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慕南枝-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觉得这些人就像拥在粥棚前的难民。

    姜宪则是那个施粥的人。

    高妙容受不了被姜宪施舍。

    她宁愿不去尝扇贝是什么滋味,五香羊肉是什么滋味,烤鹿肉是什么滋味……更鄙视丁夫人、李夫人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也挤在那里要着吃食。

    ※

    亲们,今天更新!

    PS:大家看书的时候也给投张月票吧,让我知道你们还在看我的书……

    ~~~~(>;_<;)~~~~

    ※

第六百六十三章 试水() 
高妙容心里鄙视得厉害,脸上就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些许异样的神色来。

    那牛家大小姐还以为高妙容是不好意思挤过去拿吃食,还笑着对她道:“姐姐,这现烤的扇贝真的很好吃。你也去拿一个尝尝呗!我等会还要去拿一些!”

    高妙容忍不住冷笑,道:“再好吃,我也不会像个乞丐一样去讨食吃的。”

    牛家大小姐吃了一半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惊愕地望着她。

    高妙容却没有深想,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挡不住的倾诉感,道:“你恐怕不知道吧?从前粥棚施粥的的时候,那些难民就是这样围着施粥的粥棚讨食吃的。我怎么着也是个能识文断字的,这样的事我可做不出来。”

    牛家大小姐慢慢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水苏领着几个丫鬟走了过来,笑盈盈地将厨子烤好的吃食分给大家,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众人的拥挤。特别是丁夫人和李夫人等人,都安排了丫鬟专门服侍,两位夫人也笑着端着吃食一面说话一面坐回了树下的餐桌边。

    她不禁慢慢地道:“高姐姐看到过施粥的情景吗?我可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施粥的时候是怎样的?可丁夫人和李夫人都不以为意,应该也不是什么失礼的事吧?”

    牛家大小姐说得十分真诚。

    高妙容却觉得被冒犯了,气得脸胀得发紫。

    牛九爷虽然是李长青的部属,可从前的老婆在他当土匪之前就饿死了,牛大小姐出生的时候,牛九爷已经在李长青的身边站稳了脚跟,家中用得起婢女小厮了,寻常富家小姐的日子也并不比她过的精致。高妙容却不一样,她是跟着高妙华逃荒找到高伏玉这里来的,她经历过最不堪的生活。牛家大小姐却是连乞丐都只是远远地见过,哪里去过粥棚?哪里知道怎么施粥?

    牛家大小姐这是在讽刺她出身贫寒吗?

    是不是那些平时和她交好的李家部属的女眷私底下都是这么看她的?

    高妙容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如坐针毡。

    可她又不能一走了之。

    今天是姜宪请客,她是姜宪的堂嫂。李长青平日里道貌岸然,在别人面前一副慈爱宽厚的样子,任谁都觉得他对李麟比对亲生儿子还要好,都说李麟欠了李长青良多,李麟以后应该比孝敬父亲还要多地孝敬李长青。她要是在姜宪主持的宴会上不出现,那些八婆们肯定要说她不知好歹,不给姜宪做面子。

    她只好深深地吸了口气,强压着对牛家大小姐的厌恶,又把这话给圆了回来:“所以说丁夫人、李夫人这样的人也有因为不明实情而失了身份的时候。我们要引以为戒才是!”

    “你是说,丁夫人和李夫人也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吗?”牛家大小姐慢慢地道。

    所以她爹才会教训她应该好好和郡主相处,跟着郡主见见世面,以后好嫁人吗?

    牛家大小姐觉得自己味如嚼蜡。

    高妙容不想承认姜宪的宴会办得独树一帜,可否认了牛家大小姐的话又会牵扯出其他无数的话题,她犹豫了半晌,只好道:“估计她们也是没有见过吧!”

    牛家大小姐就有点吃不下去了。

    姜宪素来是不参加这些事的,把该吩咐的吩咐完了,就躲在屋里与和她关系不错的鲁夫人说话:“你们家老爷上次还专程去了驿站迎接我,后来事多,我也没有机会和你单独说话。你们家老爷是不是有什么事找我啊?”

    并不是她自大,而是她见过太多这样的事,弯弯曲曲,吞吞吐吐了半晌,才委婉地说出自己要干什么,有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很简单的事又重新变得复杂起来。

    鲁夫人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道:“他能有什么事——一把年纪了,最多也就向上爬上一级就该致仕了,他不过是不敢得罪胡大人,跟着胡大人瞎起哄罢了!你不必理他。若我们家真的有事求您,我自会来找你直言。”

    这就是姜宪喜欢鲁夫人的原因之一。

    两人相处不必用那么多的脑筋。

    “那就好!”姜宪笑着道,“我这些日子太忙了,就怕有什么事给忘了。你也知道,我们家那位前些日子在甘州打仗呢!”

    “知道,知道!”鲁夫人善解人意地笑。

    孙世鼎的太太求见。

    姜宪想到李谦走之前跟她说的话,她想了想,让小丫鬟请了她进来。

    鲁夫人见机就去了花园。

    孙太太四十来岁,一看就是个精明人,说话行事恭敬而谨慎,很有眼色,和姜宪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

    姜宪不由叹气。

    觉得找个有能力又忠心的人十分不容易。

    等把太原这边的事都打点妥当了,姜宪特意去探望了何瞳娘。

    何瞳娘挺着个大肚子,不好意思地见了姜宪。

    姜宪想到魏氏是她的大嫂,魏氏肯定会照顾她的,并不担心她在金家的处境,在金家用了一顿饭,就着手准备回西安的事,准备和李谦一起过端午节。

    孙家鼎派了太太过来给姜宪送仪程。

    姜宪趁机留了孙太太说话:“孙老爷和我公公是旧友,是从小看着宗权长大的长辈,李家的事,他是最了解不过了。宗权心疼公公,在西安是报喜不报忧。公公也最是看重宗权,写信过去从来都只是个‘好’。宗权看了,有时候也有些着急。他不在太原,李家的事不得已要请孙老爷帮忙看顾着点,若是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也好给我们去报个信,递句话,免得公公在这边有个什么事我们都不知道。”

    孙太太立刻就想到了这段时间关于李麟和李驹的争执。

    原本那李长青已让李麟去管军需的事,何家大舅爷只管了些无关紧要的闲事。谁知道前几天李麟管的军需粮草却被曝出丑事来,说是李麟的舅兄高妙华用陈米换了总兵府的新粮,当成春耕的种子卖给了一些农户。结果被李麟发现了,私下里拿出银子来把那些陈米买下,想办法出面向袁家买了批新米补进了库房。

    李长青知道后把李麟教训了一顿,把粮库的事又重新交给了何大舅爷。

    大家私底下都在议论,说这件事有可能是李驹给捅出来的。李麟没有办法,只好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把这件事给认了。

    但若说李麟有这样的胸襟,发现自己的舅兄做事不地道,就拿了自己的银子出来补漏,不要说他们家老爷了,就是她这个妇道人家也觉得不可能。

    这件事,还真就十之八九是李驹做的。

    ※

    亲们,今天初八了,春节期间的加更!

    PS:为了能登上后台奋斗了一下午,晚上的更新也没来得及写,只好推迟到晚上十点左右了~~~~(>;_<;)~~~~

    ※

第六百六十四章 夫人() 
姜宪此话一出,什么意思也就很明显了。

    孙家正愁没办法巴结上姜宪呢,现在姜宪开了口,等于是给他们家找了个事,孙太太欢天喜地,忙不迭地答应了。

    姜宪让人告诉孙家怎么养信鸽,怎样送信,就回了西安。

    可李谦还在甘州没有回来,甚至在她到达西安的那天都没能接她,而是派了谢元希代他迎接姜宪。

    姜宪很是担心,问谢元希:“甘州那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谢元希知道瞒不过姜宪,直言道:“那个庆格尔泰是个人物,大人赢得很艰难,甘州那边死了很多人。其中还有两个游击将军战死。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人在传播大人的谣言,说庆格尔泰之所以非要攻打甘州,是因为和大人有杀兄之仇,若是大人继续任陕西行都司指挥使,以后庆格尔泰每次出兵都会先攻打甘州,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就嚷着要大人走,还说要联名上书……”

    姜宪冷笑:“联名上书,可见都是读书人了?难怪人有‘********负心多是读书人’之说了。鞑子来的时候他们在哪里?现在觉得李谦被庆格尔泰惦记上了就不舒服了。难道李谦不做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了那些鞑子就再也不会围攻甘州了不成?早知如此,鞑子围困甘州城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说把李谦赶走?这种人,最会捧高踩低,趋炎附势了,你们不必理他。”说到这里,她语气微顿,道,“朝廷的抚恤金和功劳薄定下来了没有?”

    谢元希摇头,道:“这种事哪有这么快?兵部、吏部和户问部不在皇上面前吵上两三次,是不可能定下来的。不过,我前些日子听到传闻,说是宫里的叶贵人怀了龙翤,皇上很高兴,折子呈上去就批了红,六月左右邸报上应该会有消息。”

    姜宪听着皱了皱眉,道:“这件事必定有人主使。否则为何早不说晚不说,等仗打完了,要论功行赏的时候有甘州的那些读书人要上书。你们是不是要好好查查?”

    谢元希笑道:“这件事郡主和大人还就真想到一块去了。大人早已安排好了人去查,过两天应该就有消息了。”

    姜宪点头,叮嘱谢元希别忘了把结果告诉她。

    谢元希在西安多呆了两天,等到甘州那边传了消息过来,说查出造谣的人与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可能是受了邵家的指使。

    邵家是地头蛇,李谦黑吃黑打击了邵家好几次,李谦是外来户,不可能没有一点点马脚露出来。可若是邵家有证据,也不会使出这种下流的手段了。

    姜宪道:“邵家留不得了。”

    就怕有百姓真的相信了这种说法,鞑子再犯的时候给李谦惹事。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从内部开始腐烂的。

    谢元希显然明白姜宪的意思,恭敬地应诺,决定把姜宪的意见传递给李谦。

    他走后没几天,周照的夫人来拜访她。

    姜宪奇道:“周照的夫人过来了?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有听到有人说起?周大人的孩子也都带过来了?”

    情客笑道:“周夫人刚到陕西不过两、三天,收拾好行李第一件事就是来拜访您,周大人的几个孩子也都跟了过来。听人说,周夫人这次来就不走了,家里的事也都安排好了,以后会带着孩子随周大人在任上,孩子也的学业也可以得到周大人的指点。”

    这周夫人倒是个通透人。

    姜宪收下了她的拜帖,没几日,在家里接待了周夫人。

    周夫人头发已经半白,看上去比周照最少也要大十岁,但实际上两人差不多的岁数。她乡村妇人的普通打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非常的精神,让人没办法把她当普通的妇人看待。

    毕竟比姜宪年长,姜宪还是非常的客气地请周夫人坐下喝茶。

    周夫人笑着和姜宪寒暄起来。

    以姜宪的眼光看来,很多一品诰命夫人都没有这位周夫人会说话。

    难怪周大人把几个孩子都交给周夫人教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