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男儿当卫国-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继续在汉水以东作战,自然可以起到截击日军的作用。就算敌众我寡,日军想彻底击溃33集团军并不容易,这样就为国军其他重兵围歼日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只要33集团军还在汉水东岸作战,日军就不可能随便渡过汉水南下进攻宜昌。
经过再三思考,张自忠决定不能为了自己保命,像胆小鬼一样逃回汉水以西,从而破坏整个会战的部署。
虽然如此,张自忠也知道此次日军势头猛烈,如果真是要合围33集团军司令部,那确实有一定的危险,也必须做出应对部署。
所以在14日晚,张自忠除命令一部夜袭方家集的日军,骑兵9师留下警戒以外,余部连夜转移到东面的南瓜店,让开大路,防止被日军合围。
没想到的是,15日一天,74师都在和日军不断交火,日军火力和兵力越来越强。
在较远的地方,可以看到远处尘土飞扬,显然是日军大部队在穿插调动。
15日下午,张自忠率领74师两个团和特务营,经过一连串战斗,辗转赶到了南瓜店。没想到,刚刚到了南瓜店,正好有一支部队刚刚到达。
哨兵紧急接触,发现了那支军队穿着灰军装,是中国的部队,问了问,才知道是在第五战区“扫荡”了好几个来回的南征军,急忙上前来报告张自忠。
第188回 张自忠(四)()
张自忠一听大喜,早知听说过南征军是非常了得,真是想不到啊,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不知道南征军怎么又打到了这里,他们就不怕背33集团军的累,被日军围歼吗?
张自忠急匆匆地赶上前来,要和南征军的司令官会面。
韩行的心情也是非常的激动,张自忠是个民族英雄,在这个时刻,能和他见上一面,并肩战斗,实在是三生有幸啊!
两个人见了面,先是互敬军礼。韩行看到张自忠有50岁的年龄,一身戎装,身材魁梧,短发,丹凤眼,浓眉毛,方嘴阔鼻,满脸的刚毅,一脸的正气。
张自忠见了韩行,也有是些不理解地说:“南征军啊南征军,想不到南征军的司令官竟这么年轻,也就是二十来岁。我这个老朽和你相比,显然是落伍了。”
韩行急忙谦虚地说:“哪里啊,你是我的长辈,也是我学习的楷模。能和你在一起,实在我是祖坟上都冒青烟啊!”
张自忠急忙对韩行摆了摆手说:“客套话就不用提了,现在时间紧迫,我只是问问你。你们这是从哪里来啊?”
韩行只好回答:“上午还在唐河县的湖阳镇,刚刚和31集团军的11团,打赢了湖阳镇歼灭战,共消灭了鬼子1000多人。”
张自忠这下子就更纳闷了:“唐河县的湖阳镇离着南瓜店怎么说也有80多公里。你们是怎么来的,难道说个个都是神仙,腾云驾雾来的?”
张自忠不亏为军事专家,唐河的湖阳镇到这里有多远,他不用看地图,就知道个**不离十。
韩行说:“腾云驾雾我们不会,那都是迷信的东西。我们是坐直升飞机来的。”
“直升飞机?”张自忠更是奇怪了,“直升机是个什么飞机,这里地形这么复杂,连个飞机场也没有。直升机怎么降落?”
这就不好和他谈了,自凡能问出个为什么,那就不是一般的人。要是连为什么都问不出来,并不是说明他博学多才,而是根本就糊涂,分析不出这里面的主要事情来。
韩行只好说:“那些闲事就先不要说了吧,现在时间紧急,我们还是先看看地形吧,怎么能打好这一仗。”
张自忠点了点头说:“后生说得对,你们南征军屡战屡胜,自然有过人之处。你们的许多秘密,我也就不打听了。现在我希望我们联起手来,打好这一仗。”
韩行遂点了点头说:“张司令说得对,后生听从你的指挥。”
张自忠笑了,点了点韩行的鼻子说:“咱们还是老乡来,说话就不要客气了。其实我哪能指挥得了你啊,咱们是联合作战,只能是平等的。”
此时一天都忙于征战,下午也到了二点多钟,肯定是中午饭没有吃。韩行指了指肚子对张自忠说:“张司令啊,肚子饿坏了,我先请你吃饭,吃完了饭,再谈工作好不好?”
张自忠一笑说:“你是来帮我们的,哪能客人请主人吃饭啊。还是我请你吃饭吧?”说着,急忙对勤务兵说:“预备点儿好饭,我要和南征军韩司令共进午餐。”
不一会儿,勤务员弄来了四碗菜,一只火锅,就放在了露天的子弹箱子上。四碗菜是一碗青菜,一碗豆腐,一碗毛豆,一个毛豆豆腐,一只火锅是以豆腐青菜为主,其中也有少量肉丸肉片点缀一下。每人还加一只鸡蛋,放在火锅里煮。
看到这样的饭食,韩行的脸上皱起了眉头,对张自忠说:“张司令呀,你这样做不大对吧!好歹我也算个客人,你就用这样的饭食招待你的老乡!?”
张自忠面有难色,尴尬地说:“实在是没有办法呀,目前部队给养困难,不但武器装备困难,物资更是供应不上,有这样的饭食就不错了。你再看看我们的官兵吃的是什么?”
韩行看了看旁边的一些参谋和勤务兵的饭食,他们有的吃的是糙米,有的分了几个小馒头,根本就没有菜,只有一些小咸菜就着干粮吃。
韩行顿时感觉到心里是异常的沉重,33集团军确实是物资遇到了极大困难,要不然,不会在激战正酣的关头,让官兵们吃这样的伙食。别说还要和小鬼子拼刺刀了,就是维护正常的身体,热量恐怕也不够啊。
这顿饭还能吃下去吗,肯定是吃不下去了。韩行看了张自忠一眼,对张自忠说:“张司令呀,这顿饭我借花献佛了,就和弟兄们一块儿吃吧!”
要是别的将领,可能还要维护一下自己的面子,打肿了脸充胖子,一定不愿意的。可张自忠是个随和的人,岂能打个兔子揣到自己怀里,也就借着这个台阶下了,对他的一帮参谋和勤务兵说:“韩司令要和我们一块儿共进午餐,大家也就别客气了。一块儿来吃吧!”
要是别的参谋和勤务员们,可能也会顾忌到一下自己的身份,坚决不能和集团军司令的客人共同午餐,那样会让司令官下不来台的。
可是这些参谋和勤务员们大概也和张自忠一样,随和亲热贯了,所以张自忠这么一叫,就把他们的馋虫勾起来了,一块儿拿着筷子走到了跟前,对着张自忠说:“张司令,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客气什么,都是自家人,韩司令还是我的老乡。”张自忠伸着一只手请着大家。
大家又一齐看起韩行,要是客人不高兴,那也就算了。
韩行也伸着手,对着大家说:“请吧,请吧,弟兄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那还说什么,一个说动手,大家一齐下箸。就这么四个小菜,一只火锅,二十几双筷子一齐插入,每人轮不了几筷子。
两轮下来,已见了碗底了。张自忠赶紧伸出了自己的筷子下箸说:“再不吃,这点儿也没了。”这才抓紧伸出了第一下筷子。
四碗小菜,一只火锅,成了大家的大会餐,嘻嘻哈哈之中,充满了融洽、欢快的气氛。
韩行也抓过了两个小馒头下肚,觉得这顿饭吃得很舒服,很惬意。
肚子有了食,话也多起来。韩行看着他们的军装,这才注意到,参谋和勤务员们许多人还穿着草鞋,韩行对他们打趣地说:“这个时候穿着草鞋,凉快呀,也不得脚气了。”
一个参谋听了韩行的话,不好意思地说:“冬天才凉快呢!冬季攻势的时候,集团军官兵饿着肚子,穿着单衣草鞋卧倒在积雪中射击。我们又缺医少药,伤员受伤以后,没有药物治疗,全军军医又缺,当地中医又做不了急救的工作,大批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牺牲。”
听到了这些话,韩行的心里又沉重起来。
这个时候,看到不远处有士兵拉过了3门苏制76毫米火炮,韩行高兴地说:“这不不错吗!还有重武器,这个哪个团的啊!”
一个参谋随口说了一句:“还哪个团的,我们一个集团军就只有这3门火炮了。”
韩行听了又吃了一惊,吃得孬点好点,那还只是表面文章。一个集团军的战斗力强不强,还主要是看重武器。一个集团军如果只有这3门76毫米火炮,这个仗还怎么打?
如果真是这样,这个33集团军,别说和南征军没法比了,就是和汤恩伯的31集团军相比,也有天壤之别。
张自忠说:“我们33集团军由于之前伤亡很大,超过二分之一,又在冬季攻势中歼灭日军近万人。所以蒋委员长特别命令给与我们补充,这样才拨给了3门苏联的76毫米野炮。要不,连这个也没有。”
听到了这些话,韩行的心里更加沉重起来。重武器是一个军队的牙齿,牙齿不硬,还怎么咬得动装备优良的日本军队?
休息了一会儿,韩行和张自忠一块儿去仔细地观察着南瓜店的地形。
这个南瓜店交通也算便利。这里东通新街,西达王家集,北出罐子口,南至宜城县城的交叉路口。
南瓜店这个地方的地形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湖北的许多地方,除了丘陵就是大山,而南瓜店这个地方也不例外,除了小平地就是小山包,基本上无险可守。
据当的的老乡讲,南瓜店属于宜城县新街乡,它的名字由来很有意思。
传说清末民初,当地农民何氏兄弟在此开客店为生。因为当地非常贫穷,何氏兄弟并没有酒肉可卖,只得出售当地盛产的南瓜。
南瓜这种东西,一般是农家的食物,用于粮食不足季节的救命之物,来往的客商自然都是不常吃的。
所以,这些客商对何氏兄弟的这家店有着深刻的印象,就将这个地方叫做南瓜店。
南瓜店是个小地方,如果不是张自忠在此处殉国,估计普通中国老百姓一辈子也不会听到。
张自忠和韩行商量,以南瓜店为中心,防御着周围的几个小山头。而南瓜店呢,老百姓早已经撤走,就利用这个小村子,作为制高点,在村外挖一些野战工事,作为整个防御阵地的中心。
大局已定,张自忠和韩行都在紧急备战,准备着马上就要到来的紧急战斗。
在这个空闲,韩行的脑子里又不断的闪现着张自忠的生平。
第189回 南瓜店战斗(一)()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11日出生在山东临清唐元村的一个官宦家庭。张自忠6岁入私塾就读,3年后,父亲张树桂前往江苏赣榆就任巡检,把张自忠也带了去。
1905年,张树桂因政绩不错,署理赣榆知县,官晋五品。此时张自忠14岁,已长成一个英姿勃发且充满正义感的少年。张树桂见儿子长大了,又生性刚烈,就把他送回了临清老家。张自忠回临清不久,就从赣榆传来噩耗:父亲因病卒于任上。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他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强调忠、孝、仁、义的传统道德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
学习之余,张自忠常借一些小说来阅读消遣。最让他喜爱的是《三国演义》《说唐》和《说岳精忠传》。这些古典名著对传统道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