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慕南枝-第6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一面说着话,一面等着北定侯夫引荐杨、李两家的女眷。

    没一会,定北侯就带着几个女子走了进来。领头的是杨夫人,姜宪在山西的时候就见过,因而没等定北侯夫人开口说话,姜宪就笑盈盈地站了起来,道:“杨夫人,我们好些年没见了。不曾想在定北侯府见着了。人生何处不相逢。这可真是难得的缘分。”

    她笑容甜美,语气和顺,和平时大相径庭。

    白愫眼底闪过一底惊愕,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姜宪比平时讨喜多了。

    难道平时姜宪和那些官家太太应酬是这个样子的?

    她笑吟吟地跟着站了起来,眼角的余光却不住地打量着姜宪。

    姜宪不过是拿出了当年做太后时召见外命妇的架式。这对她而言非常的简单的。

    杨夫人和李大太太却非常的激动。当年在山西时李谦不过是个都指挥使,姜宪虽贵为郡主,但到底是出了阁的女儿,妇随夫显,和杨夫人平辈而交也没什么,可现在李谦主宰一方,姜宪还能这样待杨夫人,杨夫人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兆头,至少李谦对杨俊心存善意。

    “郡主!”杨夫人就更恭谦了,笑着屈膝行礼,道,“是我听说郡主会过来赏花,特意请了北定侯夫人帮着引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郡主还记得老妇,老妇甚感荣幸。”

    “怎么会不记得!”姜宪客气地道,亲自请了两家的女眷坐下来说话,笑道,“当年拙夫和杨大人曾经是同僚,皇上登基,杨大人进京勤王,有从龙之功。怎么可能忘记。只是这几年南北相距甚远,道路不便,这才少了来往。还好杨夫人还记得我,否则今天恐怕是有缘相逢无缘相见了。”

    “郡主客气了!”杨夫人应着。

    两人叙了半天的旧,直到丫鬟们重新摆了茶点,这才暂时打住了话题。

    姜宪感觉一道视线始终停留在自己的身上。

    她趁着这机会就望了过去。

    只见李大太太身后站着个看上去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望着她,非常的可爱。

    她不由笑着问道:“这是?”

    李大太太忙起身道:“这是小女。痴长几岁,顽皮的很。带她出来见见世面。”说完,催着李家大小姐给姜宪和白愫请安。

    姜宪和白愫受了她的礼,一个送了一对南珠珠花,一个送了对五福金手镯给她做见面礼。

    杨家的大奶奶等人也趁机见过了姜宪和白愫。

    大家谈起京城的风物来。

    李大小姐则眼睛也不眨一下地盯着姜宪和白愫看。

    两个人她都喜欢,一个干脆利落,一个温柔娴静。

    她学着做哪一个好呢?

    李大小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那边杨家大奶奶却要带着她陪白愫去院子里赏花。

    李家大小姐莫名其妙,看着母亲给她直使眼色,她只好跟着白愫等人出了偏厅。

    李大太太这才道:“太皇太后殡天,大家都很伤心。家翁还曾写信给我,太皇太后出殡的时候让我设路祭,好好的祭拜祭拜她老人家,说她老人家历经几朝,一心辅佐几位皇帝,却能淡泊名利,能谨守德懿,是世间少有的贤德之人,让我等都要向太皇太后学习。”

    姜宪听着晃了晃神。

    李谦也这么说。

    所以太皇太后活着的时候,李谦愿意割利给赵玺。可现在她仔细想想,也是因为太皇太后在的时候还能庇护她们的缘故吧?

    如今没有人为她们说话了,她们也已为人父母,有了需要他们庇护的人,她们也该打起精神来保护自己了。

    “是啊!”明知道是应酬话,但姜宪还是忍不住感慨了一番。

    李大太太道出来意:“我们家几位爷都是从小跟着老爷子在军营里长大的,也没有其他活计,听说天津卫这边在造船,就想来京城看看,寻思着能不能在天津卫谋个差事。正巧杨夫人进京访友,我们就厚着脸皮跟了过来。居然得了郡主召见,我老了倒可以和孙子孙女人说说旧事。”

    这就是要来投靠李谦了。

    姜宪想着云林告诉她的鄱阳湖那五千水军,帮他松了口气,道:“天津卫正差这样的人,只要李老爷子舍得。”

    李大太太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样的顺利,忙笑道:“老爷子正为几位爷的生计发愁,若是知道能去天津卫,还不知道会怎样的欢喜呢!”

    既然话已经说开了,再兜兜转转就没有诚意了。姜宪当即道:“老爷子是什么打算?是让你们先在京城暂居下来,还是准备阖家搬往天津卫?天津卫自不如江南水乡温柔,可也有自己的特色。老爷子若愿意前往,照例浙江总兵的待遇。若是老爷子依旧想在江南养老,看看你们家几位大爷里老爷子定了谁当家作主,这待遇就给谁。以后若是有人有了功劳,再论功行赏。”

    李大太太嘴角翕了又翕,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不是爷们的事吗?

    郡主这样大抱大揽的,王爷能同意吗?

    承诺的条件能兑现吗?

    可她和姜宪初次见面,又是有求于人的一方,哪里敢质问姜宪?又怕被姜宪看出心情,忙补救般的道:“郡主和王爷还记得我们家老爷子,我在这里代我们家老爷子谢过郡主和王爷了!”

    她起身给姜宪行了大礼。

    姜宪并没有去多琢磨李大太太的心思,李家投诚的目的是什么,自有李谦的人去考量,至于她所说的条件——姜宪两世为人,从来都是当家作主的人,她说出来的话,怎么可能不兑现?她从来没有这样的意识,也没这样想过。

    可李大太太从定北侯府出来的时候脑子还有点懵,觉得今天发生的事像做梦似不太真实。

    ※

    亲们,今天的更新!

    PS:原江浙总兵叫“李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打成“李政”……

一千一百零七章 兑现() 
虽是通家之好,可事关另一家人的生死前程,杨夫人是不会问李大太太和姜宪说了些什么的,李大太太觉得姜宪承诺的远远超过了李道之前预想的,又怕不能兑现,怕说出去了惹人笑话,也不好和杨夫人说什么,种种困惑就一路上忍到了客栈,忍到了掌灯时分见到李家大爷,遣了身边服侍的,和李家大爷说起了悄悄话。

    李家大爷也没有想到,李大太太见姜宪的过程会如此的顺利,甚至姜宪当即许诺给予李道浙江总兵的待遇。

    李大太太则小声地道:“毕竟没有见到王爷,也不知道郡主的话能不能兑现。”

    他们倒不是稀罕这总兵待遇,领兵打仗的人,说什么都是空的,能打胜仗才是实的。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就知道了。

    李家大爷对自己和自家几个兄弟的能力非常有信心,并不怕上阵见真章。因而对李大太太的担忧不以为然,笑道:“就算她不能兑现,有这样的态度就行了。”

    李大太太不由道:“怕就怕这是郡主的意思。”

    “应该不会吧?”李家大爷迟疑道,“当初白大人可是走的谢先生的路子。”

    “可你见过谁家的当家太太管爷们的事,还敢当家作主的?”李大太太狐疑地道。

    李家大爷哈哈地笑,道:“不是说郡主连辽王都敢杀吗?当个家,做个主,有什么稀罕的?”

    “那可是从前的事了。”李大太太道,“我原以为见着郡主,把我们家的打算说出来,由着郡主从中传个话就行了。”

    谁知道会这样?

    “等见到谢先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李大太太忐忑道,“这话可都被郡主说完了。”

    李家大爷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破罐子破摔,道:“到时候见着面了再说。”

    李家大太太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干脆不去多想,一心一意准备见谢元希的礼物。

    没几天,谢元希亲自来客栈拜访李家大爷,说是奉了李谦之命,请李家一家到李谦的衙门做客。

    李家大爷受宠若惊。

    他以为他最多能见见谢元希,没想到会得到李谦的召见。

    李大太太立刻服侍李家大爷更衣洗漱,叮嘱小厮小心服侍着,带着礼品去了李谦的衙门。

    李家大小姐天真地问:“爹爹是不是就可以当官了?”

    李家大太太心里正不安着,一会儿担心丈夫的回答不能让李谦满意,白白在京城呆了两、三个月,一会儿担心丈夫脾气太直,说话不中听,浪费了这次能和李谦面对面的机会。听女儿这么说,她心中更是不安,敷衍了女儿两句之后,忙叫了个机灵的小厮过来,吩咐他去李谦的衙门外面等消息:“……一看到大爷出来你就立刻回来告诉我。或者是那边有什么动静,也回来通报一声。”

    小厮应诺,一溜烟地跑了。

    不一会来回来给她递消息:“王爷衙门前人来人往的,只看见大爷的马车停门外面,没看见大爷,也没看见大爷身边服侍的。”

    也就是说,人顺利地进了衙门。

    “那就再去等消息。”李大太太赏了那小厮一两银子。

    小厮又跑去了衙门府。

    过一会来回消息,说没看见李家大爷出来。

    过一会又送消息回来,还是没有看见李家大爷出来。

    李家人都在不安地等着消息,就是杨夫人,也被惊动了,安慰李家大太太:“若是答得不好,应该很快就回来了,既然去了这么长时间,肯定是有话要说。这是好事!”

    可万一王爷事忙,李家大爷不过是在那里等着被召见呢?

    李家大太太思忖着,当着杨家人的面却不表露出来,只得过一会就催小厮去看看。

    结果这一等就等到了掌灯时分,李家大爷喝得醉熏熏的,由两个小厮扶着进了客栈。

    他一进客栈就高声地喊着李家大太太闺名:“娴娘,娴娘……”

    李家大太太又急又臊,忙让婆子出去把李家大爷给拉了进来,恼羞成怒地道:“灌了多少黄汤,连话都不会说了。”

    李家大爷却嘿嘿傻笑,伸手就要搂了李家大太太,并嘟哝道:“今天我可遇到明主了!不是,是明君……”

    李家大太太吓得脸色发白,顾不得什么羞耻不羞耻了,捂着李家大爷的嘴就把他给拽进了厢房。

    李家大爷却一使劲,把李家大太太甩到了旁边,道:“你怕什么?这是在京城!王爷说了算!谁敢多传一句话!王爷的五千铁骑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让你再乱说话!”李家大太太像拧麻花似的拧着李家大爷的胳膊。

    李家大爷捂着胳膊直“哎哟”,这才清醒了几分。

    李家大太太把丈夫按在临窗的大炕上坐下,让小厮连灌了他两碗醒酒汤,这才眉目带笑地道:“成事了?”

    “何止是成事了!”李家大爷把盛醒酒汤的碗狠狠地顿在了炕几上,忍不住眉开眼笑地道,“要是早认识王爷,爹肯定会一早来京城。王爷不仅对水军练兵知之甚详,连历代名将、阵法都有所涉猎。”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可惜了!王爷还记得杨世叔的从龙之功,皇上却从来没有提过。”

    李家大太太沉默了半晌。

    李家大爷转瞬又兴致勃勃起来,道:“你给我准备笔墨纸砚,我要给爹写信。让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