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那陈元嘉竟是以神书真意凝气成团把萧飞燕困入其中!

    少女的娥眉双刺终究是没能近身,下一刻便被陈元嘉不疾不徐的挥剑一推,无可奈何的落到了台下。

    只一个来回,萧飞燕便败在了陈元嘉手中!

第137章 发生变化的易水歌() 
“萧姑娘,承让!”

    温润且淡淡的声音从台上清晰的传出,只不过换来的确是少女的一声郁闷的冷哼。

    “不敢,是我技不如人,直说就好!”

    对于这样被击败,萧飞燕感到很是不忿,她那快如雨点、迅似闪电的进攻都好像是打在了棉花上,这有力使不出的感觉让人恼怒,只不过擂台之上胜负已分,终归是自己技不如人,只能无可奈何的下场了。

    “陈元嘉,胜!六百息后再战,许年准备!”

    唔,下一个就是自己了,这陈元嘉很厉害啊,刚才的比试很快便结束了,也没有看到破绽,该如何应对呢……听到督导的话语,许年心下如是想道。

    “许大哥,你一定要小心陈同年,他的劲力很是古怪,我从没见过这样软绵绵让人无处着力的功法……”在许年面前萧飞燕没了适才的恼意,只是在悉心的讲述着适才和陈元嘉交手时的感受。

    “无处着力?”

    “不错,在他的身前周遭好像有一团透明的劲气,我的娥眉刺本是擅长破解护罩类功法的,但他的这个又不似护罩,倒像是一团棉花,娥眉刺打中之后软绵绵的即刻便被弹出,若是使得力道强了,那反震也厉害许多……”对于许年的疑问,少女详尽的解释着以期他能在之后的攻擂中能有优势。

    “那你可知道他用的是何种功法,天赋神书又是什么?”只听萧飞燕的描述,没有亲身体验,许年也没能思考出个一二,故而打算从陈元嘉的功法神书入手分析,看看有什么可以利用的破绽。

    “招式倒是普通,看上去是他陈家家传剑法,只是陈家剑法原本是快剑,怎么能用成这般慢吞吞软绵绵?神书么,我不知道其来历,只听清了一二句,大约是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语……”萧飞燕的话滔滔不绝,将与陈元嘉的交手情况讲的事无巨细,显然她很想能帮上许年的忙。

    陈元嘉的神书是前赤壁赋,华夏文豪苏东坡的大作……要是什么偏门的文章,许年可能会不知道,但这前后赤壁赋作为苏轼堪称代表的文赋类作品那可是声名赫赫,可以说提起赤壁二字,在文学史上都得有他的一席之地,因此一听萧飞燕复述的只言片语,许年认了出来。

    但是,认出来归认出来,究竟该如何破解呢?这依旧是个问题。

    “许大哥,还有不到四白息时间,去静室调整下吧。”耳边传来萧飞燕关切的语声,将许年从思考中惊醒。

    “嗯,也好。”

    与其在此空想无所得,不如去静思调整状态,许年当下应了一声,不过随即他的脚步欲起却停,“飞燕,多谢,我只顾问那陈元嘉的事,却没顾得安慰……”

    “许大哥,不必说了,这是小妹应该做的,相比那时你在山崩之时救我,这又算得了什么,快去调息吧,要是能打败陈元嘉就算是给我出口气啦,若是能晋级终选,那小妹会更高兴的……”

    原来在许年想要离开去静室时才突然发现自己没有顾及少女刚刚落败后的情绪,正要表达歉意时却被笑靥如花的少女不由分说的打断了。

    “恩,我尽力。”许年点了点头,径直便向静室去也,此刻调息时间仅剩三百息。

    推开描绘着好似甲骨文般纹路的木门,许年进了这间位于演武殿的静室,静室不大陈设简单,顶多可容纳三人,和四大讲堂外的静室一样内中有案几蒲团书架灯架等物,唯一不同的是,在背后墙壁上挂着是一副“武”字,要知道其他静室都是悬着“静”字。

    时间不长,没在多做大量,许年便关上了静室木门,就在这木门关上的瞬间,外间所有的嘈杂尽数没有了,剩下的似乎只有他的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在安静这一点上,此处似乎比四大讲堂外的静室效果好的多。

    在书案后的蒲团上坐下,许年微闭双目,打算以观想其目前最具攻击力的神书“易水歌”入静。

    室外人声嘈杂,银月擂上比试已经在进行,包括四周看台上都有惊叹或呼喊声传来,但此刻的室内,只有少年悠长而又规律的呼吸声——在不到十息的时间内,他已然入静了。

    滔滔大河,浊浪滔天,萧萧易水,北风呼号。

    远处简易的码头上,有一被手下簇拥的高冠华服之人在向一位面容粗犷豪气干云的壮士说着些什么,无声的画面轮转交替,如同黑白默片的老电影。

    片刻后长长的卷轴被高冠华服青年从随从处取过交于壮士之手,这应当就是那内藏赵国徐夫人匕首的燕国督亢地图;紧接着又是一个红漆木匣被交到壮士手上,这当是那樊于期的颈上首级……

    对于当前自己所学中战力份属第一的易水歌,许年不知道已经深层入静了多少次,眼前的这一幕他也看到过了许多回,这是燕太子丹给荆轲送行时的场景,再过一会儿,就是高渐离击筑与荆轲那苍凉悲壮的易水歌声相和的情景。

    和往常一样许年置身于其中手足不能动,只可眼观耳闻,仿佛这段历史长河中的旁观者。

    若是自己能活动就好了,那样自己就可以近距离看看这位差点让始皇帝殒命的传奇刺客,知道眼前的画面即将支离破碎,幻境即将消失,许年不由得心下一叹。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恩,和原来一样,这是那句临行前那高冠华服者,也就是太子丹质疑荆轲的话……

    诶?等等,怎么这次是从身后传来的?这么近,原来不都是从远处传来的吗?

    眼前依旧是茫茫易水,许年下意识的便想要回头。

    然后,

    他真的回过了头,真的回过了头……

    这怎么可能?

    难道自己能动了?难道自己已经到了入静的至深化境?

    许年既惊且喜。

第138章 多出来的两句,与……莫名的心境() 
且说许年在以易水歌入静之后,本以为会像以往一样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从临易水码头、传递信物;到表达嘱托、登船离别;再到渐离击筑、荆轲高歌,依次经历华夏大地上曾经悲壮苍凉的易水送别故事,但是不曾想幻境中突然生变,他竟然好似脱离了旁观者的身份,能够转头回首了!

    这让许年既惊且喜,但是下一刻的所见所闻,让他明白了此刻的处境。

    回过头来后,他看到的是那高冠之下一副充满质疑的面孔,这难不成就是太子丹么?而在自己的脚下则是圆木制成的码头地面!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啊,这是怎么回事?

    不待许年出言相询,忽然从自己口中不受控制的说出含着怒意的一句话,其中还带着浓浓的商地口音,言罢自己的身躯便不受控制的离开码头踏上了渡船——不,这不是自己的身躯,这是荆轲的!

    许年终于发现,适才那不是自己想要转头便转的头,和那句饱含怒意的商地腔调一样都是出自荆轲之口!

    此刻,

    是自己附身到了荆轲身上!

    “丹心急口误,望荆卿莫怪,此去咸阳道阻且长,荆卿还请满饮此酒,以壮行色。”渡船未曾离去,还在随着易水波涛浮动,被刚才那一番愤怒中含着一丝委屈的话所震慑,头戴高冠的太子丹慌忙取过一爵酒递过。

    只是荆轲并未接过,而是在那渡船边上望着萧萧易水道:

    “君侯,此去咸阳无论成与不成,轲自不得活,必不得返,此酒不饮也罢!开船!”

    此刻许年的眼中,也是荆轲的眼中,只见太子丹尴尬的举杯在河边,而渡船也已渐渐离岸……

    今去刺秦实为报君侯往日之恩遇,轲去意已决,死志以存,必不负往日之待,只叹尔等犹不知我!

    这生于荆轲心底的话,同样也生于许年心底,当时竟还有这般状况,这是他往日不曾得知的。

    忽然,

    淙淙、咚咚、铮铮……

    在荆轲的眼中与那易水河畔有一披散着头发的宽袍大袖的男子手中铁尺击打在青铜筑上,发出了铮铮萧杀悲凉之音。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在这萧萧寒风之内,滔滔易水之中,孤寂渡船之上,有豪杰壮士慷慨而歌,其出自荆轲之口,此时也同样是出自许年之口。

    这悲壮的歌声传到了河畔传到了易水渡口,还未离开的太子丹等众人闻之嗔目,发尽上指,难道这就是传说的中的怒发冲冠?

    不待许年细想,荆轲一段唱罢,又是长叹一声,此刻天空中忽现异像!

    有七彩长虹斜指长空横贯易水!

    这一节可是以往的许年不曾见过的!

    岸上击筑声忽而变调,铮铮之音更为苍凉、更为激昂,在许年的心神皆被此情此景震颤之时,他附身所处的豪杰继而又长歌再起: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其声也悠悠,其音也苍苍,其响震彻天地!

    在这以往不曾见过的幻境中,那许年翻来覆去不知吟诵了多少遍的易水歌竟然又多了两句!

    远处的案上那带着高冠的太子丹和他身后的随从同样被这天地异象所震撼了,同样被荆轲的豪情所感动了,不知是出于敬佩还是出于惶恐,或者又是出于羞惭带着歉意,所有人都跪在了渡口。

    最终画面定格,幻境如蛛网般崩裂,许年心神离开定境的最后一瞬间所见的画面是,太子丹长跪而深深敬下的一杯酒和长发飘散癫狂击筑的高渐离……

    ……

    悠悠然睁开双目,书案上用来计时的线香袅袅即将燃尽,定境之中无岁月,适才发生的种种怕不是有一个时辰之多,而在现实中却是连三百息都不到。

    许年缓缓起身推开静室之门,大步前行。

    此刻在他脑海中自开悟以来便存在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第一册的第一篇渡易水歌下面,悄然间发生了变化,有“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两句赫然与其下!

    陈元嘉陈同年,很是对不住呢,不知道这变化后的易水歌,你能否接得住?

    赤月擂下左右两边依次摆着两个兵器架,里面或放刀枪或插剑棍。那些兵器架离高台少说也有三五来丈。

    与将军令的隆隆前奏中,许年踏上了赤月擂台后忽然察觉两手空空忘了挑选兵刃,但他并未下台去取而是右手向着兵器架的方向凌空虚抓。

    借问飞花归不归,不信东风唤不回!

    口中默诵,以神书真意加持元气,但见在许年这一攫之下那台下的武器架凭空而动,上下摇晃得极为剧烈,少顷,一枝通体乌黑的镔铁长枪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吸住一般,从插洞中跳出,飞向他手上。

    这一招的可隔空取物,被许年称之为擒龙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