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慕南枝-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百三十九章 添乱() 
朝廷南下,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会自然地亲近江南的官员,李谦觉得,赵啸的壮大已经是不可避免了,那就得想办法为赵啸制造点麻烦。

    简王力挺金海涛任金陵卫都指挥使的事他还不知道,但高岭这个两朝天子近臣有话跟他说,他肯定是要听一听的。

    高岭也没有走远,就在离皇宫不远,一个禁卫军们常去的小茶铺子里请李谦喝茶。

    从前李谦在禁卫军的时候没有少和那些同僚过来。

    小茶铺的老板居然还认得他,恭敬地上前给高岭请了安,问李谦这两年是不是高升了,怎么不见他过来喝茶。

    李谦颇有惊奇,笑道:“没想到您老人家还记得我?怎么就知道我是高升了不是辞官了呢?”

    小茶铺老板嘿嘿地笑着指了指高岭,言下之意是你既然能和高岭肩并肩走进来,肯定是升官了,并半是恭维半是真心地道:“禁卫军的小伙子我见得多了,可像您这么精神,还出手那么大方的,不多!“

    当年李谦刚刚进京,两眼抹黑,一个也不认识,正是建立自己人脉的时候,因而每次禁卫军的那些同僚出来,他全抢着付帐。没想到禁卫军里没交到几个朋友,倒给这小茶铺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人说笑着,那小茶铺的老板就把他们迎进了一间雅室,并亲自给他们沏了壶他们点的茉莉花茶,上了茶点,这才退了下去。

    高岭和李谦寒暄了两句,就把金海涛的事告诉了他。

    李谦讶然。

    在他看来,金海涛这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但这种事谁也不好帮谁当家。也许人家金海涛觉去江南生活,做天子近臣更好呢?

    他安慰高岭道:“我觉得您做您的禁卫军统领挺好的,为何要去做金陵卫指挥使?”

    从品阶上来说,金陵卫指挥使比禁卫军统领要低两三品。

    皇上既然让他来跟李谦说这件事,可见就没有想瞒着李谦的意思。

    高岭直言道:“皇上觉得禁卫军既然在我手里,不防把金陵的防卫也交到我手里来。只是再高一点的职务怕引起别人的怀疑,低一些的职务又怕有什么变动的时候我被人攻讦。”

    赵玺最相信的人应该说还是高岭。京城的防务,他心目中最佳的人选是高岭。可惜汪几等人和简王有了交易,力茬简王世子上位,赵玺又不敢把话说明了。汪几道等人反驳赵玺的决定就是用高岭没有军中任职的经验为由,廷议的时候众人更倾向于简王世子——这种职务,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什么威名赫赫的大将军,简王世子就占了身份的便宜。

    高岭既然想争这样的职务,资历的事不解决了,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他一说李谦就明白了。

    说实话,他还真有点同情高岭。

    服侍过两任皇帝,别人像他这样的,早就是权倾朝野的大臣之一了,他却因为两任皇帝都不得力混得比个指挥使都不如。

    当然,也这是因为高岭太呆板的缘故。

    如果高岭因他的帮助能一改从前,做点让汪几道、简王甚至是赵啸都头痛的事就好了。

    他因此还有挺真诚地道:“不知道我有什么地方能帮得上你的忙?”

    高岭还真不知道李谦能有什么地方帮得上他的。但赵玺把李谦视为最后的依靠,他是赵玺的近臣,和李谦打交道,处理好关系也是很必要的。

    他想了想,道:“是皇上让我把这件事告诉你的。皇上想必是想让你帮着出个主意。”

    李谦脑子早已经转得飞快,神色间却很从容,笑道:“承蒙皇上和高大人如此看重,我就不自量力,说几句心里话。皇上既然想让高大人掌管金陵卫,听到金海涛的事又如此的不满,想必之前早已和汪大人协商好了的。金陵卫指挥使从前不算什么,皇上南下之后却是拱卫天子的重职,不知道汪大人怎么会答应皇上的?”

    高岭这才想通赵玺为什么让他来找李谦。

    李谦的确是厉害。

    三方两语就抓住了蛇的七寸。

    他对李谦就多了几分信心,压低了声音道:“皇上同意汪大人增设一个江南巡抚!”

    李谦闻言不由在心里冷笑。

    汪几首还真把赵玺当孩子看待啊!

    就凭赵玺这一手,就已经不是普通孩子能想得出来,干得出来的事了。

    汪几道这么下去,迟迟早早要吃亏的。

    不过,汪几道吃亏,他是乐见其成的。

    李谦笑道:“我也不知道皇上有什么觉得为难的?他一个孩子,想来为高大人谋取高官厚禄,那也是因为高大人在他身边多年,是两朝老臣的缘故。汪大人若是答应了皇上却做不到,皇上大可不同意用印就是了。反正都是笔糊涂帐,要算那么清楚做什么。就算是后人议论起来,也不过会说皇帝当年年幼而已。”

    高岭眼睛一亮,随后又黯了下去,低声道:“就怕韩太后闹,她毕竟是皇上的嫡母。”

    李谦不以为意地道:“又不是不答应!不过是要给高大人找个地方呆着罢了。这是汪大人的事,韩太后有什么不满的?”

    高岭的神色这才激动起来。

    不错,皇上又不是不答应金海涛任金陵卫指挥使,可也得给被挤掉的他安个地方才行。

    汪几道既然拿他做人情,那就让汪几道自己想办法去。

    他急切地道:“我们马上就要南下,皇上的意思,想就这两天把南下的官员名单定下来,不再更改。”

    李谦想,这不就是让他去做恶人吗?

    不过,就算是做恶人又怎样?难道他和汪几道还能把酒言欢不成?

    “也是!”李谦笑道,“这南下的东西都已经装好箱笼了,可这官员的任免还有很多都没有正式下文,南下之前,的确是要把这些琐事定下来了,不然去了金陵第一件事不是好好修整却是急着安排人事,也太不成体统了些!”

    也就是说,李谦是支持他们的。

    高岭喜出望外,举了茶盅道:“之前和王爷接触的太少,如今才知道王爷是个爽快人。王爷不如留下来用晚膳如何?您也是在禁卫军里呆过的,别看这铺子小,却有几道拿手好菜。”

    李谦忙道:“还是正事要紧。这酒菜,什么时候都可以补上。”

    让他回宫赶紧和赵玺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九百四十章 头痛() 
高岭也不和李谦客气,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和李谦出了小茶铺,回宫去见赵玺了。

    李谦看着高岭的身影进了神武门,这才慢吞吞地上了马车,闭着眼睛,细细地琢磨着这件事。

    赵玺目前还斗不过汪几道,金陵卫指挥使这个职位赵玺肯定是保不住了,但却不妨碍他利用这件事制造点矛盾。可现在最要紧的是宣府总兵的位置。

    他在别人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及早动手,想办法尽快把这个位置弄到手。

    李谦猛地睁开了眼睛,吩咐给他赶车的卫属:“去李瑶府上!”

    卫属沉声应诺,手脚麻利地拐了个弯,朝李瑶府下去。

    接下来的短短两天时间里,在旁人看来宫里依旧忙碌,韩太皇心情依旧不好,慈宁宫依旧每日颂经声不断,朝中小吏依旧忙里忙外,可这其中到底发生哪些刀光剑影的事,却没有几个人看得出来。

    就在赵玺临走前一天的大朝会上,李谦正式上朝拜见赵玺,走马上任,成为京城守备。原宣府总兵府金海涛调任金陵卫指挥使,原榆林卫参将金宵调任宣府总兵,原甘州卫指挥使钟天宇调任榆林卫参将,原陕西行都司主薄李骥调任甘州卫指挥使。

    高岭依旧做他的禁卫军统领。

    却没有公布之前大家一直传言的江南巡抚人选。

    李谦望着汪几道等人有些铁青的脸,对赵玺莫名生出几分同情来。

    小小年纪,却没有一个能真正依靠的人。

    不过,艰难的环境素来磨练人,等到赵玺亲政的时候,只怕也不会是个简单的角色。

    李谦觉得,这件事还是让赵啸去头痛去好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牢牢地守住北边,想办法怂恿着那些南下的朝廷官员别再回来。

    想到这里,李谦寻思着,是不是也弄几个士子到江南游说江南怎样的好,就像杨州的径阳书院,当初不也是什么也没有,靠几张嘴皮子起家的吗?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回去就商量郑缄。

    郑缄大力称赞。

    李谦就把这件事交给了郑缄,然后又和郑缄商量起科举的事来:“之前就有南北分卷,如今朝廷南下,北方的仕子想中举恐怕就更难了。”

    郑绑却别有想法。

    他犹豫了半晌问李谦:“王爷是想临时管管京城呢?还是准备以后长驻京城?”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这正也没有铁打的官。

    临时管着,就是等到朝廷有了理合适的人选,李谦听从朝廷的安排,把京城守备之职让出来。长驻京城,就得培养自己的实力和势力,让朝廷不敢随意动他。

    从前郑缄只是敏感的感觉到李谦的野心,这话却从来不曾挑明。

    毕竟有些话说出来就是大逆不道。

    李谦不仅从来没有和郑缄细说过自己想法,就是李长青、姜宪,都没有说过。

    在他看来,自己的起点太低,有些事与其嚷嚷得人皆尽之,不如沉下心来好好地做他应该做的事,等到了时候,有些事自然而然就会了一个选择。

    因而听到郑缄这么问他的时候,他还是沉默片刻,这才低声地道:“谁会把到了嘴里的肥肉给吐出来!”

    这已经是很隐晦的回答了。

    而且和郑缄猜想的差不多了。

    他松了口气,道:“那您还是想办法把这边的国子监利用起来吧!好歹是个读书的地方。以后的殿试,肯定会在金陵举办的。”

    这就意味着很多士子都要去金陵参加科举,这对北方的士子就更不利了。

    李谦若有所思。

    接到公文的金宵却心急如焚。

    他对魏氏道:“李谦若是知道了,怕是要气得吐血了。”

    金宵很珍惜他和李谦友谊。在他看来,做官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可朋友若是失去了,就可能永远失去了。何况李谦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李谦,他根本不可能到榆林总兵府来,也不可能庇护金城和金媛。

    魏氏知道他是为什么。

    外面的人现在都艳羡地看着金家,觉得金家非常的厉害。老子跟着皇帝去了江南,临走的时候还能把宣府总兵的位置继续占着,这得是多大的恩宠才能做到这一步。

    可魏氏心里却明白,金海涛没这个本事。

    要不然金家早就飞簧腾达,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能帮金海涛的,只有韩家。

    但没有好处,韩家怎么会随便帮金家?

    她暂时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活,温声地道:“爷这是关心则乱!临潼王在京城呢,他若是不同意,你能这么顺利地当上宣府总兵吗?宣府离京城很近,公公又走得急,要我们接到公函之后立刻北上。我看你也不用这么着急,我们这就启程去宣府。到了宣府之后,你去趟京城,见见临潼王,不就什么事都清楚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