回去若干年,她会不会收敛自己的性情,不那么轻慢和骄纵,但是谁知道呢。人的性情,并非一朝一夕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过。

    她再次遇见卢家子,在李家的回廊下。他穿的曲水紫锦袍,正春风得意,更添三分颜色。大概是喝得有些过了,双颊绯红,一双眼睛直愣愣盯住她看,良久,笑语:“郑娘子?”

    他应该叫她李夫人,她想。

    他没容她反驳,薰然道:“如我再赠娘子以玉佩,娘子会收么?”

    如果他足够地尊重她,就不该对她说这种不尊重的话,如果他还想娶她,大可以上她家提亲,但是他没有。

    他也没有等她回答,从腰间硬扯下一块玉佩,直塞到她手里来,他说:“好娘子,收下可好?”

    她扬手,玉佩飞了出去。左近没有湖,大约是没入了草丛中,她抬起下巴,看也不看他一眼,昂首而过。

    他竟以为她会求他么?还是他以为,她不知道他新近娶了新城公主?他哪里还有资格到她面前来殷勤呢?他当她是他府里的婢妾么?她心里冷笑。

    那之后,大约是过了月余。冬日里天黑得早,横竖也无事,她卸了妆,去掉钗环,才入帐中,就听得有人喘息,当时大惊要叫出声来,那人却捂住她的嘴,在耳边说:“……是我。”是九郎。

    她呆了一下:“你……你怎么在这里?”

    他凑过来,涎着脸说:“冬夜里冷,我来给嫂子暖**。”

    她反手一记耳光,没有落实。手腕被架住了,她力气不够大。两个人都不敢声张,搏斗得异常惨烈,她被揪住头发对着墙撞了好几次,她想她的脸肯定肿了,她平生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头,最后觑了个空,把他踢下**去,这样大的动静,不知道为什么,外间值夜的婢子毫无动静。

    李家的婢子,李家的家风,她瞅着地上的男人冷冷地笑。

    九郎几乎是恼羞成怒,嘴里不干不净骂些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混账话,啐她说:“装什么三贞九烈!”

    “这话你够胆到你哥哥灵前说去!”郑念儿冷笑,“看你哥哥不一个雷劈死你!”

    “去就去!”九郎反唇相讥,“当我不敢么,刚刚好把你和卢家子那点子丑事和我哥哥抖落抖落,看他劈的是哪个!”

    “什么卢家子!”郑念儿微怔住,随即勃然大怒,“哪个胡说八道,看我不拔了他的舌头!”

    “你去啊,你去拔呀!”九郎嘿然笑了起来,“还有哪个?除了卢家子自个儿说的,还能是哪个?满宴春楼的人都听得真真的,我的好嫂子,你怎么就光知道疼别人家的男人,不知道疼疼我呢?”

    这世间有下作的人,然而下作到这个地步,郑念儿也是头一回见识。

    李家是呆不得了,她想,但是,她还能去哪儿呢?母亲已经过世,父亲只念着利益,谁肯管她死活?

    没等她想出法子,九郎的妻子首先就打上门来。当然是她理亏,不然这府中又不少美貌婢子、伎人,怎么九郎就看不上莺莺,看不上燕燕,非要来爬她的**呢?还不是她弄**,招蜂引蝶?

    她们是指着四郎死后,她就该活得像一段枯木,不该上妆,不该佩饰,最最不该,一身缟素,还压过这满府女人的美貌。

    事情闹得不小,老夫人照例是不肯主持公道的。她受了欺侮,她挨了打,她被指指点点,然后她被关进了家庙,反省。她愿她能像那些泼辣的市井妇人一样,指天骂地,然后一头撞死在四郎的牌位前。

    然而她不能,她做不到,她没有这么刚烈也没有这么豁得出去,她珍惜自己的命。

    在家庙里也不得安宁。

    她拔了头上珠钗,摘下腕上金钏,****了好些管事娘子,才让婢子阿柳得以回郑家。没了母亲,内宅之中,她只能指望嫂子。嫂子倒是很快就上了门,看了她的伤,好生安慰了半日,又请了大夫,然后就走了。

    她答应了会与她哥哥说,但是能不能接她回去,不是她做得了主的。

    嫂子的这个承诺,给了她不少希望,在绝境还能熬得下去,一天,又一天……不知道为什么,郑家再没有人来。

    一直到次年夏,那是因为……父亲过世了,于情于理,郑家不能不上门报丧,而李家不能不放人回去奔丧——两家都还要脸,只是不要良心。

    夏夜里,唯有月光寒凉。

    阿柳打听来的消息,嫂子去年回府之后,和哥哥怎么说的不知道,但是和婢子嬷嬷们说的却是笑话,她说:“三姑娘如今在李家倒好,说是守寡,其实**快活,一张**上能睡五六七个人。”

    ——能说这个话,想必是劝过哥哥不要接她回来。

    她和她并没有仇怨,也许有,只是她不知道。郑念儿整日整日地守在灵堂里,夜色渐渐就深了,只剩了他们兄妹两个。

    “哥哥,”她虚弱地恳求,“我在李家……呆不下去了,哥哥接我回来吧。”

    哥哥扭头看了她一眼。他们兄妹都生得一副好相貌。不过哥哥是男生女相,多少让人觉得不端庄。他一向与父亲不和,也没多少伤心,这些日子该吃吃,该喝喝,哪里都能睡得着,容色并无半分减损。

    “不是你说的,不想回来么。”哥哥说。

    她目中流泪:“我怎么会不想回来。”

    哥哥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看了她这么久,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离得这么近了。夏天实在是太热,薄薄的麻衣,和空气一样稀薄。长驱直入的目光像火,落在哪里,哪里就烧起来。

    他说:“念儿你是真想回来么?”声音贴在她耳根上。

    她惊恐地叫出来,然而压得那么低,低得像是应和他的耳语:“哥哥!阿爷看着呢,哥哥,阿爷看着你呢!”

    “那你去求他呀,”哥哥挑眉笑了起来,“你求他呀,他活着的时候都没想过接你回来,死了就会回心转意么?”

    那是一个事实。

    她抬眼看着高台上的素烛,火光在瞳仁里化开来,一片金灿灿,金灿灿血淋淋。他是对的,父亲不会管她,以父亲的古板刚直,只会一个雷劈死她,劈死他们这对伤风败俗、玷污门楣的兄妹。

    “当初我就和阿爷说,李家子哪里配得上我家念儿。”哥哥笑吟吟抽掉她挽发的簪子,青丝委地。

    之后她就回了郑家。她不知道哥哥是怎么与李家母子交涉的,哥哥的仕途远远好过父亲,李家未必舍得得罪他。这个污浊的世道,哥哥这样不知道廉耻也无所谓忠诚的人,往往左右逢源,春风得意。

    郑家并没有传出什么闲话,至少没人敢当着她的面胡龇。她当然知道嫂子背地里说话不会好听,不过那又如何,那都挡不诅哥得意洋洋来献宝,说李家兄弟不知道得罪了谁,被下黑手装麻袋里揍了个半身不遂。

    她是过得不好,不过每次看到嫂子,她心里就舒服多了。总须得有人比她过得更不好。她恶毒地想,至少如今,她是不必再为生不出儿子烦恼了。哥哥可不指望她生儿育女。想到这里,她几乎要放声大笑。

    她近乎放纵的对自己好,听说常州惠山寺有好水,就指定要惠山寺的水日常饮用,不顾千里迢迢靡费;她叫人用孔雀的羽织了件大氅,末了却嫌颜色太杂,转手给了阿柳;她朝食一碗羹,花费过万钱。

    更休说她日常的穿戴、佩饰、胭脂水粉了,都不是官中可比。二姑娘郑笑薇喜欢她,常日里来,有时抱怨说:“阿娘那里就没见过好东西。”

    她笑吟吟回答:“你阿娘要顾着你兄弟、你姨娘,一大家子,哪里顾得过来。”

    姨娘也就罢了,嫂子要装贤惠,二姑娘是不在意的。但是提到几个庶出的兄弟,就免不得带出相来。

    郑笑薇瞧不上那几个畏畏缩缩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母亲还紧着他们,和母亲闹,越闹越不成,做娘的觉得女儿不贴心,做女儿的觉得做娘的偏了心。

    郑念儿只笑吟吟看着,为什么不呢?

    。

第二百零六章 花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